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窗幽记译注 / 陈继儒

卷二 情

2025-04-18 14:29 小窗幽记译注

应当为情死 不当为情怨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君平之柳[1],崔护之花[2],汉宫之流叶[3],蜀女之飘梧[4],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托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5],客无黄衫[6],知己无押衙[7],同志无虞候[8],则虽盟在海棠,终是陌路萧郎耳[9]。集情第二。

今译

有人说:应当为情而死,不应因情而生怨。感情的事情,本来就是可为对方而死,不当生起怨心的。虽然这么说,但既然身在情中,此身又为感情所占有,又怎么忍心去死?然而不死总悟不出情爱的热烈深刻!韩翃的章台娇柳,崔护的人面桃花,唐代后宫御沟里飘流出的红叶,以及任继图夫妇因梧页团圆的故事,都使后世有情人为之叹息而羡慕不已,并且用文字记载下来,表现于诗歌咏叹之中。但是如果没有能飞檐走壁的昆仑奴,没有身穿黄衫的豪客,没有古押衙那样的知己,没有虞候那样的同志,那么即使用海棠作为誓约,知心人终究会像道路上的陌生人一样,最终会分离。因此把有关情的文章集成这第二卷。

注释

[1]君平之柳:唐代韩翃有姬柳氏,安史乱中,两人离散。柳出家为尼。韩翃为平卢节度使侯希逸***,托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为蕃将沙吒利所劫后,虞候许俊用计夺柳氏还韩翃,两人遂得团圆。

[2]崔护之花:唐代崔护游长安城南,口渴至一民居求饮,有一少女递水与之,崔护对她很有爱意,恋恋不忘。次年再访,则门户紧闭,杳无人迹。崔护不胜惆怅,作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汉宫之流叶:汉宫即唐宫。唐人习惯以汉喻唐。有位唐代宫女将自己幽居深宫的苦闷写在红叶上,从御沟中流到宫外,为有心人拾得,也和诗一首,从御沟上游流入宫里。后来宫人得以放出,两人终于成为夫妇。这就是盛传于当时的红叶题诗故事。

[4]蜀女之飘梧:西蜀人任继图与妻李云英分离,后来云英题诗在梧桐叶上,相诉思念,最终被任拾到,二人得以团圆。

[5]昆仑:唐代大历年间,崔生与一个身穿红绡的歌伎相爱,却苦于不能结合。他家里有个昆仑奴叫磨勒,凭着智勇,终于使崔生如愿以偿。

[6]黄衫:唐代大历中书生李益与霍小玉相爱,后来李益变心,霍小玉思念成疾,梦中见一个穿着黄衫的汉子带着李益进来,送到座席上,与她相会。

[7]押衙:古押衙。唐德宗时王仙客与表妹无双相爱,后来在战乱中无双被逼成为宫女,王仙客求助于侠士古押衙,古押衙历尽种种艰险,终于使无双与仙客得以结合。

[8]虞候:即为韩翃夺回柳氏的虞候许俊。

[9]陌路萧郎:据唐人小说《云溪友议》卷一,崔郊寓居汉上,爱慕一婢,后婢为他人所得。崔赠诗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杨柳凝别恨 阳关诉离肠

几条杨柳[1],沾来多少啼痕;三叠阳关[2],唱彻古今离恨。

今译

婀娜柔婉的杨柳枝,沾上了多少离人的泪水;

一唱三叹的阳关曲,唱尽了古今离别的幽怨。

注释

[1]杨柳:古时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云柳沾泪痕。

[2]三叠阳关:曲名,又名《渭城曲》。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反复咏唱,谓之《阳关三叠》。

弹尽妙曲无知音 对景伤春只自怜

弄绿绮之琴[1],焉得文君之听;濡彩毫之笔,难描京兆之眉[2];瞻云望月,无非凄怆之声;弄柳拈花,尽是销魂之处。

今译

拨弄着倾诉如水爱意的琴弦,

如何能得到像文君一样解音的女子来聆听?

濡湿了描画娟美蛾眉的黛笔,

如何能得到像张敞那般贴心的郎君来画眉?

抬头望见云中月,耳中所听的无非是悲怆的声音;

摩挲柔柳抚娇花,眼中所见的无非是断肠的情景!

注释

[1]绿绮:古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

[2]京兆:汉张敞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画眉,当时的长安城中有张京兆眉怃之说,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见《汉书张敞传》。

淑女居处远 欢爱宛如昨

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1];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2]。

今译

花繁柳盛掩藏着幽静而美好的女子的闺房,何异于三千里的弱水将蓬莱与凡世相隔离?行云行雨的巫山神女不再来到襄王的梦里,空把巫山十二峰想像成她的形象又有何用?

注释

[1]弱水:古代神话传说中险恶难渡的河海。

[2]雨云二句:用襄王梦遇巫山神女典。

心上恨 雨中愁

豆蔻不消心上恨[1],丁香空结雨中愁[2]。

今译

风华绝代的少女心中幽恨难解,

一如丁香花在雨中愁怨地开放。

注释

[1]豆蔻:植物名。诗文中常喻少女。宋陆游《小园春思》:人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2]丁香句:唐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慈悲筏济人 恩爱梯接人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

今译

用广大无边的慈悲之心当作渡人筏子,

渡济人出离这相思泪积聚而成的大海;

用无边无尽的恩爱之情当作接引梯子,

接引人走下这布满了离愁别恨的天空。

缩不尽相思地 补不完离恨天

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1],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

今译

费长房纵能用缩地术减短距离,

也无法将男女相思的距离缩短;

女娲氏纵然能炼就五色石补天,

也无法将离人破碎的情天补全。

注释

[1]费长房句: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田也。

醉卧美人旁 欲念不曾动

阮籍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常诣饮,醉便卧其侧。隔帘闻坠钗声,而不动念者,此人不痴则慧[1]。我幸在不痴不慧中。

今译

阮籍邻家少妇,十分美貌,当垆卖酒。阮籍经常去饮酒,醉了便睡在她的身边。隔着帘子听到玉钗落地声,心中却不起邪念,他不是痴情人就是绝顶聪慧有定性的人。我幸亏是个不痴也不慧的人。

注释

[1]隔帘三句:《避暑录话》:佛氏论持律,以隔壁闻钗钏声为破戒。苏子由谓闻而心不动非破,心动为破戒。子由盖自谓深于佛者,何言之陋如此!夫淫坊酒肆,皆是道场;内外墙壁,初谁隔限?此耳本何所在?今见有墙为隔,是一重公案;知声为钗钏,又是一重公案。尚问心动不动乎?见《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引。

小玉飞作烟 西施化为土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1]

今译

吴宫妖冶的小玉早已化作飞烟,

越国美艳的西施已经化作尘土。

注释

[1]本则出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小玉,吴王夫差女。白诗原注云:夫差女小玉死后,形见于王。

珍重人生好光景

蝶憩香风,尚多芳梦。鸟沾红雨,不任娇啼。

今译

蝴蝶在春日的香风中憩息,

青春之梦是如此芬芳而美好;

鸟儿身上沾着飘落的花瓣,

伤春的啼鸣凄切哀愁不堪听。

幽情化石立 怨风结冢青

幽情化而石立,怨风结而冢青[1];千古空闺之感,顿令薄幸惊魂!

今译

一往深情化作了凝伫千载的望夫石,

幽怨情怀凝聚成青青无际的坟上草。

千古以来寂寞闺中人的深切怨恨啊,

足以令负心的男子们为之魄丧魂销!

注释

[1]冢青:汉王昭君墓,在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泛指坟墓。

多情成恋 薄命可嗟

陌上繁华,两岸春风轻柳絮;闺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归迟,青驹别易;多情成恋,薄命何嗟。要亦人各有心,非关女德善怨。

今译

路旁繁花已开遍,河畔春风柳絮飞。

深闺中人好寂寞,梨花经雨何憔悴。

芳草青青春正好,游子迟迟不见归。

骑着马儿分袂去,别时容易见时难。

多情生爱爱生恋,红颜薄命枉自嗟。

只缘人心各有情,非关女性善哀怨!

不看绿鬓 终期黄衫

那忍重看娃鬓绿,终期一遇客衫黄[1]。

今译

哪忍在镜前再一次欣赏自己青春娇美的容颜?

只希望能遇到黄衫豪士将那负情的人儿带回。

注释

[1]客衫黄:即黄衫客。

良缘易合 知己难投

良缘易合,红叶亦可为媒[1];知己难投,白璧未能获主[2]。

今译

美满的姻缘从来就很容易结合,

红叶也能够成为媒人传递音信;

知心的朋友自古却很难以寻求,

白璧很难遇到赏识自己的主人。

注释

[1]红叶句:唐代流传着诸多红叶为媒的爱情故事。

[2]白璧句:用卞和泣玉典。卞和,春秋时楚人。得玉璞,先后献之于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是欺诈,分别被削去左足和右足。文王即位,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和氏璧。后以泣玉指因怀才不遇而悲泣。见《韩非子和氏》。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湘岸栽竹 巫山停云

填平湘岸都栽竹,截住巫山不放云。

今译

将船颠舟覆的湘江两岸全部填平,

种满竹子好让它承受离人的眼泪;

把风情万种的巫山彩云统统截下,

让她永远永远留在多情人的梦里。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 卷二 经部二

    ○易类二△《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两字也。彭城人。官至太常博士。《宋志》载牧《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

    2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25-09-02
  • 卷二 史部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正史第一(事实先以正史为据。)《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后。正..

    18 书目答问 2025-09-02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18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1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2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1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1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1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1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1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55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12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卷二•農二

    庚辰雜著二《帝典》曰:「敬授民時。」周公曰:「予其明農,知稼穡之艱難。」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五穀熟而民人育,文王視民如傷,制其田里,教之樹畜。聖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而民無不仁。百畝之糞,上農食..

    20 齐民四术 2025-08-28
  • 九章録要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録要卷二松江屠文漪撰零分法几數不能有整而無零分有法以通之則零不異於整也知此而零分皆可相并減相乗除乃能盡九章之術故備論於左竒零命分約法 以法除實除得數為整數餘實少於法除之不可乃成竒零或原..

    14 九章录要 2025-08-27
  • 茶话

    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茶见日而味夺,墨见日而色灰。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山谷《煎茶赋》云:汹乎如润松之以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可谓得煎茶三昧。山谷云:相茶瓢与..

    10 茶话 2025-08-27
  • 農候雜占卷二

    福州梁章鉅撰男恭辰校刊閏占閏者陽之餘。 見《白虎通》 按《春秋元命苞》夫閏正時以作事,厚民生之道。閏,所以正中朔也。 見《漢書.律歷志》三年長一寸,雷驚縮一寸。 《七修類稿.辨證類》諸木中,黃楊為難長。按..

    26 农候杂占 2025-08-26
  • 卷二 论语

    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论语之旨 学者觉到自己做个人 论语二十篇之起讫 君子与仁 以论语解论语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 让与礼有别 何谓分 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与王弼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

    15 古籍举要 2025-08-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