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唐诗 / 彭定求

卷六百零四

2025-08-02 18:03 全唐诗


  卷604_1 【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许棠

  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下国闲归去,他人少此情。

  云移寒峤出,烧夹夜江明。重引池塘思,还登谢脁城。

  卷604_2 【失题(一作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第二首)】许棠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卷604_3 【送裴拾遗宰下邽(一作赴畿令)】许棠

  受谪因廷谏,兹行不出关。直庐辞玉陛,上马向仙山。

  地古桑麻广,城偏仆御闲。县斋高枕卧,犹梦犯天颜。

  卷604_4 【隗嚣宫晚望】许棠

  西顾伊兰近,方惊滞极边。水随空谷转,山向夕阳偏。

  碛鸟多依地,胡云不满天。秋风动衰草,只觉犬羊膻。

  卷604_5 【江上行】许棠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

  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卷604_6 【登山】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卷604_7 【哭宣城元征君】许棠

  高眠终不起,远趣固难知。琴剑今无主,园林旧许谁。

  苔封僧坐石,苇涨鹤翘池。后代传青史,方钦道德垂。

  卷604_8 【寄建州姚员外】许棠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卷604_9 【送厉校书从事凤翔】许棠

  赴辟依丞相,超荣事岂同。城池当陇右,山水是关中。

  日有来巴使,秋高出塞鸿。旬休随大旆,应到九成宫。

  卷604_10 【春夜同厉文学先辈会宿】许棠

  江汉久分路,京关重聚吟。更为他夜约,方尽昔年心。

  月隔明河远,花藏宿鸟深。无眠将及曙,多是说山阴。

  卷604_11 【长安书情】许棠

  疏散过闲人,同人不在秦。近来惊白发,方解惜青春。

  僻寺居将遍,权门到绝因。行藏如此辈,何以谓谋身。

  卷604_12 【过故洛城】许棠

  七百数还穷,城池一旦空。夕阳唯照草,危堞不胜风。

  岸断河声别,田荒野色同。去来皆过客,何处问遗宫。

  卷604_13 【寄庐山贾处士】许棠

  时泰亦高眠,人皆谓不然。穷经休望辟,饵术止期仙。

  彭蠡波涵月,炉峰雪照天。常闻风雨夜,到晓在渔船。

  卷604_14 【下第东归留别郑侍郎】许棠

  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

  别心悬阙下,归念极吴东。唯畏重回日,初情恐不同。

  卷604_15 【泗上早发】许棠

  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

  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

  卷604_16 【赠天台僧】许棠

  赤城霞外寺,不忘旧登年。石上吟分海,楼中语近天。

  重游空有梦,再隐定无缘。独夜休行道,星辰静照禅。

  卷604_17 【冬夜与友人会宿】许棠

  君初离雁塞,我久滞雕阴。隔闰俱劳梦,通宵各话心。

  禁风吹漏出,原树映星沉。白昼常多事,无妨到晓吟。

  卷604_18 【送元遂上人归吴中】许棠

  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

  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

  卷604_19 【赠志空上人】许棠

  了了在心中,南宗与北宗。行高无外染,骨瘦是真容。

  饭野盂埋雪,禅云杖倚松。常修不住性,必拟老何峰。

  卷604_20 【边城晚望】许棠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

  逼晓人移帐,当川树列风。迢迢河外路,知直去崆峒。

  卷604_21 【汴上暮秋】许棠

  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

  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归。

  卷604_22 【春日言怀】许棠

  东风万物新,独未到幽人。赋命自多蹇,阳和非不均。

  五陵三月暮,百越一家贫。早误闲眠处,无愁异此身。

  卷604_23 【奉天寒食书事】许棠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

  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卷604_24 【长安寓居】许棠

  贫寄帝城居,交朋日自疏。愁迎离碛雁,梦逐出关书。

  经雨蝉声尽,兼风杵韵馀。谁知江徼塞,所忆在樵渔。

  卷604_25 【写怀】许棠

  此生居此世,堪笑复堪悲。在处有岐路,何人无别离。

  长当多难日,愁过少年时。穷达都判了,休闲镊白髭。

  卷604_26 【白菊】许棠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

  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卷604_27 【中秋夜对月】许棠

  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万方期一夕,到晓是经年。

  影蔽星芒尽,光分物状全。惟应苦吟者,目断向遥天。

  卷604_28 【陪郢州张员外宴白雪楼】许棠

  高情日日闲,多宴雪楼间。洒槛江干雨,当筵天际山。

  带帆分浪色,驻乐话朝班。岂料羁浮者,樽前得解颜。

  卷604_29 【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许棠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卷604_30 【题郑侍郎岩隐十韵】许棠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

  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

  海石分湖路,风泉递雨声。性高怜散逸,官达厌公卿。

  架引藤重长,阶延笋迸生。青门无到客,紫阁有来莺。

  物外身虽隐,区中望本清。终难依此境,坐卧避钧衡。

  卷604_31 【宿灵山兰若】许棠

  江心天半寺,一夕万缘空。地出浮云上,星摇积浪中。

  滴沤垂阁雨,吹桧送帆风。旦夕闻清磬,唯应是钓翁。

  卷604_32 【亲仁里双鹭】许棠

  双去双来日已频,只应知我是江人。对欹雪顶思寻水,

  更振霜翎恐染尘。三楚几时初失侣,五陵何树又栖身。

  天然不与凡禽类,傍砌听吟性自驯。

  卷604_33 【成纪书事二首】许棠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满野多成无主冢,

  防边半是异乡人。山河再阔千馀里,城市曾经一百春。

  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绝胡尘。

  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三楚田园归未得,

  五原岐路去无穷。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

  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卷604_34 【秦中遇友人】许棠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远梦亦羞归海徼,

  贫游多是滞边陲。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卷604_35 【过分水岭】许棠

  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时向背,

  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面,石带冰棱碍马蹄。

  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

  卷604_36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许棠

  天降贤人佐圣时,自然声教满华夷。英明不独中朝仰,

  清重兼闻外国知。凉夜酒醒多对月,晓庭公退半吟诗。

  梁城东下虽经战,风俗犹传守旧规。

  多朝轩冕冠乾坤,四海皆推圣最尊。楚玉已曾分卞玉,

  膺门依旧是龙门。筵开乐振高云动,城掩鼙收落日昏。

  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

  未领春闱望早清,况联戎阃控强兵。风威遍布江山静,

  教化高同日月明。九郡竟歌兼煮海,四方皆得共和羹。

  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

  帝念淮壖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古来比德由无侣,

  当代同途岂有人。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

  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谣日满秦。

  三纪吟诗望一名,丹霄待得白头成。已期到老还沾禄,

  无复偷闲却养生。当宴每垂听乐泪,望云长起忆山情。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东来淮海拜旌旟,不把公卿一字书。曾侍晚斋吟对雪,

  又容华馆食兼鱼。孤微自省恩非次,际会谁知分有馀。

  唯耻旧桥题处在,荣归无计似相如。

  平生南北逐蓬飘,待得名成鬓已凋。寒浦一从抛钓艇,

  旧林无处认风飙。程途虽喜关河尽,时节犹惊骨肉遥。

  愁策羸蹄更归去,乱山流水满翻潮。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当路公卿谁见待,

  故乡亲爱自疑非。东风乍喜还沧海,栖旅终愁出翠微。

  应念无媒居选限,二年须更守渔矶。

  卷604_37 【献独孤尚书】许棠

  虚抛南楚滞西秦,白首依前衣白身。退鹢已经三十载,

  登龙曾见一千人。魂离为役诗篇苦,泪竭缘嗟骨相贫。

  今日鞠躬高旆下,欲倾肝胆杳无因。

  卷604_38 【将过单于】许棠

  荒碛连天堡戍稀,日忧蕃寇却忘机。江山不到处皆到,

  陇雁已归时未归。行李亦须携战器,趋迎当便著戎衣。

  并州去路殊迢递,风雨何当达近畿。

  卷604_39 【贞女祠】许棠

  何穴藏贞骨,荒祠见旧颜。精灵应自在,云雨不相关。

  落石泉多咽,无风树尽闲。唯疑千古后,为瑞向人间。

  卷604_40 【宿华山】许棠

  异境良难测,非仙岂合游。星辰方满岳,风雨忽移舟。

  喷月泉垂壁,栖松鹤在楼。因知修养处,不必在嵩丘。

  卷604_41 【送张员外西川从事】许棠

  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豸角初离首,金章已在腰。

  剑横阴绿野,栈响近丹霄。迎驿应相续,悬愁去路遥。

  卷604_42 【题慈恩寺元遂上人院】许棠

  竹槛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开作片,枝鸟立成行。

  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天台频去说,谁占最高房。

  卷604_43 【送杜仓曹往沧洲觐叔常侍】许棠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

  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卷604_44 【雕阴道中作】许棠

  五月绥州北,途程少郁蒸。马依膻草聚,人抱浊河澄。

  迹固长城垒,冤深太子陵。往来经此地,悲苦有谁能。

  卷604_45 【留别从弟郴】许棠

  同承太岳胤,俱值太平时。丹陛怀趋计,沧洲负去期。

  久贫成蹭蹬,多病惜支离。宗分兼交分,吾知汝亦知。

  卷604_46 【寻山】许棠

  蹑履复支筇,深山草木中。隔溪遥避虎,当坞忽闻钟。

  落叶多相似,幽禽半不同。群猱呼却散,如此异林翁。

  卷604_47 【送徐侍御充南诏判官】许棠

  西去安夷落,乘轺从节行。彤庭传圣旨,异域化戎情。

  瘴路穷巴徼,蛮川过峤城。地偏风自杂,天漏月稀明。

  危栈连空动,长江到底清。笑宜防狒狒,言好听猩猩。

  抚论如敦行,归情自合盟。回期佩印绶,何更见新正。

  卷604_48 【送省玄上人归江东】许棠

  释律周儒礼,严持用戒身。安禅思剡石,留偈别都人。

  雨合吴江黑,潮移海路新。瓶盂自此去,应不更还秦。

  卷604_49 【送刘校书游东鲁】许棠

  内阁劳雠校,东邦忽纵游。才偏精二雅,分合遇诸侯。

  暗海龟蒙雨,连空赵魏秋。如经麟见处,驻马瞰荒丘。

  卷604_50 【送金吾侍御奉使日东】许棠

  还乡兼作使,到日倍荣亲。向化虽多国,如公有几人。

  孤山无返照,积水合苍旻。膝下知难住,金章已系身。

  卷604_51 【题甘露寺】许棠

  丹槛拂丹霄,人寰下瞰遥。何年增造化,万古出尘嚣。

  地势盘三楚,江声换几朝。满栏皆异药,到顶尽飞桥。

  泽广方云梦,山孤数沃焦。中宵霞始散,经腊木稀凋。

  铎动天风度,窗明海气消。带鼙分迥堞,当日辨翻潮。

  鸟去沉葭菼,帆来映泬。浮生自多事,无计免回镳。

  卷604_52 【冬夜怀真里友人会宿】许棠

  静语与高吟,搜神又爽心。各来依帝里,相对似山阴。

  漏永星河没,堂寒月彩深。从容不易到,莫惜曙钟侵。

  卷604_53 【陪友人夏夜对月】许棠

  后伏中宵月,高秋满魄齐。轮移仙掌外,影下玉绳西。

  蝉雀飞多误,星萤出自迷。烦蒸惊顿绝,吟玩畏闻鸡。

  卷604_54 【送从弟筹任告成尉】许棠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

  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卷604_55 【秋日陪陆校书游玉泉】许棠

  共爱泉源异,频来不觉劳。散光垂草细,繁响出风高。

  沫滞潭花片,沙遗浴鸟毛。尘间喧与闷,须向此中逃。

  卷604_56 【送防州邬员外】许棠

  千溪与万嶂,缭绕复峥嵘。太守劳车马,何从驻旆旌。

  椒香近满郭,漆货远通京。唯涤双尘耳,东南听政声。

  卷604_57 【过穆陵关】许棠

  荒关无守吏,亦耻白衣过。地广人耕绝,天寒雁下多。

  东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日暮聊摅思,摇鞭一放歌。

  卷604_58 【江上遇友人】许棠

  阙下分离日,杏园花半开。江边相值夜,榆塞雁初来。

  坐久河沉斗,吟长月浸杯。鲈鱼非不恋,共有客程催。

  卷604_59 【忆宛陵旧居】许棠

  旧忆陵阳北,林园近板桥。江晴帆影满,野迥鹤声遥。

  岛径通山市,汀扉上海潮。秦城归去梦,夜夜到渔樵。

  卷604_60 【题闻琴馆】许棠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卷604_61 【寄江上弟妹】许棠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

  卷604_62 【题李昌符丰乐幽居】许棠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风。

  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莫叹连年屈,君须遇至公。

  卷604_63 【青山晚望】许棠

  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卷604_64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许棠

  长安去是归,上马肯沾衣。水国车通少,秦人楚荐稀。

  鸿方离北鄙,叶下已西畿。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卷604_65 【言怀】许棠

  万事不关心,终朝但苦吟。久贫惭负债,渐老爱山深。

  日月销天外,帆樯弃海阴。荣枯应已定,无复系浮沉。

  卷604_66 【汴河十二韵】许棠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

  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

  浪倒长汀柳,风欹远岸楼。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

  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日开天际晚,雁合碛西秋。

  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常期身事毕,于此泳东浮。

  卷604_67 【旅中送人归九华】许棠

  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无因随鹿去,只是送人归。

  顶木晴摩日,根岚晓润衣。会于猿鸟外,相对掩高扉。

  卷604_68 【送友人归江南】许棠

  皇州五更鼓,月落西南维。此时有行客,别我孤舟归。

  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

  卷604_69 【洞庭湖】许棠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

  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卷604_70 【句】许棠

  晓嶂猿开户,寒湫鹿舐冰。

  当空吟待月,到晚坐看山。(以上见《纪事》)

  一年三领郡,领郡管仙山。(赠段成式,见《语林》)

  

诗总集。清彭定求等编。共九百卷。明人胡震亨编《唐音统籤》一千零三十三卷,清初季振宜编《唐诗》七百一十七卷,采集唐人别集,搜求遗佚,成为包含较广的唐诗总集。此书诗作按体排列,并删去《统籤》篇末《章咒》四卷,《偈颂》二十四卷。当时修纂,除以《统籤》、《唐诗》为底本外,并用内府所藏唐人诗集参校,“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此书以胡、季二书为底本,校补而成。纂修始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成书于四十五年(1706)十月。共收唐诗及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并附唐五代词。计收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者按时代先后排列,并系小传。书中间有校注,考订字句异同及篇章互见情况。

猜你喜欢

  • 卷六百四十三 ◎刑法部九

    ○狱 《释名》曰:狱,确(胡角切。)也。言确人情伪也。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又谓之圆土,言筑土表墙,其形圆也。又谓之囹圄,囹,领也,圄,御也,领录徒囚禁御之也。 《急就篇》曰:皋陶造狱。 《说文》曰:狱..

    18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九 ◎治道部十

    ○贡举下 《唐书》曰:贞观中,诸州所举孝廉赐坐于御前,上问以皇王政术,及皇太子问以曾参说《孝经》,并不能答。太宗谓曰:"昔楚庄王议事,君臣莫逮,退而有忧色,曰:'诸侯能自得师者王,自谋而莫已若者亡。今不..

    40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八 ◎治道部九

    ○贡举上 《周礼·地官》乡大夫之职曰: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以岁时入其书。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

    30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七 ◎治道部八

    ○赋敛 《周礼·天官下·掌皮》曰:掌秋敛皮,冬敛革。 又《地官下旅师》曰: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因时而施之,饶时而敛之。)委人掌敛野之赋,敛薪刍。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聚,敛。野赋,物之园囿,山泽之..

    28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六 ◎治道部七

    ○贡赋下 《汉书》曰:孝文时,晁错说上,令人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足支一岁已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於万人。帝从之。后天下充实,乃下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

    37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五 ◎治道部六

    ○贡赋上 《家语》曰:哀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戾,则民寿矣。" 又曰:子贡问於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於夫..

    30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四 ◎治道部五

    ○治政三 《管子》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危可安,覆可起,灭不可复措也。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又曰: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38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三 ◎治道部四

    ○治政二 《史记》曰:鲁公伯禽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於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2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二 ◎治道部三

    ○政治一 《释名》曰:政者,正也,下所以取正也。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读为悬。)治象之治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太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

    2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一 ◎治道部二

    ○臣 韦昭《释名》曰:臣,慎也。慎於其事以奉上也。 《孝经说》曰: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职也。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卦。) 《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王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王食,其害于而家,..

    1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二十 ◎治道部一

    ○君 《尔雅》曰: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尚书·泰誓》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

    1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九 ◎学部十三

    ○采来遗逸 《史记》曰:高祖入咸阳,萧何先收秦图书。 刘歆《七略》曰: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有太史、博士之藏,内则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物理论》曰:鲁恭王坏孔子旧宅,得《周书》..

    1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八 ◎学部十二

    ○叙图书 《尚书·序》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

    2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七 ◎学部十一

    ○谈论 《史记·儒林传》云:清河王太傅辕固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曰:"不然。桀、纣虐乱,天下之人心归汤、武,汤、武诛桀、纣,非受命谓何?"黄生曰:"冠虽..

    1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六 ◎学部十

    ○读诵 《礼记·曲礼下》曰: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常读《乐章》。 《论语》曰: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周礼·春官下》曰: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执事,太仆..

    1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五 ◎学部九

    ○讲说 《广雅》曰:讲,读也。 《说文》曰:讲,和解也。 《易》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论语》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汉书》曰:夏侯胜每讲,常谓诸生曰:"士病不..

    17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四 ◎学部八

    ○幼学 《礼记·学记》曰:幼者听而不问,学不躐等也。 又《曲礼》曰:十年曰幼学。 《论语·为政》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 《汉书》曰:东方朔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

    1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三 ◎学部七

    ○教学 《礼记·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太学在郊。 又《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也。)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

    1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一十一 ◎学部五

    ○勤学 《史记》曰:苏秦,洛阳人。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读书至睡,秦辄引锥刺股,血流至踝。 《汉书》曰:董仲舒,广川人。景帝时为博士。少耽学业,下帏读书,弟子传以相受,莫见其面。十年不窥园圃,乘马三千..

    1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 ◎文部十六

    ○思疾 《汉书》曰:枚皋年十七,上书自陈枚乘之子,上得大喜。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太子。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皋为文疾,受诏辄成;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亦具赋门中。) 又曰:淮南王安作《内..

    16 太平御览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