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近百年史 / 陈恭禄

第十四章 义和团之乱

2025-04-16 13:31 中国近百年史

反对教士之原因 朝廷大臣恨恶外人,而无如之何,民间则以宗教迷信,反对外人。慈禧于拳匪乱后,尚信教士挖眼取心之传说,知识浅陋之士大夫,亦信之不疑。教士之在内地传教也,劝人不拜偶像,教民不肯入祠祀祖,以及出钱修庙,唱戏谢神,又以婚姻引起争执,民间儿女婚嫁,均由父母作主,甚者指腹为婚。天主教徒家人皆须信教,不愿与教外人成婚,已订婚者遂成问题,教士往往予以协助,干涉诉讼。尤有进者,教士广收信徒,无赖亦得加入,乃时欺压良民,诉之于官,竟因干涉不能得直,仇恨转深。官吏多视教民为莠民,不能切实保护,酿成教案者。凡此误会,迄未设法除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祸根依然存在。

会党之势力 平民一如散沙,未有组织团体暴动之企图。乃予秘密会活动之机会。北方旧有教匪,清代中叶,迭起为乱,清廷平乱,并未改变人民之理想,其潜伏之势力甚大。南方则有哥老会、三合会等。太平天国领袖利用会徒,成为大乱。平乱之官军,亦多会党投入。解散归农之湘军,不愿耕种,加入会党者尤众。顾其宗教或迷信色彩远不能及北方,盖南北生活不同,而知识观念亦各有别也。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安徽、江苏北部大刀会作乱,其领袖殆白莲教余党,地方官用兵剿平,山东亦有滋扰,延及直隶南部。直隶总督裕禄遣军弹压,捕其首要,解散胁从,而乱终未平定,明年,闯入开州为乱,官军杀其首要,团体迄未解散,又明年,利用时机,造成大乱。

兴办团练 太后自再听政,诏废新政,恢复旧制,为所欲为,其不能如意者,一则康有为逃出,一则不能废立,二者均与外国有关,恨恶外人,而力无如之何,乃亟亟筹饷练兵,更办保甲团练。其办团练则欲更番训练人民,使皆知兵,足为缓急之恃也。大刀会究为团练,抑为土匪,解释各省不同,故处置方法亦有轻重之别,诏旨实有认为团练之意。山东巡抚毓贤且提倡之,山东遂为义和团发难之地。其徒深信神道,练习拳棍,手常持刀,故亦称大刀会,拳则旧称义和拳,及朝廷诏办团练,因称义和团焉。自言神附其身,不畏枪炮,并以扶中朝灭洋教为号召,及其势成,强迫教民烧香敬神,或劫掠其财物,教民不敢家居。

祸乱之酝酿 山东不靖,地方官平乱者,毓贤反而将其免职,对于外人遣兵保护,但不许其开枪,义和团之势益盛。教士大为不安,报告公使。美使迭向总署警告,后请罢免毓贤,太后召之入京,袁世凯代为巡抚。会英教士卜克斯被杀,朝廷惩凶道歉,并出款建筑纪念教堂。英使尚不满意,美使则以未罚毓贤为憾。太后应外使请求,十二月,诏谕地方官辨别良莠。其辞曰:会亦有别,彼不逞之徒,结党联盟,恃众滋事,固属法所难宥。若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自卫身家,或联村众以互保闾里,是乃守望相助之事。诏中未列义和团及大刀会其人属于何者,殆不可知。外使要求严禁义和团、大刀会,交涉不如其意,明年,竟以军舰示威,乃由裕禄出示禁止,然亦不过具文。

直隶拳民之活动 袁世凯官于山东,刊印反对义和团之文字,劝导绅士,境内日渐安宁。直隶则河间、深冀各属义和团之势日张,裕禄鉴于朝议之倾向,不肯将其剿平,反而信之,天津保定通州遂为其活动之中心。其首领曰老师祖,教以焚香习拳之法,谓神附体,不畏枪炮,其咒繁多,皆不可解,敬奉之神有孙悟空、猪八戒等。团中尚有女子,红灯照即其例也。二十六年(一九○○)五月,直隶滋扰益甚,教民有被杀害者,乃多逃而避难。其数多者,据寨自卫,顾此多在乡村,城邑亦有义和团暴动,涿州即一明证。太后遣大臣往查,其报告反有利于义和团,公使得报告,要求严办匪徒。总署许之,而教堂铁路被毁之报告迭至,公使电召外兵入京保卫,至者四百八十余人。

战争之开始 方外兵之将至也,义和团焚毁电杆,拆坏铁路,戕杀武官,谕旨饬拿匪首,而亲贵大臣信其神迹,以为天助之扶清灭洋也。诏旨迄未奉行,形势趋于严重。五月十三日(六月九日),英使急电海军大将西摩即日入援,西摩统率援军二千余人出发,途中被阻。义和团入京,火焚教堂商店,搜杀二毛子(教徒)。太后再谕认真办理,且曰:遇有持械喊杀之犯,立即拿获,送交提督衙门即行正法,城内设立坛棚,尽行拆去。无如太后实袒护拳民,大员多其首领,从未执行命令,京中纷扰如故。西摩援军进至廊房,不能前进,退回天津。义和团于十八日入天津城。外军以二十日,要求交出大沽炮台,夜发炮互击,天明,炮台失守。裕禄于城上架炮轰击租界,彼此相持。

御前会议 京中纷扰,太后无法维持治安,又以西摩援军将至,二十日,召集朝臣于仪鸾殿询问应付外兵之策。言者不一,载漪公然袒护拳民,太后之意亦然,乃遣大臣劝阻外兵入城。明日午后,太后收得照会,急诏大臣会议,宣读公使要求:一、指定一地皇帝居住,二、代管财政,三、代管军政,最后一条,则未提及,乃请太后逊位也。太后怒甚,坚决欲战,朝臣恽毓鼎述其语曰:今日衅开自彼,国亡在目前,若竟拱手让之,我死无面目见列圣。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若此重要之要求,公使先未提及,忽而提出,原可怀疑,竟无人注意,实则文乃载漪嘱其属员所为,借以激怒太后宣战也。二十二、三日,均有御前会议,大沽炮台之战报,时已到京,主战之气焰益盛。总署照会外使请其于二十四小时内出京,公使要求谒见亲王,而王未有覆书。德使克林德不顾劝阻,独乘轿往,途中被杀。其先日使馆***生杉山彬亦为兵所害。于是外使决定固守待援,太后下诏宣战。

北方之情状 公使不肯出京,拳民乱兵往攻使馆,城中入于战时状态,愚民苦力加入义和团者益众。乡民不敢入城,饮食必需之物,价极昂贵,外人之在京者多避难于使馆,教民亦有从之者,住于肃王府。天主教徒多避难于西什库教堂,人数约有四千,外兵保护之者,不足百人,教民迫而自卫,作战亦极勇敢。亲贵大臣力不能杀外人,乃悬赏杀之,男子五十两、女子四十两、儿童三十两。拳匪围攻使馆教堂不下,毁坏外人坟墓。直隶为拳匪集中之地,攻杀教民。教民多者,据村寨死守。全省入于纷扰之中,愚民自相惊扰,上山避难,妇女有自经者。北方长官奉宣战诏旨,杀害外人,山西教士死者甚多,其长官即养成山东拳匪之毓贤也。内蒙古教士亦多受害,东三省外人避居俄国保护区域。

朝廷之态度 南方长官以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有名,三人均信拳匪活动将成大乱,然终无所补救。及宣战诏下,李鸿章称为矫诏,宁断不奉。刘、张二督亦保境安民,并与外国议订相安之章程,乃由李鸿章领衔,奏陈兵衅万不可开。上谕尚称现仍保护使馆,后再以之为言。六月七日(七月三日),朝廷颁发俄、英、日国书,请其调解,旋应疆吏奏请,诏饬保护外人,调查外人损失,剿办拳匪乱兵,并惋惜德使被害,致国书于德、美、法。外国则欲中国护送公使出京,以为和好之证。李鸿章等迭以之上奏。总署奉旨迭请公使出馆,派兵护送至津。公使鉴于前事,毫不之信,庆亲王奕劻又不敢赴使馆磋商,终无所成。交涉期内,停止攻击使馆,总署并赠送面粉、瓜果、蔬菜于公使。

主战派之势力 是时德、法、英、日、美、俄、奥、意八国联军已出动,太后亦惧,倾向和议。对于南省疆吏之奏请,无不采行。刘坤一请照付外款,亦奉旨批准。李鸿章奉太后授为直隶总督,诏兼程北上。李至上海,又不能行。盖外人既不肯接待,而京中顽固派仍有势力,围攻使馆不止,并参奏袁昶、许景澄。二人任总署大臣,反对信用拳匪,每遇召见,多所陈奏,久为主战派所恶,七月初被杀,后十余日,朝臣立山、徐用仪、联元亦为载漪等所杀。

天津失守 外兵八千人抵津,合租界守兵,众至一万二千。清兵作战者为武卫军,数约三万余人,六月十七日,联军大举进攻,恶战一昼夜,明日,毁天津城门而入。斯役也,两军攻战二十七日,为订约通商以来,第一恶战,外兵陷城,以日军之力为多。七月十一日,联军一万八千进攻北仓。

联军进陷北京 先是,直督裕禄自天津败退,收集余兵,扼守北仓,至是,联军进攻,击败守兵,占领北仓。武卫军自天津败后,精锐丧失,朝廷诏令各省勤王。顾督抚所派之兵,战斗力弱,人数虽约十万,未足一战。明日,联军前进,攻陷杨村,裕禄自杀,败兵退守蔡村,闻敌即逃。太后诏李秉衡督师。李氏自江苏率兵入援,陛见之时,仍持战议。及奉旨督师,而事已不可为,迫而自杀。联军自杨村前进,途中未遇强烈之抗拒,十九日,逼近北京,开炮轰城,明日城陷,英军先至使馆,困守使馆之人员,皆庆再生,卫兵战守之勇敢,固足称述,而教士之在围中者,组织委员会,各尽所能,有助于战守,功亦不可没也。华人之在使馆者,掘壕筑垒,亦有相当功绩。西什库教堂亦未为拳匪攻陷。

受祸之一斑 联军逼近北京,败报迭至,太后一无主张,唯常召见军机大臣,时事至此,固皆一筹莫展。二十日,太后召见军机大臣五次,最后一次,只剩三人,据入值大臣王文韶言,夜半见面,太后犹说不即走,岂知甫及天明,两宫已仓猝出宫,狼狈情形,不堪言状。外兵入城,妇女自尽者不知凡几,全城均在不安扰乱之中。统将划定各国防区,日军纪律较佳,首先恢复其地之秩序,美军次之。自津入京之路,人迹稀少,骷髅遍地,寺庙民居,亦多焚毁。其他各县多受败兵滋扰。王文韶出京赶随车驾,书告其子,称西行途中,溃兵抢劫,室室皆空,扈从之兵强买强取,车驾过后,靡有孑遗。且曰:我出京后,沿途无店可住,无物可买,只拾得兵勇抢剩之小米子,均在地上狼藉,自用柴火煮饭,聊以充饥而已。及随驾同走,饮食供给远优于前矣。两宫逃至太原,后更远至西安。

俄、德之野心 联军入京之后,其政府政策不同,甚者谋用时机,多得利益。俄以东三省杀害外人,惨杀黑龙江北岸华人数千,遣兵侵入北满,次第占据城邑,缴收华兵军械。势力直达直隶。会英舰长官闻之,遣兵上岸,树立英旗。俄兵乃止于长城。其在直隶夺取铁路管理权,并强划租界。德皇初饬在华海军长官占据烟台,不果。及德使被杀之信息证实,德皇派大将瓦德西来华。八国联军奉为元帅。瓦德西至,北京已陷,不能有为,乃遣军四出,捕杀长官绅士,以为报复。英为防俄之计,与德议定协约,中称维持中国领土之完整及条约上之利益,倘有利用事变,获得土地者,二国协商应付。是时各国之兵,除遍布北方外,英、德、法兼驻兵于上海,俄兵则遍布于东三省。美国政策则欲维持中国现状,其国务卿照会列强,根据门户开放政策,不得占据土地。

和议 于此情状之下,朝廷唯欲和议早日成功。李鸿章住于上海,谋阻联军进攻北京,不得,太后于危急之时,授为全权大臣,诏其北上。李不能行,及北京失守,朝廷疆吏促其北上,李则须待朝廷加派亲信晓事之王大臣参与和议。太后加派奕劻,奕劻回京,谒见公使,商请议和,未有所成。一月后,李鸿章由俄兵护送抵京。列强要求先办祸首,方可议和,朝廷多所袒护,李鸿章等迭以为请,乃逐渐让步,并解决德、日被杀人员之案,十一月,使团提出和议总纲,声称不容修改一字,其内容乃据法国提出之条件也,磋商八九月之久,议成条约。其进行稽延之原因凡三:一、审查获咎人员电信往返,旷延时日,外使对于商请减免之员,又不以时答覆。二、俄占东三省,强迫中国承认丧失主权之条约,英、美、日使等严重警告,和议进行,因受阻碍。三、德、俄要求巨额赔款,英、美、日则谓须在三万万两以内,乃组织委员会调查,最后决定其额数。总而言之,和议条件,使团提出,中国全权大臣唯有接受而已。

公约要款 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一九○一年九月七日),和约签字,是为《辛丑公约》,其要款如下。

一、中国惩办祸首,或永远监禁,或即正法,或革职回籍。杀害外人之城镇停止考试五年,皇帝遣大员赴德、日道歉,并为德使立碑建坊,修理掘毁外人之坟墓,建立雪侮碑。

二、赔款四万五千万两,三十九年还清,年息四厘,照银计算,共九万八千余万两。后银价低落,列强要求照金币计算,损失更巨。筹款方法,则许中国改订税则,征收切实值百扣五之税。

三、各国使馆扩展地界,并得管理及驻兵防守之权。中国许拆自海口至北京之炮台,又允外兵驻守塘沽、天津、唐山等地。

四、中国许禁军火及军火材料入境,期定二年。

五、中国许修通商条约,并与外国合作,整理直隶白河及上海黄浦江。

六、中国废去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在六部之前,觐见礼节,亦有规定。

善后事宜 上就《辛丑公约》要款而言,损失可谓重大。大祸造成,兵败屈辱之下,实无奈何!所可痛心者,大臣何多昏庸不知是非,误国至于此极也!其人死何足惜?而直接受害者遍于全国,赔款极巨,国人担负遂重矣。善后问题之待解决者,尚有数端:一、撤兵。直隶外兵于八月开始撤退,上海外兵于明年回国,独山东德兵及东三省俄兵不退,日、俄战后(三十一年),始肯撤退。二、收回天津政权。初外兵陷城,统将组织都统衙门,管理华人至为严峻。至是,直督要求交还政权,历久交涉,始乃议订章程,限制中国驻兵外国归还政权。三、商约。中、英商约于二十八年(一九○二)成立,明年,中美、中日商约亦先后成立(其详见后)。其当附言于此者,整理黄浦江经费,半出于中国,而大权归于外人,三十一年,改订章程,收回自办。

陈恭禄著,写于1935年,近百年来,中国受外影响,政治、社会、经济、思想之剧变,开从古未有之巨石,非有信史,讲不能明了其造成之原因,国内之问题,及国际上所处至低位。此为国民应有之常识,近百年史当足以此需要。全书共二十一章。第一章到第六章,叙述鸦片战争及善后问题、太平天国兴起到灭亡、咸丰朝的外交形势。第七章到第十章,叙述同治朝之内政外交、光绪初年之内政外交。第十一章到第十六章,叙述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内政及外交。第十七章到第二十一章,叙述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民国以来的内政外交等。

猜你喜欢

  • 未来世界中国有“戏”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16 高中作文 2025-10-28
  • 听!车声里的中国变化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18 高中作文 2025-10-27
  • 中国骄傲

    我很幸运,生在这炙热的土地,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我很幸福,绮丽之景尽收眼底,鬼斧神工间造就神秀华夏;我很自由,广阔蓝天任我翱翔,幽蓝深邃圆梦中国航天。文化传承,在继承中谋发展;绿水青山,在保护中展望..

    19 高中作文 2025-10-14
  • 我心中的中国印记

    面前摆放的是一个精美的凤冠。没有在玻璃架中展出,它只是静静躺在我的面前,任凭它散发出承载时代变迁的厚重。我不敢用手去碰它,生怕碰坏了这玲珑的艺术品。它称得上是中国的印记吗?我在心中不安的揣度,汗水浸湿..

    26 高中作文 2025-10-03
  • 中国名人名言有哪些

    1、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3、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4、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6、三十不豪,四十不..

    40 好句大全 2025-09-24
  • 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本期节目和社长一同走进锦绣中国。这里是九州,纵有千古,这里是华夏,横有八荒,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这里是中国,万寿无疆。泱泱中华,..

    23 高中作文 2025-09-23
  • 霸气中国名人名言大全经典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2、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晏殊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5、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

    21 好句大全 2025-09-21
  • 《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序

    同学皮高品君,手编《中国十进分类法》一书,书成,要我做一篇序文,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一件事,也是我很愿意为他介绍的。兹将皮君对于编纂此书的本末,略述于下:编纂这部书他是费了很长的时间的,他从民国十五年,在..

    21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调查报告

    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袁同礼先生台鉴:敬启者:祖荣受本会执行委员会之命,调查国内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状况,无胜荣幸!综计此次调查,有图书馆三十所,分布于十余城中,返还费时一月。曾在三处对图书馆同志..

    2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应采书本式抑卡片式

    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利器,为教育家所公认。所谓利器者,非谓馆舍美丽,藏书宏富,亦非谓所藏之书,价值宝贵;或为世界孤本,或为名人遗著;而实在社会人民,能否利用所藏之书籍。易言之,即其馆书籍,能否活动于社会..

    18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提倡改良中国图书馆之管见

    欲谋我国教育之发达,无论现时或将来,图书馆所占的位置,是最关重要的,且是无疑议的。所以置身图书界者,应当以如何使图书馆事业得充分的发达为不可逃避之义务。论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现在虽然未曾到发达的时候,..

    2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全国图书馆调查表

    今之谈教育者,莫不曰广设学校。然竭全国之能力,谋国民教育之效果,恐于毕业学校数年后,学业即限于止境,甚或消失无存。故不得不于学校教育外,急筹补偏救弊之法。此诚教育家极重大之问题也。学校外之教育机关甚多..

    21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书目十类法》原序

    跻数仞之堂奥,必循阶级而升;浮万里之海洋,必赖舟楫而达。拥百城之图书,必有简明目录以供检阅。图书无目录,犹登堂奥不循阶级,浮海洋不乘舟楫,无是理也。考目录之学,始于《汉书艺文志》,唐宋间代有作者。迄清..

    27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战后世界与战后中国

    对于战后的世界我们当然有种种的希望,但热心不可过度,以免将来事与愿违,失望而不能自拔。长期大战所自然产生的心理疲乏,使人对将来容易发生许多的幻想,有意无意间常将自己不切实际的希望或他人另有作用的宣传认..

    39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美帝“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

    美西战争与海洋政策正如门罗主义,事实上等于说不许别国染指拉丁美洲,听任美国不慌不忙地用最便宜最省事的方法把整个新大陆细嚼慢咽消化净尽一样,所谓中国门户开放政策,事实上等于说,别国不得把中国不可挽回的瓜..

    4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如此世界,如何中国

    世界大小六十余国,撇开法理与表面的名义不谈,专就实际而论,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强国、自保之国,与殖民地。强国为力的中心,其力的自然趋势为向外发展。殖民地为强国之力的发展对象,在法理上已成殖民地的区域不必..

    21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举这两句话看来,不论是American-philosophy is dead(美国哲学死了)或者是Philosophy in Oxford is dead(牛津哲学死了),当然是仿造德国哲学家尼采(F.Nietzsche)的说法,因为尼采曾经说过Gad is dead(上帝死..

    64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

    1964年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论文(1)一在本文中我所要谈到的中国形上学,其含义迥异乎一般所谓超自然形上学(Praerernatural Metaphysics)。根据后者的说法,人,以及其所居处的宇宙,均各自为两种极不相容之力势..

    58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精神

    一、讲述本课程之缘起首先我应当声明:我不懂国语,我说的话是淮河平原的普通语言,诸位能够听得懂吗?其次,现在讨论的题目是:中国哲学之精神,这在本人研究哲学的过程中有些曲折。我三岁读《诗经》,在儒家的家庭..

    58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

    著者于上文献辞中曾将关于人与宇宙全体之哲学体验及慧观,举以与激发创造生命之诗艺灵感相结合,旨在揭示:兹二者乃熔融浃化,一体俱融,于以凝合中国哲学成为一大完整体系,透过悠久之历史演进而呈现律动式之发展。..

    72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