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纪昀

卷一百三十三 子部四十三

2025-09-04 15:5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杂家类存目十

△《丰暇观颐》·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着撰人名氏。有序三首,一称懒散道人,一称见庐主人,一称醉醒逸叟,而卷首复题醉醒逸叟偶阅字。详其词气,当是一人。一题己丑,一题辛卯,一题癸巳,皆不着年号。中引汤宾尹《睡庵集》。考《睡庵集》序题万历庚戌,则此书在是集之后。己丑为顺治六年,辛卯为顺治八年,癸巳为顺治十一年,是国朝人矣。其曰丰暇,盖取谢灵运诗卧疾丰暇豫之意。皆杂引文集说部,不分门目。多放旷之言,出入于佛、老之间。至于元帝垂训之类亦登简牍,孰闻之而孰录之乎?

△《懿行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滢撰。滢字镜石,扬州兴化人。其书取诸史中嘉言懿行可为法程者,分类标题。纪事之后,间为论断,远自上古,近至明代,凡二十九门。每条皆载所采书名,而于前人论断亦节取其一二焉。

△《无事编》·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项真撰。真字不损,秀水人。前明诸生。入国朝官景陵县知县。是书摭拾成文,漫无风旨,杂引故实,皆仍其原文,今古不辨,甚至以乔知之为晋人,疏陋可知矣。

△《叶书》·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生撰。生有《字诂》,已着录。是编皆录载籍中新隽字句。然所采多不伦,盖亦从类书摘抄,以备文字之用,非以是为着述也。

△《伦史》·五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成克巩撰。克巩字清坛,大名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国朝补选庶吉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是编以五伦分五门,各有子目,君臣为数四十五,父子为数二十二,夫妇为数十一,兄弟为数十六,朋友为数三十三。考克巩休致在康熙三年,此书成于康熙十六年,盖晚岁田居,借编摩以送老。采摭芜杂,固非所计也。

△《多识集》·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编。裔介有《孝经注义》,已着录。是书凡八种,一曰快书秘录,二曰广快秘录,三曰明百家说,皆杂录前人之说;四曰耕馀杂语,为宁阳张攀龙撰;五曰谭韵新书,摘王元祯《湖海搜奇》等书而成者;六曰遗诗碎金,则皆诗话也;七曰三国问答,为陈继儒撰;八曰梨云尺牍,为袁宏道撰。皆取各家原本节录之,不足以言着书也。

△《雅说集》·十九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编。是书采杂记小品凡十九种:一曰《札记内外篇》,二曰《闲居择言》,三曰《小心斋札记》,四曰《南牖日笺》,五曰《忠节语录》,六曰《岁寒居答问》,七曰《大中》,八曰《述古自警》,九曰《居学录》,十曰《庸言》,十一曰《好善编》、《身世言》,十二曰《荆园小语》,十三曰《野语》,十四曰《知至编》,十五曰《芝在堂语》,十六曰《管言》,十七曰《剩言》,十八曰《中语》,十九曰《退居琐言》。皆明季及国初人作,亦裔介随意摘录,刻为一集。

△《佳言玉屑》·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编。其体例与《多识集》、《雅说集》相同。所采凡陈继儒《读书十六观》十六条,《安得长者言》四十二条,《岩栖幽事》二十九条,徐太室《归有园麈谈》十一条,屠隆《娑罗馆清言》四十六条,皆取之《眉公秘笈》中也。

△《牛戒续钞》·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撰。裔介因世祖章皇帝刊印《牛戒汇钞》,乃裒集诸书所载有关于牛戒者,列为三篇。自序谓发明汇钞之本旨,而推广皇上好生之德云。

△《希贤录》·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裔介编。分为学、敦伦、致治、教家、涉世五门,每门又各分子目,以嘉言善行分注,乃康熙辛酉裔介致仕后所作。其嘉言多采诸家语录,善行则兼采杂说,不甚简汰云。

△《资麈新闻》·七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国朝魏裔介撰。其书亦钞撮杂说而成。卷一曰鬼神类,皆记幽冥因果,还魂托生之事。遇仙佛名号,必跳行出格书之,已决非裔介所为;至附冒襄镌经灵验四则,其中先大夫字乃襄自称其父,亦空一字书之,裔介亦未必如此之愦愦。卷二曰阴阳类,皆方术家言,云出《神枢经》、《洞玄经》、《人玄秘枢经》,次以杨光先《阳宅辟谬》,次以《星野诸图》。卷三曰词赋类,皆抄录优伶戏文小曲。卷四曰韵学类,全抄顾炎武《唐宋韵谱》旧文。卷五无门目,其子目一曰南中遗事,记福王时轶闻,所记黄道周用兵必系其两手以防肆掠,殆非事实,一曰都门三子传,乃王崇简作。卷六曰盗贼类,记李自成始末,颇称杨嗣昌之功,而以蔡懋德与李建泰同称,皆斥为庸鄙,亦非公论。卷七曰方域类,前为琉球图,后全录张学礼《使琉球记》。全书皆体例猥杂,谬陋百出,与裔介他书如出二手。又裔介以讲学为事,而此书推尊二氏,如恐不及,亦与其生平言行如出两人。疑或妄人所托名欤?

△《嗜退庵语存》·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严有穀撰。有穀字既方,归安人。是书为其子我斯所刊。称其晚年结庵城东隅,颜曰嗜退。网罗古名儒硕辅嘉言懿行,及阴阳图纬兵农礼乐百家众流之书,采综研究,成一家言,用以娱老。名曰语存,析为内外编。外篇卷帙稍多,故先梓内篇以问世。其书凡分三十类,分隶古事,间附论断。盖亦格言之类。我斯所谓阴阳图纬兵农礼乐者,则未睹焉,岂皆在外编乎?

△《胜饮编》·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郎廷极撰。廷极有《文庙从祀先贤先儒考》,已着录。是书杂采经史中以酒为喻之语,汇辑成编。自序谓不饮而胜于饮,故名之曰胜饮。然所录仅数十条,简略太甚。如引祭酒挈壶氏之类,亦多牵率。

△《经世名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苏宏祖撰。宏祖字光启,汤阴人。顺治丙戌进士,官知县。是编多采宋人格言及明人语录,分志学、明伦、修己、窒欲、慎言、待人、涉世、治家、训后、治道、当官、用人十二类。其曰《经世名言》者,自序谓关乎身心之学,所谓名言;裨乎出处之微,所谓经世云。

△《寄园寄所寄》·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赵吉士撰。吉士有《续表忠记》,已着录。是编采掇诸家说部,分十二门。曰囊底寄,皆智数事也;曰镜中寄,皆忠孝节义事也;曰倚杖寄,述山川名胜也;曰撚须寄,诗话也;曰灭烛寄,谈神怪也;曰焚麈寄,格言也;曰獭祭寄,杂录故实也;曰豕渡寄,考订谬误也;曰裂眦寄,记明末寇乱及殉寇诸人也;曰驱睡寄,遗事之可为谈助者也;曰泛叶寄,皆徽州佚闻也;曰插菊寄,皆谐谑事也,所载古事十之二三,明季事十之七八,采掇颇富而雅俗并陈,真伪互见,第成为小说家言而已。

△《择执录》·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家启撰。家启字诚庵,蔚县人。顺治辛卯举人,官广东新会县知县。是书杂采嘉言善事,分三十四门。盖乡闾劝善之书,赵善璙《自警编》之类也。以择执为名,过其实矣。

△《寿世秘典》·十八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丁其誉撰。其誉字蜚公,如皋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是书专为养生而作,凡分十二门,曰月览,曰调摄,曰类物,曰集方,曰嗣育,曰种德,曰训纪,曰法鉴,曰佚考,曰典略,曰清赏,曰琐缀。所引各条,俱各注书名于其下,大抵撮《月令广义》、《玉烛宝典》诸书为之。其法鉴、典略二门有录无书,注云嗣刻,则未成之本也。

△《同归集》·十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调元撰。调元字雨苍,石城人。据卷首胡世安序,盖尝以举人官教谕者也。是书成于顺治丁酉,杂采前古至明末国初故实,分孝顺、忠爱、孝行、世德、义门、女范、放生、佛果八门。每条附以论断,大旨主因果之说。故其自序称,愿以是集告天下之读孔、孟书而存菩提心者云。

△《闻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劳大舆撰。大舆有《瓯江逸志》,已着录。是编分为五集,每集前俱有自序,后附其子嵃跋。其三集序中称顺治戊戌榜发,落拓如故,盖尝举于乡而不第者也。所载皆前人格言懿行,末附儒门功过格、当官功过格二篇,乃取袁黄、颜光衷旧本删补之。其意在劝善规过,而皆主于积德积福因缘果报之说,则亦为下等人说法者也。

△《遂生集》·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晫撰。晫字丹麓,仁和人。是书前有顺治庚子晫自序曰:予所纂辑中,善恶果报,捷于影响,无非欲使天下之人不失好生之意,天下之物得遂乐生之情,故以遂生为名。书中盛陈因果,多参以神怪之说。如文昌化书之类,皆据为实事,盖为悚动下愚设也。晫所作《今世说》曰:曹顾庵目《遂生集》为鹫苑杠梁,《文津》为艺林餦脯。《文津》今未见,此集则了不异人耳。

△《畜德录》·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席启图撰。启图字文舆,震泽人。官内阁中书舍人。是集取周、秦以来迄于元、明嘉言善行,分为二十一类,亦间附批评。取《大畜象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之义,故以名书。

△《四本堂座右编》·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潮远编。潮远字卓月,扬州人。其序自称朱子之后,当有所考也。是书成于康熙甲辰,分四门,一曰起家,二曰治家,三曰齐家,四曰保家。每门又各分六子目,每目为一卷。皆杂采前言往行,因旧文而稍删润之。

△《敦行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鹏翮撰。鹏翮有《忠武志》,已着录。是书辑古来嘉言善行,以敦本适用分上下卷,中间又分二十一门。书成于康熙丁巳。后十年丁卯,慈谿县知县方允献为之注,盖鹏翮官浙江巡抚时也。所纪皆厚德之事,而以徵验一篇终之,则近乎因果之说,涉于有为而为矣。故列之杂家类焉。

△《学仕要箴》·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圻编。圻字邑翼,昆山人。卷首徐元文序,谓莘田侍御始集仕学格言,圻续为纂辑,凡分十类,曰存心,曰省身,曰型家,曰处物,曰养蒙,曰举业,曰居官,曰临民,曰仕宦,曰慎刑。首标蒋伊鉴定,伊即序所称莘田侍御。是此书实伊所作,而圻稍增益之,其标曰鉴定者,盖让其名于圻耳。

△《秦氏闺训新编》·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秦云爽撰。云爽有《紫阳大旨》,已着录。是书成于康熙丙寅,因吕氏《闺范》而增损之,而分为后妃、女主、女道、兄弟、妇道、妯娌、嫡庶、母道、后母、杂录、处变十一目,则体例略殊。

△《庸行篇》·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牟允中撰。允中字叔庸,天津卫人。是书因扬州史典《愿体集》而参补之。皆先正格言,分门编辑,自达观以至警醒,凡三十三类。每类采辑数十则,大都取其明白显易,可以训俗化愚。其立教类有允中自着读书之法,兼论及于时文,并引八股讲论数条,盖以训其家塾子弟者也。

△《人道谱》·(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闵忠撰。忠,归安人。是书仿刘宗周《人谱》之意,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之要,分为八集,各为标目,杂采史事而各引先儒之说以发明之。

△《读书乐趣》·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伍涵芬撰。涵芬字芝轩,于潜人。康熙丁卯举人。是书首载朱子《四时读书乐歌》,以见命名之意。然四诗《晦庵集》不载,据《仙居县志》,载此四诗题为县人翁森作。称森字秀卿,号一瓢,宋亡后隐居不仕,着有《一瓢集》云云,则涵芬题为朱子者误也。书中分荡胸、澄心、澹缘、怡情、论文、励业、品诗七类。而怡情类半载《花谱》,品诗类附入己作,亦庞杂之甚。

△《砚北杂录》·(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黄叔琳编。叔琳有《砚北易抄》,已着录。是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昆虫、草木,凡经史所载,旁及稗官小说,据其所见,各为采录,亦间附以己意。大抵主于由博返约,以为考据之资。中多签题粘补之处,皆叔琳晚年手自删改,盖犹未定之本也。

△《孝史类编》·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齐贤编。齐贤字敬思,嘉兴人。是编前列孝经,次述历代帝王孝行,次述历代孝子,各以事迹相似者分类纪之,凡二十有二门。孝为百行之原,发于至性,各不相师,未可冗陈条目。至于修道度亲一门,尤为二氏之言,非儒者之道矣。

△《经术要义》·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高元标撰。元标字琴山,嘉兴人。其书杂采旧文,分门排纂,自孝行至闺范,凡二十五目。末附报应一门,所徵引尤涉荒诞,标曰《经术要义》,未免名实不符矣。

△《查浦辑闻》·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查嗣瑮撰。嗣瑮字德尹,海宁人。康熙庚辰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书乃抄撮杂家之言可资博览者,大抵皆节录原文,无所考据,间有自附新语,不过数条。下卷内有西湖事迹十馀则,乃以补吴炜《钱塘志》所未及者。其以《鹤林玉露》为葛立方作,未免笔误。至以杨瑀为杨琚,以叶子奇为叶子才,则校刊者之疏也。

△《会心录》·四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节序同风录》,已着录。是编杂采古人清言佳事,略如沈括《清夜录》、周密《志雅堂杂抄》之例。自序云,不考出处,不次前后,不分体例,间有复讹者,亦懒于删。盖林居多暇,姑以寄意而已,非有意于着书也。

△《范家集略》·六卷(原任工部右侍郎李友棠家藏本)

国朝秦坊撰。坊字表行,号俨尘,无锡人。是编分身范、程范、文范、言范、说范、闺范,自周、秦以及明代,凡前贤格言懿行,汇为一帙。然颇冗杂,如宋太祖誓碑一事,既以帝王之事杂于臣庶中,而不杀柴氏子孙,亦无预于身范也。

△《范身集略》·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秦坊编。坊《范家集略》以身范为先,然仅书中之一门,未为赅备,故继为此编,专明范身之义。分为八部,曰成部,应部,容部,贞部,慎部,坦部,辨部,诫部。每一部为一卷,各有子目,共二十六目。《范家集略》皆不载所出之典,而此所徵引,必注某人某文,体例较善。然捃摭既富,亦不免儒、墨兼陈。

△《闲家编》·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俊撰。士俊字犀川,平越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河东总督。是编分家训、家礼、家政、家壶四门,又各立子目。皆杂引古书,间参以己见,大抵习见之词。其家壶之名又颇嫌杜撰,于古无稽也。

△《训俗遗规》·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着录。此书乃其为江苏按察使时以狱讼繁多,因集古今名言人人易晓者,勒成四卷,刊布宣谕。后无锡华希闵为之重刻,又益以邵宝《手帖》、顾宪成《示儿帖》、高攀龙《家训》及国朝张英《聪训斋语》,及其先世悰韡所着《家劝》,共为一编云。

△《学统存》·二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宋士宗撰。士宗有《史学正藏》,已着录。是书分二十四门,各为一卷,多摘录前人之说。其自序谓周有老、庄,宋有象山,明有文成,兼之宗杲、大鉴辈日与吾党争理,即濂、洛、关、闽复生,不能骤起而胜也。大抵攻陆、王之学以尊程、朱。然书名学统,而中多杂引史事及说部诸书,庞杂不可枚举。至志异一门,尤多怪诞不经之语,如《清异录》所载缱绻司氤氲大使之类,岂亦有关于道学之统乎?

△《权衡一书》·四十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植撰。植有《四书参注》,已着录。是编杂采诸书之言,而间断以己意,分类四十,子目一百四十九,每一类为一卷,惟制胜分二子卷,故为四十一卷。其曰《权衡一书》者,自序谓王充有《论衡》,苏洵有《权书》,《论衡》《权书》皆为一家之私意,而此一书则合古今之嘉言而为之权衡也。然惟其为一家之言,故其析理有定说,虽偏而不杂。植乃聚百家之言连篇累牍,繁而无章,忽似类书,忽似说部,其病正在不主一家也。

△《多识类编》·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曹昌言撰。昌言字禹拜,新建人。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分动物、植物二门,杂采诸书所载物性、物理,以俪语联缀成文,颇为博洽。前有南城陶成序,称雍正丁未仲夏,昌言以疾卒,年二十有八。其兄以所着《格物类纂》二卷付梓,乞成为序。所称书名与此本不符。末有其兄茂先所作行状,则称昌言闻名山胜迹,异卉奇葩,必周历游览,考其本末,间从野老农夫询动植情形,得其实,归即笔之于书。所着有《玉隆纪游》、《多识类编》、《舆图辑略》、《四书荟言》诸书,今仍名《多识类编》。殆初名《格物类纂》,后改今名欤?

△《养知录》·八卷(编修曹锡龄家藏本)

国朝纪昭撰。昭有《毛诗广义》,已着录。是编乃其训课家庭之作,杂引诸书所载嘉言懿行,而以己意发明之。分为八门,一曰论事父母舅姑,二曰论别夫妇内外,三曰论处兄弟妯娌,四曰论教子孙,五曰论厚宗族,六曰论御奴仆,七曰论制财用,八曰通论大旨。皆为家庭以内而设,故不及涉世之事。其曰《养知录》者,自序谓人为利欲所昏,习俗所染,于是尽失其本心之明。岂人本无知哉!盖所以丧其良心者有由然耳。特为指其大义,以养其良知良能,故曰养知云。

△《闲家类纂》·二卷(侍讲学士彭绍观家藏本)

国朝彭绍谦撰。绍谦字济光,长洲人。乾隆丁卯举人,官至曹州府桃源同知。是编裒辑治家格言,分为十类,曰敦伦,曰培本,曰学术,曰闲邪,曰慎交,曰壸教,曰贻谋,曰治生,曰驭下,曰广爱。贻谋门后附家塾课约一篇,则绍谦所自述也。大旨为启导下愚而作,故多涉于计较利害。然不谈因果,亦不谈神怪,在劝善书中,犹为不诡于正云。

△《课业馀谈》·三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陶炜撰。炜字宾玉,秀水人。其书仿《释名》、《广雅》之体,采辑经史中浅近而易解者,以类编载,自天地至古音转注,分二十有一篇。大概人所习知,稍加裒缀,别无考订之处。甚至采《昭明文选》之注,连行累牍,而没所自来,尤非着书之体。

△《福寿阳秋》·(无卷数,内府藏本)

国朝魏博编。博字约之,江宁人。其书凡分五集,首集为劝善篇,二集为省克编,三集为修齐录,四集为秦庭镜,五集为清凉散。皆取前人格言,编次成书。大旨劝人修福延寿,故以为名。然多主于因果报应,故不免阑入二氏之说。

△《言行汇纂》·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之鈇撰。之鈇号朗川,湘阴人。是编分四十门,皆杂采古人嘉言懿行,以己意润饰之,皆不着所出,亦不尽原文所有。盖通俗劝善之书,为下里愚民而设者。故语多鄙俚,且多参以祸福之说云。

△《诸儒检身录》·一卷(鸿胪寺少卿曹学闵家藏本)

国朝令狐亦岱撰。亦岱字太峰,猗氏人。由左翼宗学教习官缙云县知县。是编即其官缙云时所刻。杂采诸儒格言,分为八门,曰读书,曰讲学,曰治心,曰持躬,曰处事,曰接物,曰理家,曰居官,共一百六十二条,各以己意发明之。词旨浅近,盖为初学设也。

△《心镜编》·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谭文光撰。皆裒辑前言往行之可为法戒者,故以心镜为名。分敦伦、修身、勤学、积德、治家、居官、涉世、爱物、乐天、养生十类,每一类为一卷。取格言旧本抄撮而成,亦《自警编》、《厚德录》之类。

△《子苑》·一百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不着撰人名氏。抄本之首有籍圃主人、麦溪张氏二小印,不知为着书之人、为藏书之人也。其书杂采诸子,分人伦、性行、学业、政事、人事五门,每门之中又各分子目,于一事而彼此异同,或字句有增损者,皆参校分注,其用意颇不苟。而所载泛滥太甚,如《博物志》旧列小说家,谓之子可也;《水经注》则史部地理之书,《檀弓》亦经部《礼记》之文,总曰《子苑》,名与实不相应也。是亦爱博之过矣。

──右“杂家类”杂纂之属,一百九十六部,二千七百二十三卷,内十三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每种书写一篇提要,卷首有圣谕,有表文、职名、凡例,载有全书的撰写过程及编写体例;下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其中经部分十类,附子目九个;史部分十五类,附子目二十六个;子部分十四类,附子目二十六个;集部分五类,附子目五个,共六十二个子目。每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子目间有按语,可以说明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流派、相互关系及划分类目的理由。由于每种书目下都有提要、作者生平、著述渊源、著录卷数、版本、内容评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乾隆以前历代的经籍,对后世学者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有重要帮助,因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清代有多种版本。现通用有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的武英殿本,附有《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及《四库书目索引》,另有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了浙江翻刻武英殿本,改名《四库全书总目》,是目前的最佳本。

猜你喜欢

  • 卷一百 新乐府辞十一

    ○乐府倚曲(唐·温庭筠) 【汉皇迎春辞】 春草芊芊,晴扫烟,宫城大锦红殷鲜。海日如融照仙掌,淮王小队缨铃响。猎猎东风展焰旗,画神金甲葱笼网。钜公步辇迎句芒,复道扫尘鸾篲长。豹尾竿前赵飞燕,柳风吹尽眉间黄..

    15 乐府诗集 2025-10-14
  • 卷四十三 相和歌辞十八

    ○楚调曲下 晋·陆机 一曰《婕妤怨》。《汉书》曰:孝成班婕妤,初入宫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自鸿嘉后,帝稍隆内宠,婕妤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婕妤,赐姓卫,所谓卫婕妤也。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微..

    10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一 郊庙歌辞一

    (《乐记》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是以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明其有损益。然自黄帝已后,至於三代,千有馀年,而其礼乐之备,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颂·昊天有成命》,郊祀天..

    1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一 乐府上

    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心。灞上轻薄行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此中生白发,疾步..

    15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一 几策一首

    审势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

    15 嘉祐集 2025-10-12
  • 卷第四百四十三 畜兽十

    麈 吴唐 李婴獐 刘幡鹿 仓鹿 科藤 铜环 鹿马 紫石 陆绍弟 唐玄宗 彭世 鹿娘 张盍蹋 车甲 嵩山老僧 王祜 杂说兔 岚州 杨迈----------------------------------------吴唐吴唐者,庐陵人也,少好射猎,矢不虚发。尝方..

    13 太平广记 2025-10-11
  • 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

    陆乔 卢江冯媪 窦玉 李和子 李僖伯----------------------------------------陆乔元和初,有进士陆乔者,好为歌诗,人颇称之。家於丹阳,所居有台诏,号为胜境。乔家富而好客。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

    1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第二百四十三 治生

    治生 裴明礼 何明远 罗会 窦乂贪 滕蒋二王 窦知范 夏侯彪之 王志愔 段崇简 崔玄信 严升期 张昌仪 李邕裴佶 元载 张延赏 卢昂 崔咸 崔远 江淮贾人 龙昌裔 安重霸 张虔剑 ----------------------------------------治..

    17 太平广记 2025-10-09
  • 卷第一百四十三 征应九

    徐庆 周仁轨 徐敬业 杜景佺 黑齿 常之 顾琮 路敬淳 张易之郑蜀宾 刘希夷 崔玄暐 宋善威 李处鉴 曲先冲 吕崇粹 源乾曜毋旻 杨慎矜 王儦 崔曙 元载 彭偃 刘淝 韩滉 严震 李德裕李师道 韦温---------------------------..

    6 太平广记 2025-10-08
  • 卷第四十三 神仙四十三

    尹真人 卢山人 薛玄真于涛--------------------------------------------尹真人犍为郡东十余里,有道观在深岩中,石壁四壅,有颜道士居之。观殿有石函,长三尺余,其上錾出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于鬼工。而缄锁极固..

    15 太平广记 2025-10-06
  • ●北堂书钞卷第一百四十三  酒食部二

    隋祕书郎虞世南撰南海孔广陶校註緫篇一○緫篇一下天子四食「白虎通云天子四食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四方不平四时不顺者有彻膳之法也○今案近本白虎通礼乐篇四食作日食膳作乐餘同陈本亦作日食窃以為不及旧钞之..

    12 北堂书钞 2025-10-06
  • 卷一 风月瑞仙亭

    入话:朱弦慢促相思调,不是知音不与弹。汉武帝元狩二年,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为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贯串百家,精通经史,虽然游艺江湖,其实志在功名。出门之时,过城北七里许,口升..

    23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5
  • 卷一 合同文字记

    入话:吃食少添盐醋,不是去处休去。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话说宋仁宗朝庆历年间,去这东京汴梁城离城三十里,有个村,唤做老儿村。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年四十岁,妻已故;兄弟..

    20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5
  • 卷一 西湖三塔记

    入话: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溟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此诗乃苏子瞻所作,单题两湖好处。言不尽意,又作一词,词名《眼儿媚》:登楼凝望酒阑囗,与客论征途。饶君看尽,名山胜景,难比西湖。春晴..

    1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5
  • 卷一 简帖和尚

    公案传奇入话《鹧鸪天》:白伫苧千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长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救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大国长安一座县,唤做咸阳县,离长安四十五里。一..

    18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5
  • 卷一 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

    入话:谁家弱女胜姮娥,行速香阶体态多;两朵桃花焙晓日,一双星眼转秋波;钗从鬓畔飞金凤,柳傍眉间锁翠娥。万种风流观不尽,马行十步九蹉跎。这首诗是柳耆卿题美人诗。当时是宋神宗朝间,东京有一才子,天下闻名,..

    22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5
  • ●文渊阁书目卷一

    ○天字号第一厨书目 △国朝 皇明祖训一部一册(完全) 皇明祖训一部一册(阙) 祖训录一部一册(阙) 祖训录一部一册(阙) 祖训录一部一册(阙) 祖训条章一部三册(完全) 祖训条章一部一册(完全) 祖训条章一部..

    22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 卷一 天部上

    ○天第一 §叙事 《河图括地象》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未分,其气混沌;清浊既分,伏者为天,偃者为地。《释名》云: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物理论》云:水土之气升为天。《尔雅》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18 初学记 2025-10-05
  • 卷一千 ◎百卉部七

    ○萍 《尔雅》曰:苹,萍。(死晷浮萍,江东谓之{艹缥},音瓢。)其大者蘋。 《毛诗·彩蘋》曰:《彩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供祭祠矣。于以彩蘋?南涧植吊。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

    15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四十三 ◎鳞介部十五

    ○拥剑 《广志》:拥剑,似蟹,色黄,方二寸。其一螯偏长,如足大指,长三寸馀,有光,其短细者如簪。 《异物志》云:拥剑,状如蟹,但一螯偏大耳。何逊诗云:"跃鱼拥剑",是不分鱼蟹也。 崔豹《古今注》曰:蟚螖,(..

    15 太平御览 2025-10-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