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与论语 / 钱穆

孔子诞辰讲辞大纲

2025-05-29 15:10 孔子与论语

今天我们国人都说要求变求新。但须知,天地间也有不能变的。就人类论,我不能变,也不该变。自有人类以至于无穷的将来,不知会有几亿兆京垓的亿兆京垓人,但其中只有一个我,不能有两个我。那真有何等意义!何等价值!此之谓天命。

天命在人类中有一我,此不可变。我之生,有父有母;我之生父生母,同是有一无二,此亦不可变。傥我有兄弟姊妹,同此生父生母,此亦不可变。中国人知此不可变,乃有一套孝弟之道。孝弟之道,乃是我做人、做我的第一番道理,那亦是不该变的。

我有了父母,又有子女,又是不可变。父母之上有父母,子女之下有子女,推而上,推而下,遂有家族,又有外戚。中国历史上只称王室有外戚,其实我们家家有外戚。家族与外戚相联合,积之久,那就家成了国。国之最先即成于家,家之最先则成于我。傥我变了,则家亦变了,国亦变了,天下亦变了。故我一变,则天下全变,那将全不是这会事。好在人人尽是我,你变,他不变,不害事。谁变谁吃亏便了。人与人之最先结合,则有夫妇。夫妇可变,但亦最好不变。白头偕老,那是最理想最幸福的夫妇。不变总比变更好些。有了国与天下,便有君臣与朋友。君臣、朋友更可变,但能不变,也比变更好。此夫妇、君臣、朋友三伦,中国人称为人伦。人伦以忠信为主。父子、兄弟两伦,中国人称为天伦。天伦以孝弟为主。五伦以我为主,故一切人群相聚,也全以我为主。

《论语》书中称我为己。孔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如何般来尽我孝弟忠信之道,此即为己之学。其实为己之学,也即是为人之学。只是不懂道理的人,都错认为我之为人是为别人的。实则我之为人,是全为自己的。我之夫妇好合,像是为对方,实是为自己。我之孝弟忠信,像是为对方,实是为自己。现在人都在争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之谁是谁非。其实没有社会,又那里会有个人?没有个人,又那里会有社会?天人尚要合一,群己自亦合一,只其中心则在我。那是穷天地亘万世而不变的。

但亦有一必变的,不能不变,亦不该不变的,这就是时间的时。如天有昼夜,始成一日。人有生死,始有一生。又自婴孩期、幼童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我之生命时时在变,刻刻在变,不能停留。一个人的小生命如此,集为群,成了大生命,如家、如国、如天下,亦如此。所以做人该变,该随著时代变。孟子曰:

孔子圣之时者也。

即是说,孔子做人是最能变,最善变的。

变与不变相结合,始成了一个我,始成了我的家,我的国,我的天下。全把我做中心,那不是太自私了吗?其实不是的。人人是一我,人人有我的家、我的国、我的天下,而全结合成一体,那是大公无私的。其实是各个我的小私,结合而成为此大公的。此道理中,并无公私之分。那又是万古不变的。既无公私之分,又无新旧之别,只是此一道,那是天人合一的。

现代吾中国人,多好言事业。但从前中国人,则主要在言性情。事业多变,性情则不宜变。如富人要讲孝弟、忠信之道,贫人也该讲。贵人要讲,贱人也该讲。事业有高低,性情则分好坏。富可敌国,贵为天子,不孝、不弟、不忠、不信,则为一坏人。并不该算他是一人。仅能糊口,贩夫走卒,能孝弟,能忠信,则为一好人。孟子曰:

人皆可以为尧 舜。

不是说人人能富能贵,只是说人人都能做得一好人。

现代国人又好言智识。从前国人则主要在言品格。小学、中学、大学、出国留学、硕士、博士,都从智识上分。但智识高,可以品格低。品格高,亦可以智识低。品格低是一小人,品格高则为君子、贤人、圣人。陆象山说:

尧 舜以前曾读何书来。

则不识字不读书人,仍得为圣人。至少可以做一高品格底人。人人有一颗良心,那怕做不得一好人。

现代国人又好言权力,或言力量。有了智识,有了事业,便可有权力或力量。但从前中国人则言德不言力。德便是人的性情和品格,便是一良心。匹夫匹妇,可以无事业、无知识、无力量,但可有他的性情和品格和德。德和品格和性情,都仍是天赋的,即是天命的,是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尽可得。而事业和知识和力量,则是人为的。必有条件,有竞争。你得了,我便失之。大家有所得,但仍大家有一比较。我有百亿财富,他有千亿,他仍比我富,力量仍比我大。我再比过了他,他又不如我。永不平等,亦永不自由。还是有外面许多条件存在的。中国人四五千年来,老是这样一个中国人。今天比不上人,愧悔羞耻了,要把自己一变,变成一外国人。讲究事业,讲究智识,讲究力量,不再讲性情、品格、德行了。但在短时期内,纵然是一百年两百年,如何便能学得像人?而把自己的一套却丢了忘了,我不成为一我。因我要求变求新,不知要变成怎样,才算是一我。我在变,我的夫妇、父子、家庭也在变,其他更不说了。我总觉和人有不平等,我又觉在我有不自由。求变求新,还有许多不能变、不能新。变了新了,但还是仍要变、仍要新。那我的一生又如何得了!

但回头是岸。傥我们肯乐天知命,安心做一中国人,则种种道理都平放在我前面,都易做,都能做。孔子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依照著他以前中国两千五百年积累下来的那一番道理做成了一孔子。孔子以后两千五百年的中国人,又都依照孔子来做成了一中国人。至今全世界只有中国人能拥有五千年历史,又拥有十亿人口。谁比得?又要来怕谁?

今我孔学会开会,邀我来做一次演讲。我愧无很多智识,又愧对国家民族无事业贡献,更具何力量能来提倡孔道。只盼我们每一人能反己求之,各由自我,一心向前,应该各有一条路在我们各人面前的。我只能说从孔子以下我们中国人两千五百年来相传的那几句老话,请诸位原谅。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猜你喜欢

  • 第十二章 感嘆詞

    八十九,凡有情而無義底字,叫做嘆詞。感嘆詞對於句中其他詞類常不連屬,用與不用,也和文義無甚關係。九十,感嘆詞約可分爲下列七類:(子)表驚訝的 呀 嘿 咦 啊 噯呀 啊哈 嚇(丑)表歡悅的 哈哈 哈啦 呵呵(寅)..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十一章 助詞

    八十六,凡用在詞或句底後面,借他發明其中底語氣底,就叫做助詞。助詞可以分爲决定,疑嘆兩種。八十七,用來直指某事,帮助說者底口氣,使全句底勢力增加底,叫做决定助詞。决定助詞可分爲完結,限制,指定,推决,..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十章 連詞

    八十一,凡用來連絡兩個詞或兩句,使他們顯出相互的關係底,就叫做連詞。連詞可以分爲並列,相從兩類。八十二,連詞所關合底句或詞,勢力平等不相統屬,雖分開來寫,而義意仍能獨立底,就叫並列連詞。八十三,並列連..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九章 介詞

    七十四,凡用來牽綴名詞,或代名詞於其他事物上頭,使兩方顯出對待底關係底,就叫做介詞。甲 介詞底種類介詞所指底對待,可以分爲地位,時間,因果三類。七十五,地位 這是用來標明所介底地位底。〔例〕(一)在地層..

    2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八章 副詞

    六十六,凡用來斟酌動詞底意思,區別形容詞底等第,和加在其他副詞上頭底,就叫做副詞。甲 副詞底種類副詞可以分爲時間,地位,性態,數量,然否,疑問六種。六十七,時間副詞 時間副詞是用來指明時間底。〔例〕(一..

    2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七章 動詞

    四十三,凡用字來表明人物底動作或行爲底,就叫做動詞。動詞底種類四十四,動詞可以分爲內動,外動,同動,助動四種。甲 內動詞四十五,凡表明事情盡於作者自身底動詞,叫做內動詞。〔例〕(一)他不曾坐着。 (二)..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六章 形容詞

    三十五,凡用來形容名詞,使他們現出同異,多寡來底,就叫做形容詞。形容詞可以分爲三類:(甲)品德形容詞,(乙)數量形容詞,(丙)稱代形容詞。甲 品德形容詞三十六,凡形容物類同異底字,就叫做品德形容詞。〔..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五章 代名詞

    二十七,爲要避掉屢稱名詞底原故,就用些字來替代;那所用底字,就叫做代名詞。代名詞可分爲人稱,指事,諮詢,聯接和無定五種。甲 人稱代名詞二十八,用來代替人名底,叫做人稱代名詞。人稱代名詞有身,數,和性底..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四章 名詞

    十九,凡用一個或兩個以上底字來做人物,或地方底名字底,就叫做名詞。甲 名詞底種類名詞可以分爲「私名」,「公名」兩大類。二十,私名 私名就是一個人,一件東西,一所地方,一個團體,或一件特別事情底名字。〔例..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三章 仂語與子句

    甲 仂語十四,用幾個字來表明意思,而語中不能分出主詞,或賓詞底,就叫做仂語。仂語就是不完全的句,他底用處和副詞差不多。仂語可以分爲五種:(子)名詞仂語。〔例〕(一)他每日每夜必要到這裏來。 (二)一秒時..

    2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8
  • 第二章 句底種類

    五,句有三種,就是簡單句,合沓句,和包孕句。甲 簡單句六,一句之中只有一個主詞和一個賓詞底就叫做簡單句。〔例〕(一)鳥叫。 (二)他愛玩。 (三)我是南方人。乙 合沓句七,用連詞連綴幾句簡單句底,就叫做合..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8
  • 第一章 句法

    一,將幾個字,或幾個詞排列起來,使他們顯出一種全完的意思底,就叫做「句」。二,每句裏頭必有「所言」,「所謂」兩種,我們叫所言做「主詞」,叫所謂做「賓詞」。在一句話裏至少得有一個主詞和一個賓詞才能達出完..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8
  • 編例

    一 這本小書要使學者在很短的時間明白文法底綱領,所以定義,舉例等等都以簡單爲主。一 書中所舉詞類諸家有出入處,盼望閱者能够多購幾樣不同的文法書參考一下。一 圖表法是參酌西文試製底。一 表後附上英文術語,不..

    3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8
  • 第二章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本是殷朝的后代,世为宋国的公族。自从他的远祖大司马孔父死于殇公之乱,家人流亡到鲁国,才为鲁人,姓孔氏。他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邑大夫,但早死,所以孔子幼年是孤..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卷二 论语

    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论语之旨 学者觉到自己做个人 论语二十篇之起讫 君子与仁 以论语解论语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 让与礼有别 何谓分 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与王弼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

    8 古籍举要 2025-08-25
  • 附录旧作:驳袁子才《论语解》

    古文简略,不易得解。后人每以臆见解书,各执一说,几成聚讼,而卒不得一真解。遂使学者转无所宗向,而文义益晦矣。尝读袁子才《论语解》,谓:孔子仅许颜子以三月不违仁,其他如陈文子、令尹子文皆不许也。至于管仲..

    94 趼呓外编 2025-06-18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110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68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45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51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