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林威尔 / 钱智修

第五章 查理士与国会

2025-05-28 13:21 克林威尔

克林威尔之入国会,则正查理士与国会相持,以酝酿***之时也。王信神权统治说,以为国会存废,国王有独断之权。其宠臣伯京罕(Buckingham)辈,复炀灶而拥蔽之。故即位甫二年,已解散国会二次。王虑国民怨己,因与法兰西开战,冀泄民气于域外。顾其结果则英师败绩,国帑空虚,舆论益愤激。王不得已,乃以政费问题,召集第三次国会。而克林威尔亦于是时以古朴之衣冠,列席于下院。

此第三次国会中,有英国宪政史上特笔大书之一事出现,则所谓权利请愿书(The Petition of Right)是也。书中罗举查理士非法征税、逮捕无辜、滥行军法、屯兵民宅四弊政,必王宣誓勿再犯,始为通过政费案。盖民党诸议员惩查理士之屡失信,以此为供给政费之要盟者。王允之。然逾年仍反汗,且命宪兵围院,捕民党领袖伊略脱(Eliot)辈,下诏狱瘐死。而第三次国会亦遂解散。

克林威尔在此次国会,沉机观变,未尝轻作政谈,惟于宗教问题,则特为尽力。其第一次演说,即力攻监督宗之离经叛道。监督宗者,盖当时英伦之国教,为查理士煽专制之虐燄,而长老宗及清教徒所认为公敌者也。克林威尔生平为此一大事出世,故靖献国家亦从此处入手,而后此掀天动地之事业,基于是矣。

第三次国会解散,英国无国会者十一年。克林威尔亦悄然归里,重享乡居之生活。一千六百三十年(明崇祯三年,民国前二百七十八年),任本市保安委员。遇王室庆典,不肯出贺,罚金十镑去位。乃斥恒丁敦故庐,迁居于圣埃佛(St. Ive)市。市在奥士河下游,地宜畜牧。克林威尔日与老妻幼子,牧牛羊于场圃中,庭户萧然,生涯寥寂,一若国政之蜩螗鼎沸,无与己事者,惟其卫教之热情,则较前更烈。尝与友人书,述其感想曰:

余今殆处于黑暗世界中,而余亦安之而无怨,然上帝必不弃余。上帝之延长此黑暗时期也,殆欲验余卫道之决心。余必能赖上帝之呵护,出黑暗而睹光明也。

观右书所述,则克林威尔在此十一年中,所以能蒙难坚贞,养成独迈孤往之品格,以自度度人者,抑有由矣。

此十一年中,查理士无国会掣肘,法外之课税益繁。有强迫公债、报效金等目,而其最为国民注目者,则为克林威尔从兄汉布顿(Hampden),力争船税一事。旧制沿海之民,应准其财产纳船税,以供国王建造军舰。顾查理士之征此,乃未造一舰,且扩其区域于内地,故民党力拒之。时汉布顿应课十二先令,抗不纳。政府讼诸法庭,历时三年,汉布顿费讼费三千余镑,卒败诉。然因此而汉布顿遂为国会党之首领。后此克林威尔以长期国会议员,为***军之首领,亦出于汉布顿之提携为多云。

【批评】

查理士之失策不一端,而屡次解散国会,则失策之尤甚者也。盖解散以后,势不得不再集,而再集之时,前会中之反对政府者,必仍为民望所归,而获再选。则其反对政府必益烈,而政府之媾怨于民亦益深,两方面各趋极端,或别出他途以求逞,此***之祸所由起也。近世各国宪法,元首多有解散国会之特权,顾非万不得已,必不敢轻用,亦鉴于查理士之覆辙耳。

克林威尔为议员归,仍隐居牧羊,萧然如平时,此为其忍耐心不可及处。天下惟大忍者始足称大勇,故处则能坚,遁世无闷之怀,出则能胜宏济时艰之任。读其与人书,所谓上帝以黑暗时期验余卫道之决心一语,其锻炼之功,救世之心,何等真切!与彼根柢浅薄,随波逐流者,固不可同年语矣。

克林威尔既反对王室,则虽于庆贺之末节,亦不肯稍稍迁就。若以圆熟软媚者处之,吾知必援小德出入以自解。其不见卖于金钱,屈节于权势者几希矣。吾辈欲自尊人格,最当于此等处立定脚跟。

汉布顿以不纳十二先令之非法课税,至出三千镑之讼费以争之,在吾东方人眼光视之,必有大惑不解者。不知此正权利思想之好模范,而盎格鲁撒逊民族之特性所由表著也。盖权利为人格之保障,非金钱上之数量所得比拟。汉布顿之以三千金镑,争此十二先令者,非争此十二先令之税额也,亦为国民争人格耳。人人能自保其人格,则专制政府尚有存在之余地乎?

克林威尔进入国会,正是查理士一世与国会相持不下的时候,也正是酝酿***的时候。国王坚信神权统治的说法,认为国会是否保留,国王有独断的权力。他的宠臣伯京罕(Buckingham)等人,又侫幸欺瞒国王。所以查理士即位刚二年,已两次解散国会。国王担心人民怪罪他,于是向法兰西开战,希望以此将民怨转移到国外。但结果是英军战败了,国库因此空虚,民情舆论日益激愤。查理士一世不得已,便就政府经费问题召开了第三次国会。而克林威尔也在这个时候,以古朴的衣冠,列席于下院。

在这第三次国会中,有英国宪政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出现,即所谓的权利请愿书(The Petition of Right)。书中罗列了查理士一世非法征税、逮捕无辜、滥行军法、屯兵民宅等四项不正确的政治措施,必须由国王宣誓不会再犯这些错误,才可以通过政费提案。民党的议员们为了惩罚查理士一世屡次失信,以此作为供给政费的约定。国王答应了。然而一年后,国王就反悔食言了,收回了成命,并且命令宪兵包围了国会,逮捕了民党的领袖伊略脱(Eliot)等人,下诏打入监牢,最后病死在狱中。而第三次国会也随之解散。

克林威尔在此次国会时,静观时局之变,未曾对政治轻作议论,只是对于宗教问题,则特别尽力。他第一次演说,就痛斥监督宗之离经叛道。监督宗,一直以来是英国的国教,为查理士一世鼓吹专制的残暴气焰,而长老宗及清教徒都以其为公敌。克林威尔生平因为这件大事而为世人认识,所以尽忠于国家也是从此处入手。而后来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业,也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第三次国会解散后,英国没有国会的时间长达十一年。克林威尔也回到故乡,重新开始了享受乡下闲居的生活。1630年(明崇祯三年,民国前二百七十八年),他出任本市的保安委员。当时正值王室庆典,他不肯出面祝贺,被处以十镑罚金而去职。于是他离开了恒丁敦故居,搬迁到了圣埃佛(St.Ive)市生活。圣埃佛市在奥士河下游,土地适宜畜牧。克林威尔每天在园圃中,与妻儿放牧牛羊,生活简单清苦,仿佛纷扰不宁的国政世事都与己无关,惟独对于保卫教义的热情,却比以前更加强烈。他曾写信给友人,表达了他的感想:

我现在不幸处于黑暗的世界之中,但也能安于现状而没有怨恨。然而上帝绝不会抛弃我。上帝延长这段黑暗时期,大概是想考验我卫道的决心吧。我一定能依赖上帝的呵护,走出黑暗而看到光明。

从他信中所说的来看,克林威尔在这十一年中,之所以能遇到困难而秉持信念,养成这样独立而坚毅的品格,修炼自身进而普度众人,是有原因的啊!

这十一年中,查理士国王没有了国会的掣肘,违法新增征收的税目更加繁多。有强迫公债、报效金等项目,而最为国民注目的,则是克林威尔的堂兄汉布顿(Hampden)力争船税一事。按照旧的规定,沿海之民应核准其财产来缴纳船税,以供国王建造军舰。然而查理士征收这个税后,竟然未造一舰,并且将征税区域扩大到了内地,所以民党全力反对。当时汉布顿应缴纳税币十二先令,但他坚决不缴纳。政府将他诉讼到法庭,官司历时三年,汉布顿支付的诉讼费达三千多镑,最终败诉。然而,经过此次事件后,汉布顿成为了国会党的首领。后来,克林威尔能长期担任国会议员,成为***军的首领,也都是由于汉布顿多加提携。

【评论】

查理士的失策并不只这一件事,尤其是多次解散国会,更是失策。国会解散以后,迫于形势不得不再成立,但是再次召集的时候,前国会中反对政府的那些人,必定仍会是民望所归,因而会再次当选。这样,他们反对政府的态度也一定会更加强烈,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结怨也就会更深,两方面都将难以调和,从而变得更加极端,或者是另外想别的方法来达成目的,***的祸端也就因此而起了。近代各国宪法,元首大多有解散国会的特权。但不是万不得已,他们必然不敢轻易使用,这也是考虑到不敢重蹈查理士覆辙的缘故。

克林威尔当选议员后回到故乡,依旧隐居牧羊,和以前一样悠闲,这是他的忍耐心让人无法企及的地方。天下只有能大忍的人,才当得起大勇的称号,所以处事时能坚持逃避世俗时没有烦忧,出仕时能够胜任匡扶时世的艰难任务。读他写给朋友的信,他所说的上帝以黑暗时期验余卫道之决心一语,便可看出他磨练自己所下的功夫、挽救世人的心情,是何等真切!与那些根基浅薄、随波逐流的人,当然不可相提并论。

克林威尔既然反对王室,那么对于庆贺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也就不肯稍稍迁就了。如果是圆滑媚骨的人对待类似的事情,我想他一定会援引不拘小节的话来为自己辩解。能够面对金钱而不见利忘义,面对权贵而不丧失气节的人已经太少了。我们要想尊重自己的人格,就最应该在这些方面立得住脚跟。

汉布顿因为坚决不缴纳十二先令的非法税收,甚至付出了三千镑的诉讼费来与之抗争,用我们东方人的眼光来看,一定有人对这大惑不解。殊不知这正是权利思想的好模范,而盎格鲁撒逊民族的特性也由此显露无疑。因为权利是人格的保障,而非金钱的多少所能比拟。汉布顿之所以用三千金镑来争这十二先令,并不是争这十二先令的税额,也是为国民在争人格啊。如果人人能自保自己的人格,那么专制的政府还能有生存的余地吗?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克林威尔》钱智修著。克林威尔即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生于英格兰亨丁顿郡乡绅家庭。17岁人剑桥大学。29岁当选国会议员。1640年再度入选国会。为虔诚的清教徒。内战爆发后,召募并率骑兵在1644年马斯顿草原一役勇挫国王军,所部遂有“铁骑军”之誉,并因此得到国会授权,组建“新模范军”。1645年在纳斯比战役中击溃王党军队。是1649年审讯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的主要力量。1649—1652年率军远征爱尔兰、平定苏格兰王党叛乱。1653年起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对外在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取胜。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猜你喜欢

  • 第五章  利爱品

    四一 娄沙迦长老本生因缘 (〔菩萨=戒师〕)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长老娄沙迦.帝沙说的。娄沙迦.帝沙是拘萨罗国渔夫之子.是其家族最末一人.为比丘後.一无所有地生活着。据传说。他从最後转生的地..

    17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第五章纵游豫林下得奇逢姿娇憨言中藏谜语

    二人言罢,遂赋归来。安生满腹牢骚,郁郁无所发泄,乃假寐永叹。一夕无话。至翌晨,天方破晓,明尚不能辨掌纹。虽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如农家野老、贾夫贩妇之流,尚未工作往来于田野间,而安生以五内焦躁故,不能..

    26 情中情 2025-06-18
  •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

    25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

    22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24 周易 2025-06-09
  • 第五章 认识的多元论

    认识的多元论是著者个人的主张。本章专述著者个人的主张。前四章是陈述认识论上所有各问题与各种可能的答案。不过因必须为此章预留篇幅,所以前四章不能不尽量简单概括。好在读者只须知道认识论的题材,便可从事深一..

    24 认识论 2025-06-03
  • 第五章 时—空与特殊

    五一 现实的时空是个体化的时空。本条实在是一口气说两句话。现实的时间空间虽会个体化,而不必个体化。空间底个体化不必兼是时间底个体化,而时间底个体化也不必兼是空间底个体化。本条底前一部分仅提到分别地现实..

    43 论道 2025-05-30
  • 第五章 认识

    一、官能与认识A.官能底特点1.所谓认识及例 。官能作用可以无觉官能作用也可以无认识。我们暂以普通所谓认识为例。假如一个人睡在轿子里旅行,走了多少里之后,忽然眼睛睁开,他在最初几秒钟之内,他也只有官能作用..

    23 知识论 2025-05-30
  • 第十三章 轶事

    克林威尔者,天性真挚人也。故不特其功名事业,皆一一自真性情中流出。即其言论丰采,与夫宴居si处时之遗闻轶事,亦足以表著伟大人格,而供吾人取法之资。此亦崇拜英雄者所不可不知者也。克林威尔长六尺,丰颅隆准,..

    35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二章 外交

    克林威尔所以功盖寰区,英民到今受其赐者,外交之胜利,其尤著者也。计其在位五年间,胜荷兰,联法兰西,败西班牙,凡英国旗之所至,欧洲诸国,无与抗颜行者。自非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谋定后动,又安足以语此?英..

    39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保国主

    克林威尔以百战余生,为开国元老。江淮草木知张万福之威名(唐德宗以张万福为濠州刺史,谓之曰:朕闻江淮草木,亦知尔之威名。);西夏小儿,闻刘都护而止哭(宋刘锜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

    37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章 共和成立

    一千六百四十九年二月,婪尾国会决议,废元老院,除君主世袭制。五月,布建国令,改英伦为共和国,以国会为最高机关,由国民代表组织之;国会之下,设行政会议,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仍受国会裁制。是为英伦共和国(..

    38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九章 查理士被戮

    查理士见执,英国革命,亦既告成功矣。顾其时革命军中,方以宗教问题生内哄,故查理士又得构煽其间,为复辟运动。此盖查理士致死之由,亦克林威尔武断政略之先导也。初,国会与苏格兰人合,各设委员执政,以长老宗代..

    25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八章 马斯敦之战

    马斯敦一役,盖英国革命以来空前之大剧战,而亦克林威尔峥荣显头角之时也。故史家尤乐道之。先是查理士与爱尔兰旧教徒媾和,乞师助战。而国会军亦与苏格兰人缔圣约同盟,合组英苏联军,连下诺森勃兰(Northumberland..

    2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七章 革命

    一千六百四十二年(明崇祯十五年,民国前二百七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查理士奔诺定昂(Nottingham),举兵敌国会军。是为英国革命史开幕之始。时英伦西北部贵族旧教徒、国教徒助王,其众蓄长发,鲜衣怒马,号为骑士;..

    3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六章 国会军

    查理士既三次解散国会,于政治上则征非法课税,于宗教上则行强迫信仰,亦几几达其神权统治之目的矣。未几,苏格兰清教徒,以反对英伦国教起暴动。查理士用兵镇之不利,军费大绌,因于一千六百四十年(明崇祯十三年,..

    33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四章 修养

    克林威尔以事功显。然其事功,实发源于高尚纯洁之宗教心,与功名之士,苟图哗众取宠者不同,则少年时代之所养然也。其小学教育,受于本市之文法学校。校长佩尔特(Beard)博士,为清教急进派,管理生徒甚严厉,尤喜..

    4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三章 英国之时势

    英雄者,时代之产物也。故欲知克林威尔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其所凭藉之时势。初英女王伊里查白(Elizabeth),治国有材称。尝内平苏格兰之政变,外挫西班牙之舟师,航业大兴,国威远播,国民崇拜之忱,达于极点。然女..

    21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二章 家世及幼时

    传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英伦北部之恒丁敦(Huntingdon)市,其三岛风云之发源地哉。市在奥士(Ouse)河沿岸,沮洳弥望,草木不蕃,廛市萧条,风景凄厉。土著之民以农业为生,大都终岁勤劳,仅足供口腹。故生计僿..

    41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五章 彼得壮年之海军规画

    本章分三段,以次叙述之。如下:一、巨舰之制造彼得既命伯兰德制艇,泛之约沙河上,欣然意得也,乃更欲造巨舰,因问典墨兰何处有大江河,可以泊巨舰者,典墨兰言:去此东二十余里,有大湖曰伯列斯罗者,良港也,足以..

    39 彼得大帝 2025-05-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