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纳尔逊 / 林白水

第五章 意大利之赴援

2025-05-27 17:07 纳尔逊

疾风知劲草,乱世出英雄。呜呼!以吾中国今日之多事,何以英雄犹未出也?纳尔逊从前,虽为海军军人,然其时天下无事,故终不得展其手腕,闲散沉寂之生涯。此英雄所最不耐者也。未几,而英法战事起,于是英雄之纳尔逊,乃乘时势而上战争之舞台。

初,法国皇帝拿破仑,有勇略,善用兵,欲以兵力,征服诸国,屡兴干戈,欧洲全境,大受扰害(事见《拿破仑传》)。千七百九十三年(乾隆五十八年)二月一日,法兰西遂向英国宣战,西班牙、荷兰亦与法相联合,法之兵力益厚。

时纳尔逊奉命入地中海,法兵占据巴司脚及加鲁比二地,形势极佳。海军不便施炮,纳尔逊乃率一千二百名水兵,冒险上陆,图先取巴司脚。巴司脚守兵数千,尽力抵御。纳尔逊猛战四十余日,卒夺取之。

巴司脚既陷,纳尔逊移军围加鲁比。加鲁比守兵发巨炮,猛击英军。纳尔逊自为前锋,率队冲之。战正酣,一炮轰然坠地上,铁片四飞,一片伤纳尔逊目。纳尔逊一手掩目,一手执刀,挥军队急进。众见纳尔逊受伤,犹前进不止,心大感动,咸冒炮火突前,加鲁比守兵望而惊溃。

是役也,纳尔逊以孤军深入敌境四月,乃攻陷二地,烧弃敌舰十二艘。其地气候极恶,兵士病死过半,纳尔逊一目受伤,旋即丧明。上官以是役死伤既多,旷时又久,不录其功,负伤人名表中,亦不记纳尔逊伤目事。众咸不平,或劝纳尔逊自白其事。纳尔逊笑曰:余生平固重名誉,虽然名誉者非徒赖口舌之传播也。故余之名誉,不愿他人为之,余自为名誉可也。盖余之一生,实不啻一功绩簿矣。

法军虽失巴司脚、加鲁比,仍进攻意大利不止。是时奥国及萨维尼亚,编一同盟军,助英攻法。然同盟军极畏缩,常观望不肯一战。纳尔逊建议,欲率七十四炮门军舰二艘,及中军舰小军舰各十艘,以追法舰。提督不从,仅予以中军舰一艘,及二桅舰一艘。纳尔逊不得已,率此二舰,追逐法军。至某港,轰战甚烈,法舰破坏十二艘。然纳尔逊军力过弱,故法兵终得占领某港。

法军侵入意大利,其战斗舰屯泊于某港者,百数十艘。纳尔逊又请于提督,乞多遣军舰,厚增兵力,冀可扫荡法之水师。提督不用其计,而法军进迫意大利益急,日诺亚海岸之领地,悉为敌所蹂躏。奥军与英***舰相隔,声援已绝。拿破仑遂以连战连胜之势,直迫奥都,奥廷不得已而乞降。

【批评】

以海军军人,而为陆地战争,一难;以一千二百名水兵,而攻炮台数千之守兵,二难;以孤军深入敌地,围击四阅月,兵士病死过半,而犹不少却,三难;一目中弹,犹能指挥前进,卒夺要垒,四难;上官不以为功,亦不录其负伤之事,旁观不平,纳尔逊犹处之泰然,只顾自为名誉,五难。英雄未遇知己,竟不灰其爱国之心,真可敬服。

在猛烈的大风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乱世往往会磨练出英雄。唉!我们中国现在事变多发,为何还是不出英雄?(编者注:指作者所处的清末民初之时)纳尔逊之前,虽然身为海军军人,然而国家没有战事,所以始终不能展现他的才能。闲散沉寂的生涯,是英雄最不能忍受的。不久,英法发生战争,于是英雄纳尔逊,随当时的形势登上战争的舞台。

起初,法国皇帝拿破仑,有勇有谋,善于用兵,想用武力征服各国,屡次发动战争,整个欧洲受侵扰危害很大(事情详见《拿破仑传》)。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2月1日,法国向英国宣战,西班牙、荷兰也和法国联合,法国的兵力更多。

当时纳尔逊奉命进入地中海,法军占据了巴司脚和加鲁比两地,形势很好。由于海军不便于发炮,纳尔逊便率领一千二百名水兵,冒险登陆,想先攻取巴司脚。巴司脚有几千守军,尽力抵御。纳尔逊猛战四十多天,最终夺取该地。

攻陷巴司脚后,纳尔逊转移军队围攻加鲁比。加鲁比的守军发射巨炮,猛烈轰击英军。纳尔逊亲自做前锋,率领军队冲锋。战事正激烈,一发炮弹轰的一下坠落在地,铁片四处飞溅,其中一片伤到了纳尔逊的眼睛。纳尔逊一只手捂着眼睛,一只手拿着刀,指挥军队急速进攻。众人见纳尔逊受伤,还前进不停,心里十分感动,都冒着炮火突击前进,加鲁比的守军望见后惊慌溃散。

那场战役,纳尔逊孤军深入敌境长达四个月,攻陷了两处地方,烧毁了敌舰十二艘。当地气候极其恶劣,士兵病死的超过一半,纳尔逊一只眼睛受伤,不久又失明。上级长官因为这场战役死伤很多,花费的时间又长,没有给纳尔逊记功,在负伤人员的表中,也没有记载纳尔逊一眼受伤的事。众人都觉得不公平,有的人劝纳尔逊亲自向上级陈述这件事。纳尔逊笑着说:我平生固然重视名誉,然而名誉并不只依赖口舌来传播。所以我的名誉,不愿让他人费力传播,我自己为名誉努力做就可以了。我的一生,其实不止一本功绩簿啊。

法军虽然失去巴司鲁和加鲁比,仍然不停止进攻意大利。当时奥地利和萨维尼亚,组成同盟军,帮助英国进攻法国。然而同盟军因害怕而退缩,常常观望不肯打仗。纳尔逊建议,想率领两艘有七十四门大炮的军舰,和中军舰、小军舰各十艘,追击法国舰队。提督不答应,只给了他中军舰一艘,和一艘双桅军舰。纳尔逊不得已,率领这两艘军舰,追击法军。到了某个港口,轰战十分激烈,法国的军舰被破坏十二艘。然而因纳尔逊兵力过弱,所以法军最终还是占领了某个港口。

法军入侵意大利,有一百几十艘战舰停泊在某个港口。纳尔逊又向提督请示,请求多派遣军舰,多增加兵力,希望能歼灭法国的海军。提督不采纳他的计策,而法军进攻意大利更加紧急,日诺亚海岸的领土,都被敌军蹂躏。奥军和英***舰被隔开,无法相援助。拿破仑便以连战连胜的气势,直逼奥地利的首都,奥地利的朝廷不得已投降。

【评论】

作为海军军人,打陆地上的战争,这是第一难;以一千二百名水兵,攻打炮台几千的守军,这是第二难;孤军深入敌地,围击敌军四个月,士兵死伤过半,依然没有丝毫退却,这是第三难;一只眼睛中弹,还能指挥前进,最终夺取要塞,这是第四难;上级长官不为他记功,也不记录他受伤的事,周围的人为他抱不平,纳尔逊还能泰然处之,只顾自己为名誉付出,这是第五难。英雄没遇到知己,竟然不丧失他的爱国心,真是值得敬佩。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纳尔逊》林白水著。 纳尔逊,英国海军将领、军事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托庇村的牧师家庭。二十岁擢升为上校舰长,历任英国地中海分遣舰队司令、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参加、指挥过多次战役。1797年在圣文森特角附近,采取单兵直入、近战猛攻的战术,以劣胜优战胜西班牙舰队,被封为巴思爵士。1798年在埃及阿布基尔湾大败拿破仑舰队,被封为男爵。1799年进军那不勒斯,镇压意大利革命运动。1801年指挥哥本哈根海战,取得对丹麦的胜利,又获子爵称号。1805年在指挥十九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即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一举歼灭法、西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他亦在这次战斗中阵亡。后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及其铸像。

猜你喜欢

  • 第五章 查理士与国会

    克林威尔之入国会,则正查理士与国会相持,以酝酿革命之时也。王信神权统治说,以为国会存废,国王有独断之权。其宠臣伯京罕(Buckingham)辈,复炀灶而拥蔽之。故即位甫二年,已解散国会二次。王虑国民怨己,因与法..

    4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彼得之遗训

    彼得临终时,以遗训示子孙。观其遗训,可以知俄国侵略之志。今于末章录之。第一款 我俄国之人,尚其念祸至无日,平居当一如临战之时:士卒宜日不释甲,枕戈待旦,以排万难,图自振,更宜养精蓄锐,以乘时会。不可一..

    2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十章 彼得之人物

    天下之人,往往因性质之异,与夫修养之浅深,而生种种之区别。有单纯之人,有复杂之人。单纯者,富于性情,易几于圣贤;复杂者,恃其才智,易侪于豪杰。豪杰之不能兼为圣贤,豪杰之不幸也。观于彼得,可以得其证矣。..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九章 彼得之晚年

    吾国有言,三王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夫自家天下之制立,而传贤之事乃不复见。于是君主庸闇者,但循其祖宗成法,苟求无事而已。而二一英迈之君,偶有非常之举,全国反对。甚至近亲之间,亦复意见殊异,猜嫌大起,卒至..

    6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彼得之外交及侵略

    彼得于内治事,既已致力,而侵略之念,乃不可遏。盖俄国当时,仅有白海及亚束,为海军军港。顾亚束基础未固,而白海则盛夏之外,终岁结冰。俄国欲兴海军,势不得不求第三之军港。而波罗的海沿岸地,固俄所视之眈眈看..

    3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七章 彼得之内治改革

    彼得既自欧洲归,见己国民智晦塞,开化之度,远逊欧洲,以为非厉行改革,不足以起衰救敝也,于是先着手于改革问题。其时俄廷之上,多守旧党。守旧党势盛,往往尼彼得行政。彼得以为立法期其必行,其法乃有效,因大张..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六章 彼得之外国漫游

    本章分为二段以叙之。一、漫游前之朝臣反对彼得所期望事,不仅海军已也,于开矿铸炮织呢之业以至学校印刷术,及其他教育之事,无不留意。然当时俄国人才,足以胜任者殊寡。借材异地,所费又糜,且夺本国劳动者生业。..

    4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五章 彼得壮年之海军规画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巨舰之制造彼得既命伯兰德制艇,泛之约沙河上,欣然意得也,乃更欲造巨舰,因问典墨兰何处有大江河,可以泊巨舰者,典墨兰言:去此东二十余里,有大湖曰伯列斯罗者,良港也,足以..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四章 苏菲亚之乱

    苏菲亚既专政,见彼得日为游戏,心窃喜之,顾终恐其年长难制,欲早除之,乃与近幸谋变更军制,以猎夫游荡之徒,厠行间,使之伺隙去彼得。时彼得新婚(见下章),赴柏列亚旅行,将归时,苏菲亚遣人飞檄射击队,诬言彼..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三章 彼得之幼时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自黑窝德嗣位至彼得登极彼得生四岁而父殁,长兄黑窝德嗣位。朝臣党黑窝德者,久欲放逐彼得。先帝在日,有所惮不敢发,帝既殁,于是黑窝德嬖臣曰耶士哥弗者,矫诏称宫殿狭隘,令那达..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二章 彼得之诞生

    千六百十三年,罗马信氏,始为俄国皇帝(其前俄皇属他姓也)。其第二世曰亚历须弥者,娶贵族女漪明脂为后,后生四子二女,中二子皆夭逝,存者曰黑窝德,曰易黄,顾皆弱质,独长女苏菲亚,强健有才。未几后没,亚历须..

    5 彼得大帝 2025-05-28
  • 第八章 第四航海与哥伦布死

    千五百二年,哥伦布复奉女王之命,为第四航海。于是哥伦布年六十六矣。是时西班牙政府财政困难,又因西人愿往者甚少,乃与以渔船四艘,大不过六十余吨。哥伦布领此渔船,飘泊于大洋中,其危险实甚,乃停泊于小西班牙..

    3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七章 第三航海

    千四百九十八年四月,哥伦布复得西班牙政府之命,第三次航海。于是距第二航海已六年矣。是时西班牙人,以新陆地不易得金,无人愿往。哥伦布乃请于政府,以囚徒充殖民。哥伦布意谓囚徒易制,且从事新陆工作,较之服役..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六章 第二航海

    千四百九十三年,哥伦布复为第二航海。西班牙人闻新大陆多黄金,人人愿往,从行者盖数百人。哥伦布以佛奥勒为新大陆副总督,与之偕行,率大船十七艘,于九月二十八日,再由西班牙出发。天气清明,波平如镜,海风逐船..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五章 第一航海

    女王伊沙卑,既与哥伦布订约,乃与以大船三艘、小船三艘,同行百二十人。自拍罗斯港出发,时千四百九十二年八月也。当时西班牙人,咸以此去必无还期,泣送行者,如送丧焉。而百二十人,亦以此行若赴大敌,徒葬鱼腹,..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四章 英雄之遭遇

    一、学业上之遭遇古昔圣贤,所以列朋友于五伦之内者,盖以朋友者,智识可以相交换,道德可以相切磋,患难可以相救助也。古语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然则朋友者,岂可以势利相成乎?故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7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三章 当时地理上之见解

    哥伦布之事业,与地理学有绝大关系。故欲知哥伦布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地理。大地之体,浑圆如球。中分五洲,曰亚洲即亚细亚(吾国即在亚细亚之东部),曰欧洲即欧罗巴,曰非洲即亚非利加,曰澳洲即澳大利亚,曰美洲即..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二章 哥伦布之少年

    一、小学校之生活哥伦布者,意大利国人也,其家世执工业。父曰德美尼克,有子四人,哥伦布其长也。西历千四百三十五年,哥伦布生,幼时好海居。有与谈海上生活者,每倾听不倦。入小学校,习国文、数学、图画及普通各..

    5 哥伦布 2025-05-27
  • 第十一章 最后之大海战

    势如狮子,咆哮于欧洲之法帝拿破仑,夜半扑枕叫绝曰:使朕能占领英吉利海峡,六时间,即可逞兵冲伦敦,使不列颠半岛(不列颠,英国古时之称)之草木,皆无生色。呜呼!拿破仑终不能加一兵于英国者,非纳尔逊之力,其..

    4 纳尔逊 2025-05-27
  • 第十章 丹麦之征服

    英国海军新胜之势力方盛,海上霸权,独归其掌握,诸国咸有戒心。于是北方三国,互相联盟,图为抵御。三国者,俄罗斯、丹麦、瑞典是也。当是时,丹麦海军有战斗舰二十三艘,中军舰及小军舰各三十一艘。瑞典海军有战斗..

    5 纳尔逊 2025-05-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