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与洋鬼子 / 安特生

第十一章 宜昌之龙

2025-11-03 17:12 龙与洋鬼子

以中国而有跂行海栖之动物,示人以硕大无朋之遗蜕,其事已足异矣。乃出现之期,又适在此政海波澜异常汹涌之日,则为味尤浓郁也。

至就中国民俗而言,则祯异休祲之说,深入于人心。帝王与龙关系至密,方今国体更始,而石龙亦同时出现,其以祥瑞视之,又无足怪矣。

J.奥马利欧尔温(J. O' Malley Irwin)

《远东时报》1915年12月

1915年末,中国的帝制运动正处于鼎盛时期。报纸上报道,在长江中游的宜昌市附近出现了一些惊人的发现。在一座洞穴里出现了保存完好的巨龙遗骸。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就把龙当作皇帝荣耀的象征。恰恰在一个新王朝第一任皇帝将要登基坐上龙椅时出现了龙,这当然会被当作一个天大的吉兆。

在新王朝制定宪法的重要历史时刻,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形象再次出现,这应当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同时这件事也体现出了时代特点。宪法制定者袁世凯有很多外国帮手。首屈一指的是来自美国的顾问古德诺先生。他一直在帮助袁世凯,至少也帮他扫平了宣传帝制的道路。因此,这就很明显了:一个外国团体荣幸地发现了龙,他们马上把这个发现当作是新帝国政权的祥瑞之兆。

九龙壁,北京

负有盛名的杰出杂志《远东时报》在1915年12月的文章《神龛洞采石龙记》中披露了这个发现。文章作者J.奥马利欧尔温无疑在这次发现中的功劳最大。

欧尔温先生和夫人从夔州府出发,走水路穿过长江上著名的怪石峡谷。在峡谷上游的宜昌,英国驻宜昌领事威廉梅里克休利特(Mr. Hewlett)先生和他的妻子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休利特先生总是说从平善坝税关向上游走一英里,在河的右岸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洞穴。随即欧尔温先生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对此他写道:

洞口有巨石,石后约八码许,又有一石,形状绝诡异,略如蟠曲之爬虫,石之与虫虽依稀形似,未为酷肖。然华人垂注之情,则显甚殷切。盖据土著相告,谓此洞有时亦称龙穴,穴长五十里,直通宜昌相近之龙王洞,故其名甚著云。

历年以来,外人莅穴探访,且深入幽邃,远过于石龙所伏之处者甚多,何以侵寻至于今日,乃始由我侪发见。近被大水冲注,扫其积秽,遂得豁然呈露。

我辈篝灯而入,约及百码,以四周水洼甚多,避登石脊,于于而前,旋觉此石脊屈曲如蛇,颇以为异。及俯而细察,始知所履者为石龙之背,殆华人凿石而成,六七龙作互相蟠绕之形也。继又增燃篾炬,续加探验,并拾获断鳞数片,乃恍然悟为真虫之化石,非雕刻之龙蛇。

时以未携绳尺,无从量度,相约次晨复来,务及短促之日期,加以尽力之考察。缘吾侪此次游历,为时不能过久也其最大者,自庞然巨首,半埋洞壁中之某点起,至最先与他爬虫相触接之某点止,其长在六七十英尺之间。以我辈观之,此虫蜿蜒而进,其长度似更有六七十英尺,惟他虫与之纠结盘绕,甲乙相混,判辨不易,当俟专门学家,从容以求之。

至其身躯呈现之一部分,厚二英尺,两腿半露,与头颅相距约十二至十四英尺。而距离头颅至四五十英尺处,又续有两腿可见。头巨而扁,此物殆系中古代草食类之大爬虫,所谓Morosaurus Camperi者,以偶然被诱入洞,遂致绝食而死。观其体之厚薄修短与肥瘠为不伦,即知记者此言,或非瞽说也。1

他的很多描述都让我们很警惕。中生代大蜥蜴误入歧途,在洞穴中饿死并且石化。这个说法本身就很难让人相信。除此之外,我们同样很难相信一整群大蜥蜴的化石从未开采的岩石中暴露出来,头部和四肢都清晰可辨。总体来说,直观可见的真正化石部分并不是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对于专家而言,业余人士是没有鉴别能力的。然而欧尔温先生一行人却有一个神奇的能力,能够从无序的岩石中看出各种令人惊讶的器官并拼凑在一起。

四段佐证欧尔温先生文章的影像拷贝也清楚地展示了所讨论的物体就是石笋。石笋由滴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通常有奇特的造型。《远东时报》的编辑通知我,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些所谓的化石可能是石笋。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这件事,我写信给宜昌的休利特领事。他很好心,寄给我一片化石用作调查。但是,当这片样本还在从宜昌来的路上时,我的朋友矿业司司长张轶欧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一起去拜访一位官员。皇帝派这位官员来了解龙的真相。我们坐上人力车,来到一座平淡无奇的中国小房子。但是房子的主人却很了不起,非常值得拜访。他是一位有实权的军界大员,有完美而迷人的性格、深黑色的大胡子和令人愉快的举止,这让他非常有吸引力。这位先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的经历,他是如何进入洞穴,如何调查缠绕在一起的龙。但是,他显然相信这件事有些蹊跷,并因此在说到这个件事的性质时对自己的言辞很谨慎。

我们与他喝过茶并聊了一个小时之后,不寻常的时刻到来了。他走到另一座房子,拿来一块龙的碎片。这是一片石灰石,它的主要特点和瑞典的钙化石灰岩样本一模一样。这块石头是别人交给张先生的,现在被保存在地质博物馆珍品区,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外国现代风格的圆形建筑,跟周围真正的中国风格极不相配

后来,我收到了休利特领事寄来的样本。这个样本再次强有力地证明这些石头有石笋的特征。

古老的传说结尾时讲到,龙被征服,年轻的骑士获得了奖赏,娶了公主,得到了国王的半个王国。也许当宜昌的怪兽死在洞穴里时,这个现代传奇故事就应当结束了。不过,有关这一事件,中国有一份文件,由于它文风精妙,对整个事件处理得当,因此也应当让读者们了解一下。这是1月中旬颁布的洪宪《宜昌石龙申令》:

王占元、段书云电称:据宜昌商会暨学堂员董地方绅耆等公具陈请书,内称宜昌神龛山洞,近经欧人深入探得,见石质龙形,起伏蟠回,约长五十余丈,考系上古真龙形质,蜕化成石。当此一德龙兴之日,肇造万年磐石之基,神龙石化之遗形,适蜿蜒效灵于江澨,天眷民悦,感应昭然。恳据情电呈,请将宜昌石龙发现一事予以表彰,并付史馆记录,垂示来兹,以答天庥而副民望等语。

热河房顶的装饰物

自来国家肇兴,在于忧勤惕励,政教修明,无一夫不获。若侈谈瑞应,以为贞符,如古之神爵、凤凰、黄龙、甘露等事,实无当于治化。方今科学日新,凡事必彰其真理,讵可张皇幽渺,粉饰太平。所请宣付史馆之处,著毋庸议。惟岩峦深邃,蕴此瑰奇,古迹留遗,足供采考。应由该将军、巡按使等,责成地方官吏,妥为保护,裨资学者之研究。

予早作夜思,惟以民生休戚以为念,但使来庶豫悦,即是庥征,愿我将吏士绅共体此意。此令!2

让我假设一下,如果所有事都按照帝制运动在1月份规划的那样发展,那么袁世凯陛下就应该统治中国很多年。我们假设在后来的某一年,某个西方大学的教授以《洪宪王朝奠基时的中国现代主义》为题撰写论文,他很可能会用到这份有分量的文件当作证据,说明袁世凯的思维方式多么先进。实际上,我们若是能够追溯到袁世凯办公室里一个起草文件的无名小***员就已经该知足了。袁世凯这个统治者在他忙碌的工作中和日益增加的问题中很可能只是匆匆翻阅过这份无关紧要的文件。

在1916年这个重要的年份里,1月份发生了很多伟大而充满希望的事情,但是到了6月,时局就支离破碎了。袁世凯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就像宜昌的龙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龙,就像欧尔温先生从来没有被誉为新科学的奠基人。我们只能在他的文章中隐约看到这门学科的模糊轮廓,我们姑且把它称为皇室纹章古生物学吧。

* * *

注释

1.参见欧尔温著、甘作霖译:《神龛洞采石龙记》,载《东方杂志》第13卷(1916)第4期,第5657页。译者注

2.参见洪宪《宜昌石龙申令》,载刘成禺著、宁志荣点校:《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译者注

《龙与洋鬼子》一书是民国初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中国的亲历记。作者于1914—1925年受聘于北洋政府,作为地质学家帮助中国寻找矿藏,亲身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完成北伐的巨变,也与胡适、傅斯年、丁文江、袁世凯等重要人物有直接的交往,对于袁世凯的统治,张勋复辟,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的争斗,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都有细密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与思考。除此之外,作为“北京猿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者,安特生对于中国史前考古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既包含作者对中国大历史的梳理,也有他作为亲历者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记录与反思,对于研究当时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第二十二章 国民革命

    (1928年1月)瑞典人反抗外国入侵的历史长达500多年,这不由地让人联想起当今中国人反抗外辱的斗争。中世纪早期在瑞典的比尔卡(Birka),外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明眼的观察家一定会有这样的印象:比尔卡不像是一个..

    2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二十一章 民族主义

    (1927年3月)过去二十五年中,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个反常现象即将得以终结。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如何终结这种现象?是采用和平手段,还是暴力血腥?义和团运动发生在一个腐朽没落的中国,西方国家对此完全不了解。..

    4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二十章 未来

    在1925年春天一个温暖、安静的傍晚,我和几个中国人、几个外国人一起,坐在隐藏在北京城墙后面的一个古老的花园里。黄色的玫瑰在日暮余晖中依稀可见;里面盛开着夹竹桃的巨大的花罐就像哨兵一样站立在我们周围;紫藤..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九章 上海的五卅惨案

    美国地质学家、考古学家拉斐尔庞佩利(Raphael Pumpelly,18371923)在他的自传《我的回忆》1中曾经讲述过1863年他在上海的一次亲身经历:一艘刚修好的汽船,载着许多像我一样在上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外国人在吴淞江..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八章 白祸

    我的朋友丁文江博士曾对我说,洋鬼子(foreign devil)不应理解为辱骂,而是动物学里的定义。人类有黑眼睛和黑头发;魔鬼有红头发和绿眼睛。因此,外国人属于后者。这简单明了、无可争议,就像卡尔冯林奈(Carl Von ..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七章 传教士

    1917年春,我横穿河南省西部,做了一次地理勘察。从陕西省边界上的潼关出发,我沿着黄河一直向东,前往陕州。勘察途中,经过洛阳时,大家(我、我的助理徐先生还有我的仆人)留宿了一晚,以便等待第二天一大早的火车..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六章 春天的预兆

    军阀之间相互争斗、背叛、斡旋,农村遭到破坏,城市惨遭掠夺,农业人口锐减,而此时人民意识中的精神力量正在凝聚,一个人们期盼已久的新领域正在形成,尽管现在还未有明显迹象。宗教、社会和文学的复兴,预示着精神..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五章 军阀

    1917年7月张勋发动丁巳复辟到今天,政权日益松散在中国已成定局,无论事件本身还是个人对整个历史进程的影响都相对较小。中国各方势力分崩离析,难以团结一致,没有谁会有力量和机会赢得统一整个国家的地位。革命后..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四章 曹哥小传

    漆黑而厚重的山峦环抱着小小的谷地平原。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古代发生的泥石流造成了一座耸立的峭壁。仲夏之夜,四面八方的闪电划过天空,雨水冲下山坡,又一片石灰石山体被冲进河里,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三章 重归龙旗下的北京

    (1917年7月10日)去年6月6日至7日,在袁世凯死去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匆匆对导致他倒台和消亡的一系列事件做了一个总结。显然,他是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人。我现在回顾那时写下的文字,发现结束语中写道:明日,军阀混..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二章 专制“君主”的倒台

    (1916年6月6日)这一夜温暖无风,一弯新月细得不真实,仿佛是昏暗天穹上裂开的一道缝隙。整座城市都没有入眠,在不安中等待着。警察沿街巡逻,骑兵的分遣队从马上下来,小心翼翼地部署在隐蔽的地方。政府大楼上的五..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章 满人与革命

    皇朝最后的继承者是满人。1644年,满人举兵入关,攻下明朝都城北京,登上了龙椅。在过去数年间,国立北京大学国学门(the Sinological Institute)一直在努力整理、汇编内阁大库中海量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是北大历..

    4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九章 寺庙之国

    这里记录的中国寺庙,并非那些香火鼎盛的大寺庙,也不包括天坛(Heaven Altar,另一种不太准确的译法为Heaven Temple[祭天之寺])的精美壮丽、孔庙的安宁幽静、隔壁雍和宫的驱魔舞蹈及其繁复华丽的建筑装饰,更不会..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八章 活的中世纪

    三一主日这天,马拉尔(Malar)地区的人们会用树叶为古老的圣井做顶;沃普尔吉斯之夜(Wapurgis Night,基督教界日,也是北欧传统的春季庆祝活动),郊区的人们会在自家花园中点燃灌木堆。无论庆祝何种节日,我们都..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七章 旅途中的老妇人

    清晨时分,因为种种小事我有些心情不佳。夜里很冷,床铺很硬,进进出出的警察总是在我刚要睡着的时候又叽叽喳喳开始交谈。但真正令我不平的原因要追溯到更久之前,也更复杂。起因是闻喜县县长。他圆滑世故,很不靠谱..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六章 红山插曲

    地里干活的男人,围坐在一起八卦家长里短的妇女,和在打谷子的敞坝上玩耍的孩子,都能望见山上一群苦力正在给一个外国人干活,这些苦力是从其他村庄来的。外国人起初想在红山当地招募苦力,但没招到。不过因为这位外..

    4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五章 苦力

    这是所有种姓中最卑微、最被鄙视的一个。我记得,这是罗斯在老派地理学著作中、在我幼稚的想象中所固定下来的印度苦力的形象。但现在,自从我真正了解了这些印度苦力在中国的同类人之后,我学会了珍惜他们的诚实、冷..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四章 中国经济

    一天晚上,我们在河南和陕西旅行时,沿着从河南府向西通往陕西的大路,走进了硖石村1一个朴素的小客栈。天黑了,我在院子里踱着步,等着我们迟到的仆人和驮着行李的牲口。突然,一个苦力悄悄地从大门溜了进来,他扛..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三章 中国农民

    在日本、朝鲜和中国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研究之后,威斯康星大学农业教授、美国农业部土壤管理所所长金博士(F. H. King)于1911年写了一本小册子《四千年农夫》1,对于任何一个对远东集约化农业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都..

    5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二章 北方与南方

    2月的一天,我乘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途中遭遇了一场强沙尘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小风暴,北京的街道和周围的田野到处都是黑色的灰尘,这是一场真正强而不寻常的风暴,其中有来自戈壁沙漠的美丽而干净的黄白色沙尘,这..

    3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