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君书译注 / 商鞅

错法第九

2025-05-28 16:31 商君书译注

本篇导读

错法,即施行法令。本篇主要讨论施法需注意的要点,首先是赏罚的原则要明确,这样人民才会竞相争取立功,以获得爵禄,而避免以身试法,绩效制度由是建立。其次,推行奖罚制度时要注意人的情感因素,因为人是有好恶的,赏赐要让人民感到荣耀,刑罚要令人民畏惧。再次,法令要严明,不能标准不明确。最后,由于法制的客观性,君主作为最高领导人,自身行事不可不谨慎,如此,管治才会有成效。

臣闻: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1];举事而材自练[2];行赏而兵强。此三者,治之本也。夫错法而民无邪者,法明而民利之也。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3];功分明则民尽力,民尽力则材自练。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是故人君之出爵禄也,道明[4]。道明,则国日强;道幽[5],则国日削。故爵禄之所道,存亡之机也。夫削国亡主,非无爵禄也,其所道过也。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是以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为国而能使其民尽力以竞于功,则兵必强矣。

[1]错法:错,同措,有设置、安放及施行之意。依上下文看,施行较合。

[2]举事:推行事务。练:干练。

[3]功分:职分。

[4]道:原则。明:明确。

[5]幽:隐晦不明,不清楚。

译文

我听说:古时的明君,施行法规,人民就没有邪恶的行为;推行政务,人才自然就干练;实行赏赐,兵力就会强大。这三点是治国的根本。施行法规人民没有邪恶的行为,是因为法规明确人民也觉得对自己有利。推行政务人才自然干练,是因为职分分明。职分分明人民就会竭尽全力,人民竭尽全力,人才就自然干练。实行赏赐就兵力强大,那是对官爵和俸禄而言的。官爵和俸禄是军队用来奖赏的货财。因此,君主赏赐官爵和俸禄,原则要明确。原则明确,国家就会一天比一天强大;原则不明确,国家就会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赏赐爵禄的原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弱国亡君并不是没有奖赏爵禄,而是赏赐的原则有问题。三王五霸,他们的原则也只是赏赐爵禄而已,可是功效相去万倍,那是因为赏赐的原则明确。因此,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大臣时,重用他们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功劳,赏赐一定要加在功绩上。论功行赏的原则明确,人民就会争相立功。治理国家能让人民竞相立功,军队实力就会变得强大。

赏析与点评

施行法规、推行政务和实行赏赐,这三者是治国最为重要的方针,但更重要的是实施三个方针的原则。

法规明确,人民才会觉得对自己有利;职分分明,推行事务才有效;赏赐原则清楚,才可以推动人民争相立功。

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有地而君,或强或弱者,乱治之谓也。苟有道里[6],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货可聚也[7]。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地诚任[8],不患无财;民诚用,不畏强暴。德明教行,则能以民之有为己用矣。故明主者,用非其有,使非其民。明主之所贵,惟爵其实而荣显之。不荣则民不急。列位不显[9],则民不事爵。爵易得也,则民不贵上爵。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10],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

[6]苟:如果。

[7]财货:财物。

[8]诚:实在,确实。

[9]列位:颁予爵位。

[10]御:驾驭,控制。

译文

地位相同一方却被迫称臣,这是因为贫富不同;同是国家一方却被人兼并,这是因为强弱不同;拥有土地而做了君主却有的强有的弱,这是因为政治有的清明有的混乱。如果有道路和街里,土地足以容身,就可以罗致有才能的人;如果留在集市,就可以积聚财物。拥有土地就不能说是贫穷的,拥有人民就不可以说是弱小的。土地被实实在在利用,就不愁没有财富;人民被实实在在役使,就不怕强暴的敌人。君主的品德圣明,所制定的法令能使民众的力量为自己所用。所以英明的君主能利用不是自己的东西,役使不属于自己的人民。英明的君主所看重的,只是按照实际情况授予官爵给有功劳的人,使他们感觉到荣耀显贵。如果觉得不荣耀,人民就不急于得到爵位;赏赐的爵位不显贵,人民就不会追求爵位;爵位容易获得,人民就不重视君主赐给的爵位。赐予爵位、赏赐俸禄不遵循正常的途径,人民就不会拼死争夺爵位了。人天生就有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所以人民能借此被治理好。因此君主不能不弄清楚人民的喜好和厌恶。人民的喜好和厌恶是运用奖赏和刑罚的根本。人之常情是喜欢爵位俸禄而讨厌刑罚,所以君主设置这两种制度来驾驭人民的志向,而设立人民想要的爵禄。人民尽心竭力,那爵位也随之而来,立了功劳,奖赏也随之而来。假如君主能让他的人民相信这一点就像明亮的太阳和月亮一样,那军队就天下无敌了。

赏析与点评

赏赐与刑罚要怎样施行才对?首先,赏罚原则要明确;其次,也要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因为人有好恶之情,喜好奖赏而厌恶刑罚。如果奖赏令人民感到显耀,他们就会拼命去争取,为此建功立业;如果刑罚令人民感到厌恶乃至畏惧,他们就会尽力去避免,为此循规蹈矩。这样,君主甚至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出最少的力,获得最大的效益,甚至可以令他国人民为己所用。

人君有爵行而兵弱者,有禄行而国贫者,有法立而治乱者,此三者,国之患也。故人君者先便辟请谒[11],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民不死犯难,而利禄可致也,则禄行而国贫矣。法无度数[12],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13],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故教化成。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

[11]便(pin)辟:君主宠幸的人。

[12]度数:标准与要求。

[13]规:谋求。

译文

有君主授予了爵位而军力反而削弱的,有给予了俸禄而国家依然贫穷的,有设立了法制而管治仍然混乱的,这三种情况是国家的祸患。如果君主首先考虑的是宠幸之人的请托,而将有功劳、有实力的人放在后面,那么,爵位虽然封赏实行,军队的实力却被削弱了。人民不需要拼死作战,利禄便唾手可得,那么,俸禄虽然发放了,国家却依然贫穷。立法不制定标准、要求,而国家事务日益繁多,那么,法制虽然设立了,管治却仍然很混乱。所以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人民,一定令其竭尽全力来谋求功劳,立功了则富贵随之而来,没有私下的奖赏,国家的政令就能成功执行。这样的话,就会臣子忠诚,君主英明,政绩显著而兵力强大。

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度数已立,而法可修。故人君者不可不慎己也。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14],而不能以明目易人[15];乌获举千钧之重[16],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夫圣人之存体性,不可以易人。然而功可得者,法之谓也。

[14]离朱:指离娄,传说为黄帝时人,眼力极好,能看见极细微的事物。秋豪:即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

[15]易:交换。

[16]乌获:相传为战国时代秦国的大力士。

译文

所以凡是英明的君主管治国家,会根据民众为国出力的情况加以任用,而不是据私人恩德予以任用。因此,不忧心不劳累就可以立功。立法的标准确立了,法令就可以制定、执行。因此君主不可不慎重自身的行事。离朱能够在百步之外看见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却不能将他的好视力转给别人;乌获能举起上千斤的重物,却不能将大力气转给别人。圣人所具有的特质和性格,也不能转给别人,但是功业却可以建立,那是因为法治啊。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猜你喜欢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1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六、老叟妇妪 游戏藏[钅句]

    [原文]岁前,又为藏[弓区]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弓区]。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弓区],分二曹以校胜负。分辛氏《三秦记》以为[钅句]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

    12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五、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

    [原文]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缶尊],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

    15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四、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

    [原文]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按:《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晋阳秋》:王平子在..

    1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三、[卤咸]菹菁葵 醒酒所宜

    [原文]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乾之,并为[卤咸]菹。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钅义]色。今南人作咸菹,以糯米熬[扌寿]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热。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钅义]股,醒酒所..

    15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二、荆有黍[月霍] 北有麻羹

    [原文]十月朔日,黍[日霍],俗谓之秦岁首。示详黍[日霍]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伟》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日霍]。是也。[译文]十月初一日,吃黍子羹。向来说这一天..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一、野游登高 佩茱饮菊

    [原文]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安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朱水点额 饷遗眼囊

    [原文]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又以锦[纟采]为眼明囊,递相饷遗。按:《述征记》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百草头露洗眼,令眼明也。《续齐谐记》云:弘农邓绍尝以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九、僧尼道俗 盂兰盆会

    [原文]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经》曰:目连见其亡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

    12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八、结[纟采]穿针 乞求巧幸

    [原文]是夕,人家妇女结[纟采][纟娄],穿七孔[金咸]。或以金银[钅俞]石为[金咸],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按《世王传》曰: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

    15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七、牵牛织女 聚会赋情

    [原文]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运斗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

    11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六、伏日汤饼 名曰辟恶

    [原文]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译文]六月伏天,家家都煮面馄虼,说是可以避除邪恶。按语《魏氏春秋》说:何..

    9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五、取菊为灰 以止麦蠹

    [原文]是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按:干宝《变化论》云:朽稻为[艹蚕],朽麦为蛱蝶。此其验乎?[译文]夏至节这一天,取菊花研成粉末,用来防治小麦虫害。按语:干宝《变化论》上讲:腐烂的稻子变成蟋蟀,腐烂的..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四、新竹箬叶 节日裹粽

    [原文]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练叶插五[纟采]系臂,谓为长命缕。[译文]夏至节这一天吃粽子。周处在《风土记》里称粽子为黍。人们并用刚生成的竹子做成筒粽。(还有的)在苦[木东]树叶子上..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三、系丝辟瘟 取鸲令语

    [原文]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按: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

    11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二、舟楫竞渡 争采杂药

    [原文]是日,竞渡,采杂药。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戈]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一、采艾悬门 斗草游戏

    [原文]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译文]月五初五日土农..

    10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二十、俗称恶月 禁忌上屋

    [原文]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按:《异苑》云:新野庚[冖是]尝以五月曝席,忽见一小儿死在席上,俄失之,其后[冖是]子遂亡。或始于此。或向董勋曰: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脸或上屋见影,魂便..

    9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十九、布谷声声 犁把上岸

    [原文]四月也,有鸟名获谷,其名自呼。农人侯此鸟,则犁杷上岸。按:《尔雅》云:[尸鸟]鸠,[吉鸟]鞠。郭璞云:今布谷也,江东呼获谷。崔[冖是]《正论》云:夏扈[走多]多耕锄。即窃脂玄鸟鸣。获谷则其夏扈也。..

    13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十八、鼠麴和粉 以厌时气

    [原文]是日,取鼠麴汁蜜和粉,谓之龙舌[米半],以厌时气。[译文]三月初三这一天,采摘鼠曲草,用蜜汁加粉调和,做成饼团,叫做龙舌[米半],可以治疗时气病。..

    14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