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所载说话人的姓名问题
此见于本书卷五京瓦伎艺条下,其文殊不易读,有许多疑点。顷见《学文》第一期孙君楷第一文,言说话人家数甚备,为迩来论小说一佳构,但所引此节,句读与平常读法迥异,似有错误。兹先钞孙君所引如下:
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等。小说王颜善盖中宝刘名广。商谜吴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刘乔河北子帛遂胡牛儿达眼五重明乔骆驼儿李敦等。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子。其余不可胜数。(标点删节悉依原文。)
余读此篇。颇觉其异,以孙君所说悉与余所记不同;细考之,始恍然,盖由于姓名联上,联下读法不同耳。考《梦华录》此节之文,极其凌乱,有联上读者,亦有联下读者。如开首曰: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等可证其属上属下并无定准。乃孙君悉以属下,遂至所记名字悉误。兹依鄙见,引录如下,可与上参看。本子则依据秀水金氏景印汲古阁影宋本。
浑身眼,李宗正,张哥,球杖踢弄。孙宽,孙十五,曾无党,高恕,李孝祥,讲史。李慥,杨中立,张十一,徐明,赵世亨,贾九,小说。刘百禽,弄虫蚁。孔三传,耍秀才,诸宫调。毛详,霍伯丑,商谜。吴八儿,合生。张山人,说诨话。刘乔,河北子等杂班。外入孙三,神鬼;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文八娘子,叫果子。其余不可胜数。
读者取原书看,便知分晓。依我私见,这是无甚可疑的。如浑身眼这个绰号,一定是踢球;那么,孙宽以下诸人,便是讲史;李以下诸人便是小说。以下亦然。又孙君引文,文八娘子下无叫果子三字,亦无删节号,不知何故。岂所据本子不同欤?(此文甫毕,在同书卷六元宵条,歌舞百戏下有尹常卖《五代史》刘百禽虫蚁可证。三月二十五日记。)
散文杂论集。俞平伯著。1936年8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收文章31篇,没有序跋文字,书末附译稿《长方箱》(美国爱伦·坡作)。收入集中的杂论性文字不少,如《读〈毁灭〉》、《论教育》、《〈东京梦华录〉所载说话人的姓名问题》、《论作曲》、《论研究保存昆曲之不易》等等。但也有《春来》、《赋得早春》、《进城》、《元旦试笔》、《秋荔亭记》、《人力车》一类的散文。序跋文字则有《秋兴散套依纳书楹谱跋》、《脂砚斋评石头记残本跋》、《葺芷缭衡室读诗札记序》、《三槐序》、《积木词序》等等。此书为俞平伯散文中论的成分加强之开始,所以写于1923年的《读〈毁灭〉》便为全书第一篇,其他则多写于20年代末及30年代初,较长的几篇议论性文字,均在书中。俞平伯的抒情、叙事、描写的散文,往往加入议论,这种笔调,造成了特有的涩味,很耐咀嚼。用这种笔调写成杂文,写成议论文,写成学术性的杂论,自然能别具一格。在《燕郊集》中,论的成份加强,学术性文字加多,开后来鲜俞平伯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撰写之先河,是有成就的。当年,周作人为俞平伯的《杂拌儿之二》写的序言中,曾说:“平伯那本集子里所收的文章大旨仍旧是‘杂’的,有些是考据的,其文词气味的雅致与前编无异,有些是抒情说理的,如《中年》等,这里边兼有思想之美,是一般文士之文所万不能及的。”恐怕这用来说《燕知草》中的文字,依然合适。用雅致的文词撰写考据的、议论的文字,是俞平伯杂论的特色,加以他知识渊博,学有家传,成功是不待言的。后来,俞平伯专心去写《红楼梦》及其他古典文学的学术论文,取得突出成就,正是俞平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向。《燕郊集》是俞平伯30年代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集,抗战期间在后方曾重印,可惜流传不多。解放后一直没有再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