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语全译 / 孔子

八佾篇第三

2025-04-19 14:54 论语全译

【原文】

孔子谓①季氏②:八佾③舞于庭,是可忍④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谓:说、谈论。

②季氏:《论语》有数处提到季氏,均不指名,系为尊者讳。此处何所指,有三说:一指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一指季康子;一指季恒子。季平子当时放逐了鲁昭公,当从前说。

③八佾: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六十四人舞,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季孙氏是大夫,按礼只能用四佾,用八佾是僭越。

④忍:忍心、狠心。一说指容忍。

【译文】

孔子谈到季孙氏时说:他在自己家庙中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舞蹈,这种事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呢?

【原文】

三家①者以《雍》②彻,子曰:相维辟公③,天子穆穆④,奚⑤取于三家之堂⑥?

【注释】

①三家:指鲁国执政的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

②《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按礼制规定,天子祭祖时,唱这篇诗,撤除祭品。

③相维辟公:助祭的是诸侯。相,傧相、助祭者。维,语助词,无实义。辟公,诸侯。

④穆穆:庄重的样子。此处形容天子端庄安详的仪态。

⑤奚:怎么。

⑥堂:指庙堂。

【译文】

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祀他们祖先的时候,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诗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里说四方的诸侯来助祭,主祭的天子静穆、庄重而美好,这样的诗句在三家祭祖庙堂上怎么能用呢?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①,如礼②何?人而不仁,如乐③何?

【注释】

①仁:仁德、仁心。

②礼:礼仪。

③乐:音乐。

【译文】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仁心,礼仪对他有什么意义呢?做人却没有仁心,音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

【原文】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②诸夏③之亡④也。

【注释】

①夷狄:泛指我国古代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夷,指古代住在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指古代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②不如:不及。

③诸夏:古代指中原地区的国家。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亦作华夏,汉族先民或中国(中原)的古称。

④亡:同无,没有。

【译文】

孔子说:偏远落后的国家虽然有君主,仍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

【原文】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弗能救③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④谓泰山⑤不如林放⑥乎?

【注释】

①旅:古代祭祀名山大川的祭名。古代礼制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有资格祭祀山川。

②冉有:孔子学生冉求,字子有,当时担任季氏家臣。

③救:劝阻、阻止。

④曾:竟、难道。

⑤泰山:系指泰山之神。

⑥林放:喻知礼之人。

【译文】

季孙氏要去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这件事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泰山之神竟比不上林放懂礼吗?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让②而升③,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射箭,射箭比赛。古代的射礼有四种: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此处当指天子、诸侯、卿大夫用以选择其治下善射之士而升进使用之大射。

②揖让:宾主相见的礼仪。相互拱手作揖,表示谦让。

③升:登,指登阶入堂。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必定是比射箭吧!但必定互相作揖然后上场,射完后,再互相揖让而后下场,然后一起饮酒。这样的争,也是君子之争啊!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①兮,美目盼②兮,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曰:礼后乎?子曰:起⑤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倩:笑靥美好的样子。

②盼:黑白分明。

③素以为绚兮:白底子上面画着花卉呀。

④绘事后素:古人绘画,先用彩色,再用粉白绒条进行勾勒。素,白色。

⑤起:启发、阐发。

【译文】

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啊,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媚啊,洁白的脂粉更增添她的楚楚动人啊。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孔子说:你看绘画,不也是先临摹然后再加素色线条进行勾勒吗?子夏说:那么,礼乐是产生在仁义之后吗?孔子说道:卜商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原文】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②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君,名宋,定是谥号。哀公之父,昭公之弟,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孔子任鲁国司寇,约在定公九年至十二年。

②以:用、拿。

【译文】

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道:君主若能按礼节来使用臣子,臣子便会尽忠侍奉君主。

【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③。

【注释】

①《关雎》:《诗经国风》的第一篇诗歌,歌颂后妃之德。实际上是一首欢快的爱情诗,写一位男青年追求一个美丽的姑娘,并渴望和她结为夫妇。古乐中也有《关雎》。

②淫:过分而至于不妥当的地步为淫。

③伤:痛苦、伤心。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欢乐而不流于放荡,悲哀但不陷于伤心。

【原文】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为舜时的乐曲名,歌颂舜的功业。孔子在齐国学习《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②美:指声音美妙动听。

③善:指内容完善。

④《武》:相传为周武王时的乐曲名,歌颂武王的功业。武王用武力夺取殷纣王王位,故孔子不以为然,认为不符合礼,所以表示未尽善。

【译文】

孔子评论《韶》乐说:音律太美了,内容也非常好。又评论《武》乐说:音律太美了,但内容上差一点。

【原文】

子曰:居上①不宽②,为礼不敬,临丧③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①居上:处在统治地位。

②宽:宽大、宽宏。

③临丧:参加丧礼。临,到。

【译文】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而不能宽以待下,行礼的时候不能庄重严肃,遭遇丧事时没有悲痛哀戚,这种人我凭什么看得下去呢?

儒教经典。《四书》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重要言行录。体现孔子对古代政治、宗教制度等的理解。其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政治伦理原则;提倡忠恕仁爱,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而孝又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相信天命,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一旦“克己复礼”,就可使“天下归仁”。礼之中,又最重禘礼,认为懂得禘祭之礼,就能很容易地把天下治好。该书在汉代分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论语》三家。今《十三经注疏》所收,为何晏集解本;朱熹将《论 语》编入《四书》,并作集注,为宋以后流行本。

猜你喜欢

  • 附录旧作:驳袁子才《论语解》

    古文简略,不易得解。后人每以臆见解书,各执一说,几成聚讼,而卒不得一真解。遂使学者转无所宗向,而文义益晦矣。尝读袁子才《论语解》,谓:孔子仅许颜子以三月不违仁,其他如陈文子、令尹子文皆不许也。至于管仲..

    48 趼呓外编 2025-06-18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75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47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28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31 论语 2025-06-11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

    44 论语 2025-06-11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35 论语 2025-06-11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49 论语 2025-06-11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37 论语 2025-06-11
  •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54 论语 2025-06-11
  •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回也非..

    49 论语 2025-06-11
  • 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36 论语 2025-06-11
  • 子罕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绝四:..

    51 论语 2025-06-11
  •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27 论语 2025-06-11
  •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30 论语 2025-06-11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71 论语 2025-06-11
  •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

    47 论语 2025-06-11
  • 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51 论语 2025-06-11
  •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44 论语 2025-06-11
  • 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51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