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蔡中郎集 / 蔡邕

外集卷一

2025-05-09 14:48 蔡中郎集

伯夷叔齊碑

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荅應。時處士平陽蘇騰,字玄成,夢陟首陽,有神馬之使在道,明覺而思之,以其夢陟狀上聞天子,開三府請雨,使者與郡縣戶曹掾吏登山升祠,手書要曰:「君況我聖主以洪澤之福,天尋興雲,即降甘雨。」因樹碑為銘曰:「惟君之質體清良兮,昔佐殷姬,忠孝彰兮,委國捐爵,諫國亡兮,譏武伐紂,欲喻匡兮,時不可救,曆運蒼兮,追念先侯,受命皇兮,憂褱感兮,雖歾不朽,名字芳兮。」

司空房楨碑

公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至公,不萌于心。治身則伯夷之潔也,儉嗇則季文之約也。盡忠則史魚之直也,剛平則山甫之勵也。總茲四德,式是百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枉絲髮,樹私恩,不為也;討無禮,當彊禦,弗避也。是以功隆名顯,在世孤特,不獲愷悌寬厚之譽,享年垂老,至于積世。門無立車,堂無宴客,衣不變裁,食不兼味。雖《易》之貞厲,《詩》之《羔羊》,無以加也。

明明在公,寔惟皇后。誕應正德,式作漢輔。邪慝是仇,直亮是與。剛則不吐,柔則不茹。媚茲天子,以靖土宇。

荊州刺史庾侯碑

君資天地之正氣,含太極之純精。明潔鮮于白珪,貞操厲乎寒松,視鑒出于自然,英風發乎天受。事親以孝,則行侔于曾閔;結交以信,則契明于黃石。溫溫然弘裕虛引,落落然高風起世。信荊山之良寶、靈川之明珠也。爰在弱冠,英風固以揚于四海矣。拜為荊州刺史,仗沖靜以臨民,施仁義以接物。恩惠著于萬里,誠信畼于殊俗。由是撫亂以治,綏擾以靜。帝嘉其功,錫以車服。方將埽除寇逆,清一宇宙,廓天步之艱難,寧陵夷之屯否。

司空袁逢碑

凡所臨君,明而先覺,故能教不肅而化成,政不嚴而事治。其惠和也晏晏然,其博大也洋洋焉。信可謂兼三才而該剛柔,無射于人斯矣。銘曰:「天鑒有漢,賜茲世輔。顯允厥德,昭胤休序。峨峨雍宮,禮樂備舉。穆穆天子,孝敬允敘。降拜屏著,奉饋西序。威儀聿脩,化溢區宇。乃尹京邑,總齊禁旅。」

翟先生碑

世以仁義為質,學問為業。爰暨先生,固天縱德。應運立言,繼期五百。實行形于州里。明哲與聖合契。該通五經,兼洞墳籍,為萬里之場圃,九隩之林澤。挹之若江湖,仰之若華岳。玄玄焉測之則無源,汪汪焉酌之則不竭。可謂生民之英者已。國失元傅,學失表式。凡百搢紳,哀矣泣血,人百其身,匪云來復。于是鄉黨乃相與登山伐石而勒銘曰:「邈矣先生,厥德孔貞。腹心弘道,深高入神。王錫三命,觀國之賓。其視富貴,忽若浮雲。既不降志,亦不辱身。」

真定直父碑

其接友也,審辨真偽。明于知人,度終始而後交,情不疏而貌親。

桓彬論

彬有過人者四:夙智早成、岐嶷也,學優文麗、至通也,仕不苟祿、絕高也,辭隆從窳、絜操也。

九疑山碑

巖巖九疑,峻極于天。觸石膚合,興播連雲。時風嘉雨,浸潤下民。芒芒南土,實賴厥勛。逮于虞舜,聖德光明。克諧頑傲,以孝烝烝。師錫帝世,堯乃授徵。受終文祖,璇璣是承。泰階以平,人以有終。遂葬九疑,解體而升。登此崔嵬,託靈神僊。

京兆尹樊德雲銘

於顯哲尹,誕德孔彰。膺帝休命,謂篤不忘。爰納忠式,規悟聖皇。欽崇園邑,大孝允光。九命車服,昭示采章。軒軺四牡,承祀烝嘗。多士時貢,徭役永息。道路孔夷,民清險棘。同體諸舊,兆氓蒙福。惠垂無疆,守以罔極。

東巡頌

竊見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宗祀明堂,上稽帝堯,中述世宗。遵奉光武,禮儀備具,動自聖心。是以神明屢應,休徵乃降。不勝狂簡之情,謹上《岱宗頌》一篇。

曰若稽古,在漢迪哲,聿修厥德,憲章丕烈。翿六龍,較五輅,齊百僚,陶質素,命南重以司曆,厥中月之六辰,備天官之列衛,盛輿服而東巡。

南巡頌

惟漢再受命,系葉十一。協景和,則天經,郊高宗,光六幽,通神明。既禘祖于西都,又將祫于南庭。是時聖上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旃旌。

祖德頌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禍亂。至于成王,太平乃洽,祥瑞畢降。夫豈后德熙隆漸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積善有餘慶,《詩》稱子孫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賢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載孝友,重以明德,率禮莫違。是以靈祗,降之休瑞,兔擾馴以昭其仁,木連理以象其義。斯乃祖禰之遺靈、盛德之所貺也。豈我童蒙孤稚所克任哉。乃為頌曰:「穆穆我祖,世篤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無競伊人。巖巖我考,涖之以莊。增崇丕顯,克構其堂。是用祚之,休徵惟光。厥徵伊何,於昭于今。園有甘棠,別榦同心。墳有擾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誣,偽不可加。析薪之業,畏不克荷。矧貪靈貺,以為己華。惟予小子,豈不是欲。干有先功,匪榮伊辱。」

陳留太守行小黃縣頌

大顥為政,建時春陽。我君勤止,戾茲小黃。濟濟群吏,攝齊升堂,乃訓乃厲,示之憲方。原罪以心,察獄以情。欽于刑濫,惟務求輕。有辜小罪,放死從生。玄化洽矣,黔首用寧。惟以作頌,式昭德聲。

考城縣頌

瞹瞹玄路,北至考城。勸茲穡民,東作是營。農桑之業,為國之經。我君勤心,德音邈成。率爾苗民,慎不敬聽。女執伊筐,男執其耕。申戒群僚,務在寬平。罪人赦宥,囹圄用清。

麟頌

皇矣大角,降生靈獸。視明禮脩,麒麟來孚。《春秋》既書,爾來告就。庶士予鉏,獲諸西狩。

五靈頌

大梁乘精,白虎用生。思叡信立,繞于垣坰。

太尉陳公贊

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陝餘慶。餘慶伊何,兆民其觀。少者是懷,老者是安。綱紀文王,文王用平。東督京輦,京輦用清。乃登三事,三事攸寧。契稷之佐,具干堯庭。今則由古,於穆誕成。

焦君贊

猗歟焦君,常比玄墨。衡門之下,栖遲偃息。泌之洋洋,樂以忘食。鶴鳴九皋,音亮帝側。迺徵迺用,將受袞職。昊天不弔,賢人遘慝。不遺一老,屏此四國。如何穹蒼,不照斯域。惜哉朝廷,喪茲舊德。恨茲學士,將何法則。

琴贊

惟彼雅器,載璞靈山。體其德真,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溫乎其仁,玉潤外鮮。

樽銘

酒以成禮,弗愆以淫。德將無醉,過則荒沈。盈而不沖,古人所箴。尚鑒茲器,懋勗厥心。

盤銘

華蓋就用,以享嘉賓。內納其實,外若玄真。

驚枕銘

應龍蟠蟄,潛德保靈。制器象物,示有其形。哲人降鑒,居安聞傾。

衣箴

今人務在奢嚴,志好美飾。帛必薄細,衣必輕煖。或一朝之晏,再三易衣。私居移坐,不因故服。

廣連珠

臣聞目瞤耳鳴,近夫小戒也。狐鳴犬嗥,家人小妖也。猶忌慎動作,封鎮書符,以防其禍。是故天地示異,災變橫起,則人主恆恐懼而修政。

道為知者設,馬為御者良,賢為聖者用,辨為知者通。

祝社文

元正令午,時惟嘉良,乾坤交泰,太蔟運陽。乃祀社靈,以祈福祥。

祖餞祝文

今歲淑月,日吉時良。爽應孔加,君當遷行。神龜吉兆,林氣煌煌。蓍卦利貞,天見三光。鸞鳴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輿,道路開張。風伯雨師,洒道中央。陽遂求福,蚩尤辟兵。倉龍夾轂,白虎扶行。朱雀道引,玄武作侶。句陳居中,厭伏四方。往臨邦國,長樂無疆。

禊文

洋洋暮春,厥日除巳。尊卑煙騖,惟女與士。自求百福,在洛之涘。

弔屈原文

鸋鴂軒翥,鸞鳳挫翮。啄碎琬琰,寶其瓴甋。皇車犇而失轄,執轡忽而不顧。卒壞覆而不振,顧袌石其何補。

九惟文

八惟困乏,憂心殷殷。天之生我,星宿值貧。六極之戹,獨遭斯勤。居處浮𣿖,無以自存。冬日栗栗,上下同雲。無衣無褐,何以自溫;六月徂暑,炎赫來臻;無絺無綌,何以蔽身;無食不飽,永離歡欣。

汉代诗文别集。10卷;外集4卷。蔡邕著。蔡邕于初平元年(190)拜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本传称其“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埶》、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2卷,注曰梁有20卷,录1卷,《旧唐书·经籍志》仍作20卷,《宋史·艺文志》仅著录为10卷。原集久佚,今存皆后人辑本,分卷各有不同。如明汪士贤《汉魏六朝名家集》本作8卷;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作2卷;明叶绍泰《增定汉魏六朝别解》本则不分卷;清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作12卷。较好的辑本是清聊城杨氏《海源阁丛书》本,分作10卷,外纪1卷,外集4卷,《四部备要》本即据此本排印;《十万卷楼丛书》本题作《蔡中郎文集》,分为10卷,外传1卷,《四部丛刊》本即据此影印;清雍正中陈留刊本分作6卷,《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过录;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杨贤刻本亦为6卷。诸本所收作品数量亦互有出入。《四库全书》本收诗文94篇,首有欧静序;卷1为《独断》;卷2为上书、奏议、祝颂之文;卷3收《释诲》、《明堂月令论》、《月令问答》以及《樽铭》、《警枕铭》等;卷4为赋、诗,收《述行赋》、《短人赋》、《汉津赋》、《协和婚赋》、《笔赋》、《琴赋》、《弹琴赋》(一作颂)、《弹棋赋》、《胡栗赋》、《篆埶》、《隶埶》、《饮马长城窟行》、《答元式诗》、《翠鸟诗》;卷5至卷6收碑、铭、诔赞等。

猜你喜欢

  • 九章録要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一松江屠文漪撰乗除諸法九章乗除之法各有不同因以分著各章其通用者宜先講也具詳於左并乗并除 算以速見巧乗或屢乗除或屢除不若一乗一除之捷也假如有數須用一十五乗復一十八乗者直以二百七十乗..

    3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一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正月占元旦,值甲,穀賤,人疫。值乙,穀貴,民病。值丙,四月旱。值丁,絲綿貴。值戊,米、麥、魚、鹽貴。值己,米貴,蠶傷,多風雨。值庚,田熟,民病,金鐵貴。值辛,禾平,麥、麻貴。值壬..

    10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一 孝经

    孝经为道之根源六艺之总会 孝经文体 孝经征文 阮福孝经义疏补六经所明,不外人道。仁之为言人也。《易》为六经之冠,而《易》道乾元,君子以自强不息,体仁以长人也。孔、孟为儒家之魁杰,而《论语》首《学而时习章..

    10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卷一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①。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gǔ)而黑理②,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③,伏..

    11 山海经 2025-08-24
  • 畿輔通志卷一百二十

    詩 五言排律唐太宗望海披襟眺滄海憑軾翫春芳積流横地軸疏派引天潢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照岸花分彩迷雲鴈斷行懐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

    9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九

    詩 五言律唐送臨津房少府楊 烱岐路三秋别江津萬里長烟霞駐征葢絃管促飛觴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贈言未終竟流涕急霑裳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駱賔王邉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栁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八

    詩 五言古晉贈張華 何 劭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暮春忽復來秋風與節俱俯流清泉涌仰觀嘉木敷周旋我陋圃西瞻廣武廬既貴不忘儉處有能存無鎭俗在簡約樹塞烏足摹在昔同班司今者並園墟私願偕黄髮逍遥綜琴書舉爵茂林下攜手共..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七

    詩 歌行古臨河歌〈水經注孔子適趙臨河不濟歎而作歌〉秋水衍兮風揚波舟楫顛倒更相加歸來歸來胡為斯河激歌〈列女傳曰女娟者趙河津女也簡子南擊楚津吏醉卧不能渡簡子怒欲殺之娟懼持檝走前曰願以微軀易父死簡子遂釋之將..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六

    賦本朝皇畿賦 郭 棻粤稽姒王作禹貢山川壤賦肇始於冀州姬相定職方疆域道涂致詳乎雍土斯固古皇之鴻冊奕世之瓌文乎厥後圖傳三輔絢兮帝里之華賦練十年蔚爾神臯之麗則又情殷揚厲藻采掞而匪葩且其意寄瑱規綺縠鋪而如組也殆..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五

    賦漢冀州賦 班 彪夫何事於冀州聊託公以遊居厯九州而觀風亦哲人之所娛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嶽而髙遊建封壇於岱宗瘞𤣥玉於此丘徧五嶽與四瀆觀滄海以周流東征賦 曹大家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兮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

    15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四

    頌唐伯夷頌 韓 愈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葢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

    13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三

    箴漢冀州牧箴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雄洋洋冀州鴻原大陸岳陽是都島夷皮服潺湲河流夾以碣石三后攸降列為侯伯降周之末趙魏是宅冀土糜沸炫沄如湯更盛更衰載從載横陪臣擅命天王是替趙魏相反秦拾其..

    1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二

    説明宣鎮東路輿圖説 秦 霖謹按宣鎮為燕京右輔重地載有全誌諸路圖蹟而兹輿圖之刻也合南山東路而一之眎舊誌加詳焉霖職屬蟻臣四載問四奉檄委凡東路之邊垣工程戌卒之餉糈勤惰器之良楛毎嵗稽覈開報是以悉知邊狀東路之界東..

    12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一

    考元涿州移置考 王 惲至元八年秋九月予以省覲來涿因拜謁孔子清廟遂讀唐貞元中使持節都督幽州諸軍事彭城劉公建孔廟碑乃知州治本幽州盧龍軍屬邑范陽縣也至代宗大歴初詔始分范陽歸義固安三縣為涿州治范陽涿州郡即涿州故..

    10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十

    墓表宋石曼卿墓表 歐陽修曼卿諱延年姓石氏其上世為幽州人幽州入於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間走南歸天子嘉其來將禄之不可乃家於宋州之宋城父諱補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俗勁武而曼卿少亦以氣自豪讀書不治章句獨慕古人竒節偉..

    1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九

    誌銘唐給事中清河張徹墓誌銘韓 愈張君名徹字某以進士累官至范陽府監察御史長慶元年今牛宰相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選詔即以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將父子繼續不廷選且久今新牧臣又始至孤怯須强佐乃濟發..

    13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八

    碑本朝明東閣大學士范文忠公神道碑 王崇簡我聖朝之順治九年憫明末冦陷都城殉君死難幽忠難冺大節可風褒䘏死節諸臣前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范景文賜諡文忠建祠予祭錫祭田七十畝嗚呼盛哉我朝褒忠前代於以勵人臣之節者至隆..

    12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七

    碑元大學士竇公神道碑王 磐至正十七年秋七月十有二日昭文館大學士正議大夫竇公以疾薨於京師訃聞上深悼惜賻恤其家甚厚皇太子送楮幣二千緡以供葬事以是年十一月庚戌日葬於廣平府肥鄉縣興教鄉之先塋皇太子令㫖命翰林學..

    14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六

    碑北周周大將軍崔訦神道碑 庾 信公諱訦字某博陵郡安平縣人也昔者華陽之野降龍首之柛烈山之都啟龜文之繇匡周則盟津有㑹佐夏則龍門始鑿西逰則起家秦相東入則載世齊卿備乎史籍可得言矣祖辨中軍將軍定州刺史父楷鎭北將軍..

    13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一百五

    傳明朱之馮金鉉史可法傳 本朝張 烈巡撫宣府右僉都御史朱之馮以甲申三月十一日死宣府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金鉉以十九日死玉河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以順治乙酉死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三人生同里..

    11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