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酉阳杂俎译注 / 段成式

续集卷十

2025-06-15 18:24 酉阳杂俎译注

支植下

【题解】

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

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

【译文】

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

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求之。

【注释】

[1]夏州:在今陕西靖边东北。

[2]邮:驿站。负责传递文书、供应食宿车马。

【译文】

夏州槐 夏州只有一处驿站有几株槐树,盐州有时需要槐叶,就发公文索取。

X10.3蜀楷木 蜀中有木类柞,众木荣时,如枯枿,隆冬方萌芽布阴,蜀人呼为楷木。

【译文】

蜀楷树 蜀地有一种树长得像柞树,其他树生长繁荣时,它凋零有如枯树桩,到了严冬才萌芽,长出浓密的树荫,蜀人称作楷木。

X10.4古文柱 齐建元二年夏[1],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崩[2],长六七尺,下得柱千余根,皆十围[3]。长者一丈,短者八九尺,头题古文,字不可识。江淹以问王俭[4],俭云:江东不闲隶书[5],秦汉时柱也。

【注释】

[1]建元:齐高帝萧道成年号(479482)。

[2]庐陵:今江西吉安。

[3]围:这里指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围的长度。

[4]江淹(444505):南朝诗人、辞赋家,历仕宋、齐、梁三朝。今存诗八十多首,风格近于鲍照。赋近三十篇,以《恨赋》、《别赋》最为出名。王俭(452489):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宋泰始五年(469)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仕要职。其诗现存八首,存文较多。

[5]闲:通娴。

【译文】

古文柱 齐建元二年夏季,庐陵长溪水冲击山麓,塌方长达六七尺,土石下面现出一千多根木柱,都有十围粗。长的有一丈,短的八九尺,柱头写有古文字,难以辨识。江淹去问王俭,王俭说:江东人不熟悉隶书,这是秦汉时期的柱子。

X10.5色绫木 台山有色绫木,木理如绫文。百姓取为枕,呼为色绫枕。

【译文】

色绫木 台山有一种色绫木,木头的纹理如同绫纹。百姓拿来做枕头,称作色绫枕。

X10.6鹿木 武陵郡北[1],有鹿木二株,马伏波所种[2]。木多节。

【注释】

[1]武陵郡:今湖南常德。

[2]马伏波:即为马援(前1449),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建武十七年(41)拜伏波将军,南击交趾。

【译文】

鹿树 武陵郡北边有两棵鹿树,是伏波将军马援种植的。树有很多结节。

X10.7倒生木 此木依山生,根在上,有人触则叶翕,人去则叶舒。出东海[1]。

【注释】

[1]东海:在今江苏连云港一带。

【译文】

倒生树 此树依山生长,树根在上,有人触碰叶子就会闭合,人离去叶子又会张开。出自东海。

X10.8黝木[1] 节似蛊兽,可以为鞭。

【注释】

[1]黝木:不详。

【译文】

黝木 树节像蛊兽,可以制作木鞭。

X10.9桄榔树[1] 古南海县有桄榔树[2],峰头生叶有面,大者出面百斛。以牛乳啖之[3],甚美。

【注释】

[1]桄(guāng)榔树:一种常绿乔木。羽状复叶。

[2]古南海县:今广东广州。

[3]以牛乳啖(dn)之: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兴古郡,建兴三年置有桄榔木,可以作面,以牛酥酪食之,人民资以为粮。欲取其木,先当祠祀。

【译文】

桄榔树 古南海县有桄榔树,树顶的叶子会出面粉,大树可以产出面粉一百斛。用牛奶调和着食用,味道很美。

X10.10怪松 南康有怪松[1],从前刺史每令画工写松,必数枝衰悴。后因一客,与妓环饮其下,经日松死。

【注释】

[1]南康:今属江西。

【译文】

怪松 南康有一株奇特的松树,以前有个刺史,每次让画工画松,必定会有几枝枯萎。后来有一位客人和妓女围坐松树下饮酒,过了一天这棵松树就死了。

X10.11河伯下材[1] 中宿县山下有神宇,溱水至此,沸腾鼓怒,槎木泛至此沦没,竟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

【注释】

[1]按,本条与10.31条重出。不译。

X10.12交让木 《武陵郡记》[1]:白雉山有木[2],名交让,众木敷荣后[3],方萌芽,亦更岁迭荣也。

【注释】

[1]《武陵郡记》:《太平御览》卷首《经史图书纲目》有黄闵《武陵记》,应即此书。按,黄闵为南北朝时人。

[2]白雉山:在今湖北大冶。

[3]敷荣:花开茂盛。

【译文】

交让木 《武陵郡记》:白雉山有一种树,名为交让,其他树开花繁茂之后,它才枝条萌芽,第二年也是如此更替荣枯。

X10.13三枝槐 相国李福[1],河中永乐有宅[2],庭槐一本,抽三枝,直过堂前屋脊,一枝不及。相国同堂兄弟三人,曰石[3],曰程[4],皆登第宰执,唯福一人,历七镇使相而已[5]。

【注释】

[1]李福:字能之,陇西(今甘肃)人。大和七年(833)登进士第,累官至刑部、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

[2]河中永乐:在今山西芮城西南。

[3]石:即为李石(784846)。元和十三年(818)进士及第,累官至中书侍郎、东都留守,以太子少保分司卒。

[4]程:即为李程(761837)。贞元十二年(796)擢进士宏辞,累官至尚书仆射。

[5]使相:中唐以后,凡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官衔的称为使相,名义上与宰相并称。

【译文】

三枝槐 相国李福,在河中永乐县有宅第,庭院里的槐树,一根主干分出三个枝杈,两枝高过堂前屋脊,另一枝没有超过。李福堂兄弟辈三人,另两位为李石和李程,都登第拜相,只有李福一人,仅仅担任过七镇使相而已。

X10.14无患木 烧之极香,辟恶气。一名噤娄,一名桓。昔有神巫曰瑶眊[1],能符劾百鬼,擒魑魅,以无患木击杀之。世人竞取此木为器用却鬼,因曰无患木。

【注释】

[1]眊:音mo。

【译文】

无患木 烧起来很香,可以避恶气。也叫噤娄,又叫桓。从前有位神巫名瑶眊,能用符咒劾治各种魔鬼,擒拿各种精怪,然后用无患木打死它们。世人争相用这种木头做成工具打鬼,于是叫作无患木。

X10.15醋心树 杜师仁常赁居[1],庭有巨杏树。邻居老人每担水至树侧,必叹曰:此树可惜!杜诘之,老人云:某善知木病,此树有疾,某请治。乃诊树一处,曰:树病醋心。杜染指于蠹处尝之[2],味若薄醋。老人持小钩披蠹,再三钩之,得一白虫,如蝠[3]。乃傅药于疮中,复戒曰:有实自青皮时,必摽之[4],十去八九,则树活。如其言,树益茂盛矣。又云:尝见《栽植经》三卷,言木有病醋心者。

【注释】

[1]杜师仁(?834):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曾官吉州、随州刺史。

[2]蠹(d):虫蛀。

[3]蝠:同蝮。这里泛指蛇。

[4]摽(bio):落。

【译文】

醋心树 杜师仁曾经租房居住,庭院里有棵巨大的杏树。邻居老人每次挑水经过树旁,必定叹息说:这树可惜了!杜师仁问他为什么,老人说:我很熟悉树的病虫害,这棵树有病害,我来帮你治。于是诊查了树的某一处,说:这树害的是醋心病。杜师仁用手指在虫蛀的地方蘸了一下放进口中尝了尝,有点淡醋味。老人用一个小钩在虫蛀处反复往外钩,最后钩出一条像蛇样的白虫子。然后老人在树疮处敷上药,又叮嘱说:树结果后,果子还是青皮时就必须打落十之八九,这样树就会活。杜师仁照他的话做,果然杏树长得更为茂盛了。后来老人又说:我曾看过三卷《栽植经》,里面说有种树木病害叫醋心病。

X10.16女草 葳蕤草一名丽草[1],亦呼为女草,江湖中呼为娃草[2],美女曰娃,故以为名。

【注释】

[1]葳蕤(wēi ru):草名。葳蕤一词有鲜丽的意思。

[2]江湖:或作江浙。

【译文】

女草 葳蕤草又名丽草,也称作女草,江浙一带称为娃草,当地把美女称作娃,所以叫娃草。

X10.17山茶花 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

【译文】

山茶花 山茶,叶子像茶树叶,高的有一丈多。花朵大小超过一寸,红色,十二月开。

X10.18异木花 卫公尝获异木一株,春花紫。予思木中一岁发花[1],唯木兰。

【注释】

[1]一岁发花:疑应为一月发花。木兰在早春开花。

【译文】

异木花 卫公曾得到一株异木,春天开紫色的花。我想各种花木里面一月开花的,只有木兰。

X10.19王母桃 洛阳华林园内有之[1]。十月始熟,形如栝楼[2]。俗语曰:王母甘桃,食之解劳。亦名西王母桃。

【注释】

[1]洛阳华林园:在今洛阳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内。

[2]栝(guā)楼:多年生攀援植物。果实栝蒌,椭圆形,可入药。

【译文】

王母桃 洛阳华林园里有。十月果实成熟,形状就像栝楼。俗语说:王母甜桃,吃了解劳。也叫西王母桃。

X10.20胡榛子 阿月生西国[1],蕃人言与胡榛子同树,一年榛子,二年阿月。

【注释】

[1]阿月:阿月浑子,又称无名子,即开心果。

【译文】

胡榛子 阿月出自西域各国,西域人说阿月和胡榛子长在同一棵树上,一年结榛子,一年结阿月。

X10.21橄榄子 独根树,东向枝曰木威,南向枝曰橄榄。

【译文】

橄榄子 独根树,向东的树枝叫木威,向南的树枝叫橄榄。

X10.22东荒栗 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有壳径三尺二寸,壳刺长丈余。实径三尺,壳亦黄。其味甜,食之多,令人短气而渴。

【译文】

东荒栗 东方大荒中有一种树,名叫栗。果实的外壳直径三尺二寸,壳外的刺有一丈多长。果实直径三尺,外壳也是黄色的。味道甜,吃得过多会让人气短口渴。

X10.23猴栗[1] 李卫公一夕甘子园会客,盘中有猴栗,无味。陈坚处士云:虔州南有渐栗,形如枣核。

【注释】

[1]猴栗:芧栗。也称柯栗。

【译文】

猴栗 李卫公有一天晚上在甘子园宴客,盘中有猴栗,没什么味道。陈坚处士说:虔州南部有一种渐栗,外形如同枣核。

X10.24儋崖芥[1] 芥高者五六尺,子大如鸡卵。

【注释】

[1]儋崖:儋州和崖州。今海南海口、儋州。

【译文】

儋崖芥菜 芥菜高的有五六尺,子实大如鸡蛋。

X10.25儋崖瓠[1] 儋崖种瓠,成实,率皆石余。

【注释】

[1]瓠:葫芦。

【译文】

儋崖葫芦 儋、崖二州种葫芦,结出的葫芦大都能装一石多。

X10.26童子寺竹 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译文】

童子寺竹 卫公说:北都只有童子寺有一丛竹子,才几尺高。相传寺里的司事僧每天都要报告竹子平安。

X10.27石桂芝 生山石穴中,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大如绞尺[1],光明而味辛。有枝条。捣服之,一斤得千岁也。

【注释】

[1]绞尺:应为径尺之误。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第十一:(石芝)石桂芝,生名山石穴中,似桂树而实石也。高尺许,大如径尺,光明而味辛,有枝条,捣服之,一斤得千岁也。

【译文】

石桂芝 生长在山间石穴里,像桂树而实际上是石质的。高一尺多,直径有一尺,光滑明亮而味道辛辣。长有枝条。这种石桂芝捣碎服食,吃上一斤延寿千年。

X10.28石发 张乘言:南中水底有草,如石发。每月三、四日始生,至八、九日已后可采,及月尽悉烂,似随月盛衰也。

【译文】

石发 张乘说:南方水底有种水草,像石头的头发。每月三、四日开始生长,到八、九日以后即可采摘,若到月底就全都腐烂了,好像是随着月相盈亏由盛而衰。

X10.29席箕[1] 一名塞芦,生北胡地。古诗云:千里席箕草。

【注释】

[1]席箕:草名。亦作席萁,唐诗中屡见。如唐王建残句: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唐顾非熊《出塞即事》:席萁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译文】

席箕 又名塞芦,生长在北方胡地。古诗说:千里席箕草。

X10.30泉州莆田县破冈山[1],武宗二年,巨石上生菌,大如合篑[2],茎及盖黄白色,其下浅红,尽为过僧所食,云美倍诸菌。

【注释】

[1]泉州莆田县:今属福建。

[2]篑:盛土的竹筐。

【译文】

武宗会昌二年,泉州莆田县破冈山的巨石上长出蘑菇,有盛土的竹筐那么大,茎和菌盖是黄白色的,下面浅红色,全被过往的僧人吃了,据说美味远远超过其他蘑菇。

X10.31大食勿斯离国石榴[1],重五六斤。

【注释】

[1]大食勿斯离国:今伊拉克摩苏尔。

【译文】

大食勿斯离国出产的石榴,有五六斤重。

X10.32南中桐花,有深红色者。

【译文】

南方的桐花,有深红色的。

X10.33东官郡[1],汉顺帝时属南海[2],西接高凉郡[3]。又以其地为司盐都尉,东有芜地,西邻大海。有长洲,多桃枝竹[4],缘岸而生。

【注释】

[1]东官郡:东晋时治所在宝安(今深圳),南朝齐时移治怀安(今广东惠东西北),梁时移治增城(今属广东),隋废。

[2]汉顺帝:即为刘保(115144)。安帝刘祜子。延光四年(125)即帝位。

[3]高凉郡:郡治在今广东阳江西。

[4]桃枝竹:又名桃竹、桃丝竹,竹的一种。

【译文】

东官郡,汉顺帝时属南海郡,西边接壤高凉郡。又在其地设置有司盐都尉,东边有荒芜地带,西边邻近大海。有处长洲,长有很多桃枝竹,沿着海岸生长。

X10.34枫树 子大如鸡卵,二月华,已乃著实,八、九月熟,曝干,烧之香馥。

【译文】

枫树 子实大如鸡蛋,二月开花,花谢后结子,八、九月成熟,晒干后用火烧有很浓的香气。

唐段成式撰,约成书于公元860年前后。前集20卷,续集10卷。《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子录小说家类。广征博引古代中外传说、神话、故事、传奇,保存了南北朝至唐宫廷轶闻、交聘礼仪、风土人情、陨石矿藏、动植物形态特性等丰富资料,文字质朴,其中不乏翔实叙述。鲁迅誉之“所涉既广,遂多珍异” (《中国小说史略》 )。书中关于古代中西交流及文化、物产的记载弥足珍贵。如前集卷七王玄策条: “婆罗门国有药名畔茶佉水,……能消草木金铁,人手入则消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这是早于欧洲600年的关于无机酸的记载。但也有不少鬼怪不经、荒渺无稽如尸解升天、轮回报应等内容。现知最早刻本为南宋嘉定七年永康周登刊行的前集,至嘉定十六年武阳邓复始刊行全书。以后历代皆有刻本流传。今有1981年版中华书局校点本。

猜你喜欢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18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1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11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10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1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1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52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11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27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六、老叟妇妪 游戏藏[钅句]

    [原文]岁前,又为藏[弓区]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弓区]。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弓区],分二曹以校胜负。分辛氏《三秦记》以为[钅句]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

    17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五、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

    [原文]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缶尊],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

    25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四、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

    [原文]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按:《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晋阳秋》:王平子在..

    2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三、[卤咸]菹菁葵 醒酒所宜

    [原文]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乾之,并为[卤咸]菹。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钅义]色。今南人作咸菹,以糯米熬[扌寿]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热。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钅义]股,醒酒所..

    26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二、荆有黍[月霍] 北有麻羹

    [原文]十月朔日,黍[日霍],俗谓之秦岁首。示详黍[日霍]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伟》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日霍]。是也。[译文]十月初一日,吃黍子羹。向来说这一天..

    2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一、野游登高 佩茱饮菊

    [原文]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安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

    2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