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一百八 纪传部·传六

2025-08-14 16:41 云笈七签

○列仙传

----------------------------------------

◎赤松子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

◎宁封子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炁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

----------------------------------------

◎马师皇

马师皇者,黄帝时马医也。知马形气死生之诊,理之辄愈。后有龙下,向之垂耳张口。师皇曰:此龙有病,知我能理。乃针其脣下口中,以甘草汤饮之而愈。后数有疾,龙出其陂,告而治之。一旦龙负而去。

----------------------------------------

◎赤将子舆

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啖百草花。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于市中货缴,亦谓之缴父。

偓佺

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也。松者,简松也。时人受服者,皆至二三百岁焉。

----------------------------------------

◎容成公

容成公者,自称黄帝之师。见週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堕更生。事与老子同,亦云老子师。

----------------------------------------

◎方回

方回,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亦与人民之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夏启末为宫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圆泥涂,门户终不可开。

----------------------------------------

◎涓子

涓子,齐人。好饵术,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于齐。着《天地人经》四十八篇。后钓于荷泽,得鲤腹中有符。隐于宕山,能制风雨,受伯阳《丸仙法》。淮南王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也。其《琴心》三篇,有条理焉。

----------------------------------------

◎啸父

啸父,冀州人。少在西週市上补履数十年,人不知也。后奇其不老,好事者造求其术,不能得,唯梁母得其作火法。临上三亮山,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天。西邑多奉祀之焉。

----------------------------------------

◎师门

师门者,啸父弟子也。亦能使火,食桃李葩。为夏孔甲龙师,孔甲不能顺其心意,杀而埋之野外。一旦风雨迎之,讫则山木皆焚。孔甲祀而祷之,还而道死。

----------------------------------------

◎务光

务光,夏时人。耳长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汤伐桀,因光而谋,光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曰:伊尹何如?曰:强力忍垢,吾不知也。汤既克桀,以天下让于光,曰:智者谋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请相吾子。光辞曰:废上非义也,杀人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非义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位,况于尊我?我不忍也。遂负石自沉蓼水,已而自匿。后四百余岁,至武丁时复见,武丁欲以为相,不从。武丁以舆迎,而从逼不以礼,遂投河浮山,后游尚父山。

----------------------------------------

◎仇生

仇生者,不知何许人。汤时为木正,三十余年而更壮,皆知其寿人也,咸共师奉之。其人云常食松脂。在尸乡北山上自作石室。至週武王,幸其室祠之。

----------------------------------------

◎邛疏

邛疏者,週封史也。能行炁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至数百年,往来入太室山中,有卧石床枕焉。

----------------------------------------

◎马丹

马丹者,晋狄人也。当文侯时为大夫,至献公灭时复为幕正。献公灭狄,杀恭太子,丹去至赵。宣子时,乘安车入晋都,候诸大夫。灵公欲仕之,逼不以礼。有迅风发屋,丹入回风中而去。北方人尊而祠之。

----------------------------------------

◎陆通

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人世世见之,历数百年也。

----------------------------------------

◎葛由

葛由者,羌人也。週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在峨嵋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若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也。

----------------------------------------

◎琴高

琴高,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期日皆斋洁,待于水傍设祀,果乘赤鲤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复入水去。一本涿作砀。

----------------------------------------

◎寇先生

寇先生者,宋人也。钓鱼为业,居睢水傍百余年,得鱼或放或卖或食。常着寇带,好种荔,食其葩实焉。宋景公问其道,不告,即杀之。数十年,踞宋城门鼓琴,数十日而去。宋人家家奉祀焉。

----------------------------------------

◎安期生

安期生者,琅邪阜乡人。卖药于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度数千万。出于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双为报曰:后千年,求我于蓬莱下。始皇即遣使者徐市、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逢风波而还。立祠阜乡亭海边,数十处也。

----------------------------------------

◎桂父

桂父者,象林人也。时黑而时白,时黄而时赤,南海人见而尊事之。常服桂及葵,以龟脑和之,千丸用十斤桂。累世见之,今荆州之南,尚有桂丸焉。

----------------------------------------

◎瑕丘仲

瑕丘仲,宁人也。卖药于宁百余年,人以为寿。而因地动舍坏,仲及里中数十家,屋临水皆败。仲死,民或取仲尸弃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裘而从,诣之取药。弃仲者惧,叩头求哀,仲曰:非恨汝,使人知我尔!吾去矣。后为夫余胡王驿使,复来至宁,北方谓之谪仙人。

----------------------------------------

◎酒客

酒客,梁市上酒家人也。作酒常美,售,日得万钱。有过而逐之,主人酒常酢败,贫穷梁市中贾人多以女妻而迎之,或去或来。后百余岁,来为梁丞,使民益种芋莱,曰:三年当大饥。果如其言,梁民不死。后五年,解印绶去,莫知所终焉。

----------------------------------------

◎任光

任光,上蔡人。善饵丹,卖于都里间,积八十九年,乃知是故时任光也,称说如故。后数十年间,顷后长老识之。赵简子聘与俱归,常在柏梯山上。三世不知所在,晋人常服其丹矣。

----------------------------------------

◎祝鸡翁

祝鸡翁,洛人。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皆有名字,千余头,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种别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矣。

----------------------------------------

◎硃仲

硃仲,会稽人,常于市上贩珠。高后时,下书募三寸珠,仲读音同御名书,笑曰:真值汝矣!赉三寸珠诣阙上书,珠好过度,即赐五百金。鲁元公主复私以七百金从仲求珠,仲献四寸珠,送至阙即去。下书会稽征聘,不知所在。景帝时复来,献三寸珠数十枚辄去,不知所之云。

----------------------------------------

◎修羊公

修羊公,魏人。华阴山石室中有悬石榻,卧其上,石尽穿陷,略不动。时取黄精食之。后以道于景帝,礼之,使止王邸中。数岁,道不可得。有诏问公何日发?语未讫,床上化为白石羊,题其胁曰:修羊公谢天子。后置石羊于通灵台上,羊后复去,不知所在。

----------------------------------------

◎稷丘君

稷丘君者,太山下道士。武帝时以道术受赏赐。发白再黑,齿落更生。后罢去。上东巡太山,君乃冠章甫,衣黄衣,拥琴来迎,拜武帝曰:陛下勿上,必伤足指。及数里,左足指果折。上讳之,但祠而还。为君立祠复百户,使承奉之。

----------------------------------------

◎崔文子

崔文子,太山人,世好黄老事,居潜山下。后作黄老丸,成石父祠。卖药都市,自言三百岁。后有疫炁,民死者万计,长吏告之请救。文拥硃幡,系黄散,以循民间。饮散者即愈,所愈计万。后去蜀卖黄药,故世宝崔文赤丸黄散,实近于神焉。

----------------------------------------

◎赤须子

赤须子,酆人也。酆中传世见之,云秦穆公主鱼吏也。数言酆界灾害水旱,十不失一。臣向迎而师之,从受业。以长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发白还黑,服霞绝粒。后往吴山下十余年,莫知所之。

----------------------------------------

◎犊子

犊子,邺人也。少在黑山采松子、茯苓,饵而服之。且数百年,时壮时老,时美时丑,乃知是仙人也。常过酤酒于阳都家。都女者,眉生而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皆言此天人也。会犊子牵一黄犊来过,都女悦之,遂相奉侍。都女随犊子出,取桃李,一宿而返,皆连兜甘美。邑中随伺逐之,出门共牵犊耳而走,不能追也。旦复在市中。数十年乃去,见磻山下,冬卖桃李也。

----------------------------------------

◎骑龙鸣

骑龙鸣者,浑亭人。年二十,于池中求得龙子,状如守宫者十余头,养食,结草庐而守之。龙长大,稍稍去。后五十余年,水坏其庐而去。一旦骑龙来,至浑亭下,语云:我冯伯昌孙也。此间人不去五百里,必当死。不信之者,以为妖言。至八月果水至,死者万计。

----------------------------------------

◎主柱

主柱,不知何许人。与道士共上宕山,言此有丹砂,可得数万斤。宕长吏知而上山封之,砂流出飞如火,乃听柱取。为邑令章君明饵砂三年,得神砂飞雪。服之五年,能飞行,与柱俱去矣。

----------------------------------------

◎鹿皮翁

鹿皮翁,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工木精巧,举手能成器械。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至。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输悬阁,意思横生。数十日,梯道四间成,上其巅作祠舍,留止其傍,绝其二间以自固。食芝草,饮神泉。且七十年,淄水来,三下呼宗族家室,得六十余人,令上山半。水尽漂一郡,没者万计。小吏乃辞遣宗家,令下山。着鹿皮衣,遂去复上阁。后百余年,下卖药于市。

----------------------------------------

◎昌容

昌容,常山道人,自称汤王女。食蓬艹累根。往来上下见之者二百余年,颜色如二十许人。能致紫草,货与染家,得钱以遗孤寡,历世而然,奉祠者万计也。

----------------------------------------

◎溪父

溪父,南郡甗人。居山间,有仙人常止其家,从买瓜,教之炼瓜子与桂、附、枳实,共藏而对分,食之二十余年,能飞走,升山入水。后百余年绝,居山顶,呼溪下父老,与道生时事也。

----------------------------------------

◎山图

山图,陇西人。少好乘马,马踏之,折脚。山中道人教以雌黄、当归、羌活、独活、苦参散服之,一岁而不嗜食,病愈身轻。追道士问之,自言五岳使之名山采药,能随吾,便汝不死。山图追随之六十余年,一旦归来,行母服于家。干年复去,莫知所之。

----------------------------------------

◎谷春

谷春,栎阳人。成帝时为郎,疫死而尸不冷,家发丧行服,犹不敢下钉。三年,更着冠帻,坐县门上。邑中人大惊,家人迎之,不肯归,发棺有衣无尸。留门上三宿,去之长安,止横门上。人知,追迎之,复去之太白山。立祠于山上,时来至其祠中止宿焉。

----------------------------------------

◎阴生

阴生,长安渭桥下乞儿。常止于市中乞,市人厌苦,以粪洒之,旋复见,身中衣不污如故。长吏知之,试收系,着桎梏,而续在市中乞。又试欲杀之,乃去。洒者之家室自坏,杀十余人。故长安谣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

◎子主

子主者,楚语而细音,不知何所人也。诣江都王,自言:宁先生雇我作客,三百年不得作。直以为狂人也。问先生所在?云在龙眉山上。王遣吏将上龙眉山巅,见宁先生,毛身广耳,被发鼓琴。主见之叩头,吏致王命。先生曰:此主,吾比舍九世孙。且念汝家,当暴死女子三人,勿预吾事!语竟,大风发。吏走下山,比归宫中,相杀三人,王遣三牲立祠焉。

----------------------------------------

◎陶安公

陶安公,六安铸冶师。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安公伏治下求哀,须臾,硃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赤龙。至期赤龙到,大雨,而公骑之东南上,一城邑数万人众共送视之,皆与辞决也。

----------------------------------------

◎赤斧

赤斧者,巴戎人。为碧鸡祠主簿。能作水澒炼丹与硝石,服之三十年,反如童子,毛发生皆赤。后数十年,上华山取禹余粮饵,卖之于苍梧滇江间。累世传见之,手掌中有赤斧焉。

----------------------------------------

◎呼子先

呼子先,汉中阙下卜师。老寿百余岁,临去,呼酒家老妪曰:急装,当与妪共应中陵王。夜有仙人持二茅狗来至,呼子先,子先持一与酒家妪,得而骑之,乃龙也。上华阴山,常于山上大呼言:子先,酒家母在此矣。

----------------------------------------

◎负局先生

负局先生,不知何许人,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循吴市中。衔磨镜一钱,因磨之,辄问主人:得无有疾苦者?辄出紫丸药以贻之,得莫不愈。如此数十年,后大疫病,家至户到,与药活者万计,不取一钱,吴人乃知其真人也。后上吴山绝崖头,悬药下与人。将欲去时,语下人曰:吾还蓬莱山,为汝曹下神水。崖头一旦有水白色,流从石间来下。服之多愈疾,立祠十余处。

----------------------------------------

◎阮丘

阮丘,睢山上道士。衣裘披发,耳长七寸,口中无齿,日行四百里。于山中种蓊葱薤百余年,人不知。时下卖药,广阳人硃璜有毒瘕疾,丘与七物药,服之而去三尸。后与璜俱入浮阳山,硃璜发明之,乃知是神人也。地动、山崩,道绝,豫戒于人世。共禀奉祠之。

----------------------------------------

◎陵阳子明

陵阳子明,铚乡人。好钓鱼,于旋溪获得白龙子。明惧,解钓拜而放之。后得白鱼,腹中有书,教子明服食之法。子明遂上黄山,采五石脂,沸水而服之。三年,龙来迎,去止陵阳山上百余年。山去地千余丈,大呼下人,令上山半。所言溪中子安当来,问子明钓车在否?”后二十余年,子安死,人取葬着山中,有黄鹤来栖其冢边树上,鸣呼子安。

----------------------------------------

◎籞子

軿子,自言蜀人。好放犬,知相犬。犬走入山穴,軿子随入,十余宿行度数百里,上出山头,上有台殿宫府,青松森然,仙吏侍卫甚严。见故妇主洗鱼,与軿符一函,使还与成都令乔君。君发函,有鱼子也。着池中养之,一年皆为龙。軿复送符还山上。犬色更赤,有长翰,常随軿往来,百余年遂留止山上。时下来护其宗族。蜀人立祠于穴口,常有鼓吹传呼声,西南数十里,共奉祠焉。

----------------------------------------

◎木羽

木羽,钜鹿南和平乡人。母贫贱,主助产。尝探产妇,儿生便开目视母大笑,母怖惧。夜梦见大冠赤帻守儿,言:此司命君也,当报汝恩,使汝子木羽得仙。母阴信识之。后毋生儿,字为木羽。所探儿生年十五,夜有车马来迎去,遂过母家呼:木羽为我御来。遂俱去。后二十余年,鹳雀旦旦以衔二尺鱼,着母户上。母匿不道而卖其鱼,三十年乃发云。母至百年乃终。

----------------------------------------

◎玄俗

玄俗,称河间人。服巴英,卖药都市,七丸一钱,善治百病。河间王患瘕,买药服之,下蛇十余头,问药意,俗曰:王瘕乃六世馀殃下堕,情非王之所招。王尝放乳鹿、麟母也,仁心感天,故遭俗尔!王家老舍人,自言父世见俗,俗之身无影。王乃呼着日中,看实无影。王以女娉之,俗夜亡去,后人见于常山下。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

    ○公封 韦昭《辨释名》曰:公,直也;取其正直无私。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周书》:能移於众,与百姓同之谓公。 《周礼·地官》曰:大司徒职曰:诸公之地,封土方五百里,其食半。 又《春官》曰..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

    ○叙封建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七 ◎居处部二十五

    ○园圃 《说文》曰:园树果,圃树菜也。 《易》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毛诗》曰;园有桃,其实之肴。 又曰:折柳樊圃。 《周礼》曰: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凡祭祀、宾客,供其..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六 ◎居处部二十四

    ○苑囿 《风俗通》曰:苑,蕴也;言薪蒸所蕴积也。 又曰:囿者,畜鱼鳖之处也。囿,犹有也。 《说文》曰:苑有园曰囿,一曰养禽兽曰囿。 《毛诗·文王·灵台》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左传·僖上》曰:齐侯与蔡..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五 ◎居处部二十三

    ○逆旅 《左氏传·僖公上》曰:荀息假道於虞,曰:"今虢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史记》曰:师尚父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之,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处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

    1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四 ◎居处部二十二

    ○馆驿 《说文》云:馆,客舍也。从食,官声。 《周礼》曰:五十里有市,市有馆,馆有积,以待朝聘之客。 《广雅·释宫》云:馆,舍也。《桂苑》云:客舍也,待宾之舍曰馆。《开元文字》云:凡事之宾客馆焉,舍也,..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三 ◎居处部二十一

    ○城下 《丹阳记》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始加砖、累石头,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险固,有奇势。故诸葛亮曰:"锺山龙盘,石城虎踞。"良有之矣。 又曰:赵城,去宫八里,案《越绝书》,则东瓯越王所立也。..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二 ◎居处部二十

    ○城上 《说文》曰: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 《释名》曰:城,盛也;盛受国都也。 又曰:城上垣谓之睥睨,言於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裨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所谓堞,..

    1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一 ◎居处部十九

    ○府库藏 《释名》曰:库,舍也;物在舍也,齐鲁谓库为舍也。 《说文》曰:库,兵车所藏也。帑,金帛所藏也。府,文书所藏也。 《礼记》曰:季秋之月,命百工审五库之量。 蔡邕《月令章句》曰:五库者:一曰车库,二..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 ◎居处部十八

    ○仓 《说文》曰:仓,穀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周礼》注曰:藏米曰廪。 《释名》曰:仓,藏谷物也。 《诗》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以峙其粻。 又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又曰:我..

    8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九 ◎居处部十七

    ○井 《释名》: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 《风俗通》云: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穷竭也。久不滞渫,涤为井泥。(《易》云,井泥不食。)不停污曰井渫。(《易》云:井渫不食。)涤井曰浚井。水清..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八 ◎居处部十六

    ○窗 《说文》曰:窗,穿壁以木为交窗,所以见日也。向北出牖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又曰:棂,楯间子也。栊,房室之疏也。 《释名》曰:窗,聪也;於内视外,为之聪明。 《大戴礼》曰:随武子《牖之铭》曰:"随..

    8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七 ◎居处部十五

    ○墙壁 《说文》曰:垣蔽曰墙。又曰:壁,垣也。 《尔雅》曰:墙谓之墉。 《广雅》曰:墉,垣墙也。 《释名》曰:墉,容也;所以蔽隐于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断风寒也。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阻..

    7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六 ◎居处部十四

    ○厨 《说文》曰:厨,庖屋也。 《易》曰:庖有鱼义,不及宾也。 《毛诗》:大庖不盈。 《礼记·玉藻》曰: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又田猎之礼,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汉书·贾谊》曰..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五 ◎居处部十三

    ○厅事 《郡国志》曰:广州,吴孙皓时以滕修为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来,迎而去。今州厅事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 裴渊《广州记》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穀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四 ◎居处部十二

    ○户 《释名》曰: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 《说文》曰:半门曰户。 《易·丰卦》:窥其户,阒其无人。 《毛诗·鸿雁·斯干》曰: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大戴礼》曰:隋武子《户之铭》曰:"夫难得而易失。"又《..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9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13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14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13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