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常识 / 胡适

第四章 孔子

2025-04-19 13:10 中国哲学常识

孔子略传

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经元前551),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479)。他一生的行事,大概中国人也都知道,不消一一的叙述了。他曾见过老子。大概此事在孔子三十四岁之后(说详上章)。

孔子本是一个重实行的政治家。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又做过司寇。鲁定公十年,孔子以司寇的资格,做定公的傧相,和齐侯会于夹谷,很替鲁国争得些面子。后来因为他的政策不行,所以把官丢了。去周游列国。他在国外游了十三年,也不曾遇有行道的机会。到了六十八岁回到鲁国,专做著述的事业。把古代的官书,删成《尚书》;把古今的诗歌,删存三百多篇;还订定了礼书、乐书。孔子晚年最喜《周易》,那时的《周易》不过是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孔子把他的心得,做成了六十四条卦象传,三百八十四条爻象传,六十四条彖辞。后人又把他的杂说篡辑成书,便是《系辞传》《文言》。这两种之中,已有许多话是后人胡乱加入的。如《文言》中论四德的一段。此外还有《杂卦》《序卦》《说卦》,更靠不住了。除了删《诗》《书》,定《礼》《乐》之外,孔子还作了一部《春秋》。孔子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的。所以《诗》《书》《礼》《乐》都是他删定的,不是自己著作的。就是《易经》的诸传,也是根据原有的《周易》作的,就是《春秋》也是根据鲁国的史记作的。

此外还有许多书,名为是孔子作的,其实都是后人依托的,例如一部《孝经》,称孔子为仲尼,称曾参为曾子,又夹许多诗云子曰,可见绝不是孔子做的。《孝经钩命诀》说的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的话,也是汉人假造的诳语,决不可信。

一部《论语》虽不是孔子做的,却极可靠,极有用。这书大概是孔门弟子的弟子们所记孔子及孔门诸子的谈话议论。研究孔子学说的人,须用这书和《易传》《春秋》两书参考互证,此外便不可全信了。

孔子本有志于政治改良,所以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没有政治改良的机会。所以专心教育,要想从教育上收效。他深信教育功效最大,所以说有教无类,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史记》说他的弟子有三千之多。这话虽不知真假,但是他教学几十年,周游几十国,他的弟子必定不少。

孔子的性情德行,是不用细述的了。我且引他自己说自己的话: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这话虽不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的人的口气,却很可想见孔子的为人。他又说他自己道: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是何等精神!《论语》说: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

知其不可而为之七个字写出一个孜孜恳恳、终身不倦的志士。

孔子的时代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这个时代,既叫作邪说暴行的时代,且看是些什么样的邪说暴行。

第一,暴行就是孟子所说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了。《春秋》二百四十年中,共有弑君三十六次,内中有许多是子弑父的,如楚太子商臣之类。此外还有贵族世卿专权窃国,如齐之田氏,晋之六卿,鲁之三家。还有种种丑行,如鲁之文姜,陈之夏姬,卫之南子、弥子瑕,怪不得那时的隐君子要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

第二,邪说一层,孟子却不曾细述。我如今且把那时代的邪说略举几条。

(一)老子。老子的学说,在当时真可以算得大逆不道的邪说了。你看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又说圣人不仁,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又说绝圣去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都是最激烈的破坏派的理想(详见上篇)。

(二)少正卯。孔子作司寇,七日便杀了一个乱政大夫少正卯。有人问他为什么把少正卯杀了。孔子数了他的三大罪:

1.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

2.其谈话足以饰袤荧众。

3.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

这三件罪名,译成今文,便是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

(三)邓析。孔子同时思想界的***家,除了老子,便该算邓析。邓析是郑国人,和子产、孔子同时。《左传》鲁定公九年(西历前501),郑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那时子产已死了二十一年(子产死于昭公二十年,西历前522),《吕氏春秋》和《列子》都说邓析是子产杀的,这话恐怕不确。第一,因为子产是极不愿意压制言论自由的。《左传》说: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可见子产绝不是杀邓析的人。第二,子产铸刑书,在西历前五三六年。驷颛用竹刑,在西历前五〇一年。两件事相差三十余年。可见子产铸的是金刑,驷颛用的是竹刑,绝不是一件事(金刑还是极笨的刑鼎,竹刑是可以传写流通的刑书)。

邓析的书都散失了。如今所传《邓析子》,乃是后人假造的。我看一部《邓析子》,只有开端几句或是邓析的话。那几句是: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悖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欲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

这话和老子天地不仁的话相同,也含有激烈的政治思想。

《列子》书说: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吕氏春秋》说:

邓析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

又说:

郑国多相县以书者(这就是出报纸的起点)。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县书是把议论挂在一处叫人观看,致书是送上门去看,倚书是混在他物里夹带去看)。令无穷而邓析应之亦无穷矣。

又说: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这种人物简直同希腊古代的哲人(Sophists)一般。希腊的哲人所说的都有老子那样激烈,所行的也往往有少正卯、邓析那种遭忌的行为。希腊的守旧派,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之流,对于那些哲人,非常痛恨。中国古代的守旧派,如孔子之流,对于这种邪说自然也非常痛恨。所以孔做司寇便杀少正卯。孔子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他又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要懂得孔子的学说,必须先懂得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情形既是如此无道,自然总有许多有心人对于这种时势生出种种的反动。如今看来,那时代的反动大约有三种:

第一,极端的破坏派。老子的学说,便是这一派,邓析的反对政府,也属于这一派。

第二,极端的厌世派。还有些人看见时势那样腐败,便灰心绝望,隐世埋名,宁愿做极下等的生活,不肯干预世事。这一派人,在孔子的时代,也就不少。所以孔子说: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作者七人矣。

那《论语》上所记晨门荷蒉丈人长沮、桀溺都是这一派。接舆说: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桀溺对子路说: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第三,积极的救世派。孔子对于以上两派,都不赞成。他对于那几个辟世的隐者,虽很原谅他们的志趣,终不赞成他们的行为。所以他批评伯夷、叔齐柳下惠、少连诸人的行为,道: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他又听了长沮、桀溺的话,便觉得大失所望,因说道: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正为天下无道,所以他才去栖栖遑遑地奔走,要想把无道变成有道。懂得这一层,方可懂得孔子的学说。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猜你喜欢

  • 个性签名哲学又激励的语句

    1、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还活着。2、生活就是面对现实的微笑,我们要越过障碍,注视未来。3、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4、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

    10 好句大全 2025-07-31
  • 金典哲学语录经典

    1、既然想做就一定要坚持,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有些事别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3、人生就像斗地主,有些人,刚才还是一伙的,一转眼就成了敌人。4、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5、漫..

    23 好句大全 2025-07-18
  • 抖音哲学语录

    1、守得住初心,得的到永心。2、这一生都只为你,为你画地为牢,我在牢里慢慢变老,还给你看我幸福的笑。3、人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证明自己,勇敢无畏的生活便是其中之一。4、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

    16 好句大全 2025-07-17
  • lol哲学语录经典

    1、你把这个称作有教养?2、将每一次的出征,都当做生命的绝响。3、我将为弗雷尔卓德献出一千次生命!4、回来吧。5、反对我的人必将血溅四方!6、我会回来的。7、现在,我们逆转局势!8、我闻到的是恐惧么?9、德玛..

    29 好句大全 2025-07-17
  • 哲学金典语录

    1、不听信海枯石烂的誓言,只要睁开眼一切都没变。2、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生在世,但求一个问心无愧。3、接人待物厚道真诚,心怀感恩。4、面对烦恼,一笑而过是种坦然。5、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6、留得青山在,不..

    21 好句大全 2025-07-17
  • 动漫哲学语录

    1、花蕾是美丽的存在,在它盛放前掉落更华丽,不会凋零。《K》2、我的头脑很好、脸又长得漂亮,就只有身高太矮是我的烦脑。《哆啦A梦》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脱离了世俗的世界,这里可否理解为世外桃源呢。《..

    18 好句大全 2025-07-17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3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诗人的复仇

    我歌唱,为了复仇!母亲编了一支歌谣,拍着我的头发责备我:孩子,你是一个复仇的精灵,因为你不守天老爷的规矩,就把你打下来,在土地上受罪。在农村的二月天,绿草爬上了墙头,春风,撑开了温暖的蓬帆那蛰息了整个..

  • 人的歌唱

    火的歌唱读《凤凰》有感并祝郭沫若先生五三寿辰在受难的土地上,在睡眠的土地上,你第一个撞出封建的门闸,向人民朗诵火的歌唱。你的歌是一团火,你的歌是力的舞蹈,你举着闪亮闪亮的火把,和广大的人民走在一道。这..

  • 人民与土地

    向黄河向红浪滔天的黄河,我大声地吹响了角笛。呜哒哒呜哒哒我吹出了心里的声音,我吹出了人民的声音。黄河的水汹涌地流,黄河的水愤怒地流,黄河的水要哭泣了,黄河的儿女熬煎在炮火里。日本法西斯的战马,奔窜着来..

  • 第四章  雏鸟品

    三一 雏鸟本生因缘 (〔菩萨=帝释天〕)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饮用未经滤过的水的比丘说的。据说.那时有甲乙两个青年比丘.彼此为友。他们从舍卫城到乡间去.安适地住在所欢喜的地方.因为想参见..

    32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第四章惊艳色游子病相思评品格良朋恣嘲谑

    安生私语曰:吾近日若有所思,忘餐废寝,肠一日而九回,如吾身入于魔障中一般。岂以一女子之故,遂令吾中心惓惓,而不能逃脱于色海情天?吾何若是之痴也?抑岂近日天时酷暑炎热,有以使吾心智不爽,神昧不安者欤?夫..

    47 情中情 2025-06-18
  • 胡适

    18911962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回国后于北京大学任教,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

    68 觉醒时刻 2025-06-11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76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47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29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32 论语 2025-06-11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

    45 论语 2025-06-11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36 论语 2025-06-11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50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