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南华

01.逍遥游:南北两极相通

2025-10-17 11:09 古代文学

南北两极相通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辨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我们先把它截断,文章其实是连着的。商汤问当时很有学问、很有道德修养的棘,是已,有这件事情可以来证明,并能说明庄子自己讲的北冥有鱼,突然变成大鹏鸟向南飞,这件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叫穷发?发,地下的头发是什么?草!穷发,没有草。中国上古什么地方叫做穷发呢?苏联到北极一带。这要研究《山海经》舆中国的上古史。所以中国上古时叫北方的民族,北方的人类,譬如叫俄国人为穷发之民,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这一段文章里头,深切地证明庄子所讲的北冥就是北极。穷发之北有个地方叫冥海,就是《庄子》开头所提到的北冥。我们注意,《庄子》前面提过,大鹏鸟向南飞,到了南极天池,现在又转过来,为什么讲北极又是天池呢?

研究中国上古的科学物理思想,我们早就知道,由北极到了极点,一直再往北走,走到了头就是南极,南极走到了头就是北极,南极跟北极连着的,因为地球像个皮球一样是圆的。不过没有一个人敢去走,也许有人走到了,据说走到的人到地球中间去了,他永远不死,不回来了。但是真到了北极、南极那个地方,你回不来了,地心有一个吸风把你吸进去了,出不来了。据说地球内部很闹热的,还有个世界比我们还好,进去了以后永远长生不死,还不止活一万六千年。传说,中国甘肃我们老祖宗黄帝的坟后有一个洞,从那里可以到地球里面去,西藏高原里和四川以及陕西华山,也有可以达到地心去的这种洞。

我们不管那些神话,可是,庄子在本篇的文章里头确实提到,北冥叫天池,南冥也叫天池,猛然一看,冲突了。如果我们了解了中国上古文化的地球物理的思想,晓得南极舆北极相通,就一点都不稀奇了。那么,这段文章看起来是在重复运用,什么意思呢?庄子上面是讲人的知识有限,寿命有限,经验不够,小境界不知道大境界,说了半天以后,然后说,用现在话讲:你不相信啊,我用考古的经验,引用历史证明,在我们上古时,商汤当年就向棘问过这个问题。可见上古就流传这个大问题。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重复上面的故事。广就是宽,修就是长,这一条鱼不晓得几千里大。扶摇是上古大风的名称,是从海底里面出来吹遍了大地的风,现在叫做台风一类的;羊角也是风,不是现在生病昏了过去,躺在地上嘴歪手脚搐的羊角疯,羊角是龙卷风一类,由地下冒出来向上旋转,形状长得像羊角;这两种风不同。抟,把风裹进来谓之抟,不是搏斗,搏斗是跟风斗争。大鹏鸟的翅膀把大风都包裹了,超过了九万里的高空。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大鹏鸟到了最高处,大气层都在它的下面,所以叫绝云。高空上面没有云,到了太空的边缘,连空气也没有了,绝气。但是太空上面还有的,在中国文学中叫青天,也叫青冥。讲到这里,我们想一想,中国的文学与上古的文化很妙,怎么妙呢?现在科学发展到人类可以到达月球,在超过地球以外时,有一段黑暗,其实不是黑暗,它什么都没有,是空的,这是地球与其它星球之间,就是中国上古所讲的青冥、青天。然后图南,图是企图,大鹏鸟准备向南极飞,它到南极去干什么?乘凉休息去。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斥鴳就是小鸟。这只小鸟笑了:大鹏鸟何必到达南极去呢?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像我一样,一跳,跳了几丈高;一飞,飞了几丈远;好得很了嘛!就是飞下来,在那个蓬蒿之间,乱草之间一站,这不也是飞吗?也飞得很痛快了。这个大鹏鸟,何必要飞那么高那么远到南极去呢?

那么庄子在这一段的结论:

此小大之辩也。

我们要是用逻辑看这篇文章,《逍遥游》第一句话是北冥有鱼开始的,到这里一段,做了一个结论,说明物化的观念,讲给一般人听会不相信,为什么不相信?此小大之辩也。智能境界大小不同,所以不大相信这个道理。

提到《逍遥游》,整个宗旨说明一个观念,人可以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而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自在与自由,同时也说明,人民人世界不管做任何,乃至修道,第一个要见地高超,所谓要有远见,才能有真正的成就。一个人见解不高,他有所成就也有限,不是讲他没有成就,也成就,也同这个小鸟一样,腾飞跃个几丈高,在乱草上一站,随风摇啊摆啊,也很舒服嘛。你要来抓我,咚地一跳,就跳到那棵树上去了,岂不是优哉悠哉。人生的境界也是如此。所以眼光小,知识范围低,他活了一百岁,活得很快活,就像小孩子一样,茶杯里丢一片小小的树叶,或者弄一点黄豆壳壳在上面漂漂,你看我的船,开到哪里了?唉哟,开到纽约了,你看靠岸了,靠岸了。然后用嘴呼,呼地把它吹动,嗬,大风来了!两个小孩子这样可以玩上一天。他那个境界舆做生意发了一千万美金的财,舒服的境界是一样的埃如同吃辣椒的人,吃下去辣得满头大汗,那个舒服境界都是一样。

《庄子》这篇文章,影响了中国文化很深远,小而言之,人们取名字都用它。如岳飞的字叫鹏举,就是引用大鹏鸟来的;宋朝的神仙陈抟,为什么叫抟呢?取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意,陈抟的号叫图南,也是从《庄子》里来的。古往今来叫图南的,叫飞的,叫鹏的,不晓得有多少。人家有出门读书的,我们送给他鹏程万里四个字。《庄子》影响之大,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南唐时代有一位文学家叫高越,在他没有得志的时候,文学境界很好。南唐在中国历史上是五代时期,天下很乱,军阀各霸一方,这个称王,那个称帝。高越当时在湖南,湖南有一位姓李的称王,看到高越很有学问,很有前途,就想把女儿嫁给他。如果是普通的青年还真是求之不得,一个小国王把公主嫁给自己,那鹏程万里,前途无量啦。可是高越不干,他看出姓李的有这个意思,就套用《庄子》里的典故写了一首诗:雪爪星眸凤鸟归,他形容像鹰、大鹏鸟一样,爪是白的,一个任何的生物,寿命活得很长,变白了;星眸,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亮得不得了。摩天抟带锦衣,就是庄子所讲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这样的飞,文学上叫做摩天而飞,跟青天相摩擦。虞人不漫张罗网,你不要想布好网,把我这个大鹏鸟抓祝虞人是中国古代管山林,管动物的官职,相当于农林局局长兼野生动物园园长。未肯平原迁草飞。老实告诉你,你这个地方太小,还不够我翅膀一展开,我不想在这里飞。换一句话:你不要找我做女婿,我也不会干。这一首诗表达了高越非凡的志气。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志气,所以倒霉一点没有关系,将来反正绝云气,负青冥。

中国文化很多都同《庄子》有点关系。有古人画了一幅画,画上是一只鸟站在一根树枝上面,嘴巴闭着不动。讲到中国画,画的境界一定要配上文学,自己会题诗,会写字,这画就够得上文人画了。这么一幅画,题一首诗,怎么题法?这就是难题了。

有人拿起笔来一题,把这幅画题绝了: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提。人世间的经验多了,实在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人生的味道像吃白蜡一样。人的一切艰难困苦,不要向朋友诉说,也不必向别人埋怨,像这个鸟站在这里闭着嘴巴一样,连屁都不放,最高明了。世味尝来浑是蜡,莫教开口向人提。这是真的。你说你肚子饿了三天,没有饭吃,你给人家讲,人家不一定同情你,或许还会笑你。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去找面包吃就是了,没有面包找渣子吃。像这一类的文学境界的故事,从《庄子》里头钻出来的很多,如果你读书多了,看中国文化,很多地方同庄子的《逍遥游》都有密切的关连,尤其是关于大鹏鸟。

《逍遥游》现在由物化,物的变化,讲到了人化,人的变化。换句话说,上面提到物理世界万物自己的变化,下面提到人神世界心的变化。

猜你喜欢

  • 02.齐物论: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

    用而不用 不用而用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是故滑疑之耀,滑疑,庄子提出这个名词,这个名词要了命了。滑,古代读音为古,现在读音为华。滑头的滑,加上怀疑的疑,滑头和怀疑搭..

    0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成亏之间

    成亏之间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这里我们看了庄子的文章,再看历史上写古文的很多的名人,如宋朝的苏东坡,他全体是采用《庄子》的东一句西一..

    0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生命的来源

    生命的来源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通过对道的研究,对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辩论,庄子提出来,中国上古早就有人懂得形而上的道。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他的智能高到..

    0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这一段是骂世人的,也是警告世人。我们人不晓得用这个庸,..

    1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唯达者知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因为有形而下,形而上的道理不同,在这里产生一个现象。这里讲:莛茅草的一根杆杆,很细,很轻贱,很脆弱;楹: 一个大柱头,大殿的柱子,很粗,很大..

    1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引喻失义

    引喻失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为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方生之说

    方生之说彼是,方生之说也。这是个纲领,下面庄子就论辩这个东西。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一段完全是逻辑的论辩。庄子为什么写这一段文字?在战国时代,我们文化..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庄子先提出两个原则: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无时不在,恶乎隐,没有哪个地方遮起来看不见。实际上道普..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师心自用

    师心自用这么说来人生太悲哀了,《庄子》下面又是一转,这就是禅宗所讲的转语。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生啊,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茫茫然吗?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类也有人真正找到了生..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活着在等死

    活着在等死这个生命的主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荆。庄子说悟到了或没有悟到,同生命的本源没有关系,迷悟既然不二,我何必悟道呢?迷了也一样嘛,我找这个真宰二什么?如果我们听了很安慰,那就上了庄子的当了。庄..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真宰是谁

    真宰是谁非彼无我,非我无所龋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形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孩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

    1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世上无如人欲险

    世上无如人欲险下面庄子形容一个人思想用多了,用心过度了,魂和魄相分割: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这是形容心理状况。普通的人,不知神与气相交的道理,每天醒了以后,一接触到..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咸其自取

    咸其自取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吹万不同,风刮过来,那个吹的味道,庄子起了个名词叫做吹万。我们现在说吹牛,这个吹是从《庄子》来的。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年轻时候见到的事情。..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人籁地籁天籁

    人籁地籁天籁中国後来许多禅宗祖师都是这样,讲着讲着不讲了,问你懂不懂?看你还楞眉楞眼站在那里的话,就给你一棒:去你的,没有脑子。就不讲了。南郭子綦不是这个作风,他回答颜成子游,我已经进入无我的境界了,..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生灭变化无常

    这是研究《庄子》最头疼,问题夹杂得最多的篇文章。《齐物论》的思想、理路给人的感觉是:汪洋博大,堂皇迷一离,因为它中间说的内容太丰富,太丰富了!我们往往把它前后的逻辑把握不住,所以古人都批评《庄子》的文..

    5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我们看到这里可以想象成,这是当时谈话记实的剧本。庄子跟惠子素来..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不龟手之药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尧让天下

    尧让天下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一尸一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真俗不二

    真俗不二第六种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人没有看见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么?乘的是天地之正气,气是我加上的。什么叫..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