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规则是道德的底线

2025-09-08 08:41 高中作文

一场大火将哈佛大学图书珍藏馆烧毁,一名学生将自己违规带出珍藏馆的典籍交还给校长,而校长收到这唯一存世的书,感谢了这名学生后将其开除。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实则是合情且合理的。

规则是最基础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

也许有人会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从轻处理这名学生呢?诚然,该学生偶然保留了珍贵的书籍,可以说为学校做出了贡献。但是,如果仅因他违规带出的书具有特殊价值,便忽视规则,予以特权,不免草率而不公。或许他在“是否交还书籍”这一心理斗争过程中,表现出了坦诚负责的一面。但事件的主体是他将书籍带出了珍藏馆——有了“违规带书”这一行为,才有后续发展。他违规在先,悔过在后,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他的“违规”是绝无争议的,而使他对此行为负相应的责任,也是无关道德倾向的独立判断。遵守了规则,方可谈道德。

“悬镜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高尚的道德需要高度的自律,而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形成规则主导的“他律”,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这位校长没有处罚学生,或许使诚实、知错就改的精神得到了认可,却在无形之中,对破坏校规实施了静默的放任自流。有第一例,便有第二例。这一次因为图书的珍贵与坦白的可贵,下一次就会有其他不按校规处理的理由——久而久之,“无罪”的准入线越来越低,规则便失去了约束力,其意义也不复存在。将学生开除出校或许使他正确的认识为他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但处罚是应当的,逃避带来一时的免责才是于道德不容。只有在特例上也严格处理,才能巩固规则的普适性,减少日后绝对性的违规。如此看来,缺少了规则,如何体现道德呢?

在生活中,法律便是一种普遍的规则,难道我们并不把“守法”当作一种值得宣扬的美德吗?对于具有无穷欲望的人类来说,道德的确是伟大的进步——它抑制了我们心底盲目的利己主义,使我们更团结地迈进而不受过多干扰。但道德是太过宽泛的概念,只有通过规则将其具象化,才会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声音。当这两者相悖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对立,而是我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时,看到了其中的两面性,再用道德的基础与进阶分别评判。

“天下之事,不难于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既然确立了规则作为道德的底线,就应切实遵守,在必要的标准衡量过后,才由人性的光辉给予悲悯的温暖,共话道德之美。

猜你喜欢

  • 道德与规则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大火中,只有一本被学生违规带出的书幸存,但是当这名学生将自己“拯救”的图书交还时,校长在感谢过后以违规为由将这名学生开除。可能有人要说,这位校长过于严苛,规矩虽死,人情却活,难道不应..

    5 高中作文 2025-09-08
  • 守规则以养德

    规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有规则,社会才更加稳定和谐。但万事终不得十全十美,规则与道德人情的冲突不可避免。三百年前哈佛图书馆遇火藏书尽毁,学生归还违规带出,已成无价孤本的书却遭开除一事百年来仍有..

    2 高中作文 2025-09-08
  • 校规公正明辨道德

    哈佛楼大火后,学生将违规带出馆外、已成珍本的图书交还学校,校长表达感谢后将其开除。校长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与校规相冲突之时,该如何作为?私以为,校长的做法、学生所受待遇是妥当..

    4 高中作文 2025-09-07
  •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1)宇宙,在中国哲学家看来,绝不是物质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大生机,在这个宇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旁通统贯的生命。它的意义是精神的,它的价值是向善的。惟其是精神的,所以生命本身自有创造才能,不致为他力胁..

    12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追寻道德

    有媒体报道,社会上又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影响社会秩序。这使我想起了道德。一个没有道德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何为道德?道德是一个人活动的基本准则。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这个人的人生是一个缺失的..

    14 高中作文 2025-08-19
  • 卷一 道德部

    ◎总叙道德《老君指归》曰:太上之象,莫高乎道德;其次莫大乎神明;其次莫大乎太和;其次莫崇乎天地;其次莫着乎阴阳;其次莫明乎大圣。夫道德,所以可道而不可原也。神明,所以可存而不可伸也。太和,所以可体而不..

    30 云笈七签 2025-08-13
  • 道德悬解 下卷

    东莱玉楸子黄元御(字元御,又字坤载,别字研农)解门人毕维新 述章四十一(原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14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 上卷

    东莱玉楸子黄元御(字坤载,别字研农)解门人毕维新 述章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0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大要

    经文简错,其来久矣。西汉河上公时已失其旧,世代湮远,章句凌乱,推求文义,半不可通。今为详细移正,考部就班,使圣经复故。又诸家传写,互有异同,讹谬百出,难可强解,如至誉无誉讹至数举无举,至数车无车;佳兵..

    14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自叙

    桓谭有云:老聃著《道德》五千文,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辈,皆有是言。按,太史公论六家要指,绌阴阳、儒、墨、名、法,而崇道德,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道家指约而易参,事少而功..

    31 道德悬解 2025-08-10
  • 三 道德之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43]孔子并没有排斥或批评宗教(这是在当时不免为愚笨之举的),但他实是宗教最有力的敌人,因他专从启发人类的理性做功夫。中国经书在世界一切所有各古代经典中,具有谁莫与比的开明气息,最少不近..

    91 人生的三路向 2025-06-03
  • 战争与道德

    记得美国的一位哲学家及心理学家詹姆士尝自述他在一个名胜地方消夏时的心境:他说,那里的风景是那样优美,同在一处消夏的人们,是那样文雅,生活是那样平安舒适,可以说是再好没有了。然而他住不到几天就感得不耐烦..

    66 文化与人生 2025-05-31
  • 经济与道德

    凡是注重国计民生经济,同时又关心世道人心道德的人,总难免不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究竟怎样一问题所萦绕。再加以一方面我们时常听见经济繁荣的中心即是罪恶的渊薮,或经济生活愈进步则道德生活愈退步的论调;另一方面..

    106 文化与人生 2025-05-31
  • 道德与品行

    人性是善是恶从社会之观点,以说善恶,其善恶是道德的善恶。道德的善恶,只可对于人说。旧说中讨论人性善恶问题者,其所谓善恶,均就道德的善恶说。所谓人性,有各种意义。凡讨论此问题者,于讨论之时,须先说明其所..

    55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第九章 体育军事法律教育之文化意识

    一 导言吾人以上所论之人类各种文化活动,皆可只有内在之目的,不须有外在之目的。此所谓可只有内在之目的者,即谓吾人从事上述之文化活动之任一种时,吾人皆可只求实现该文化活动所欲实现之价值,以求该文化活动之..

  • 第八章 道德意识通释

    一 前言道德为实践之事,而非理智之事。道德之哲学的反省,无直接之效用于道德之促进。然依浅薄或错误或未尽理之道德哲学以指导行为,则妨碍道德之实践。由是而道德之哲学的反省亦不可少。西方之道德哲学之系统,由..

  • 第六章 艺术文学意识与求真意识

    一 导言:求美之起源之四种不相应之学说常言科学哲学求真,艺术文学求美。真美之价值,人恒以之与道德上的善之价值相对。因而求真求美,皆同易被视为无道德价值与道德无关者。纯粹之科学家哲学家,恒谓其目的只在认..

  • 第五章 哲学科学意识与道德理性

    一 导论科学哲学意识以求真理为目的,其所追求之价值为真理。真者不必善,因而通常将科学哲学与道德,视为不同之人文领域,而不以科学哲学之活动本身具道德价值。然依吾人之见,则科学哲学与道德,固可视为不同之人..

  • 第四章 政治及国家与道德理性

    一 权力意志,与肯定人我之存在之超越的我之依赖关系及矛盾关系吾人上论人类经济生活之道德意识基础,而论及经济上之公平分配问题,及现社会经济制度之改造问题时,人皆知此兼是一社会政治之问题。然吾人上之所述,..

  • 第三章 经济意识与道德理性

    一 导论本文论经济意识与道德理性,其目标乃在指出人类之经济意识、经济活动、经济的社会组织与其理想,自始根据于人之内在的精神活动道德自我之要求而成立,亦即直接间接以人类之自觉或不自觉的道德理性为基础而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