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一百三十四

2025-07-27 15:20 全唐诗


  卷134_1 【塞下曲】李颀

  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直爱出身早,边功沙漠垂。

  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

  卷134_2 【寄镜湖朱处士】李颀

  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

  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卷134_3 【宴陈十六楼(楼枕金谷)】李颀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疏木,万井度寒砧。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卷134_4 【送相里造入京】李颀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卷134_5 【送钱子入京】李颀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卷134_6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李颀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卷134_7 【送人尉闽中】李颀

  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

  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

  卷134_8 【送人归沔南】李颀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卷134_9 【送卢逸人】李颀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不复人间见,只应海上期。

  清谿入云木,白首卧茅茨。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卷134_10 【送顾朝阳还吴】李颀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卷134_11 【送窦参军】李颀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卷134_12 【望秦川】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卷134_13 【晚归东园】李颀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菑。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卷134_14 【觉公院施鸟石台】李颀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卷134_15 【篱笋】李颀

  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迸出依青嶂,攒生伴绿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

  卷134_16 【达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李颀

  存殁令名传,青青松柏田。事姑称孝妇,生子继先贤。

  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阴堂从此闭,谁诵女师篇。

  卷134_17 【寄司勋卢员外】李颀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秦地立春传太史,

  汉宫题柱忆仙郎。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卷134_18 【寄綦毋三】李颀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顾眄一过丞相府,

  风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粳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卷134_19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卷134_20 【送李回】李颀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岁发金钱供御府,

  昼看仙液注离宫。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卷134_21 【宿莹公禅房闻梵】李颀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夜动霜林惊落叶,

  晓闻天籁发清机。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卷134_22 【题璿公山池】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卷134_23 【题卢五旧居】李颀

  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窗前绿竹生空地,

  门外青山如旧时。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鸱。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

  卷134_24 【赠别张兵曹】李颀

  汉家萧相国,功盖五诸侯。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君为禁脔婿,争看玉人游。荀令焚香日,潘郎振藻秋。

  新成鹦鹉赋,能衣鹔鹴裘。不惮轩车远,仍寻薜荔幽。

  苑梨飞绛叶,伊水净寒流。雪满故关道,云遮祥凤楼。

  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

  卷134_25 【宿香山寺石楼】李颀

  夜宿翠微半,高楼闻暗泉。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门清河汉边。峰峦低枕席,世界接人天。

  霭霭花出雾,辉辉星映川。东林曙莺满,惆怅欲言旋。

  卷134_26 【圣善阁送裴迪入京】李颀

  云华满高阁,苔色上钩栏。药草空阶静,梧桐返照寒。

  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坠叶和金磬,饥乌鸣露盘。

  伊流惜东别,灞水向西看。旧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难。

  卷134_27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李颀

  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

  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

  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卷134_28 【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李颀

  沅上秋草晚,苍苍尧女祠。无人见精魄,万古寒猿悲。

  桂水身殁后,椒浆神降时。回云迎赤豹,骤雨飒文狸。

  受命出炎海,焚香征楚词。乘骢感遗迹,一吊清川湄。

  卷134_29 【送暨道士还玉清观】李颀

  仙宫有名籍,度世吴江濆。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闻。明主降黄屋,时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氲。遂此留书客,超遥烟驾分。

  卷134_30 【送刘主簿归金坛】李颀

  与子十年旧,其如离别何。宦游邻故国,归梦是沧波。

  京口青山远,金陵芳草多。云帆晓容裔,江日昼清和。

  县郭舟人饮,津亭渔者歌。茅山有仙洞,羡尔再经过。

  卷134_31 【送卢少府赴延陵】李颀

  问君从宦所,何日府中趋。遥指金陵县,青山天一隅。

  行人怀寸禄,小吏献新图。北固波涛险,南天风俗殊。

  春江连橘柚,晚景媚菰蒲。漠漠花生渚,亭亭云过湖。

  滩沙映村火,水雾敛樯乌。回首东门路,乡书不可无。

  卷134_32 【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李颀

  岘山枕襄阳,滔滔江汉长。山深卧龙宅,水净斩蛟乡。

  元凯春秋传,昭明文选堂。风流满今古,烟岛思微茫。

  白雁暮冲雪,青林寒带霜。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

  旧国欲兹别,轻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观苍苍。

  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马,应醉习家塘。

  卷134_33 【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李颀

  万里番禺地,官人继帝忧。君为柱下史,将命出东周。

  歇马傍川路,张灯临石楼。棱棱静疏木,濞濞响寒流。

  榔叶四荒外,梅花五岭头。明珠尉佗国,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产,土风资宦游。心清物不杂,弊革事无留。

  举善必称最,持奸当去尤。何辞桂江远,今日用贤秋。

  卷134_34 【送乔琳】李颀

  草绿小平津,花开伊水滨。今君不得意,孤负帝乡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阮公惟饮酒,陶令肯羞贫。

  阳羡风流地,沧江游寓人。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青鸟迎孤棹,白云随一身。潮随秣陵上,月映石头新。

  未可逃名利,应须在缙绅。汀洲芳杜色,劝尔暂垂纶。

  卷134_35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李颀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卷134_36 【长寿寺粲公院新甃井】李颀

  僧房来往久,露井每同观。白石抱新甃,苍苔依旧栏。

  空瓶宛转下,长绠辘轳盘。境界因心净,泉源见底寒。

  钟鸣时灌顶,对此日闲安。

  卷134_37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李颀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卷134_38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李颀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卷134_39 【寄韩鹏】李颀

  为政心闲物自闲,朝看飞鸟暮飞还。

  寄书河上神明宰,羡尔城头姑射山。

  卷134_40 【百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李颀

  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卷134_41 【遇刘五】李颀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

  携手当年共为乐,无惊蕙草惜残春。

  卷134_42 【送崔婴赴汉阳】李颀

  中外相连弟与兄,新加小县子男名。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

  卷134_43 【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李颀

  吏部明年拜官后,西城必与故人期。

  寄书春草年年色,莫道相逢玉女祠。

  卷134_44 【野老曝背】李颀

  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

  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

  卷134_45 【送东阳王太守(末缺)】李颀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

  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

  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

  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卷134_46 【咏张諲山水(末缺)】李颀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卷134_47 【失题(末缺)】李颀

  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

  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九十九 集部五十二

    ○词曲类二△《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吴文英撰。文英字君特,梦窗其自号也。庆元人。所着词有甲、乙、丙、丁四稿。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复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附..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八 集部五十一

    ○词曲类一词、曲二体在文章、技艺之间。厥品颇卑,作者弗贵,特才华之士以绮语相高耳。然三百篇变而古诗,古诗变而近体,近体变而词,词变而曲,层累而降,莫知其然。究厥渊源,实亦乐府之馀音,风人之末派。其于文..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七 集部五十

    ○诗文评类存目△《乐府古题要解》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唐吴兢撰。兢有《贞观政要》,已着录。考《崇文总目》载《古乐府古题要解》共十二卷。晁公武《读书志》称兢纂采汉、魏以来古乐府词凡十卷。又于传记及..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六 集部四十九

    ○诗文评类二△《文说》一卷(永乐大典本)元陈绎曾撰。绎曾字伯敷。《元史》附见《儒学传》,作处州人。而《吴兴续志》亦载其名,盖家本括苍,而侨居苕水者也。至顺中,官至国子监助教。尝从学于戴表元,而与陈旅友..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五 集部四十八

    ○诗文评类一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灏灏,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为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锺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作者之甲乙,而..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四 集部四十七

    ○总集类存目四△《萧氏世集》(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萧伯升编。伯升字孟昉,泰和人。是集皆录其先世诗文,曰《正固先生集》,诗文各一卷,萧岐撰。岐字尚仁,洪武初以贤良徵,授潭府左长史,改平凉训导。自..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三 集部四十六

    ○总集类存目三△《今文选》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孙鑛撰。鑛有《孙月峰评经》,已着录。是编裒录明人之文,所选自罗玘至李维桢,凡三十一人。并撮其姓氏、爵里于卷前。其前七卷称《今文选》,后五卷称《续选》..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总集类存目二△《浙元三会录》(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杨守阯编。守阯有《碧川文选》,已着录。是书乃以浙江解元同仕于朝者邀为文会。其六元文会始于成化六年,范理、商辂、姚夔、杨守陈、卢楷及守阯也。至成..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总集类存目一△《文选句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着录。案摘句为图,始于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杨乘等七十八人为客。主分六派,客亦各有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格..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总集类五△《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所录上起《春秋左传》,下迨于宋,用真德秀《文章正宗》例。而睿鉴精深,别裁至当,不同德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

    1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总集类四△《乾坤清气集》十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偶桓编。桓字武孟号海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是集录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该金、宋之..

    2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八 集部四十一

    ○总集类三△《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内府藏本)金元好问编。好问有《续夷坚志》,已着录。是集录金一代之诗,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馀分为十集,以十干纪之,辛集目录旁注别起二字,其..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七 集部四十

    ○总集类二△《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邵浩编。浩字叔义,金华人,前有张叔椿《序》云:岁己酉,朅来豫章,机幕邵君实隆兴同升,出示巨编,目曰《坡门酬唱》,总成六百六十篇,命工锓木,以广其传..

    1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六 集部三十九

    ○总集类一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着作之渊薮矣。《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裒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

    1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五 集部三十八

    ○别集类存目十二△《蔗尾诗集》十五卷、《文集》二卷(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郑方坤撰。方坤有《经稗》,已着录。方坤天分既高,记诵尤广,故其诗下笔不休,有凌厉一切之意,尤力攻严羽《沧浪诗话》,诗不关学之非。..

    16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四 集部三十七

    ○别集类存目十一△《湖海集》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节序同风录》,已着录。尚任官国子监博士时,随侍郎孙在丰在淮扬疏浚海口,因辑其入淮以后诗文,自编此集,故以湖海为名。△《幸跌草》..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

    ○别集类存目十△《耐俗轩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申颋撰。颋字敬立,广平人,副榜贡生。明太仆寺丞佳允之孙,涵光之侄也。涵光所着《聪山集》,以杜甫为宗,颋诗则惟作古体,无近体,古体又皆五言,无七言..

    1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二 集部三十五

    ○别集类存目九△《万山楼诗集》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许虬撰。虬字竹隐,长洲人。顺治辛卯举人,官至思南府知府。其诗前数卷多拟古之作,刻意摹仿,颇嫌太似。其拟陆机《迢迢牵牛星》诗,后有《自跋》曰:..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

    ○别集类存目八△《燕香斋文集》四卷、《诗集》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馀祐撰。馀祐字申徵,号玉吾,又号燕香居士,宛平人。其自称滨宛者,先世滨州人也。前明万历丙辰进士,官兵部左侍郎;入国朝,官至户部尚..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 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

    ○别集类存目七△《太古堂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高宏图撰。宏图字子犹,号硁斋,胶州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死。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文经兵燹之后,..

    1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