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班超文学网
班超文学网
  • 庄子解卷二十四·杂篇

    徐无鬼寻此篇之旨,盖老氏所谓上德不德者尽之矣。德至于无伤人而止矣,无以加矣。乃天下之居德以为德者,立为德教,思以易天下,而矫其性者拂其情,则其伤人也多矣;施为德政,思以利天下,而有所益者有所损,则其伤..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三·杂篇

    杂云者,博引而泛记之谓。故自《庚桑楚》《寓言》《天下》而外,每段自为一义,而不相属,非若《内篇》之首尾一致,虽重词广喻,而脉络相因也。《外篇》文义虽相属,而多浮蔓卑隘之说;《杂篇》言虽不纯,而微至之语..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二·外篇

    知北游此篇衍自然之旨。其云观天者,即《天运》篇六极五常而非有故之谓也。言道者,必有本根以为持守;而观浑天之体,浑沦一气,即天即物,即物即道,则物自为根而非有根,物自为道而非有道。非有根者,道之所自运;..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一·外篇

    田子方此篇以忘言为宗,其要则《齐物论》照之以天者是也。忘言者,非可以有言而忘之也。道大而言小,道长而言短,道圆而言方,道流行而言止于所言,一言不可以摄万言,万言不可以定一言,古言不可以为今言,此言不可..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外篇

    山木引《人间世》之旨,而杂引以明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九·外篇

    达生此篇于诸《外篇》中尤为深至,其于《内篇》《养生主》《大宗师》之说,独得其要归。盖人之生也,所勤勤于有事者,立德也,立教也,立功也,立名也。治至于尧,教至于孔,而庄子犹以为尘垢秕穅而无益于生。使然,..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八·外篇

    至乐庄子曰:奚暇至于悦生而恶死,言无暇也,非以生不可悦,死不可恶为宗,尤非以悦死恶生为宗;哀乐不入其中,彼固有所存者在也。老子曰: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有者,有身之见;无者,忘己以忘..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七·外篇

    秋水此篇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推言天地万物初无定质,无定情,扩其识量而会通之,则皆无可据,而不足以撄吾心之宁矣。盖物论之兴,始于小大之殊观;小者不知大,大者不知小;不知小,则亦大其所大而不知大..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六·外篇

    缮性此篇与《刻意》之旨略同。其言恬知交养,为有合于庄子之指,而语多杂乱,前后不相侔。且其要归不以轩冕为志,而叹有道之人不与而隐处,则庄子虽非无其情,而固不屑言此以自隘。盖不得志于时者之所假托也。文亦滑..

    王夫之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五·外篇

    刻意此篇之说,亦《养生主》《大宗师》绪余之论,而但得其迹耳。庄子之学,虽云我耦俱丧,不以有涯之生殉无涯之知,而所存之神,照以天,寓诸庸,两行而小大各得其逍遥,怀之含之,以有形象无形,而持之以慎,德不形..

    王夫之 2025-08-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