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避寇集 / 马一浮

庚辰 一九四〇年

2025-09-06 12:21 避寇集

杂 感 三首

不住孤峰顶,将寻下泽游。有生皆念乱,无地可埋忧。春草忘言绿,沧江尽日流。残年知物理,任运更何求。

莫问西来意,唯消一字禅。掌擎千世界,眼烁四王天。弄影猿窥月,驰心鹿趁泉。拈提俱不到,觌面隔山川。

每为斯人惜,常于异类行。随流翻得妙,任俗强安名。山鸟衔花乱,溪鱼出水惊。翛然成独往,太息此时情。

夕 望

野处看天迥,闲行夕气清。山椒初月上,树杪一星明。随分堪忘老,穷年未解兵。从知心境寂,到眼是升平。

行 野

全生幸就闲,寂观悟《屯》《蒙》。目击知道存,耳顺知民聪。斯人信吾与,万物将毕同。胡为异肝胆,爱恶成相攻。及春犹泮奂,散策欣所逢。畦蔬因地味,寸穗皆天工。雨旸悦草木,鸡犬亲儿童。物情不终睽,感至理自通。山栖乐行野,群卉何葱茏?遂生会有时,条达来心胸。儒墨岂足异,狂简亦可风。我思唐虞仁,再睹黎民雍。

次韵答吴孟复见赠

体物今知赋海难,向来轮扁笑齐恒。南人学道如窥牖,裸国行游却整冠。衰病终年忧战伐,流离何地共团圞。移书千里劳相问,喜见高吟一字安。

寒食谢诸友馈问兼答讲舍诸生

海沤电拂倏无邻,乘化观缘得暂亲。岂有风轮持世界,但凭愿力向斯人。黍离麦秀终飘泊,谷响泉声孰主宾?留取瓣香酬古佛,衰残何意惜余春。

上巳日偶成用前韵

庾信哀时尚有邻,扬雄异代或相亲。山中薜荔忘归日,江上烟波思远人。楚畹滋兰疑昨梦,吴宫巢燕又新宾。移花买石寻常事,祇是池塘已暮春。

再和上巳日韵 二首

老去方知体物亲,兴来扶杖过西邻。年深洞壑唯藏雾,野净桑麻却少人。择日登遐逢鲁兀,初筵饮酎数虞宾。江南三月花飞尽,鶗鴂声声似饯春。

潜鱼翔鸟并交亲,翠竹苍松喜接邻。身入山林忘世味,心通天地属诗人。梵刹犹存三代礼,明堂不见四夷宾。常星夜落流沙远,别有拈花一线春。

王静伯见示新撰蜀风记两川风俗甚详书此答之

《荆楚》记岁时,《桂海》志虞衡。岂如《蜀都赋》,闳丽侔《两京》。览君问俗对,增我怀古情。蛮夷久猾夏,麋鹿犹全生。议兵失天险,野祭亡民正。三川更市朝,八表空峥嵘。匪风念周道,式微知变声。蒟酱不可求,归卧读《山经》。

咏 古 用人字韵

辞赋相如宋玉邻,争夸羽猎胜和亲。却怜炙毂雕龙手,同是鸾飘凤泊人。沛上风云思猛士,南楼游衍罢谈宾。新蒲细柳年年绿,何处莺啼旧苑春。

为朱铎民题陈石遗送其之官兰州诗序

昔闻都护奏,今睹拾遗篇。转饷犹邛笮,防边忆酒泉。新猷安石壮,旧牧季高贤。送别诗人意,经邦亦可传。

题章太炎文录

汉初儒术亦既绌,黄老刑名天下式。贾生为术良已疏,犹令绛灌无颜色。屠沽刀笔并封侯,经世文章不见收。剩有穷愁传礼议,心怜博士等俳优。章君有《丧服议》《救学弊论》,并为时人所不能言。

禽 诰

顾欢掌上山禽集,尽日啁啾鸣不息。争如海畔弄鸥人,空水相忘不相识。等慈大士观众生,毛衣刬却剩虚名。语言三昧成何用?不救榆枋自足情。

病起得无量书并示南温泉见怀诗用此代简谢赐序避寇集兼速枉教

登楼病肺一朝苏,海印遥通帝网珠。鹙子灵山劳记莂,蚕丛开国尚征诛。青天云在心俱往,夜雨龙吟树半枯。隔竹依松相望久,乘风御气得来无?

闻巴中频有空惊用前韵再简无量

空中舍利雨如珠,朽宅真同绝后苏。罗刹每因三毒炽,铁围不见四凶诛。援琴漏尽山犹舞,聚指冠成骨早枯。久信那伽常在定,未知丹灶竟安无?

寄怀万慧法师仰光

不隔灵光莫系风,梦中流转尚飘蓬。寄书金色拈花侣,可忆西湖卖酱翁?无舌人来应解语,吹毛剑在任挥空。六牙白象何时见?欲问瞿昙那一通。

为樊漱圃题樊绍述集

古者文与元气侔,降而渐靡乃俳优。唐贤起敝轶八代,其志上欲窥殷周。魁纪公书不可求,绵绛佚文犹见收。寸缣片玉珍共球,文从字顺今无俦。独许昌黎具只眼,岂若徐庾矜雕锼!蛮夷猾夏众庶咻,经籍道熄圣所忧。良冶之后能为裘,镇也白首思冥搜。抱书岩穴从吾游,今我何为滞嘉州!空山雨湿猿狖愁,金石不止万物流。取书还尔三叹息,无令言语增疮疣!

瞑 言 八首

寐中有言曰寱,寐觉而言曰寤。寱者,瞑言也。今天下之为言者,其为寤邪?其皆寱邪?吾不得而知之。病榻寂寥,感诸夷扰攘,有如 梦,遂成独谣,目以瞑言,非示寤者。

险阻成山海,迁流有岁年。明夷将入地,太白屡经天。故垒唯秋雁,荒林尚暮蝉。谁能驱虎豹,失计养鹰鹯!

奇计倡优拙,余威铁剑铦。驱民犹陷阱,攘国在飞钳。后羿弓还折,昆冈火正炎。振矜离畔速,况乃竭鱼盐。

成宪王官旧,神祠景教微。分茅侵地入,横海霸图归。邢卫邦犹活,仪秦计已违。楼船堪一战,祇恐误芳菲。

才士能高议,名王忆远征。林边谁氏塔,车上昔年盟。誓约蓝皮黯,降幡白鸟明。朝歌遗俗久,覆手是长城。

筹策尊孤立,讴歌止半球。长筵贪袖舞,遍地梦钱流。市易三河富,联盟一语休。犬羊非俊物,湩酪尔何求!

墨氏矜非乐,名家务去尊。并兼仍帝力,仁义总侯门。偶语刑方亟,群雄气可吞。干戈终不戢,智尽数鸡豚。

悔教逢蒙射,犹稽涿鹿诛。枭心缘暗恣,蚁命与膻俱。膑绝思扛鼎,形残类续凫。鬼方良可伺,东海有时枯。

聚湿三川气,惊雷六月声。峡围奔濑急,天压瘴云平。夜雨諠蛙黾,晨风卷旆旌。荣枯俄顷事,秦楚定空名。

新涨谣

四夷不守守四郊,秋风吹折三重茆。鸟飞啄屋垂羽翼,将雏冲雨移橧巢。武库人人夸智计,老翁噤口如悬匏。雷霆震耳走不辍,比邻鸡狗犹欢呶。君不见昨夜江头新涨落,鰕 鱼鳖争堂坳。

迟无量久不至却寄

荒江白屋傍风雷,问水看天日几回。世谛不堪扶老说,故人肯为破愁来。飘镫细雨微茫见,窜谷幽花惨淡开。鲑菜蒪羹俱梦杳,干戈无奈正相催。

马君武挽词

初服纷兰佩,隤年独桂丛。干戈丝竹外,山水乱离中。高议金门远,游车下泽同。祇今悲宿草,无复怨回风。

秋夜闻警

鼓角声初动,麇麚迹满林。无言天梦梦,不寐夜沉沉。水国秋风早,边氓疟疠深。平羌江上月,独照百年心。

杂 兴 二首

石势天根接,林光海气蒸。行山多猛兽,入寺少残僧。水尽鱼争饵,巢空鸟避矰。崎岖邦国计,落日下高陵。

望远思芳草,避人甘鸟群。愁心一轮月,归路万重云。山色阴晴见,猿声日夜闻。流波终电谢,余孽尚纷纷。

迟钟山不至寄简

栖栖缘梦事,踽踽益忧焚。恻恻望南岳,迢迢礼白云。巴山犹可度,羌笛不堪闻。应念峨眉月,清光独为君。

寄怀无量成都 二首

凌云山下日西斜,野寺空庭散暮鸦。却望门前江水碧,锦城东畔似天涯。

越客惊心海上槎,况闻羌笛近三巴。秋来十日深山雨,落尽檐前一树花。尔雅台有紫薇一株,盖百年物。秋初着花甚繁,今蘦落尽矣。

喜得无量惠诗再次前韵奉寄

惊人佳句似春雷,恰胜云中采药回。锦里幽居因地迥,词源江水自天来。喜闻密咒瞋龙伏,先得金鎞翳眼开。书字藏怀应不灭,游车乘兴未容催。

秋潦叹

愁心酝秋霖,日共江水长。乱流舟楫危,崩岸鼋鼍上。群黎忧墋黩,昊天同泱漭。禹胝鲧则殛,羿射奡犹荡。率土浩方割,亢龙仍纠攘。智殚五行汨,力堙九河广。岂假吕梁术,终堕余且网。凿坚酾百谷,在古义无爽。湍悍生民嗟,焉得天下往!病翁识气沴,坐聆哀壑响。怒积风涛生,翳豁星月朗。何时履安流,置国平如掌!

连雨水涨不止

昨日篱东江水平,草侵沙岸有鱼行。湿云不动连山暗,愁听滩声杂雨声。

野 圃

寂后观缘渐入微,江郊凉雨淡秋晖。藤花穿户垂旒细,瓜蓏盈阶实鼎肥。泥颗蟠蜗初并国,篱边斗鹊竟忘归。独留野圃生成意,未觉人间万事非。

移 菊

万国方云鸟,深山忽绮纨。似分琼玉佩,应共药苗餐。叶大根须护,风欹露正漙。故园秋色好,花发与谁看?

陇上吟

早闻法曲奏伊凉,此日胡笳总断肠。飞鸟无声边月冷,铁衣一夜已先霜。

从军行

云暗关山迥,风吹塞草低。九州瀛海外,落日大荒西。率土征求急,无家远近齐。蓬蒿纷满眼,早晚制鲸鲵。

赠寿毅成

学道贵晚闻,五十君始壮。受和识性甘,代斫谢时匠。事业寄苦茗,经纶比盐酱。嗟彼生民瘥,未睹邦国让。犹得餐落英,何须铲叠嶂。秉心既泽物,在手皆郁鬯。含精饮沆瀣,忘年逐禽尚。不随万象凋,将悟如来藏。

九日再答无量 二首

无量自桂湖还,见答前寄诸诗,并写示成都近作多篇,书此奉酬。

江濑清秋送夕雷,山窗晓霁宿云回。诗如上药风痹已,书带名湖桂影来。客径苔生长不扫,封泥箧满又重开。登高苦忆经时约,待取深杯细细催。

赤甲移居复几回,东林谈义少宗雷。书签药裹随年弃,云鸟虫沙入咏来。藕孔兵车愁地尽,华严楼阁望君开。贻诗足抵茱萸佩,头白微吟漏正催。

答王敬身见赠

珥笔曾依太华边,高吟应悟永嘉禅。羁游今向离堆住,愁卧空闻笛赋传。此土贞居惟竹杖,君家旧物是青毡。剑南秀句劳相问,差喜玄亭未寂然。

题张德钧藏宜黄丘居士遗著楞伽疏证残卷 三首

离名不秉故须名,谩道生姜树上生。五百年来宣胜义,针锥着处仗深经。

法王法令白衣传,蛛网尘封识旧编。兜率亲闻玄外句,祇今一塔枕松眠。

江西盐酱不曾无,双履穿云事已殊。庞老临行留半偈,后人珍重护衣珠。

答吴子馨用上巳日韵见怀

蕙带荷衣绝少邻,丰狐文豹若为亲。鲛涎日暖还生雾,鼬径蓬飞似有人。入社难逢陶靖节,买山应让郗嘉宾。行吟恰忆丹枫落,花发江南正小春。

杂 喻 四首

鬼车涂豕竞张弧,射遍千家白泽图。后有玄罴前赤豹,登山空戒佩灵符。

沟水东西各自流,落花扶不上枝头。道逢海若量尧桀,豪末丘山苦未休。

新罗百济尽游魂,蜂蚁今跨上国尊。祇为秦皇求药误,悔教徐福长儿孙。

鸜鹆爰居迤逦来,广川风暖识禽灾。仙人鸾驭排云出,王母终嗤汉武才。

追怀君武 三首

君武之殁,曾寄诗挽之。近无量写示挽诗三绝,枨触旧怀,因复继作。

玉田词让半塘工,浙有强邨桂蕙风。投老欢悰俱尽日,月牙豆粥思悲翁。君晚年好词,亦以晚清词人多桂产也。予避地至桂林,君饭之于月牙山,食豆粥甚美,因得见《元祐党人碑》,相与慨叹,思之犹昨。

四十年前探禹穴,老来一夕话巴山。不堪更记尘中事,凋尽朱颜意转闲。予始识君沪上,相将同上会稽,至今垂四十年矣。去年予入蜀,君亦自桂林来重庆,一晤于酒楼,意兴萧索,自此遂不复见。

残年易阅死生多,转绿回黄是刹那。旧友难逢新冢满,白杨风起奈愁何!

再答无量

未许全生学《马蹄》,每因《齐物》问王倪。禽栖鲁阙三冬暖,车到襄城七圣迷。凿后灵根亡溟涬,西来密意绝町畦。相逢莫话曹溪月,但乞新诗石上题。

为张伯珩题朱石君书清高宗正阳桥疏渠记

秘阁黄麻写瘦金,宣和朝士昔如林。冬官他日营三辅,但与胡僧话水深。

尔雅台偶成

江心山阁倚嶕峣,南树冬荣北树凋。窗外清阴惟久竹,与人忧喜不同条。

题传灯录

少室山前雪正深,栖栖鲁叟尚援琴。纵教吸尽西江水,难觅当年断臂心!

书院馈米二斛以代一岁之膳戏成二绝博诸友一笑藉酬庐陵米价兼谂后来达者 二首

应计休粮莫聚粮,老夫枣柏可充肠。诸天送食成孤负,种得山前麦未黄。

顶门空自下针锤,香饭何劳别甑炊。七日藜羹长不糁,满山黄独正葳蕤。

答艾宇眉

敢比西河老,差同郑圃居。嘘天初丧我,渡水得逢渠。任运杨生肘,无心乐出虚。尺书劳问讯,岁宴孰华予!

以风留诗为别书此答之即以赠其行

荆棘林中掉臂行,乱离何日偃佳兵。披衣弊垢无珍御,入坐聋喑有目成。李杜文章非俗好,巴歈歌舞更新声。以风将往重庆歌乐山。 北楼明月宣城赋,曩年以风居宣城,尝辑《北楼志》。 总是西湖旧别情。

答杜肖菊见怀

故人有语慰飘零,比塾齐年老复丁。来书中语。 拄杖久耽方外趣,微言空寄壁中经。佳兵驱我头先白,律句推君眼尚青。长望五峰天际远,肖菊在永康方岩。 涉江休问子云亭。

再答杜肖菊贻诗存问次见和茶字韵

山翁不顾市儿哗,或许颓龄就菊花。魔事难消方教战,客来无语但行茶。晨镵黄独邀僧饭,杖系青钱送酒家。终待骑牛函谷去,漫劳叱石问金华。

答林镜平见怀

亡友瑞安林同庄与予交甚笃,居杭近二十年,无逾旬不相见。镜平其冢嗣也,为人真挚坦易,有父风,书法酷肖其父,以医术自给,泊如也。戊寅予避地江西,镜平亦在。及予将逾岭而西,镜平送之赣州而别。忽忽两年,今来书附诗见怀,既嘉其笃旧,复喜其能诗,书此答之。

垂老何心作远游,故人有子慰离愁。传家笔势鹅能换,系肘神方木可求。佛是医王因病现,智如火聚愿兵休。书来一别沧江晚,忽忆杭州又赣州。

喜无量见枉乌,尤忆昔年同憩焦山。海西庵江天云物,仿佛相似而世事。已非吾二人者亦,老矣犹得执手于。患难之余焉能无感,因作此诗。以寓宿昔共抱蝉蜕,尘埃之志老而不改,史迁爽然于屈贾晦翁托喟于参同得其意者,亦无间于古今也。

四十年前两狂客,浮玉峰头读道书。雪埋酣卧焦处士,鹤冢篆铭陶隐居。今狂古狂日相遇,仰追仙跷执化袪。世事如云旋变灭,老来回首江东墟。波旬驱我离堆住,此日伽蓝重道故。梦里寒山夜半钟,兵前九野弥天雾。寺门不见泊吴船,月下犹疑横北固。麋鹿尚迎箕颍客,丹砂已负沧洲趣。豪士临江诩射蛟,不忧折鼎况焚巢。暮年诗赋各萧瑟,但寄《思玄》作解嘲。早悟人天同指马,终携询惠入云霄。苍梧碧海连朝话,足抵黄河一寸胶。

寄题王心湛阳明学

口中衔石阙,坐见劫火烧。天人在何许?或有龙场苗!迷悟不由他,今古元同条。仁者勤善巧,未欲虚空逃。尺书远见遗,令我思参寥。阳明乃古佛,岂与万象凋。于何证良知?冥冥亦昭昭。聋俗眩名字,郑声乱《箫》《韶》。廓彼垢染心,默成意已消。赞喜自吾分,附诗慰飘摇。所嗟言语拙,未至功德超。慎勿恣流布,但可示久要。

题思旧馆图

思旧馆者,明鄞县全太常大程为王评事家勤所筑,在鄞之东钱湖。明亡,浙中诸遗老谋恢复,鄞张忠烈煌言、钱忠介肃乐俱与。全、王交密,王访全于山中,值全不在而去,中途为逻者所获,竟殉焉,全因筑馆以思之。今其地为童氏居,亦曰童谷。童次布好文,追慕乡贤遗烈,属余樾园为之图,书来乞题,为书此绝。

赤堇山前斸紫芝,芦中人去鸟归迟。南冠心事西台恨,付与儿孙作画资。

无量见枉山中留止旬日以将如青城遂还成都别后却寄

山栖饮露慰凋年,目击忘言在帝先。姑射神游知损益,函关气见得坤干。还丹驻世应无疾,天眼观身是众缘。芝草琅玕随意长,青城道法定新传。

无量见和长篇因复成短律奉酬

塞向今知内视专,真人任物自逢天。江山凿处蚕丛杳,琼玖盈裾鸟篆妍。去圣时遥唯法象,华予岁晏赖诗篇。及春可许重游衍,石鹤初鸣瓦屋巅。

岁暮寄怀浙中诸故旧

万国兵前一雁声,千山深处背人行。观缘目极朝霞变,怀旧心同海月生。语是流泉亡圣解,峰留残雪待春晴。孤游已倦风尘黯,莫问三都与两京。

庚辰岁除遣兴 二首

头白斋心学坐忘,宵残炳烛送年光。言因俗异真俱遣,行与忧违乐可常。痴尽苍生终罢战,春来清梦似还乡。时人竞逐羲和驭,遍地弯弓射九阳。

沧沧寒日尚临轩,云外三山雪正繁。伐竹苦传供美箭,种桑悔不植高原。村尨当路时惊客,病鹊依檐懒负暄。愁思每随江水去,似闻巫峡有啼猿。

马一浮,浙江绍兴人。名浮,幼名福田, 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曾任中央文 史馆副馆长,浙江文史馆馆长,晚年为浙江大学教授。著有 《泰和会语》、《宜山会语》、《避寇集》、《复性书院讲录》、《尔 雅台答问》、《老子道德经注》等。本书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于1937-1941年期间所作。当时因抗日战争爆发,马一浮先生由桐庐经赣、桂辗转避地至四川,故自编为“避寇集"

猜你喜欢

  • 辛巳 一九四一年

    童子李芳远乞书为弘一法师寿即以代简敬问法师安隐 二首世寿迅如朝露,腊高不涉春秋。宝掌千年犹驻,赵州百岁能留。遍界何曾相隔,时寒珍重调柔。深入慈心三昧,红莲化尽戈矛。赠童子李芳远芳远承事音公,宿根不浅,..

    2 避寇集 2025-09-06
  • 己卯 一九三九年

    巴中咏古秦楚英豪尽一丘,巴賨人散水长流。刚风不碍剩轩入,嘉月时闻解佩游。祇为有情怜杜宇,翻因多雾却蚩尤。江东微管知谁属,猛士如云下九州。凌云寺偶来石火光中住,闲踏毗卢顶上行。定后佳兵春雨迹,花前古帝杜..

    2 避寇集 2025-09-06
  • 戊寅 一九三八年

    古樟行西昌古县多古樟,大者十抱称树王。自非散木一何寿,行人不睨同枯杨。老夫观树心常寂,尽日江楼坐深碧。密叶不因霜雪改,孤根几阅人代易。此邦景物唯余树,万事推移不如故。疲氓喘息尚相寻,飞鸟啁啾无一悟。卑..

    3 避寇集 2025-09-06
  •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将避兵桐庐留别杭州诸友 丁丑九月礼闻处灾变,大者亡邑国。奈何去坟墓,在士亦可式。妖寇今见侵,天地为改色。遂令陶唐人,坐饱虎狼食。伊谁生厉阶,讵独异含识。竭彼衣养资,殉此机械力。铿翟竟何裨,蒙羿递相贼。..

    2 避寇集 2025-09-06
  • 避寇集序

    王子渊曰: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夫澄鉴具则物来同,冥悟超则神发智,是以非吹而极天下之动,大齐以勰函类之和。诗者,人心之精、天德之符也。仲尼蔽之以思无邪。无邪者,正也。志之所之,无..

    2 避寇集 2025-09-06
  • 蠲戏斋诗编年集

    蠲戏斋诗自序诗以道志,志之所至者,感也。自感为体,感人为用。故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言乎其感,有史有玄。得失之迹为史,感之所由兴也;情性之本为玄,感之所由正也。史者,事之着;玄者,理之微..

    93 蠲戏斋诗编年集 2025-07-05
  • 马一浮词集

    芳杜词剩(一卷)丁巳 一九一七年莺啼序陈子韶见访与同游湖上为诵所制词明日以书来商其声律草此答之干城未消幻雾,见山河自转。梦中事,迷乱空华,古来多少征战。剩南国、阳春易尽,长怜日月殊昏旦。有词人痟首,风..

    56 马一浮词集 2025-07-05
  • 一九六一年访内蒙日记

    7月29日早到车站,絜青及钧立来送。八时五分开车。京、牡(丹江)快车,专为我们挂一节卧车,我与圣陶同厢。京郊庄稼相当好。过丰台有旱像。过天津一路庄稼当好。入东北境,亦好,吉林似乎还旱。7月30日早八时抵哈尔..

    45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一九五〇年日记

    1月1日元旦,午前到铁狮子胡同访曹禺,同赴后海北河沿24号朱启平约饭。晚在北京饭店开庆贺新年大会,有跳舞,音乐等。写《美国人的苦闷》。1月2日早电北碚。理发。十一时到长之处,有季羡林,克家,同饭。下午四时后..

    80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一九 吕大钧、大临

    宋学正统,二程称洛学,张载称关学。当时关学之盛,不下于洛学。后来宋室南渡,关学中绝,洛学则杨时一派,四传而得朱熹,遂臻大盛。吕大钧字和叔,其先汲郡人,祖始迁蓝田。大钧乃关学之翘楚。载倡学关中,一时寂寥..

    48 宋明理学概述 2025-06-03
  • 卷二 宜山会语

    说忠信笃敬前在泰和得与诸君共讲论者数月,不谓流离转徙,今日尚得到此边地重复相聚,心里觉得是悲喜交集。所悲者,吾国家民族被夷狄侵陵到此地步,吾侪身受痛苦,心怵危亡,当思匹夫有责,将何以振此垂绝之绪,成此..

    56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一 泰和会语

    引端今因避难来泰和,得与浙江大学诸君相聚一堂,此为最难得之缘会。竺校长与全校诸君不以某为迂谬,设此国学讲座,使之参预讲论。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之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

    57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端题识

    昔伊川先生每告学者:汝信取理,莫取我语。见人记其言语,则曰:某在,焉用此?盖理是人人所同具,信理则无待于言,凡言皆剩也;言为未信者说,徒取言而不会理,是执指为月,不唯失月,抑且失指。先儒随机施设,不得..

    51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六 观象卮言

    序说天下之道统于六艺而已,六艺之教终于《易》而已。学《易》之要观象而已,观象之要求之十翼而已。孔子晚而系《易》,十翼之文幸未失坠,其辞甚约而其旨甚明。商瞿、子夏之徒初不闻别为之传,今传子夏《易传》是晚..

    47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五 洪范约义

    序说六经总为德教,而《尚书》道政事皆原本于德。尧、舜、禹、汤、文、武所以同人心而出治道者,修德尽性而已矣。离德教则政事无所施,故曰为政以德。此其义具于《洪范》。自来说《尚书》以《洪范》最为难明,汉董生..

    44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四 诗教绪论

    序说在《论语》《孝经大义》中已略为举示六艺体要,学者依此涂径求之于圣贤言语,理会得一分,即自心义理显现得一分。此不是训诂考据边事,亦不是于先儒旧说之外用私意窥测,务求新义,以资谈助。切不可守此知解,便..

    45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二 题识

    尝谓讲说与著述殊科。著述行文贵谨严缜密,芟落繁芜,自成体要,斯可行远垂后。讲语则用以启发未悟,变动无方,有时引申触类。或嫌词费,有时意存警策,语似离筌,称臆而谈,不为典要,但期词达理举,无意于文。善会..

    97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一 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

    天下之道,常变而已矣。唯知常而后能应变,语变乃所以显常。《易恒》之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夫雷风动荡是变也,立不易方是恒也。事殊曰变,理一曰常。处变之时,不失其常道,斯乃酬酢万变而无为,动静以..

    44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一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孔子怀着不愉快的心情离开卫国。这一次的方向是往东南走。走到卫、宋交界一个叫仪的地方(在现在的河南兰考县境),管边界的小官吏说:过往的名人,我没有不能拜见的。意思是要见见孔子。孔子的弟子便引他见了孔子。..

    60 孔子的故事 2025-05-21
  • 一九六六年

    一月一日 星期六下午潘达人来晚饭。二日 星期日上午吴伯之来。舜华来午饭。下午宋云彬、柴青峰、孙助廉来同晚饭。三日 星期一校《列传》弟四十九卷毕。四日 星期二病后须长寸矣,今日始理发。五日 星期三今日晴暖。..

    93 陈乃乾日记 2025-05-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