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君书译注 / 商鞅

错法第九

2025-05-28 16:31 商君书译注

本篇导读

错法,即施行法令。本篇主要讨论施法需注意的要点,首先是赏罚的原则要明确,这样人民才会竞相争取立功,以获得爵禄,而避免以身试法,绩效制度由是建立。其次,推行奖罚制度时要注意人的情感因素,因为人是有好恶的,赏赐要让人民感到荣耀,刑罚要令人民畏惧。再次,法令要严明,不能标准不明确。最后,由于法制的客观性,君主作为最高领导人,自身行事不可不谨慎,如此,管治才会有成效。

臣闻:古之明君,错法而民无邪[1];举事而材自练[2];行赏而兵强。此三者,治之本也。夫错法而民无邪者,法明而民利之也。举事而材自练者,功分明[3];功分明则民尽力,民尽力则材自练。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是故人君之出爵禄也,道明[4]。道明,则国日强;道幽[5],则国日削。故爵禄之所道,存亡之机也。夫削国亡主,非无爵禄也,其所道过也。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是以明君之使其臣也,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功赏明,则民竞于功。为国而能使其民尽力以竞于功,则兵必强矣。

[1]错法:错,同措,有设置、安放及施行之意。依上下文看,施行较合。

[2]举事:推行事务。练:干练。

[3]功分:职分。

[4]道:原则。明:明确。

[5]幽:隐晦不明,不清楚。

译文

我听说:古时的明君,施行法规,人民就没有邪恶的行为;推行政务,人才自然就干练;实行赏赐,兵力就会强大。这三点是治国的根本。施行法规人民没有邪恶的行为,是因为法规明确人民也觉得对自己有利。推行政务人才自然干练,是因为职分分明。职分分明人民就会竭尽全力,人民竭尽全力,人才就自然干练。实行赏赐就兵力强大,那是对官爵和俸禄而言的。官爵和俸禄是军队用来奖赏的货财。因此,君主赏赐官爵和俸禄,原则要明确。原则明确,国家就会一天比一天强大;原则不明确,国家就会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赏赐爵禄的原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弱国亡君并不是没有奖赏爵禄,而是赏赐的原则有问题。三王五霸,他们的原则也只是赏赐爵禄而已,可是功效相去万倍,那是因为赏赐的原则明确。因此,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大臣时,重用他们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功劳,赏赐一定要加在功绩上。论功行赏的原则明确,人民就会争相立功。治理国家能让人民竞相立功,军队实力就会变得强大。

赏析与点评

施行法规、推行政务和实行赏赐,这三者是治国最为重要的方针,但更重要的是实施三个方针的原则。

法规明确,人民才会觉得对自己有利;职分分明,推行事务才有效;赏赐原则清楚,才可以推动人民争相立功。

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有地而君,或强或弱者,乱治之谓也。苟有道里[6],地足容身,士民可致也;苟容市井,财货可聚也[7]。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地诚任[8],不患无财;民诚用,不畏强暴。德明教行,则能以民之有为己用矣。故明主者,用非其有,使非其民。明主之所贵,惟爵其实而荣显之。不荣则民不急。列位不显[9],则民不事爵。爵易得也,则民不贵上爵。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人生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10],而立所欲焉。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君能使其民信于此如明日月,则兵无敌矣。

[6]苟:如果。

[7]财货:财物。

[8]诚:实在,确实。

[9]列位:颁予爵位。

[10]御:驾驭,控制。

译文

地位相同一方却被迫称臣,这是因为贫富不同;同是国家一方却被人兼并,这是因为强弱不同;拥有土地而做了君主却有的强有的弱,这是因为政治有的清明有的混乱。如果有道路和街里,土地足以容身,就可以罗致有才能的人;如果留在集市,就可以积聚财物。拥有土地就不能说是贫穷的,拥有人民就不可以说是弱小的。土地被实实在在利用,就不愁没有财富;人民被实实在在役使,就不怕强暴的敌人。君主的品德圣明,所制定的法令能使民众的力量为自己所用。所以英明的君主能利用不是自己的东西,役使不属于自己的人民。英明的君主所看重的,只是按照实际情况授予官爵给有功劳的人,使他们感觉到荣耀显贵。如果觉得不荣耀,人民就不急于得到爵位;赏赐的爵位不显贵,人民就不会追求爵位;爵位容易获得,人民就不重视君主赐给的爵位。赐予爵位、赏赐俸禄不遵循正常的途径,人民就不会拼死争夺爵位了。人天生就有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所以人民能借此被治理好。因此君主不能不弄清楚人民的喜好和厌恶。人民的喜好和厌恶是运用奖赏和刑罚的根本。人之常情是喜欢爵位俸禄而讨厌刑罚,所以君主设置这两种制度来驾驭人民的志向,而设立人民想要的爵禄。人民尽心竭力,那爵位也随之而来,立了功劳,奖赏也随之而来。假如君主能让他的人民相信这一点就像明亮的太阳和月亮一样,那军队就天下无敌了。

赏析与点评

赏赐与刑罚要怎样施行才对?首先,赏罚原则要明确;其次,也要考虑人的情感因素,因为人有好恶之情,喜好奖赏而厌恶刑罚。如果奖赏令人民感到显耀,他们就会拼命去争取,为此建功立业;如果刑罚令人民感到厌恶乃至畏惧,他们就会尽力去避免,为此循规蹈矩。这样,君主甚至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出最少的力,获得最大的效益,甚至可以令他国人民为己所用。

人君有爵行而兵弱者,有禄行而国贫者,有法立而治乱者,此三者,国之患也。故人君者先便辟请谒[11],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民不死犯难,而利禄可致也,则禄行而国贫矣。法无度数[12],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13],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故教化成。如此,则臣忠君明,治著而兵强矣。

[11]便(pin)辟:君主宠幸的人。

[12]度数:标准与要求。

[13]规:谋求。

译文

有君主授予了爵位而军力反而削弱的,有给予了俸禄而国家依然贫穷的,有设立了法制而管治仍然混乱的,这三种情况是国家的祸患。如果君主首先考虑的是宠幸之人的请托,而将有功劳、有实力的人放在后面,那么,爵位虽然封赏实行,军队的实力却被削弱了。人民不需要拼死作战,利禄便唾手可得,那么,俸禄虽然发放了,国家却依然贫穷。立法不制定标准、要求,而国家事务日益繁多,那么,法制虽然设立了,管治却仍然很混乱。所以英明的君主役使他的人民,一定令其竭尽全力来谋求功劳,立功了则富贵随之而来,没有私下的奖赏,国家的政令就能成功执行。这样的话,就会臣子忠诚,君主英明,政绩显著而兵力强大。

故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是以不忧不劳而功可立也。度数已立,而法可修。故人君者不可不慎己也。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14],而不能以明目易人[15];乌获举千钧之重[16],而不能以多力易人。夫圣人之存体性,不可以易人。然而功可得者,法之谓也。

[14]离朱:指离娄,传说为黄帝时人,眼力极好,能看见极细微的事物。秋豪:即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细毛。

[15]易:交换。

[16]乌获:相传为战国时代秦国的大力士。

译文

所以凡是英明的君主管治国家,会根据民众为国出力的情况加以任用,而不是据私人恩德予以任用。因此,不忧心不劳累就可以立功。立法的标准确立了,法令就可以制定、执行。因此君主不可不慎重自身的行事。离朱能够在百步之外看见鸟兽秋天新长的细毛,却不能将他的好视力转给别人;乌获能举起上千斤的重物,却不能将大力气转给别人。圣人所具有的特质和性格,也不能转给别人,但是功业却可以建立,那是因为法治啊。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猜你喜欢

  • 续集卷十

    支植下【题解】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译文】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

    2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九

    支植上【题解】本篇五十条。记载植物五十余种。X9.1卫公平泉庄[1],有黄辛夷、紫丁香[2]。【注释】[1]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诫子孙记》。[2]辛夷:香木名。树高二三丈,叶似柿叶而狭长,花..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八

    支动【题解】本篇支动和下两篇支植上、支植下,是前集广动植的补遗。此三篇中,引李卫公(李德裕)语或是与李卫公相关者,共有近二十条,这些应是段成式于大和初年在李德裕浙西幕府时所闻。本篇共计六十三条,相比前..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七

    《金刚经》鸠异【题解】《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最早有鸠摩罗什汉译本,此后相继又出现五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般若,即智慧;波罗蜜,渡彼岸;般若之体,其常清净,不变不移,..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六

    寺塔记下【题解】本篇共计三十四条。所载同于上篇。其中吟诗联句之类,悉被收入《全唐诗》。另须注意的是征事一类,本篇有六条,上篇也有五条,方内方外竞炫腹笥,比拼才智,可以窥知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人好尚。..

    3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五

    寺塔记上【题解】寺塔记共上、下两篇,记载长安诸寺佛像、佛塔、佛经、壁画、供养物,以及游览寺庙的见闻和寺中与友人联句对语等。据X5.1条《寺塔记序》,此为武宗会昌三年(843)与友人张希复、郑符游京城寺院,于..

    2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四

    贬误【题解】贬误一篇,共计四十三条,均为考证源流辨别舛误的文字,第一条末云:录宾语甚误者,著之于此。即为本篇宗旨。凡引《淮南子》、《论衡》、《座右方》等典籍共五十多种,条分缕析,足可考证史事。但段成式..

    2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三

    支诺皋下【题解】本篇共二十九条。其中如第X3.1条李简、第X3.4条郑琼罗、第X3.15条蜀郡豪家子、第X3.22条秦妇张氏、第X3.28条韦氏兄弟、第X3.29条阿措,篇幅较长,亦为传奇之体,尤其是最后一条,故事十分精彩,正当..

    3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二

    支诺皋中【题解】本篇共三十二条,多为精怪异事。其中第X2.3条鼠精、第X2.4条食人怪、第X2.15条乌郎等,想象丰富,情节巧妙,刻画生动,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X2.1上都浑瑊宅[1],戟门内一小槐树[2],树有穴,大如钱..

    9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一

    支诺皋上【题解】支,是支派、支属的意思。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洪氏(按,洪迈)以续志为前志附庸,故以支名之,此正段氏命名之义。似《杂俎》续集中有其类相从四支语。此当出续集自序。今本无自序,阙耳..

    3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二十

    肉攫部【题解】本篇所记者,与动植诸篇貌同而实异,为养鹰驯鹰的专论。肉攫者,字面取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居者膻(见本书7.8条),因为鹰为食肉类猛禽,故以肉攫名篇。本篇内容,涉及取鹰..

    2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九

    广动植之四草篇【题解】本篇共六十九条,记载芝类、草类。道教认为芝具有神奇的功效,本篇前十条所记各类芝,多出自道书,如参成芝、白符芝、五德芝、菌芝、石芝等出自葛洪《抱朴子内篇》,夜光芝出自陶弘景《真诰》..

    35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八

    广动植之三木篇【题解】本篇共六十条,记载竹木藤类五十多种。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来自域外的物种。段成式生活在中外交流非常活跃的唐代,知晓大量来自西域诸国的物种,本篇自18.39条起至本篇末,就是关于此类植物的..

    2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七

    广动植之二鳞介篇【题解】鳞介,指水族之鱼类、贝壳类。本篇三十三条,所记以鱼类为多,有井鱼、异鱼、鲤、黄鱼、鱼、鱼、鲨鱼、马头鱼、印鱼、石斑鱼、娃娃鱼、鲎鱼、飞鱼、温泉中小鱼、羊头鱼、鱼之属。其次为蟹类..

    2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六

    广动植之一 并序【题解】本书以动植名篇者,包括前集卷十六至卷十九、续集卷八至卷十的全部内容。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古载动植之书,除序所云之《山海经》、《尔雅》,若《禽经》、《异物志》、《南方草..

    3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五

    诺皋记下【题解】本篇共二十八条,仍是各类精怪、鬼神之事,大多为新出的唐代异事,想象丰富,亦真亦幻。第15.14条山萧之说,第15.16条野狐戴骷髅拜北斗的记载,本自晋干宝《搜神记》、晋张华《博物志》等书。15.1和..

    2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四

    诺皋记上【题解】本书以诺皋为题者共有五篇:本卷诺皋记上、前集卷十五诺皋记下、续集卷一支诺皋上、卷二支诺皋中、卷三支诺皋下。诺皋一词,向称难解,众说不一。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诺皋引葛洪《抱朴子内篇..

    2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三

    冥迹【题解】本篇共五条,记载鬼魂、冥婚、冥判及转世再生等事,故称冥迹。魏韦英值其妻再嫁之日显魂,崔罗什夜入夫人墓,犹今之所谓人鬼情未了,而顾况夭逝之子再为顾家子,也正是前生未了因。此类逸事,定属诬造,..

    2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二

    语资【题解】本篇共二十六条,记载名人逸事和历史掌故,同于六朝志人笔记一类。首条至12.9条为南北朝事,其中12、2条、12.3条、12.4条、12.5条、12.8条,记载的是南北朝时外交场合宾主酬酢的情形,且均为梁宴魏使时..

    2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一

    广知【题解】本篇面目较为驳杂,涉及民俗、炼丹、名物、生理、禁忌、物性、物理、数学、图籍、书法、绘画、技艺等等,故名广知。段成式闻见既广,用心亦勤,博闻多识,而这其中一以贯之的,仍是其博物志怪的著书观念..

    3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