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墨子译注 / 墨子

备高临

2025-04-20 13:13 墨子译注

【题解】

本篇是一个专题文章,主要内容是墨子为禽滑釐讲解如何应对敌人用羊黔之法攻城的特定守城方法。羊黔应该不是攻城器械,而是指用碎柴混合土石堆成的小路,一直堆到高于对方城墙,再逐渐下降,直达对方城头,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如果再多头并进,互相呼应,确实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攻城方法。墨子胸有成竹,提出以台城和连弩车结合的战术思路,并详细介绍了台城的工程设计与连弩车的具体形制。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人物神态从容,宛然若生,是一篇难得的说明文佳品。

44.1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问适人积土为高[1],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2],蒙橹俱前[3],遂属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

【注释】

[1] 适:同敌。

[2] 羊黔:各家皆认为是一种形制不详的攻城器械。但结合前后文看,似指以碎柴与土混合堆积成的羊肠小道,先堆到高于对方城墙,再俯冲而下,直达城头,多路并进,遂以攻城。

[3] 蒙橹:上面蒙有牛皮的大盾牌。

【译文】

禽滑釐连番下拜之后说:请问,如果敌军堆土成高台,居高临下威胁我城,以碎柴掺土堆成羊黔通道,兵士手持大盾慢慢靠近,最终登上城头,兵器、弓弩一起攻杀过来,该怎么应付?

44.2 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1],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之,技机藉之,奇器□□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

【注释】

[1] 巨:同距,这里指支撑台城的巨木。

【译文】

墨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对付羊黔进攻的防御法吗?以羊黔攻城,只有笨拙的将领才会使用,它会使进攻一方的士卒疲劳不堪,不足以危害城池。守城一方只要在城头高筑台城,对羊黔保持居高临下之势,台城左右两边巨大的支柱各二十尺高,台城宽三十尺,上面安置有强弓硬弩,下面安置有各种机关,配合以奇妙的武器,这样羊黔的攻势就会被挫败了。

44.3 备临以连弩之车,杖大方一方一尺[1],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2],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3],衡植左右皆圜内[4],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于植,以弦钩弦[5],至于大弦。弩臂前后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6],一石三十钧,引弦鹿长奴[7]。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8],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9],有诎胜[10],可上下。为武重一石[11],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矢端,如如戈射[12],以磨廘卷收[13]。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14],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具寇[15],为高楼以射道[16],城上以荅罗矢[17]。

【注释】

[1] 杖:当为材之误(俞樾说)。方一:误重。

[2] 筐:当指车厢(孙诒让说)。

[3] 衡植:即木横梁。衡,一作横。

[4] 圜:圆。内:枘,即榫头。

[5] 以弦钩弦:此处文意难通,上弦当为距(孙诒让说),指弩牙。

[6] 机郭:指弩牙的外壳。同:当为用之误(孙诒让说)。

[7] 鹿长奴:当作鹿卢,即辘轳,这里指连弩车上装置的与辘轳原理相似的机械。

[8] 蚤:同爪,臂端尖细部分。

[9] 仪:瞄准器。

[10] 诎胜:通屈伸。

[11] 武:弩床。

[12] 如字误重。戈:当为弋(孙诒让说)。

[13] 磨廘:即辘轳,特指连弩车上与辘轳类似卷收绳索用的部件。

[14] 出:当作矢,这里指大箭。

[15] 具:当作见。

[16] 道:当作敌。

[17] 荅:同鞈,多重皮革。

【译文】

应对居高临下的进攻要用连弩车。此车用一尺见方的木材建造,长度约相当于城墙的厚度。两根车轴,三只车轮,轮子位于车厢中,车厢分上下两层,左右是两根立柱,两根横梁,横梁左右两端都凿成圆枘,内径四寸。弩箭都缚在两边的立柱上,以弩牙钩弓弦,连到一根总弦上。弩臂前后与车厢齐平,车厢高八尺,弩轴距下层车厢三尺五寸。连弩的机郭外壳用铜铸造,重一石三十钧,用辘轳张弩弦。车厢周长三围半,左右两边安装三寸见方的钩距。车轮厚一尺二寸,钩距臂宽一尺四寸,厚七寸,长六尺。横臂与车厢外缘齐平,臂端一尺五寸的地方装有横柄,柄宽六寸,厚三寸,与车厢同长。装有瞄准仪,可上下屈伸调整。设有弩床,重一石,所用材料是一围零五寸的木头。箭长十尺,用绳子拴在箭尾,就像弋射用的箭一样,发射后转动辘轳将箭回收。箭高出弩臂三尺,用箭的数量没有硬性规定,每人配备六十枚大箭,小箭大量使用不必回收。此车由十人操控,遇到敌寇进攻,在高楼上射击敌人,城头用多重皮革遮盖以收取敌方箭矢。

【评析】

中国古代兵学思想起源非常早,但真正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言: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按照西汉孝成帝时步兵校尉任宏的划分方法,兵家思想可分为四大种类,分别是: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兵形势十一家,九十二篇。图十八卷。阴阳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图十卷。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其中,前三大类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探究军事,虽然也涉及技巧,但大多将目光聚焦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宏观层面。墨子兵法被归入兵技巧之列,尽管墨子的宏观视野也非常开阔,原则上也强调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但墨子兵法确实更多从微观角度剖析战争,他兵学思想的重点在于指导弱小之国如何用牢固的军事工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击退强大的敌人。这种兵学思想虽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但却很容易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军事科技的发展而落伍。由于墨子兵法语言古奥艰涩,兵学思想陈旧落后,武器装备不合时用,自然很难吸引世人的目光。此外,墨家兵法的真伪性也存在争议,清代吴汝纶甚至斥之为伪书,提出将这十一篇兵学著作从《墨子》中剔除,不予研究。但无论如何,墨子兵法至少在理论层次上与墨子思想是互相支持、互为因果的,只有两者的紧密结合,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的墨子。

《备高临》篇是一个战术专题讲座,通过墨子与弟子禽滑釐之间的对话,全面介绍了应对敌人用羊黔之法攻城的战术。关于羊黔之法的战术,题解和注释当中已有详细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禽滑釐专门就这个话题请教墨子,可见这种战术的有效性和应对的棘手程度。但在墨子看来,羊黔之法是一种并不明智的攻城方法,不但运用起来旷日持久,而且会大量消耗士卒的战斗力,得不偿失。至于应对的方法,在墨子手里更是举重若轻。墨子深谙居高临下之势的妙用,指出用台城加连弩车的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瓦解敌方的优势。试想,从左右两边搭建十米高台,用杀伤力巨大的连弩车居高临下射击,羊黔战术确实显得十分笨拙,不堪一击。有趣的是,墨子在详细讲解了连弩车的形制之后,结尾语气一转,来了一句草船借箭式的结束语,城上以荅罗矢。在城头蒙上多重皮革制作而成的掩体,一方面可以保护城墙,另一方面也可以收取敌方的箭矢,以战养战,妙不可言。

墨子及其后学著作总集。成书于战国末。《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另八篇仅存篇名。主张兼爱尚贤、节葬节用,否定天命,强调人为,批评儒家“天命”、“亲亲”、“正名”等观点,提倡“取实予名”,提出中国最早的若干逻辑范畴。其中《亲士》至《三辩》七篇年代较晚,有人认为是伪书。《尚贤》至《非儒》二十四篇,反映前期墨家基本思想。每篇均分上、中、下。《墨子閒诂·俞樾序》:“此乃相里、相夫、邓陵三家相传之本不同,后人合以成书,故一篇而有三乎!”《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为后期墨家哲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称《墨经》,又名《墨辩》。《耕柱》至《公输》五篇,记墨子言行,多涉及其政治主张,可作为墨子生平史料。《备城门》至《杂守》十一篇,亦后期墨家著作,主要讲防御战术与守城工具。一说《备城门》以下各篇有汉代官名,为汉人所著。有晋鲁胜注,早佚。宋代乐台注《墨子》,仅有《亲士》至《尚同》十三篇,已佚。现存注本有清毕沅校注《墨子》、孙诒让《墨子閒诂》等。

猜你喜欢

  • 续集卷十

    支植下【题解】本篇共三十四条。记载植物三十余种。X10.1青杨木 出峡中。为床,卧之无蚤。【译文】青杨木 出自三峡地区。用这种木头做床,睡觉没有跳蚤。X10.2夏州槐[1] 夏州唯一邮有槐树数株[2],盐州或要叶,行牒..

    3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九

    支植上【题解】本篇五十条。记载植物五十余种。X9.1卫公平泉庄[1],有黄辛夷、紫丁香[2]。【注释】[1]平泉庄: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李德裕有《平泉山居诫子孙记》。[2]辛夷:香木名。树高二三丈,叶似柿叶而狭长,花..

    4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八

    支动【题解】本篇支动和下两篇支植上、支植下,是前集广动植的补遗。此三篇中,引李卫公(李德裕)语或是与李卫公相关者,共有近二十条,这些应是段成式于大和初年在李德裕浙西幕府时所闻。本篇共计六十三条,相比前..

    4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七

    《金刚经》鸠异【题解】《金刚经》,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最早有鸠摩罗什汉译本,此后相继又出现五种汉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般若,即智慧;波罗蜜,渡彼岸;般若之体,其常清净,不变不移,..

    4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六

    寺塔记下【题解】本篇共计三十四条。所载同于上篇。其中吟诗联句之类,悉被收入《全唐诗》。另须注意的是征事一类,本篇有六条,上篇也有五条,方内方外竞炫腹笥,比拼才智,可以窥知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文人好尚。..

    33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五

    寺塔记上【题解】寺塔记共上、下两篇,记载长安诸寺佛像、佛塔、佛经、壁画、供养物,以及游览寺庙的见闻和寺中与友人联句对语等。据X5.1条《寺塔记序》,此为武宗会昌三年(843)与友人张希复、郑符游京城寺院,于..

    3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四

    贬误【题解】贬误一篇,共计四十三条,均为考证源流辨别舛误的文字,第一条末云:录宾语甚误者,著之于此。即为本篇宗旨。凡引《淮南子》、《论衡》、《座右方》等典籍共五十多种,条分缕析,足可考证史事。但段成式..

    4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三

    支诺皋下【题解】本篇共二十九条。其中如第X3.1条李简、第X3.4条郑琼罗、第X3.15条蜀郡豪家子、第X3.22条秦妇张氏、第X3.28条韦氏兄弟、第X3.29条阿措,篇幅较长,亦为传奇之体,尤其是最后一条,故事十分精彩,正当..

    47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二

    支诺皋中【题解】本篇共三十二条,多为精怪异事。其中第X2.3条鼠精、第X2.4条食人怪、第X2.15条乌郎等,想象丰富,情节巧妙,刻画生动,具有较高的叙事技巧。X2.1上都浑瑊宅[1],戟门内一小槐树[2],树有穴,大如钱..

    110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续集卷一

    支诺皋上【题解】支,是支派、支属的意思。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洪氏(按,洪迈)以续志为前志附庸,故以支名之,此正段氏命名之义。似《杂俎》续集中有其类相从四支语。此当出续集自序。今本无自序,阙耳..

    46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二十

    肉攫部【题解】本篇所记者,与动植诸篇貌同而实异,为养鹰驯鹰的专论。肉攫者,字面取自《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居者膻(见本书7.8条),因为鹰为食肉类猛禽,故以肉攫名篇。本篇内容,涉及取鹰..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九

    广动植之四草篇【题解】本篇共六十九条,记载芝类、草类。道教认为芝具有神奇的功效,本篇前十条所记各类芝,多出自道书,如参成芝、白符芝、五德芝、菌芝、石芝等出自葛洪《抱朴子内篇》,夜光芝出自陶弘景《真诰》..

    4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八

    广动植之三木篇【题解】本篇共六十条,记载竹木藤类五十多种。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来自域外的物种。段成式生活在中外交流非常活跃的唐代,知晓大量来自西域诸国的物种,本篇自18.39条起至本篇末,就是关于此类植物的..

    3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七

    广动植之二鳞介篇【题解】鳞介,指水族之鱼类、贝壳类。本篇三十三条,所记以鱼类为多,有井鱼、异鱼、鲤、黄鱼、鱼、鱼、鲨鱼、马头鱼、印鱼、石斑鱼、娃娃鱼、鲎鱼、飞鱼、温泉中小鱼、羊头鱼、鱼之属。其次为蟹类..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六

    广动植之一 并序【题解】本书以动植名篇者,包括前集卷十六至卷十九、续集卷八至卷十的全部内容。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古载动植之书,除序所云之《山海经》、《尔雅》,若《禽经》、《异物志》、《南方草..

    39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五

    诺皋记下【题解】本篇共二十八条,仍是各类精怪、鬼神之事,大多为新出的唐代异事,想象丰富,亦真亦幻。第15.14条山萧之说,第15.16条野狐戴骷髅拜北斗的记载,本自晋干宝《搜神记》、晋张华《博物志》等书。15.1和..

    3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四

    诺皋记上【题解】本书以诺皋为题者共有五篇:本卷诺皋记上、前集卷十五诺皋记下、续集卷一支诺皋上、卷二支诺皋中、卷三支诺皋下。诺皋一词,向称难解,众说不一。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诺皋引葛洪《抱朴子内篇..

    34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三

    冥迹【题解】本篇共五条,记载鬼魂、冥婚、冥判及转世再生等事,故称冥迹。魏韦英值其妻再嫁之日显魂,崔罗什夜入夫人墓,犹今之所谓人鬼情未了,而顾况夭逝之子再为顾家子,也正是前生未了因。此类逸事,定属诬造,..

    33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二

    语资【题解】本篇共二十六条,记载名人逸事和历史掌故,同于六朝志人笔记一类。首条至12.9条为南北朝事,其中12、2条、12.3条、12.4条、12.5条、12.8条,记载的是南北朝时外交场合宾主酬酢的情形,且均为梁宴魏使时..

    61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 前集卷十一

    广知【题解】本篇面目较为驳杂,涉及民俗、炼丹、名物、生理、禁忌、物性、物理、数学、图籍、书法、绘画、技艺等等,故名广知。段成式闻见既广,用心亦勤,博闻多识,而这其中一以贯之的,仍是其博物志怪的著书观念..

    48 酉阳杂俎译注 2025-06-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