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规则是道德的底线

2025-09-08 08:41 高中作文

一场大火将哈佛大学图书珍藏馆烧毁,一名学生将自己违规带出珍藏馆的典籍交还给校长,而校长收到这唯一存世的书,感谢了这名学生后将其开除。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实则是合情且合理的。

规则是最基础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

也许有人会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从轻处理这名学生呢?诚然,该学生偶然保留了珍贵的书籍,可以说为学校做出了贡献。但是,如果仅因他违规带出的书具有特殊价值,便忽视规则,予以特权,不免草率而不公。或许他在“是否交还书籍”这一心理斗争过程中,表现出了坦诚负责的一面。但事件的主体是他将书籍带出了珍藏馆——有了“违规带书”这一行为,才有后续发展。他违规在先,悔过在后,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他的“违规”是绝无争议的,而使他对此行为负相应的责任,也是无关道德倾向的独立判断。遵守了规则,方可谈道德。

“悬镜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高尚的道德需要高度的自律,而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形成规则主导的“他律”,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这位校长没有处罚学生,或许使诚实、知错就改的精神得到了认可,却在无形之中,对破坏校规实施了静默的放任自流。有第一例,便有第二例。这一次因为图书的珍贵与坦白的可贵,下一次就会有其他不按校规处理的理由——久而久之,“无罪”的准入线越来越低,规则便失去了约束力,其意义也不复存在。将学生开除出校或许使他正确的认识为他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但处罚是应当的,逃避带来一时的免责才是于道德不容。只有在特例上也严格处理,才能巩固规则的普适性,减少日后绝对性的违规。如此看来,缺少了规则,如何体现道德呢?

在生活中,法律便是一种普遍的规则,难道我们并不把“守法”当作一种值得宣扬的美德吗?对于具有无穷欲望的人类来说,道德的确是伟大的进步——它抑制了我们心底盲目的利己主义,使我们更团结地迈进而不受过多干扰。但道德是太过宽泛的概念,只有通过规则将其具象化,才会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声音。当这两者相悖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对立,而是我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时,看到了其中的两面性,再用道德的基础与进阶分别评判。

“天下之事,不难于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既然确立了规则作为道德的底线,就应切实遵守,在必要的标准衡量过后,才由人性的光辉给予悲悯的温暖,共话道德之美。

猜你喜欢

  • 第一章 道德背景

    众所周知,正是那种抽象的激情促使英国的清教徒来到了美洲的海岸,他们来的目的是想过一种精神上感觉更完美的生活。他们在荒野上建起了自己的教堂,然而他们的移民之路并未终止,他们仍然面对着无涯的精神迁移,他们..

  • 第八讲 艺术、法理与人性的链接

    一、模仿与鉴赏二、语言的艺术三、理念与兴趣四、法理与伦理五、感情的需要六、享乐的方式七、感觉与想象八、崇高感与敬畏感九、法理与因果一、模仿与鉴赏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中与某个更重要的人物..

    15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七讲 性格是本性的真实表现

    一、快乐与烦恼二、忍耐与勇气三、发泄与健康四、情欲与本性五、妄想与懒惰六、性格与气质七、性格与血质八、性格与容貌九、性别的特性十、民族的特性一、快乐与烦恼促使主体停留在原状的感情乃是快适的,而推动他离..

    24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六讲 智慧是自由人性的结果

    一、心灵的义务二、智慧的爱三、不朽的灵魂四、知性与超感性五、人的自身与自由六、理想与信仰七、知性与感官判断一、心灵的义务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而言象征着人格的高低。有些道德品质是这样的:当人不具备时,也不..

    12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五讲 实践是道德的桥梁

    一、实践的对象二、感性与理性的实践三、感性与理性的一致性四、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五、实践与理性六、实践与社交活动七、实践的智慧八、实践优于思辨九、纯粹实践的理论十、实践的命题十一、实践理性的对象一、实践..

    17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四讲 人性和道德的法则

    一、法则与行为二、法则与道德三、法则与意志四、法则与义务五、物理法则与自然法则一、法则与行为行为的法则的观念必须决定意志,即使没有顾及由此法则所期望的效果,其观念也必须决定意志,决定无限制的善。什么样..

    18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三讲 人性服从于德性

    一、人性的本质性与特殊性二、人的德性三、向善的力量四、向恶的习性五、善意的谎言六、对圆善的追求七、圆善与美德八、被尊重的人格九、圆善的格言十、圆满的概念十一、善的两种十二、善的最高条件十三、对家庭的尊..

    20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二讲 意志是道德的原点

    一、决定意志的因素二、意志的自律及其特性三、意志的动力四、善良的意志一、决定意志的因素现在,在自然中,自由意志,由于其现实上是经验的对象,因此它并不是以其自身就能被决定而前去遵循这样的格言,即此格言以..

    15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第一讲 道德是人性的基础

    一、道德的价值二、道德的训练三、道德的实践四、道德与自私五、道德与幸福六、道德与良知七、道德与体验八、道德与善良九、道德的法则一、道德的价值在此,我所叙述的行动,虽然这一切行动对某些目的或许有用,因为..

    17 道德与人性 2025-10-15
  • 道德与规则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大火中,只有一本被学生违规带出的书幸存,但是当这名学生将自己“拯救”的图书交还时,校长在感谢过后以违规为由将这名学生开除。可能有人要说,这位校长过于严苛,规矩虽死,人情却活,难道不应..

    24 高中作文 2025-09-08
  • 守规则以养德

    规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因有规则,社会才更加稳定和谐。但万事终不得十全十美,规则与道德人情的冲突不可避免。三百年前哈佛图书馆遇火藏书尽毁,学生归还违规带出,已成无价孤本的书却遭开除一事百年来仍有..

    15 高中作文 2025-09-08
  • 校规公正明辨道德

    哈佛楼大火后,学生将违规带出馆外、已成珍本的图书交还学校,校长表达感谢后将其开除。校长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与校规相冲突之时,该如何作为?私以为,校长的做法、学生所受待遇是妥当..

    16 高中作文 2025-09-07
  •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1)宇宙,在中国哲学家看来,绝不是物质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大生机,在这个宇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旁通统贯的生命。它的意义是精神的,它的价值是向善的。惟其是精神的,所以生命本身自有创造才能,不致为他力胁..

    49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追寻道德

    有媒体报道,社会上又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影响社会秩序。这使我想起了道德。一个没有道德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何为道德?道德是一个人活动的基本准则。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这个人的人生是一个缺失的..

    28 高中作文 2025-08-19
  • 卷一 道德部

    ◎总叙道德《老君指归》曰:太上之象,莫高乎道德;其次莫大乎神明;其次莫大乎太和;其次莫崇乎天地;其次莫着乎阴阳;其次莫明乎大圣。夫道德,所以可道而不可原也。神明,所以可存而不可伸也。太和,所以可体而不..

    73 云笈七签 2025-08-13
  • 道德悬解 下卷

    东莱玉楸子黄元御(字元御,又字坤载,别字研农)解门人毕维新 述章四十一(原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32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 上卷

    东莱玉楸子黄元御(字坤载,别字研农)解门人毕维新 述章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6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大要

    经文简错,其来久矣。西汉河上公时已失其旧,世代湮远,章句凌乱,推求文义,半不可通。今为详细移正,考部就班,使圣经复故。又诸家传写,互有异同,讹谬百出,难可强解,如至誉无誉讹至数举无举,至数车无车;佳兵..

    27 道德悬解 2025-08-10
  • 道德悬解自叙

    桓谭有云:老聃著《道德》五千文,后世好之者以为过于《五经》,自汉文景之君及司马迁辈,皆有是言。按,太史公论六家要指,绌阴阳、儒、墨、名、法,而崇道德,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道家指约而易参,事少而功..

    71 道德悬解 2025-08-10
  • 三 道德之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43]孔子并没有排斥或批评宗教(这是在当时不免为愚笨之举的),但他实是宗教最有力的敌人,因他专从启发人类的理性做功夫。中国经书在世界一切所有各古代经典中,具有谁莫与比的开明气息,最少不近..

    124 人生的三路向 2025-06-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