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格律十讲 / 王力

第九讲 词牌和词谱

2025-07-04 14:10 诗词格律十讲

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所谓词调,包括词的字数、韵数以及平仄格式。凡举一首词为例,注明字数、押韵的地方,以及某字可平可仄等,叫作词谱。

词也是长短句,但是它跟古风杂言诗的长短句不同,因为词的字数是固定的,韵数是固定的,平仄也是固定的。词人们依照词谱来写词,叫作填词。

词牌有《菩萨蛮》《忆秦娥》《忆江南》《虞美人》《浣溪沙》《浪淘沙》《清平乐》《如梦令》《蝶恋花》《渔家傲》《西江月》《风入松》《鹧鸪天》《满江红》《念奴娇》《水调歌头》《沁园春》《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词牌可以等于题目,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但是,一般地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题目,只注在词牌的下面。每一个词牌有一个词谱;也有多到几个词谱的,叫作又一体(但其中只有一种是常见的)。

现在试举《忆江南》为例:

忆江南(又名望江南)  廿七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字下加△表示押韵,下同。)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词有单调,有双调。单调不分段,《忆江南》就是单调的例子。双调分为两段,前段叫作前阕,后段叫作后阕。前后阕的字数、韵数、平仄格式往往是一致的,这就好像一个歌谱配上两首歌词。试举《浪淘沙》和《蝶恋花》为例:

浪淘沙  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号表示重复一次,下同。)

浪淘沙 李 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  六十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蝶恋花 晏 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

更常见的情况是:或者是前后阕的字数不完全相同,或者是平仄格式稍有变化,但是基本上还是一致的。试举《菩萨蛮》为例:

菩萨蛮  四十四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这个词谱共用四个韵,并且是仄声韵和平声韵交替。前后阕末句不能犯孤平。)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又试举《忆秦娥》《浣溪沙》等为例:

忆秦娥 四十六字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前后阕第三句叠三字。)

忆秦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范成大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浣溪沙  四十二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首二句一般都用对仗。)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满江红  九十三字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此调一般用入声韵。)

满江红 岳 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照词谱应在破字后面略有停顿。)

满江红(金陵怀古)  萨都拉①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而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念奴娇(百字令)  一百字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或者是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或者是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调一般用入声韵。)

念奴娇②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石头城)  萨都拉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大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为篇幅所限,不能把所有的词谱都写下来。清人万树编的《词律》和清人徐本立编的《词律拾遗》共收八百多个调,清人舒梦兰编的《白香词谱》共收一百个调,我的《汉语诗律学》共收二百零六个调,《诗词格律》共收五十个调,都可以参考。

①现通常写作萨都刺,下同。

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传有不同版本,本书此处与附录《宋词三首讲解》中所用字词、句读略有不同,为尊重原文风貌,不作改动。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诗人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总结,是诗词艺术的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旧体诗词格律的具体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代特别是唐代以后著名诗人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此,王力先生编写了这样一本旨在普及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的小册子,其中主要包括《诗词格律十讲》《诗律余论》和两篇附录(《唐诗三首讲解》《宋词三首讲解》)。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这本书不讲过分复杂的格律知识,只将一些要点条分缕析,详细叙述,更适于普及。

猜你喜欢

  • 诗律余论

    最近我写了两本关于诗词格律的小书。由于写的是通俗的小册子,我就完全是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诗词格律。其实我所讲述的东西,大部分是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现在我写这一篇余论,就是想把前人的话,扼要地加以叙述和评..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答读者问

    《诗词格律十讲》的读者们来信提出一些问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问:旧体诗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没有人深入探讨过。律句是逐渐形成的,起初只..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十讲 词韵和平仄

    词韵和诗韵没有很大的分别,只是词韵比律诗的韵宽些。再说,由于词比诗更加接近口语,所以宋代词人不再拘泥唐人的韵部,而只凭当代的语音来押韵。试看下面的例子: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4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八讲 古 风

    古风又称古体诗,它是跟律诗又称今体诗(或近体诗)对立的。古风的主要特点是:(1)不但可见用平韵,而且可以用仄韵,又可以换韵;(2)用韵较宽,不受韵书的限制;(3)不拘平仄;(4)不拘对仗;(5)不拘字数。..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七讲 对 仗

    绝句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如果用对仗,一般用在首联。律诗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在唐人的律诗中偶然也有少到一联对仗的,那只是例外。至于对仗多到三联,则是相当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是如此。三联..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

    上面说过,前人做律诗、绝句有个口诀是:一三五不论。这是就七言说的;如果是五言,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其实仄平脚的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孤平。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按常规来说,也是要..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五讲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就其平仄格式说,是七言绝句的扩展。七言律诗共有八句,五十六个字,比七言绝句的字数多一倍,正好把两首七绝合成一首七律。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平仄格式。第一种七律等于第一种七绝加第三种七绝:平平仄仄仄..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四讲 五言律诗和长律

    我们在第二讲中讲了五言绝句,这里再讲五言律诗就非常好懂了。五言律诗共有八句,四十个字,比五言绝句(指律绝)的字数多一倍,可以说两首五言绝句合起来就是一首五言律诗。按发展情况说,应该说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

    14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三讲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也是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七言律绝是以五言律绝为基础的。跟五言律绝一样,七言律绝共有四种平仄句式,这只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两个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变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

    4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二讲 五言绝句

    绝句都是四句。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现在先谈律绝。律绝一般只用平声韵,而平仄格式则有四种。第一讲里所讲的平仄格式是第一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

    4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诗词的魅力

    近日,我竟喜爱起了古诗词。简练的一排字里竟饱含着风情万种,叫我忍不住去探索着古人内心波涛起伏的情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简简单单的一句诗,蕴含着诗人对梅花深切的喜爱。梅花竟在寒冬盛放,毫不隐藏..

    13 初中作文 2025-06-27
  • 第九讲 体用一源论

    今天讲第九讲,以清代哲学家王船山为主题。清代哲学是和宋、明哲学完全不同的。关于清代哲学的社会背景,须得有个说明。不过我还有一讲是讲清代哲学的,那么,关于这点率性留在下一次来讲,现在单讲船山哲学。船山在..

    20 中国哲学十讲 2025-05-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