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崔××来函介绍三外伤甚重救急方
【神授普济五行妙化丹】治外伤甚重,其人呼息已停,或因惊吓而猝然罔觉,甚至气息已断,急用此丹一厘,点大眼角,男左女右;再用三分,以开水吞服。其不知服者,开水冲药灌之,须臾即可苏醒。并治一切暴病、霍乱、痧证、小儿痉痫、火眼、牙疳、红白痢疾等证,皆效,爰录其方于下。
火硝(八两) 皂矾(二两) 明雄黄(一两) 辰砂(三钱) 真梅片(二钱)
共为极细末,瓶贮勿令泄气。
戊辰冬,本镇有吴姓幼童,年六岁,由牛马厂经过,一牛以角 入幼童口中,破至耳边,血流不止,幼童已死。此童无祖无父,其祖母及其母闻之,皆吓死,急迎为挽救。即取食盐炒热熨丹田,用妙化丹点大眼角,幼童即活。再用妙化丹点其祖母及其母大眼角,须臾亦活。再用灰锰氧将幼童伤处内外洗净,外以胶布贴之,加绑扎。内食牛乳,三日后视之,已生肌矣。又每日用灰锰氧冲水洗之,两旬全愈,愈后并无疤痕。
又∶一九一七年四月中旬,潜邑张港一妇人,二十余岁,因割麦争界,言语不周,被人举足一踢,仆地而死。经数医生,有用吹鼻者,有用鹅换气者,有用乌梅擦牙者,百方千方,种种无效,求为往视。其身冷如冰,牙关紧闭,一日有余矣,而其胸犹微温。急用妙化丹点其大眼角;用食盐二斤炒热,作两包,熨其丹田,轮流更换,得暖气以助生气。二炷香之久,牙关已开,遂用红糖冲开水服之,即活。
又∶乙丑季夏上旬,曾治刘××,年过四旬,因分家起争,被其弟用刀伤脐下,其肠流出盈盆,忽然上气喘急,大汗如雨。经数医延医,皆无把握,因迎生速往诊视。观其形状危险,有将脱之势,遂急用生黄、净萸肉、生山药各一两,固其气以防其脱。煎汤服后,喘定汗止。查看其肠已破,流有粪出,遂先用灰锰氧冲水,将粪血洗净。所破之肠,又急用桑根白皮作线为之缝好,再略上磺碘,将其肠慢慢纳进。再用洋白线将肚皮缝好。又用纱布浸灰锰氧水中,候温,复其上,用白士林少调磺碘作药棉,复其上,用绷带扎住,一日一换。内服用《衷中参西录》内托生肌散,变为汤剂,一日煎渣再服。三星期全愈。
按∶此证未尝用妙化丹,因其伤重而且险,竟能救愈,洵堪为治此重伤者之表准,故连类及之。且所用内托生肌散,为愚治疮毒破后生肌之方,凡疮破后溃烂、不速生肌者,用之最效。若欲将散剂变为汤剂,宜先将天花粉改为四两,一剂分作八剂,一日之间煎渣再服,其生肌之力较服散药尤效。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丛书,又名《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寿甫)撰。此书分为《处方学》8卷、《医论》8卷、《医话拾零》、《三三医书评》、《药物讲义》4卷、《伤寒讲义》4卷、《医案(附诗草)》4卷。系作者多年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之总结。是20世纪初我国重要的临床综合性名著。张氏致力沟通中西医学,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他认为:“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医不可。”其于沟通中西医的主导思想,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张氏重视基础理论,对脏象学说和解剖生理的互证尤为重视。书中指出:脑为元神,心为识神,心力衰竭与肾不纳气相通;脑充血与薄厥相近等等。在临证方面,讲究细致的观察和记述病情,建立完整的病历。其于诸病治法,注重实际,勇于探索,并独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剂,体验了若干中药的性能。对诸如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三七消疮肿,生硫黄内服治虚寒下痢,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等等,均能发扬古说,扩大药用主治。如对调治脾胃,主张脾阳与胃阴并重,升肝脾与降胆胃兼施,补养与开破相结合。书中结合中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阐发医理,颇多独到的见解。书中载述张氏所制定的若干有效方剂;在方药应用方面,创用中西药相结合的方剂,并对石膏、生山药、代赭石等药的临床施治,在古人基础上有重要的补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