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格律十讲 / 王力

第三讲 七言绝句

2025-07-04 13:47 诗词格律十讲

七言绝句也是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七言律绝是以五言律绝为基础的。跟五言律绝一样,七言律绝共有四种平仄句式,这只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两个音:如果是仄起的五字句,就把它变成平起的七字句;如果是平起的五字句,就把它变成仄起的七字句。试看下面的比较表:

1.平仄脚:

五字句□□仄仄平平仄

七字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字句□□平平仄仄平

七字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字句□□平平平仄仄

七字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字句□□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跟五言绝句是相一致的。不过,七言绝句以首句押韵为比较常见,所以次序应该改变一下。第一种七言绝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 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二种七言绝句是把第一种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对调,并且使首句仍然收平脚,第三句仍然收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秋 夕 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种七言绝句是第一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这一种比较少见):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忆江柳 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第四种七言绝句是第二种的变相,只是把首句改为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仄韵七绝颇为罕见,这里不举例了。

七言绝句每句的第一字是不拘平仄的,第三字在许多情况下也不拘平仄,因此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是,这个口诀是不全面的:在正常的情况下,第五字不能不论;更重要的是仄平脚的句子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了孤平。凡是不合于这里所讲的都是变格,在第六讲里还要谈到。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代诗人长期积累的艺术经验的总结,是诗词艺术的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旧体诗词格律的具体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代特别是唐代以后著名诗人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此,王力先生编写了这样一本旨在普及诗词格律基础知识的小册子,其中主要包括《诗词格律十讲》《诗律余论》和两篇附录(《唐诗三首讲解》《宋词三首讲解》)。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诗词格律十讲》,包括诗韵和平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长律、七言律诗、平仄的变格、对仗、古风、词牌和词谱、词的和平仄十个部分。这本书不讲过分复杂的格律知识,只将一些要点条分缕析,详细叙述,更适于普及。

猜你喜欢

  • 第三讲 选调和选韵

    填词既称倚声之学,不但它的句度长短,韵位疏密,必须与所用曲调(一般叫作词牌)的节拍恰相适应,就是歌词所要表达的喜、怒、哀、乐,起伏变化的不同情感,也得与每一曲调的声情恰相谐会,这样才能取得音乐与语言、..

    0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电白集·七言绝句

    秣陵张可大孔德甫着建武郑象极璇枢甫校荔枝山行遇雨途中即事偶成无题登清远峡飞来寺过梅岭○荔枝【二首】缃枝黛叶绚朝霞,珍重天南荔子嘉。此日甞新盈玉案,氷丸颗颗褁轻纱。其二万颗匀圆十八娘,明珠初出绛绡囊。杨..

    5 电白集 2025-07-04
  • ●电白集·五言绝句

    秣陵张可大孔德甫着建武郑象极璇枢甫校铜雀砚轩辕镜古意云根石○铜雀砚铜雀台巳荒,铜雀瓦犹在。歌舞不百年,文章自千载。○轩辕镜似燃太乙藜,遥挂上弦月。夜照仙人言,清光鉴毫发。○古意【十首】花气透疏棂,蛾眉..

    5 电白集 2025-07-04
  • 诗律余论

    最近我写了两本关于诗词格律的小书。由于写的是通俗的小册子,我就完全是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诗词格律。其实我所讲述的东西,大部分是吸收了前人研究的成果。现在我写这一篇余论,就是想把前人的话,扼要地加以叙述和评..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答读者问

    《诗词格律十讲》的读者们来信提出一些问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问:旧体诗词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没有人深入探讨过。律句是逐渐形成的,起初只..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十讲 词韵和平仄

    词韵和诗韵没有很大的分别,只是词韵比律诗的韵宽些。再说,由于词比诗更加接近口语,所以宋代词人不再拘泥唐人的韵部,而只凭当代的语音来押韵。试看下面的例子: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九讲 词牌和词谱

    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所谓词调,包括词的字数、韵数以及平仄格式。凡举一首词为例,注明字数、押韵的地方,以及某字可平可仄等,叫作词谱。词也是长短句,但是它跟古风杂言诗的长短句不同,因为词的字数是固定的,韵数..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八讲 古 风

    古风又称古体诗,它是跟律诗又称今体诗(或近体诗)对立的。古风的主要特点是:(1)不但可见用平韵,而且可以用仄韵,又可以换韵;(2)用韵较宽,不受韵书的限制;(3)不拘平仄;(4)不拘对仗;(5)不拘字数。..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七讲 对 仗

    绝句用不用对仗是自由的;如果用对仗,一般用在首联。律诗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在唐人的律诗中偶然也有少到一联对仗的,那只是例外。至于对仗多到三联,则是相当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首句不入韵的情况下是如此。三联..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

    上面说过,前人做律诗、绝句有个口诀是:一三五不论。这是就七言说的;如果是五言,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其实仄平脚的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犯孤平。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按常规来说,也是要..

    7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五讲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就其平仄格式说,是七言绝句的扩展。七言律诗共有八句,五十六个字,比七言绝句的字数多一倍,正好把两首七绝合成一首七律。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平仄格式。第一种七律等于第一种七绝加第三种七绝:平平仄仄仄..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四讲 五言律诗和长律

    我们在第二讲中讲了五言绝句,这里再讲五言律诗就非常好懂了。五言律诗共有八句,四十个字,比五言绝句(指律绝)的字数多一倍,可以说两首五言绝句合起来就是一首五言律诗。按发展情况说,应该说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

    1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二讲 五言绝句

    绝句都是四句。五言绝句可以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现在先谈律绝。律绝一般只用平声韵,而平仄格式则有四种。第一讲里所讲的平仄格式是第一种: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这里有四种句式:第一种句式..

    5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只有两件事:第一是韵,第二是平仄。其中尤以平仄的规则最为重..

    6 诗词格律十讲 2025-07-04
  • 结束语

    正辉、正虹、正霞:我给你们选讲的唐人绝句,算是完成了。原先按性质分类,选了几十首,后按年代排列,又选了约三百首。经一些友人看过,认为不如把两者合起来好。于是就合成为现在的《唐人绝句启蒙》。既名启蒙,也..

    14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 唐人绝句启蒙 五

    曹邺 (816?875?)桂林阳朔(今广西阳朔县)人。大中四年(850)进士。绝句质朴,有乐府风。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斗大的老鼠大吃官仓的粮食,大模大样地竟不怕..

    11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 唐人绝句启蒙 四

    元稹 (779832)河南河内(今洛阳市附近)人。贞元十年(794)进士。他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人常以元白并称。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即洛阳行宫上阳宫,天宝末年,许多宫女被..

    14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 唐人绝句启蒙 三

    权德舆 (759818)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人。十五岁时即编文为《童蒙集》十卷。多在朝任高官,也外出任职,最后因病回京,途中去世。玉台体 (十二首录三)一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9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 唐人绝句启蒙 二

    杜甫 (712770)原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是杜审言的孙子。举进士不第后,曾到多地漫游,既观览了祖国名山大川,也接近了人民群众,对他的写作都有影响。安禄山陷长安时,他逃到凤翔,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后..

    12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 唐人绝句启蒙 一

    王绩 (585644)[1]隋灭后,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立。王绩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或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在隋和唐都做过职位不高的官。不过他主要的生涯是在隐居中度过的。他敬仰晋代诗人陶潜,躬耕并好饮酒..

    10 唐人绝句启蒙 2025-07-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