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林威尔 / 钱智修

第四章 修养

2025-05-28 13:19 克林威尔

克林威尔以事功显。然其事功,实发源于高尚纯洁之宗教心,与功名之士,苟图哗众取宠者不同,则少年时代之所养然也。其小学教育,受于本市之文法学校。校长佩尔特(Beard)博士,为清教急进派,管理生徒甚严厉,尤喜用夏楚。说者谓克林威尔之性行,受其陶范者为多焉。

年十七,入剑桥中学,逾年升入大学。该大学亦清教徒集中地。克林威尔耳濡目染,其信仰根基,遂益巩固。

克林威尔在大学,好数学及历史,尤精拉丁文。后此既秉国政,犹能以拉丁语与荷兰公使会谈。史家有议其目不识丁者,盖不根之谰言也。会其父劳白脱逝世,乃辍业归。旋又入伦敦林肯法学院,研究法律。时某巨商有女,亦名伊里查白,方旅居伦敦。克林威尔因与联姻,以一千六百二十年(明泰昌元年,民国前二百九十二年)行结婚礼。时年二十一岁也。

克林威尔既成婚,闲居侍母者凡十年,先后生子女八人,萱闱日永,玉树枝繁。服先世之田畴,急地方之公益,盖一恬淡静穆之乡绅生活也。其所拳拳服膺、朝夕哦诵者,则为新、旧约《圣经》。而对于《圣经》之见解,尤高人一等。拉马丁(Lamartine)尝论之曰:

克林威尔之宗教观及政治观,皆由读《圣经》之创见而来。彼以为《圣经》中一字一句,罔非吾人安身立命克己复礼之资,此与一般清教徒同者也。然据克林威尔之意,则人必以上帝之心为心,始能悟《圣经》之真理,而得切实受用。先贤之旧注,师友之提撕,无益也。盖克林威尔之为人,虽惟《圣经》之谟训是遵,然解释《圣经》之权利,则以为在我而不在人也。

克林威尔抱此见解,故虽信教綦笃,仍有独立不惧之精神。养晦待时,已负霖雨苍生之怀抱。每来复日,则集市民于礼拜堂,为说社会之腐败,家国之阽危。而以献身上帝拯救时艰为勖,立言恳挚,闻者咸感动。他日从其麾下,披坚执锐,以效命于疆场者,皆此时礼拜堂中听讲之市民也。至一千六百二十八年(明崇祯元年,民国前二百八十四年),选任国会议员。于是克林威尔之政治生涯,乃始发轫。

【批评】

人必有学养而后能有作为。伊尹莘野躬耕,诸葛武侯隆中高卧,与克林威尔十年侍母,皆于学养功夫,讲求有素。是以出而问世,能举重若轻绰有余力。若学养未深而欲轻任天下事,则好爵之羁縻,足以丧其守;艰巨之猝集,足以焚其神,未有不贻折鼎覆餗之饥者。此孔子所以举隐居求志于行义达道之先也。

克林威尔谓解释《圣经》之权,在我而不在人,此佛学所谓顿悟,阳明学所谓良知也。以顿悟之所得,行良知之所信,则知行合一,当仁不让。六经皆我注脚,举世惟我独尊,自不至屈己徇人,进退失据。日本维新功臣,多禅宗及王学中人,即此理也。彼拘文牵义,死在句下者,虽学富五车,亦何从得一些受用来?

曾文正有言: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观克林威尔居乡讲学,可以使敦朴之市民,成貔貅之劲旅,陶铸人材之效,亦大可见矣。吾国今日人心堕落,政纪陵夷,言救国者几于无从着手。惟讲学一事,犹为士大夫力之所及,可各随其地位而为之。虽于政治上未必能收速效,而化民成俗,起敝振衰,其间接裨益于国家者,亦非浅尠。有志之士曷兴乎来?

克林威尔因为建立的功勋而出名。然而他建立的功勋,真正是发源于他高尚纯洁的宗教信仰,与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只贪图哗众取宠的人不同,这主要得益于他少年时代的教育和训练。他的小学教育,受教于本市的文法学校。校长佩尔特(Beard)博士,是清教的急进派,管理学生和教徒非常严厉,常用教鞭责罚他们。有人说,克林威尔的性格、品行受他的影响是最多的。十七岁时,克林威尔进入剑桥中学读书,一年后升入大学。这所大学也是清教徒的集中地。克林威尔耳濡目染,他信仰的根基也因此变得更加稳固。

克林威尔在大学时,爱好数学和历史,尤其精通拉丁文。后来执掌国政后,他还能用拉丁语与荷兰公使进行会谈。有些史学家说他目不识丁,都是没有根据的诬陷。当时正遇上他的父亲劳白脱逝世,他于是辍学回家了。不久后,他又进入伦敦林肯法学院,研究法律学。当时一位大商人的女儿也叫伊里查白,正旅居伦敦。克林威尔与她联姻,在1620(明泰昌元年,民国前292年)时举行了结婚礼。当时克林威尔二十一岁。

克林威尔成婚后,闲居在家,侍奉母亲共十年,先后生了子女八人,真可谓是萱闱日永,玉树枝繁。他辛勤地耕种先祖留下的田业,热心于地方的公益事务,可以说是过着恬淡静穆的乡绅生活。他所牢牢谨记,朝夕吟诵的,则是新、旧约《圣经》。而对于《圣经》的见解,他总是高人一等。拉马丁(Lamartine)曾这么评价他说:

克林威尔的宗教观及政治观,都是由读《圣经》后得到的创新和见解。他认为《圣经》中的一字一句,无不是我们安身立命、克己复礼的资本,这是与一般的清教徒相同的看法。然而根据克林威尔的理解,他认为人必须以上帝之心为心,才能够领悟《圣经》的真理,从而得到切实的受用。先贤们旧的注解,师友的提携,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克林威尔为人处事,虽然一切都是遵照《圣经》的教导,但是对《圣经》解释的权利,他认为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

克林威尔持有这样的见解,所以他虽然信教虔诚,但仍有独立不惧的精神。他暂时的隐居,是在等待时机,他已有了泽被苍生的抱负。每到星期天,便在礼拜堂召集市民陈述社会之腐败、家国岌岌可危的状况,而又以献身上帝、拯救时艰来勉励市民。他的发言诚恳真挚,听闻者没有不为之感动的。后来,投奔到他的麾下,为他披甲执矛、效命于疆场的,都是当时在礼拜堂中听他演讲的那些市民。至1628年(明崇祯元年,民国前二百八十四年),他当选为国会议员。于是克林威尔的政治生涯,便由此开始。

【评论】

人必须在有学问修养后,才能有所作为。伊尹躬耕于莘野,诸葛亮隐居于隆中,与克林威尔十年侍奉母亲一样,都是学问修养,已非寻常。所以他们出山治世,能够举重若轻而有余力。如果是学问修养未深,却想要担任天下事,那么官位的牵绊,足以使人丧失操守;艰巨的任务突然来临,足以让人思绪焦虑不知所措,没有不因为能力不足难以胜任而不失败的人。这就是孔子之所以在依义贯彻自己的主张之前先隐居,以保全自己志向的原因。

克林威尔说解释《圣经》的权力,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这正是佛教所说的顿悟、阳明学派所说的良知啊。以顿悟的认识来实践良知的信义,可以知行合一,当仁不让。如果六经都按照我的理解注释,全世界惟我独尊,就不会委屈自己来取悦他人,使得进退两难。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大多是学习禅宗和王阳明学说的人,就是这个道理。那些拘泥于书本,不知灵活变通的人,即使是学富五车,又有何受益呢?

曾国藩在《原才》一文中说: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我们看克林威尔闲居在乡野讲学,使得敦厚朴实的市民成为如貔貅一样勇猛的劲旅,栽培人材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国家如今人心堕落,政治衰败,想要投身救国的人却无从着手。只有讲学这件事,是士大夫力所能及的,可按照他们的地位施行,虽然在政治上未必能立即见效,但是对移风易俗,提振疲敝的时局,间接使国家受益的好处也是不小的。这样有志之士,怎么会不多起来呢?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克林威尔》钱智修著。克林威尔即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生于英格兰亨丁顿郡乡绅家庭。17岁人剑桥大学。29岁当选国会议员。1640年再度入选国会。为虔诚的清教徒。内战爆发后,召募并率骑兵在1644年马斯顿草原一役勇挫国王军,所部遂有“铁骑军”之誉,并因此得到国会授权,组建“新模范军”。1645年在纳斯比战役中击溃王党军队。是1649年审讯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的主要力量。1649—1652年率军远征爱尔兰、平定苏格兰王党叛乱。1653年起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对外在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取胜。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猜你喜欢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17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第四章  雏鸟品

    三一 雏鸟本生因缘 (〔菩萨=帝释天〕)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就一个饮用未经滤过的水的比丘说的。据说.那时有甲乙两个青年比丘.彼此为友。他们从舍卫城到乡间去.安适地住在所欢喜的地方.因为想参见..

    19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第四章惊艳色游子病相思评品格良朋恣嘲谑

    安生私语曰:吾近日若有所思,忘餐废寝,肠一日而九回,如吾身入于魔障中一般。岂以一女子之故,遂令吾中心惓惓,而不能逃脱于色海情天?吾何若是之痴也?抑岂近日天时酷暑炎热,有以使吾心智不爽,神昧不安者欤?夫..

    37 情中情 2025-06-18
  •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

    23 周易 2025-06-09
  •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刚才吴县长报告了五十八年前我在此地的一段历史我在三岁至四岁间,随先人在台东住过一年多,在台南住过十个月要我把台东看作第二家乡;昨天台南市市长也向台南市市民介绍我是台南人;这番盛意,我非常感谢!吴县长预..

    28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第四章 成物

    余回忆弱冠以前,曾有一度登高,睹宇宙万象森然,顿起无量惊奇之感。自是以后,常有物质宇宙何由成之一大疑问在,而无法解答。后来稍能读书,知识渐启,惟觉古今哲人与余同怀此疑问者殊不少。今总核其所作解答,大概..

    35 体用论 2025-06-03
  • 第四章 知识之标准

    真伪的问题,是由知识的情况而来的。因为我们总愿知道,知者的判断是否能够代表所知之物。所以不能不研究这个判分真伪的标准在何点上。我们说如果一个判断能代表客观的真实情形,则判断便是真的。其实,这种说法,是..

    26 认识论 2025-06-03
  • 政治与修养

    兴趣的发生,大都是随着人对于价值的认识为转移的。兴趣之所趋,即价值之所在。价值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足以引起人的兴趣的地方。假如你认为一件事体,毫无意义与价值,则你决不会对那件事体发生兴趣。固然,有时兴趣..

    29 文化与人生 2025-06-01
  • 第四章 共相底关联

    四一 可能底关联有可能底关联。这句话有点佶屈聱牙。用英文说,我们底意思是说:There is possible relatedness in the relatedness of possibilities。可能底关联表示可能与可能之间有关联。可能的关联表示这关联之..

    33 论道 2025-05-30
  • 第四章 收容与应付底工具

    一、所与底收容或应付A.收容与应付1.收容与应付二者交相为用 。我们在本章只谈一官觉种的客观的呈现,所以只谈所与已经够了,不必再谈及呈现。这就是说我们所谈的觉是正觉。一官觉者对于他所得的所与,假使没有收容..

    38 知识论 2025-05-30
  • 第十三章 轶事

    克林威尔者,天性真挚人也。故不特其功名事业,皆一一自真性情中流出。即其言论丰采,与夫宴居si处时之遗闻轶事,亦足以表著伟大人格,而供吾人取法之资。此亦崇拜英雄者所不可不知者也。克林威尔长六尺,丰颅隆准,..

    35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二章 外交

    克林威尔所以功盖寰区,英民到今受其赐者,外交之胜利,其尤著者也。计其在位五年间,胜荷兰,联法兰西,败西班牙,凡英国旗之所至,欧洲诸国,无与抗颜行者。自非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谋定后动,又安足以语此?英..

    39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一章 保国主

    克林威尔以百战余生,为开国元老。江淮草木知张万福之威名(唐德宗以张万福为濠州刺史,谓之曰:朕闻江淮草木,亦知尔之威名。);西夏小儿,闻刘都护而止哭(宋刘锜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

    37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章 共和成立

    一千六百四十九年二月,婪尾国会决议,废元老院,除君主世袭制。五月,布建国令,改英伦为共和国,以国会为最高机关,由国民代表组织之;国会之下,设行政会议,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仍受国会裁制。是为英伦共和国(..

    38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九章 查理士被戮

    查理士见执,英国革命,亦既告成功矣。顾其时革命军中,方以宗教问题生内哄,故查理士又得构煽其间,为复辟运动。此盖查理士致死之由,亦克林威尔武断政略之先导也。初,国会与苏格兰人合,各设委员执政,以长老宗代..

    25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八章 马斯敦之战

    马斯敦一役,盖英国革命以来空前之大剧战,而亦克林威尔峥荣显头角之时也。故史家尤乐道之。先是查理士与爱尔兰旧教徒媾和,乞师助战。而国会军亦与苏格兰人缔圣约同盟,合组英苏联军,连下诺森勃兰(Northumberland..

    2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七章 革命

    一千六百四十二年(明崇祯十五年,民国前二百七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查理士奔诺定昂(Nottingham),举兵敌国会军。是为英国革命史开幕之始。时英伦西北部贵族旧教徒、国教徒助王,其众蓄长发,鲜衣怒马,号为骑士;..

    36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六章 国会军

    查理士既三次解散国会,于政治上则征非法课税,于宗教上则行强迫信仰,亦几几达其神权统治之目的矣。未几,苏格兰清教徒,以反对英伦国教起暴动。查理士用兵镇之不利,军费大绌,因于一千六百四十年(明崇祯十三年,..

    33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五章 查理士与国会

    克林威尔之入国会,则正查理士与国会相持,以酝酿革命之时也。王信神权统治说,以为国会存废,国王有独断之权。其宠臣伯京罕(Buckingham)辈,复炀灶而拥蔽之。故即位甫二年,已解散国会二次。王虑国民怨己,因与法..

    32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三章 英国之时势

    英雄者,时代之产物也。故欲知克林威尔之事业,不可不先明其所凭藉之时势。初英女王伊里查白(Elizabeth),治国有材称。尝内平苏格兰之政变,外挫西班牙之舟师,航业大兴,国威远播,国民崇拜之忱,达于极点。然女..

    21 克林威尔 2025-05-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