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近百年史 / 陈恭禄

第九章 光绪初年之内政

2025-04-16 13:02 中国近百年史

德宗入承大统 穆宗病死,尚未有子,两宫太后召集御前会议,慈禧主立醇亲王奕 之子载湉。载湉时年四岁,为慈禧之妹所出,可视如己子,且其年幼,可久专政。载湉嗣位,是为德宗,改元光绪,时一八七五年也。太后谕称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继大行皇帝为嗣。大行皇帝指穆宗而言,尚无嗣子,德宗承继文宗,朝臣有疑太后不为大行皇帝立后者,奏请立一铁券,载明皇帝生子,承继大行皇帝为嗣,接承统绪,竟奉旨申斥。光绪五年(一八七九),穆宗及皇后安葬,吏部主事吴可读尸谏,遗疏请皇太后明降谕旨,将来大统仍归承继大行皇帝嗣子。太后得奏,谕朝臣复奏,奏入,旨称吴可读之请,与本朝家法不合,皇帝日后生子,自能慎选元良,继承穆宗,问题方始解决。

慈禧之专横 德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为当然之事,王公大臣循例奏请,懿旨许之,且曰: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二宫太后听政既久,性情不同,慈安旋死,时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春也。慈禧欲矫向时敷衍政策,谋有所为,顾囿于环境及传统思想,不能决定大计,有所改革,徒寄耳目于言官。言官妄发议论,根据莫须有之辞,攻讦人私,或阻挠新事业之创办,反而有害于政也。

亲王之重用 慈禧临朝,仍用亲王宦官,恭亲王奕于同治中叶已为慈禧所恶,免去议政王大臣,后谏阻修筑圆明园为帝严责,改降郡王,及德宗嗣位,仍在军机处行走,兼办外交事宜。顾王多所顾虑,小心益甚,不敢再有所言,光绪十年(一八八四),驻防安南北部之兵败溃,太后斥其因循误公,开去差使,军机大臣同之去职者甚多。太后诏礼亲王世铎在军机处行走,贝勒奕劻在总署办事。二人皆为庸才,一无建树,其得重用者,盖善于逢迎,为太后所喜也。奕劻俄升至郡王,后且亲王矣。德宗生父奕 ,遇有国家大事,亦得有所奏请,或有建议。朝廷于中、法战后,深知海军之重要,奕 主持海军衙门,衙门组织近于军机处总署。宦官则总管太监李莲英最为太后所信,收贿招摇,均所不免,帝虽知之,亦无奈何。

德宗之无权 德宗年幼入宫,宫中礼节繁琐,遂无母子之亲,又无昆季之爱,唯师傅翁同龢为其所亲昵。太后久握政权,而帝年龄已长,乃于十二年(一八八六)谕称明年正月举行归政典礼。识者知其意旨,争言不可。奕 奏曰:将来大婚后,一切典礼规模,咸赖训教饬诫,即内廷寻常事件,亦不可少弛。前微臣愚以为归政后,必须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军机大臣世铎等奏请太后于明年皇上亲政后,仍每日召见臣工,披览章奏,俾皇上随时随事亲承指示,非第用人行政大端有所禀承,即现在一切变通整顿之事,及中外交涉一切机宜,皆得躬奉徽猷。备聆心法。懿旨尚不之许,但称调护提撕,不容卸责。大臣再以为请,皇帝亦再四恳求,乃允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十五年(一八八九),德宗大婚,立那拉氏为皇后,慈禧侄女也,进朝臣长叙二女为妃,曰瑾妃珍妃。

朝廷之软弱 太后听政,对于兴革大政,常无主见,疆吏之权益重。朝臣张观准奏称,乱后督抚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积久疆臣建议多行,廷臣条奏仍交其酌议。道光以前(十九世纪初叶),各省有大用度,得奏方敢动用,惟赈饥可便宜行事。乱后于款用后,不过一报了事。此就一二端而言,大臣固欲矫正内轻外重之弊,无奈朝中无一远见之政治家,其所指摘者多属无足轻重之事,何能有所成功?实际上任用之人,多由军机大臣拟进,外臣引见亦由枢臣询问,其他位殆视前重要,惜其人不知利用时机,本于门户之见,互相忌嫉耳。其相争也,无一公开辩论,而唯阴谋相尚,秘密活动,无论对方人才若何,计划若何,徒从事于破坏而已。

仕途之困难 各省吏治多因仕途之冗杂,无法整顿,正途出身者,任用亦遥遥无期。御史彭世昌奏曰:正途到部者,求补一缺,动需一二十年。吏部虽有选班,亦非一二十年不能轮到。壮年通籍,则白首为郎,暮齿分曹,则半途求去,人才抑塞,欲进无由,情状殊亦可哀!正途出身,以入翰林院为幸,散馆考试,名列高等者,例授编修检讨,次则分派,为六部属员,次则铨选知县。彭氏所言指各部候补官而言,多者一部数百,少者亦不少百数十员,故任用无期也。各省候补官员杂有武功及捐班出身,尤形拥挤,幸而得一官职或一差委,俸给又少,不得不营私舞弊,或受人馈遗。其人视官为营业,既欲获得花利,又顾及将来生活费用,不得不如此也。其治理一地,主要职守,则为征收钱粮,维持治安。境内获有匪盗,则用非刑拷问,其名目繁夥,言之心悸。人民无罪如为人作证,或因嫌疑羁候之人,例无赡养明文,一入班房,生死即在胥吏之手。讼狱为胥吏生财方法之一,官员亦可得贿致富也。

财政状况 财政状况,视同治时为佳,其主因则内乱已平,军饷稍减,政府收入且因关税之增加,厘金局之创办,颇有增加。初清代中叶,收入年约四千万两,库有余金,其收入以田赋为大宗,约三千万两,盐税次之,约四五百万两,关税又次之,约三百万两,捐输虽非经常收入,开捐之年常在三四百万两之间。嘉庆而后,政府支出增加,始患入不敷出。咸丰朝内乱孔亟,收入只及往日十分之三四,乱平之后,江、浙诸省荒地甚多,田赋稍有减少。盐税捐输,未有重要之增减,关税则以国际贸易视前发达,海关税吏办事认真,香港澳门漏税问题次第解决,收入增达一千余万。厘金原为军兴创办之税,初欲于军事平定,即行废除,乃因征收日久,督抚视为地方重要收入,不肯裁撤,年约一千余万,合计年凡六千余万。支出以皇室经费及军政费为大宗,新设之机关如各省机械局福建船厂,创办海军等,需款甚巨,平日收入尚可足用,一遇战事,则借外债。顾自十四年(一八八八)后,户部采紧缩政策,不购军舰军火,收入尚有赢余,中日战争之年,外债几将还清。

陆军 军队自内乱平定,可分为三,一曰旗兵,不堪战斗,无足轻重。二曰绿营,扰民有余,战斗力弱。三曰勇,湘军、淮军,皆其例也。勇丁饷银较厚,指挥得人,以勇敢善战,称著于时。顾其军器恶劣,勇丁未受严格之操练,实不足以称新军。外人操练之兵,人数无几,教官先后解雇,未有影响于时。其困难则新兵需款太巨,而朝臣疆吏又不信任外人也。国中军队凡六十余万,缺额甚多。左宗棠奉旨查覆湖广总督李瀚章参案,论及军队曰:原奏湖北防军,每营虽称五百名,实仅三百名,口粮悉为营官侵蚀,火长夫银悉归统领侵蚀。所冒领之军器军装,变卖分肥。臣按言者所陈各情节,实各省通弊。臣就所历闽、浙、陕、甘等处言之,无不如此。左氏所言,根据亲身经验,无可非议,此对外战争失败之一原因也。

海军 关于海军,中国沿海诸省,多设水师,内乱平后,长江亦设水师。顾其战斗力弱,不足以抗军舰。上海、马尾各设船厂,马尾船厂规模较大,糜款甚巨,不幸不善经营,积弊太深,以致造船不多,朝臣有奏请停办者,终无改革。识者乃欲购买外舰。光绪元年(一八七五),朝廷议定海防费四百万两,命各省筹拨,初则尚有解款,后多托辞推诿,购买兵船,由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其所置者多为蚊子船,江苏长官亦有购买,北方又筑大沽、旅顺炮台。后中、法战起,福建兵船尽毁,遣往台湾援兵无法运输,朝臣疆吏益知海军之重要。会新购二只铁甲船来华,朝廷诏设海军衙门,命醇亲王奕 等管理海军事务衙门,建筑威海卫港,雇用英人为教官,成立北洋舰队。后教官去职,部议反对购买军火兵船,海防费一部分且移作修筑颐和园之用。海军将佐多为闽人,不服提督丁汝昌管理,纪律颇为废弛,南洋舰队实力更弱,无足轻重。

言官之乱政 政治上未有改革,一二新事业之创办,全受支配于环境,亦非彻底觉悟之表现。太后不知新时代之问题,国内之需要。而徒囿于传说,轻信言官,一则以为可收集思广益之效,一则视为耳目,监督大臣,一则遇有水旱星变,诏求直言。由是朝议纷杂,大臣畏首畏尾,不敢负责,备员充位而已。遇有外交争执,言者往往上书争论,实则昧于世界大势,不知此事之症结,徒唱高调,牵强附会,贻误国家。其人借以求名,时流更奖奉之,造成虚矫之习气,及其出而任事,荒谬或过于其参奏之大臣。郭嵩焘留心国事,深知其弊,尝痛言之。其警切之语曰:

若视其大臣日在猜嫌之中,而使疏远小臣,揭发其阴私,指摘其小过,以矜激直。庙堂之上,荆棘丛生,大臣救过不遑,互相交结,各顾其私,为害反甚。国君进贤如不得已,若因一言之有当圣心,遽资倚任,加之显擢,群怀希悻,相率效尤。倚托攘斥夷狄之美名,人挟一疏,急求荣进,迨至事件属己,变故骤兴,迁就仓皇,周章失措,流俗无知,摘其章疏告示,传以为笑。

郭氏时已退休,所言无所顾忌,深切时病。要之,中国之旧日思想,多为古代之产物,不足应付新时代之问题。朝臣上无明决之君主,远见之政治家,决定大计,终不易改革积弊,跃为强国,惟受环境之推移与压迫,亦不得不创办新事业焉。兹略言其主要者于下。

(一)海关 初五口开放,各有海关,关吏勒索舞弊,均所不免。上海国际贸易渐占重要地位,及上海小刀会作乱,外人抗不纳税,关道迫而商于领事,雇用外人,征收税银,《天津条约》而后,推行其制于其他商埠。同治二年(一八六三),赫德奉命为总税务司,俄设官署于北京,更提税银,设置浮椿塔表等,便利航行,唯香港、澳门漏税,光绪中叶,方始解决。所可惜者,高级关吏,皆为外人。外人为中国雇员,理论上主权虽未丧失,事实上则海关行政权反操于外人。

(二)交通 世界交通以科学之进步,趋于便利。咸丰初年,轮船驶行于沿海口岸,及长江开放,往来于内河商埠。国内帆船不能与之相争,识者忧之。李鸿章拨款创设招商局,购买轮船,运输漕米,终以不善经营,亏耗甚巨,幸赖李鸿章之维持,基础始固,然尚不敌外船之势力。铁路亦为主要交通事业之一,英商初筑淞沪铁路,江督出款购而毁之。李鸿章等筹筑铁路,亦为言者反对而罢,乃以军舰需煤,筑成唐山胥各庄铁路,后用海军衙门之力,将其延长,南至大沽,北达山海关,为中、日战前中国唯一之铁路。电报传递信息,可称迅速,外商初自香港设置海线,直达上海,朝廷尚不欲架设。及中、俄伊犁交涉案起,始知其便,准许架设,初为官督商办,敷设电线,达于各省,惟湘南绅士反对,未达长沙。

(三)教育 旧教育轻视知识,不适于用。识者建议利用同文馆,讲习天文、算术等。守旧大臣尚百方反对,由是设备较为完备之新学校,未能养成有用之人才。地方创设之方言馆等,更多有名无实。朝廷遣幼童渡美,光绪初年,竟将其撤回,亦有留而继续读书者,顾初不为人所重视,未有影响于时。光绪二年(一八七二),李鸿章遣军官卞长胜等七人渡德,学习军事。所可怪者,其人不通德语,中有不肯学习,并阻他人学习之事。马尾船厂派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等科,以三年为期;期限太短,未有明显之成绩。李鸿章创设之武备学堂等,办理殊未得法,亦不足称。

农民之状况 政治上未有改革,民众以耕种为业,足不出百里之外,多为习俗所拘,社会尚未受外影响,或其势力所支配,民间犹为自耕自给之社会。男耕种,女纺织,家有余粟,以市生活必需之品,所织之粗布可供一家之用。大乱平定之初,土地荒芜者多,农民耕地有余,生活尚不十分困难。其主因则国内交通不便,剩余之谷,无法运出,且官吏绅士囿于传统思想,禁止运谷出境也。于是谷价低廉,土地较瘠之区,所得甚或不足以供赋税,农民不愿多所耕种,一遇水旱之灾,生计即感困难,此就大杀后地广人稀之区域而言。户口繁密之区,更形艰苦,识者忧患人口过剩,实有所见,闽、粤壮者尚至海外谋生,北方人民出路较少,又广殖罂粟,一遇灾荒,情状尤苦,山西则其明证。山西于光绪三年(一八七八)大旱,阎敬铭奉旨办赈。奏言其见闻曰:

奉命周历灾区,往来二三千里,目之所见皆系鹄面鸠形,耳之所闻无非男啼女哭,冬令北风怒号,林谷冰冻,一日再食,尚不能以御寒,彻旦久饥,更复何以度活?甚至枯骸塞途,绕车而过,残喘呼救,望地而僵。

统计一省之内,每日饿毙者,何止千人?

朝廷诏免田赋,拨款救济,国内海外均有捐款,而死者据时人估计约五百万人。其数不免太巨,而死亡者多,固一事实。其造成之主因,则交通不便也,此乃凶年之一例耳。易子而食,又于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实现于山西。小灾更不可胜纪。非有大规模之建设,筹谋人民之生计,殆不能有所补救。灾后之救济,固非根本办法。闽、粤人民住于外国者,政府初未予以保护,法令禁其回国。其工作于外者,多为外人贩运而往,俗谓猪仔贸易,备受虐待。政府设法补救,而美国已反对华工入境矣。移民虽不足以解决人口问题,固生计困难之表现也。

国际贸易 中国时为自给之社会。国际贸易于光绪初年,货值凡银一万三四千万两,中、日战后,始大增加。输出货物,初以茶叶为最重要,后则丝占第一位。其原因则竞争者多,政府又自摧残也。丝亦有日货竞争。其他物品尚有糖、皮、棉花、黄豆等。输入初以鸦片为最重要,后因国内种殖外烟,自八万箱降至六万余箱。棉织品取而代居第一。其他物品,有火油、铁、煤、火柴等。奢侈品亦渐增加。关于商船,国内船只甚多,乃因轮船行驶于国内要港,不能与之竞争,大受淘汰,船户失业者众,政府未有救济办法。招商局亦不足与外船相抗。此人民生计趋于困难之一原因也。

陈恭禄著,写于1935年,近百年来,中国受外影响,政治、社会、经济、思想之剧变,开从古未有之巨石,非有信史,讲不能明了其造成之原因,国内之问题,及国际上所处至低位。此为国民应有之常识,近百年史当足以此需要。全书共二十一章。第一章到第六章,叙述鸦片战争及善后问题、太平天国兴起到灭亡、咸丰朝的外交形势。第七章到第十章,叙述同治朝之内政外交、光绪初年之内政外交。第十一章到第十六章,叙述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内政及外交。第十七章到第二十一章,叙述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民国以来的内政外交等。

猜你喜欢

  • 我心中的中国印记

    面前摆放的是一个精美的凤冠。没有在玻璃架中展出,它只是静静躺在我的面前,任凭它散发出承载时代变迁的厚重。我不敢用手去碰它,生怕碰坏了这玲珑的艺术品。它称得上是中国的印记吗?我在心中不安的揣度,汗水浸湿..

    13 高中作文 2025-10-03
  • 中国名人名言有哪些

    1、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3、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4、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6、三十不豪,四十不..

    20 好句大全 2025-09-24
  • 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本期节目和社长一同走进锦绣中国。这里是九州,纵有千古,这里是华夏,横有八荒,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这里是中国,万寿无疆。泱泱中华,..

    12 高中作文 2025-09-23
  • 霸气中国名人名言大全经典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2、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晏殊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5、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

    13 好句大全 2025-09-21
  • 《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序

    同学皮高品君,手编《中国十进分类法》一书,书成,要我做一篇序文,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一件事,也是我很愿意为他介绍的。兹将皮君对于编纂此书的本末,略述于下:编纂这部书他是费了很长的时间的,他从民国十五年,在..

    1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调查报告

    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袁同礼先生台鉴:敬启者:祖荣受本会执行委员会之命,调查国内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状况,无胜荣幸!综计此次调查,有图书馆三十所,分布于十余城中,返还费时一月。曾在三处对图书馆同志..

    18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应采书本式抑卡片式

    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利器,为教育家所公认。所谓利器者,非谓馆舍美丽,藏书宏富,亦非谓所藏之书,价值宝贵;或为世界孤本,或为名人遗著;而实在社会人民,能否利用所藏之书籍。易言之,即其馆书籍,能否活动于社会..

    1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提倡改良中国图书馆之管见

    欲谋我国教育之发达,无论现时或将来,图书馆所占的位置,是最关重要的,且是无疑议的。所以置身图书界者,应当以如何使图书馆事业得充分的发达为不可逃避之义务。论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现在虽然未曾到发达的时候,..

    16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全国图书馆调查表

    今之谈教育者,莫不曰广设学校。然竭全国之能力,谋国民教育之效果,恐于毕业学校数年后,学业即限于止境,甚或消失无存。故不得不于学校教育外,急筹补偏救弊之法。此诚教育家极重大之问题也。学校外之教育机关甚多..

    1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书目十类法》原序

    跻数仞之堂奥,必循阶级而升;浮万里之海洋,必赖舟楫而达。拥百城之图书,必有简明目录以供检阅。图书无目录,犹登堂奥不循阶级,浮海洋不乘舟楫,无是理也。考目录之学,始于《汉书艺文志》,唐宋间代有作者。迄清..

    17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战后世界与战后中国

    对于战后的世界我们当然有种种的希望,但热心不可过度,以免将来事与愿违,失望而不能自拔。长期大战所自然产生的心理疲乏,使人对将来容易发生许多的幻想,有意无意间常将自己不切实际的希望或他人另有作用的宣传认..

    24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美帝“中国门户开放政策”的背景

    美西战争与海洋政策正如门罗主义,事实上等于说不许别国染指拉丁美洲,听任美国不慌不忙地用最便宜最省事的方法把整个新大陆细嚼慢咽消化净尽一样,所谓中国门户开放政策,事实上等于说,别国不得把中国不可挽回的瓜..

    32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如此世界,如何中国

    世界大小六十余国,撇开法理与表面的名义不谈,专就实际而论,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强国、自保之国,与殖民地。强国为力的中心,其力的自然趋势为向外发展。殖民地为强国之力的发展对象,在法理上已成殖民地的区域不必..

    15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举这两句话看来,不论是American-philosophy is dead(美国哲学死了)或者是Philosophy in Oxford is dead(牛津哲学死了),当然是仿造德国哲学家尼采(F.Nietzsche)的说法,因为尼采曾经说过Gad is dead(上帝死..

    45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

    1964年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论文(1)一在本文中我所要谈到的中国形上学,其含义迥异乎一般所谓超自然形上学(Praerernatural Metaphysics)。根据后者的说法,人,以及其所居处的宇宙,均各自为两种极不相容之力势..

    42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精神

    一、讲述本课程之缘起首先我应当声明:我不懂国语,我说的话是淮河平原的普通语言,诸位能够听得懂吗?其次,现在讨论的题目是:中国哲学之精神,这在本人研究哲学的过程中有些曲折。我三岁读《诗经》,在儒家的家庭..

    4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

    著者于上文献辞中曾将关于人与宇宙全体之哲学体验及慧观,举以与激发创造生命之诗艺灵感相结合,旨在揭示:兹二者乃熔融浃化,一体俱融,于以凝合中国哲学成为一大完整体系,透过悠久之历史演进而呈现律动式之发展。..

    5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第九章 勤劳

    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 天下事,未由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百种弊端,皆由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趋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懒矣。..

    25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结论【114】

    本书的重新评价展现了王安石作为官僚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他支持这样一种理想,即以一个在专业性上训练有素、在行政上控制良好的官僚体系作为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的主要手段。同时本书也将他描述为一位制度的改革者,他..

    46 宋代中国的改革 2025-09-01
  • 第六章 为地方政府服役:个案研究【98】

    目前为止,对新政兴衰的概括分析以当时的政治思想、官僚的政治行为和宋代政府运作的一些特征为背景。可以看到,王安石的理论和行动已经远远超出法律和政府政策的变革,而实际指向了制度变革,尤其是那些涉及官僚体系..

    61 宋代中国的改革 2025-09-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