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与论语 / 钱穆

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

2025-05-29 16:50 孔子与论语

前几天,有一位美国朋友来学校,他问起:孔子思想如何引用到世界现实问题上来?

我想这问题,是极有意义的。或许有人会想:孔子远在两千五百年以前,他的思想,对现代世界,可能是无所用之了。但我们也得想:这世界,跨进了二十世纪,学术思想日新月异,门类愈添愈多,科别愈分愈细。任何一专家,几乎无不针对著人类现实问题求解答,求应用。然而此五十年来,人类问题,却愈变愈复杂,愈来愈纠纷。因有太多问题积压著,解决不了,才引起大战争。战争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接踵来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问题,益更严重了。到如今,几乎有时时爆发第三次大战可能之威胁,使人心惶惶,若不可以终日。这又为何呢?

本来,世界是整个的,人类是全体的。各项学术思想,分析太细,钻研太狭,针对著甲,可能损碍了乙。注意在目下,可能抵触到将来。人类当前最需要的,还该有一个更综合、更普遍、更恒久的指导原则,来作解决一切问题的共同基准。若没有了这个更高原则与共同基准,人类社会,将终不免于治丝益棼,欲解还结的。

说到这里,令人会想起哲学来。是否该由哲学家来担此责任呢?所不幸的,我们通读人类的哲学史,似乎所谓哲学家们的兴趣,是在提出问题上,而并不在解决问题上。因此在人类现实问题之外,乃别有所谓哲学问题;这已够哲学家们麻烦的了。

于是又令人想起宗教。是否宗教家宜肩此职务呢?所不幸的,人类可以在同一信仰之下,而信仰了两个不同的上帝。又可在同一上帝之下,而展衍出两个不同的信仰。而一部人类史,因于宗教问题而引起难解难分,甚至于大流血大屠杀的惨剧的,已是屡见不一见。若我们认为宗教信仰可以为指导人生的最高原则,则势必在现有的各项宗教中间先引起一番剧烈的大斗争。

其次,要说到科学。科学已为人生出种种作用,但科学并不能指导人生来解决问题。这一层,似乎可以不烦深论。

现在让我们说到孔子。孔子既不是一位科学专家,又不是一位专门的哲学家。因孔子思想,既无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又没有一套严密的思想方法,如逻辑与辨证法之类,又没有一套鲜明的认识论。若要硬派孔子为一位哲学家,实在有些拟于不伦。他又并不是一个大教主,他的思想学说,并不建立在叫人信仰上。

然则孔子思想究竟重点何在?其价值又何在?窃谓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此原则繄何?用现在话说来,只道德二字便是。

何谓道德?这也不需像一般哲学家的特有概念般,先要把来作一明确的界说。孔子所讲的道德,只是人们同有之一种心情,同能之一种行为;所谓直指人心,当下即是,只求如此这般,在人生实践中一经指点便够了的。

现在且举几个实例来说。即如忠恕,便是一种道德。只要以忠恕待人,受者决不会拒绝或不欢迎。在施者的心情上,也决不会感到不愉快或不满足。又如爱敬,这也是一种道德。只要以爱敬对人,受者也决不会拒绝或不欢迎。施者的心情上,也决不会感到不愉快或不满足。

一个人人忠恕与相互爱敬的社会,种种问题,总可有办法解决。不忠,不恕,无爱,无敬,那样的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自会不断地产生。

科学专家知识,是超道德的。在道德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全有用。在无道德与不道德的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不仅会变成没有用,而且还会有害。如科学家发明了原子能,岂不可在和平的场合使用,但也可在大量杀人的战争场合使用吗?

宗教固然也应以道德为主体,但一进入宗教信仰,便先要上帝呀!天国呀!灵魂呀!创世呀!尽从那些远处去兜圈子。而宗教信仰上的种种争论,则正在那远处。远处争论不休,近处却搁在一旁了。

哲学家除却极少数,如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理论的外,也并不在主张反道德和不道德。但一进入哲学思辨,又是逻辑呀!认识论呀!形上学呀!牵而益远。道德问题则成为曲终奏雅,强弩之末了。

只有孔子思想,是单刀直入,直凑单微的。他主要只在人类道德上建基,然后再扩而充之,由修身而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以达于全人类。再引而申之,由明心见性而万物一体,而天人合一,以达于全宇宙。

在一切科学各门专家乃及宗教信仰以至哲学思辨中,若要在人类社会发生好影响,生起好作用,全少不了道德一味。而道德又是人人可知,人人能行的。不像一切科学与各门专家,便叫人有知有不知,有能有不能。又不像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辨,彼此有异同,相互有派别。而人类道德则应该推之四海,树之百世,无彼此异同可争的。

孔子言道德,扼要言之,可说有三本原:

一、本之于人类之心性。这并不是说人类心性全是合乎道德的,只说一切道德亦皆出于人类之心性。

二、本之于社会。道德只是人生实践,由社会观察而悟,由心性修养而得。人事相交,只要合乎道德的,便和而顺。只要不合道德的,便不和又不顺。察乎外,反乎心,便知人生道德是什么了。

三、本之于历史经验。一部人类史,有了道德,便会有进步,种种问题也可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道德,便会无进步,种种问题,便会愈出愈多而永难解决了。

因此,孔子思想,是最为近人而务实的。

孔子之学,向后展衍,有两条路:一条是简易的,直捷的,三言两语,可以当下指点,可以终身奉行。这一条路,发展于象山与阳明。另一条路,是细密的,繁复的,千门万户,阶级层次井然,要学者循序渐进。这一条路,发展于二程与朱子。前一条路,可以普遍大众化;后一条路,可以特殊学术化。但其从三大本原而归于道德中心,则是并无二致的。

根据上述,孔子思想应该仍可以引用到世界现实问题上来,自是无疑义的。至于如何具体而实际地把来应用,则正有待于我们之努力了。

(一九五八年九月在香港 新亚书院为纪念孔诞作,原载《新亚生活》一卷九期。香港《人生杂志》一九一期转载。)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猜你喜欢

  • 很现实的一段话

    1、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你没有走过别人的路,就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2、一路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苦很多就算了。3、爱一个人,倘若没有求的勇气,就像没有翅膀的蝴蝶,不能飞越沧海。4、没有什么比熬夜更重要,猝死..

    10 好句大全 2025-07-10
  • 现实扎心语录短句

    1、回忆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时刻覆过来,让人难以喘息。2、爱情里最悲哀的,莫过于分开之后,你觉得自己爱错了人。3、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4、人生,不过是一场是非之欢。5..

    13 好句大全 2025-07-07
  • 附录旧作:驳袁子才《论语解》

    古文简略,不易得解。后人每以臆见解书,各执一说,几成聚讼,而卒不得一真解。遂使学者转无所宗向,而文义益晦矣。尝读袁子才《论语解》,谓:孔子仅许颜子以三月不违仁,其他如陈文子、令尹子文皆不许也。至于管仲..

    23 趼呓外编 2025-06-18
  • 感慨社会现实的句子

    1、不要瞧不起你手头上所做的每一件琐碎小事,把它们干漂亮了,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不要去焦虑太远的明天,因为焦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令现状变得更糟糕。2、为自己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意见活着的人,渺小;..

    25 好句大全 2025-06-12
  • 尧曰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

    40 论语 2025-06-11
  • 子张篇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

    37 论语 2025-06-11
  • 微子篇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

    21 论语 2025-06-11
  • 阳货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

    23 论语 2025-06-11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

    34 论语 2025-06-11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

    28 论语 2025-06-11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40 论语 2025-06-11
  • 子路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26 论语 2025-06-11
  • 颜渊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43 论语 2025-06-11
  •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曰:回也非..

    38 论语 2025-06-11
  • 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25 论语 2025-06-11
  • 子罕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绝四:..

    41 论语 2025-06-11
  •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21 论语 2025-06-11
  •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

    24 论语 2025-06-11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

    45 论语 2025-06-11
  • 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

    35 论语 2025-06-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