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海宗杂论集 / 雷海宗

外国史译名统一问题

2025-09-20 14:07 雷海宗杂论集

我们学习外国史,一个困难就是人名地名与专门名词的不易习惯。译名即或正确与标准化,最少在专名一点上,外国史是较本国史要使读者多费一番脑筋的;而多少年以来,除极少数可说是尽人皆知的名词外,外国史上的人地与专名始终是听由每个译者自行决定,通晓外国文字的人读了已常有迷惑之感,不懂外国文字的人自然会把一人认成两三个甚至更多个不同的人。在我们有计划的从事翻译事业的今日,翻译界的这一苦恼应当设法克服。这倒不一定要由实际从事翻译的同志来做,因为他们不见得有此余暇:这是费时费力而表面上不太见功效的一种工作,若有一个全国性的机构来主持,或可较易早日完成。

这个工作,须要按时代分为三部来做,就是中古与近代,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三个部分,每部各成单位,各有特殊的情形,各需特殊的文字知识。其中范围最广,同时能参加工作的人也最多的,就是中古与近代的一段。这一段所需要的文字知识,主要的为西欧的英法德文,东欧的俄文,与中古以下的欧洲国际语拉丁文,就是普通的所谓中古拉丁文。每一个名词都将五种文字并列,另备一栏原文,为原名不属上列五种文字之一时使用。此外有旧译拟译及注释三项。举例如下:

以上三词的注释一栏,所需篇幅较多,表格中地位不足,兹特补充说明如下:

维也纳之名,就近代史言,当然以德文为原文。但此城为古罗马帝国盛期北疆的边镇之一,当时称为Vindobona。罗马帝国衰乱后,日耳曼人在德意志建起一个新的局面,在这个新局面之下,这个城又成为德意志东南疆的一个重镇,改称为Vienna。近代英俄两种文字中,仍保存中古以下拉丁原名的拼音,德文法文都起了变化,把拉丁原名的尾音去掉。我们自清末以来就有的维也纳的译名,本是译自英文,当时并不晓得这正与更古的原文拉丁文相合。这也算是一件巧事。法文称维也纳为Vienne,同时法国本国境内有一个城也用此名。所以在法文中如遇到此词,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方能断定它所指的是奥国的城或是法国的城。

日内瓦也是根据英文的译名,也是逢巧与拉丁文相合,而与瑞士都承认为国语的法文德文反不相合。

西班牙的译名也来自英文,但这个译名不妥,因为它与英文的音也不完全相符。清末时这个国名本有日斯巴尼亚与西班牙两个并行的译法,最后第二译法完全胜利,今日知道第一译法的人已经很少。第一译法合乎西班牙文的原音,也合乎更古的拉丁文原音。近代重要语言中,只俄文的拼法与西班牙文及拉丁文相近,英文与原音距离最远,而我们今日通用的译名恰是来自英文,再加上西班牙文的尾音西班已足相当于英文的Spain,牙为拉丁文与西班牙文所同有的尾音。但这个杂凑的译名通用已久,没有更改的必要。

以上是中古近代部分的例。希腊罗马部分,名词本身比较简单,就人名地名言,希腊文与拉丁文在多数情形下或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每一人名地名,只把希腊拉丁文的拼法列出即可,希腊文的字母也不妨拉丁化,因为认得希腊字母的人实在太少。另外可排列英法德俄四种文字的拼音,以便参考。最后也有旧译拟译与注释三项,提供每个名词的基本知识。

在近代四种重要的文字中,英文德文保留希腊文拉丁文原音的成分较多。例如希腊三大哲学家Socrates、Plato、Aristoteles及罗马的大诗哲Lucretius,德文完全维持希腊文与拉丁文的原字原音,英文只在阿里斯多德一名上小有改变。法文几乎把每个名词都加以或大或小的变更,与希腊拉丁的原文距离最远。在此点上,俄文介乎英德文与法文两者之间。

最后,关于古埃及巴比伦等所谓近东中东的古代,问题最为复杂。这些古国的史实,虽然绝大部分是近代考古发掘后才发现的,但人名地名却多是古希腊人已经知道的,他们把这些名词都希腊化,拉丁文中吸收了这些希腊化的古名,近代欧洲文字中的古国专名,几乎都是由希腊文拉丁文照拼或改拼而来,与实际的古音都有距离,有时可以远到几乎互不相干的程度。我们现在仅以大家共知的三个古国的名称为例,就足可说明问题的性质:

古埃及的原名Kemet,就是希腊拉丁文中的gyptus,p与m都是唇音,极易互转,g与k更是接近了。Ae(中文的埃)的音是希腊人附加的,古今的埃及人都无此用法,今日在语言文字上已经阿拉伯化而在宗教上自成一派的埃及基督教徒,仍自称为Kibt(英文Copt),就是五千年前已经通行的Kemet一字的今音。近代欧洲文字中的埃及一词都来自希腊文与拉丁文,中文的译名间接也来自这个渊源,无需再改。

巴比伦一词,希腊文与巴比伦古音相差不远,只第三音稍有不同,中文的译名也是同样的来自希腊文。但希腊文中有两个相关的字,城称Babylon,全部的国土称Babylonia。这是希腊人的说法,巴比伦人自己并无此种想法。古代,城即国,国即城,连罗马帝国到最盛最强最辽阔时,整个的国家也仍是以罗马城为名,并无其他的说法。中国本只有巴比伦一个译法,抗战前不久,忽然有人主张再加上巴比伦尼亚一个译名,其实不如译为巴比伦国或巴比伦地,远为恰当。并且无论古希腊人或今日欧美各国的人,用这两个字时都非常随便,虽尚不致称城为Babylonia,却时常称国为Babylon,我们中国人若太拘泥于表面的文字,很易发生混乱,甚至发生错误。

亚述一词,问题最大。这本是没有问题的,清末早已有与原音相符的亚述译名。也是在抗战前不久,忽然有人在没有问题处制造问题,根据英文(并不知道自己等于是根据希腊文)译出亚西利亚。这是绝对要不得的,我们必须恢复亚述的旧译名。

将来列表,在这些古名词的表中,也当列入英法德俄的拼法,以便参考。

我们以上为简单起见,只举人名地名为例,文物制造及历史上的其他专名,问题更为复杂,不在此多赘。

本文以上所谈的问题,将来实际做起来,必须许多人合作方可。除以北京为中心组织委员会筹划一切并作为联系机构外,必须请全国各地的外国史专家贡献资料与意见,汇齐后编印初稿,再由各方批评讨论,方能定案。定案之后,设法推行全国,庶几可以解除学习外国史时一个不必需的名词混乱的痛苦。

我们以上所讲的外国,是较为广泛的西洋;但虽是广泛,也未概括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特别像几千年来的印度与近世的东南亚及南洋各国,也需要专家做专门名词的整理工作。

(原载《翻译通报》1951年第3卷第2期)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杂论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学术成就和散杂文的丛书,极具收藏和学术价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猜你喜欢

  • 《西方的没落》

    [德]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 著 雷海宗 译第一章 起源和景色B、一群高等文化Ⅵ、历史景物与自然景物一个人,不管他生在世界上是为得事业或为得学业的,在他活动的时候或思索的时候,总是警醒的,所以也就是精神集中的..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由翻译史看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

    由全部人类历史上看,翻译,较大规模较有计划的翻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介绍新的思想。无论为什么原因,甲种文字地区认为乙种文字地区有大批的,成套的作品,其中含有甲区的人所急于要吸取的思想,技术与经验,在此..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翻译与注释

    翻译工作的目的,是把外国文字的作品介绍给本国的读者。既然介绍,就要彻底地与负责地介绍,不能只顾自己了却任务,而不问读者能否接受,或能接受到如何的程度。解放以来,大家讨论翻译问题,对不负责的翻译品已经指..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翻译中的小问题一束

    自清末开始介绍西学以来,国人无论是翻译西文书籍,或根据西文资料从事编著,时常因观念上的认识不清而发生对于文字的误解。有一些误解根深蒂固,几乎可说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传统。另外又有些名词与观念,始终模糊不清..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读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编写课本,尤其编写中学课本,在很多方面是较比编写专门著作要困难的,因为它在思想性、在科学性、在艺术性方面都同样地有高度的要求,三者缺一不可。由李纯武同志主编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由杨生茂、李纯武两..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雅斯贝斯著《近现代中的人》

    十九世纪以前西洋虽然变化甚多,但历代都以自己的时代为固定不动的,永久的。十九世纪以下,尤其欧洲大战以下的今日,大家都感到时代有如流沙,顷刻万状;每人无论自己的境遇稳固与否都觉得整个的时代是不稳固的。这..

    5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赫克尔著《宗教与共产主义:苏俄宗教与无神论研究》

    西方有一句老话,说:英国人或美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体育游戏的问题;法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女人的问题;俄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宗教的问题。英美人或法国人是否如此,我们可不必管;至于..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道森著《人类行程》

    这本书的副题,自白的很清楚:由史前到最近各民族与大事的表纪,内中包括一个分七段的《世界史对照表》《历史地图》九十六页,与图像六十四幅。编者曾作过《大英百科全书》的一个编辑,对于编作像《人类行程》的一本..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汤姆孙著《中世纪史》

    由四五世纪至十五世纪间的所谓西洋中古史对于一般略知欧洲古今大势的人仍是一团漆黑或不解之谜。中古一词的不妥对于这点要负不少的责任。中古或中世纪是十五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所创的名词。那时他们对于过去希腊罗..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汉译韦尔斯著《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英国韦尔斯著,梁思成等五人译述,梁启超等十人校订,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序论评论原著与评论译品不同:前者只要对原书着眼就够了;后者却有两层:第一先要将原书的本身审查一下,估它的价值;第二还..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欧洲人的“教名”及一般取名的问题

    有读者问:欧洲人所谓教名是什么意思;对欧洲人一般的取名制度的问题也时常有人口头上或书面上提出,现在作一综合性的解答。我们中国旧日一个人有名又有字,欧洲人只有名而无字。从这一点讲,欧洲人取名的制度比我们..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

    教廷与法西斯之联盟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这个真理,罗马教廷也完全承认,不过它是从反面看问题的。教廷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后的苏联是它的敌人,它认为它自己已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危..

    5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耶稣会的别动队活动

    耶稣会的反时代工作,把基本上属于封建社会的一个教廷与大一统教会拖入近代社会的一项工作,可分两方面来讲。一、正式成立后不久,耶稣会就公开地与秘密地为开一次宗教大会奔走,最后一个由耶稣会暗中把持之下的大会..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耶稣会——罗马教廷的别动队

    十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是所谓宗教改革的时代,在这个运动的激荡之下,罗马教内部产生了一个新的修会,称为耶稣会(Societas Jesu),罗马教最后能得不完全破裂或消灭,主要的是耶稣会活动的结果。近四百年的罗马教,..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

    今日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对今日以及全部近代史上以梵蒂冈为中心的世界性的罗马教,作一简单的介绍。文中的史实,一大部分都散见于一般较为详尽的历史书中,无需注明出处;也有的史实是只见于比较专..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有关马克思的两篇文件

    一九二七年纽约国际书店出版了一本《马克思:为人,思想家,革命家》(Karl Marx:Man,Thinker,and Revolutionist)一共汇集了十七篇文字,对于马克思的为人、思想与活动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其中有两篇,我们下面..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周论》发刊词

    在刊物已经很多的今日,又出一个新的刊物,似乎当有充分的理由向社会说明。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世界,都处在政治兴趣特别浓厚的时代,刊物的众多也就是由于此种兴趣。政治兴趣使人热烈,使人动感情,使人把热烈的感情..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时代的悲哀

    今日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大的动乱时代,到处都是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好似都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以致人心普遍的不安,被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心理所笼罩,一若非常的大祸随时就要临头的模样。但我们若随便找一个警觉性锐敏..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五四献言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及其他首都各校的学生三千余人所举行的游行示威,就动机与结果言,有双重的意义:一为爱国运动,一为新文化运动。时间虽已过了二十九年,我们今日纪念五四,不仅是例行故事的纪念,就那双..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史实,现实与意义

    历史学特别注重事实,某年某地会发生一个重要战役,二百年前的某政治家曾在某种情形下作了某一种决议,这都是历史的事实。再如群众暴动,宗教家的牺牲与宣传,哲学家的辩理,文学家的创造,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也是..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