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与论语 / 钱穆

孔子思想与现实世界问题

2025-05-29 16:50 孔子与论语

前几天,有一位美国朋友来学校,他问起:孔子思想如何引用到世界现实问题上来?

我想这问题,是极有意义的。或许有人会想:孔子远在两千五百年以前,他的思想,对现代世界,可能是无所用之了。但我们也得想:这世界,跨进了二十世纪,学术思想日新月异,门类愈添愈多,科别愈分愈细。任何一专家,几乎无不针对著人类现实问题求解答,求应用。然而此五十年来,人类问题,却愈变愈复杂,愈来愈纠纷。因有太多问题积压著,解决不了,才引起大战争。战争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接踵来第二次。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问题,益更严重了。到如今,几乎有时时爆发第三次大战可能之威胁,使人心惶惶,若不可以终日。这又为何呢?

本来,世界是整个的,人类是全体的。各项学术思想,分析太细,钻研太狭,针对著甲,可能损碍了乙。注意在目下,可能抵触到将来。人类当前最需要的,还该有一个更综合、更普遍、更恒久的指导原则,来作解决一切问题的共同基准。若没有了这个更高原则与共同基准,人类社会,将终不免于治丝益棼,欲解还结的。

说到这里,令人会想起哲学来。是否该由哲学家来担此责任呢?所不幸的,我们通读人类的哲学史,似乎所谓哲学家们的兴趣,是在提出问题上,而并不在解决问题上。因此在人类现实问题之外,乃别有所谓哲学问题;这已够哲学家们麻烦的了。

于是又令人想起宗教。是否宗教家宜肩此职务呢?所不幸的,人类可以在同一信仰之下,而信仰了两个不同的上帝。又可在同一上帝之下,而展衍出两个不同的信仰。而一部人类史,因于宗教问题而引起难解难分,甚至于大流血大屠杀的惨剧的,已是屡见不一见。若我们认为宗教信仰可以为指导人生的最高原则,则势必在现有的各项宗教中间先引起一番剧烈的大斗争。

其次,要说到科学。科学已为人生出种种作用,但科学并不能指导人生来解决问题。这一层,似乎可以不烦深论。

现在让我们说到孔子。孔子既不是一位科学专家,又不是一位专门的哲学家。因孔子思想,既无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又没有一套严密的思想方法,如逻辑与辨证法之类,又没有一套鲜明的认识论。若要硬派孔子为一位哲学家,实在有些拟于不伦。他又并不是一个大教主,他的思想学说,并不建立在叫人信仰上。

然则孔子思想究竟重点何在?其价值又何在?窃谓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此原则繄何?用现在话说来,只道德二字便是。

何谓道德?这也不需像一般哲学家的特有概念般,先要把来作一明确的界说。孔子所讲的道德,只是人们同有之一种心情,同能之一种行为;所谓直指人心,当下即是,只求如此这般,在人生实践中一经指点便够了的。

现在且举几个实例来说。即如忠恕,便是一种道德。只要以忠恕待人,受者决不会拒绝或不欢迎。在施者的心情上,也决不会感到不愉快或不满足。又如爱敬,这也是一种道德。只要以爱敬对人,受者也决不会拒绝或不欢迎。施者的心情上,也决不会感到不愉快或不满足。

一个人人忠恕与相互爱敬的社会,种种问题,总可有办法解决。不忠,不恕,无爱,无敬,那样的社会,无法解决的问题,自会不断地产生。

科学专家知识,是超道德的。在道德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全有用。在无道德与不道德的基础上,一切科学,各门专家知识,不仅会变成没有用,而且还会有害。如科学家发明了原子能,岂不可在和平的场合使用,但也可在大量杀人的战争场合使用吗?

宗教固然也应以道德为主体,但一进入宗教信仰,便先要上帝呀!天国呀!灵魂呀!创世呀!尽从那些远处去兜圈子。而宗教信仰上的种种争论,则正在那远处。远处争论不休,近处却搁在一旁了。

哲学家除却极少数,如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等理论的外,也并不在主张反道德和不道德。但一进入哲学思辨,又是逻辑呀!认识论呀!形上学呀!牵而益远。道德问题则成为曲终奏雅,强弩之末了。

只有孔子思想,是单刀直入,直凑单微的。他主要只在人类道德上建基,然后再扩而充之,由修身而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以达于全人类。再引而申之,由明心见性而万物一体,而天人合一,以达于全宇宙。

在一切科学各门专家乃及宗教信仰以至哲学思辨中,若要在人类社会发生好影响,生起好作用,全少不了道德一味。而道德又是人人可知,人人能行的。不像一切科学与各门专家,便叫人有知有不知,有能有不能。又不像宗教信仰与哲学思辨,彼此有异同,相互有派别。而人类道德则应该推之四海,树之百世,无彼此异同可争的。

孔子言道德,扼要言之,可说有三本原:

一、本之于人类之心性。这并不是说人类心性全是合乎道德的,只说一切道德亦皆出于人类之心性。

二、本之于社会。道德只是人生实践,由社会观察而悟,由心性修养而得。人事相交,只要合乎道德的,便和而顺。只要不合道德的,便不和又不顺。察乎外,反乎心,便知人生道德是什么了。

三、本之于历史经验。一部人类史,有了道德,便会有进步,种种问题也可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道德,便会无进步,种种问题,便会愈出愈多而永难解决了。

因此,孔子思想,是最为近人而务实的。

孔子之学,向后展衍,有两条路:一条是简易的,直捷的,三言两语,可以当下指点,可以终身奉行。这一条路,发展于象山与阳明。另一条路,是细密的,繁复的,千门万户,阶级层次井然,要学者循序渐进。这一条路,发展于二程与朱子。前一条路,可以普遍大众化;后一条路,可以特殊学术化。但其从三大本原而归于道德中心,则是并无二致的。

根据上述,孔子思想应该仍可以引用到世界现实问题上来,自是无疑义的。至于如何具体而实际地把来应用,则正有待于我们之努力了。

(一九五八年九月在香港 新亚书院为纪念孔诞作,原载《新亚生活》一卷九期。香港《人生杂志》一九一期转载。)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猜你喜欢

  • 附 民族哲学杂话

    本文所要讲的是民族哲学,只要某种学说在吾民族中很流行,为大家所熟闻乐道,我们就不妨谈谈。想怎么谈,就怎么谈,不拘什么形式。零金碎玉,俱见精光。嵇文甫像,摄于1958年楔子在没有触到所要讲的各项问题本身以前..

    17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十章 韩非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韩国的一个公子,曾师事荀卿,和李斯为同学。秦始皇看见他的著作,大为赞赏。后来他出使于秦,却被害了。他是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综合了他以前法家的各种学说,并且从荀卿和老子的..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九章 宋、许行、邹衍等

    当战国中叶,约略和孟子庄子同时,或稍前稍后的学者自成一派的很多。除上面所讲各家外,再举几个重要代表人物谈一谈:(一)宋宋亦称宋,或宋荣,《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书中都曾提到他,可见他也是当时..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八章 惠施、公孙龙

    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0年)曾经做过魏国的宰相,和庄子辩论过。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年)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和孔穿辩论过。这两位学者是名家的代表人物。现存有《公孙龙子》一书。《庄子天下》篇也有关于他们..

    10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七章 荀子

    荀卿名况,赵人。生卒年岁未能确定。他一生的重要事迹大概都在公元前298前238年之间。他曾经到过当时讲学最繁盛的地方齐国的稷下。当齐襄王的时候,稷下学者如田骈、慎到等都已经死去,荀卿在那里成为岿然突出的大师..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六章 孟子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邹人,孔子的三传弟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他原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不过在他以前好几代早已衰落下去了。他曾经游历齐、梁、宋、滕诸国,还给齐宣王当了一段客卿。但终于不得志。现..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五章 庄子

    庄周,战国时代的宋国人。他的生卒年岁大概和孟子略相当而稍晚一些。他似乎也是一个从旧贵族阶级没落下来的人物,曾在他的家乡蒙那个地方当过一段管漆树的小官吏。他的生活很贫困,曾经靠打草鞋过活,有时候连饭也吃..

    13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四章 老子

    老子这个人,和《老子》这部书,应该分别来看。有人说,老子就是老聃,相传他在周王朝那里管过图书,孔子还向他问过礼,后来去周西行,过函谷关,给关尹著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就不知去向了。但是就现存《老子》这..

    13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三章 墨子

    墨翟,鲁国人,也有说他是宋国人的。他的生卒年岁,各家说法都不很准确,大概在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490前403年之间,略与孔子再传弟子们同时。他的世系出身也不详。《史记》上说他做过宋国的大夫,也难确定,从他..

    13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二章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本是殷朝的后代,世为宋国的公族。自从他的远祖大司马孔父死于殇公之乱,家人流亡到鲁国,才为鲁人,姓孔氏。他的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鄹邑大夫,但早死,所以孔子幼年是孤..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第一章 春秋战国

    一个百家争鸣的伟大历史变革时代一提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最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派别和那么多的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那么尖锐而复杂的思想斗争的场面..

    11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 卷二 论语

    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论语之旨 学者觉到自己做个人 论语二十篇之起讫 君子与仁 以论语解论语 仁义道德非礼不成 让与礼有别 何谓分 朱熹论语集注 朱熹与王弼阅《东塾读书记》第二卷《论语》,提要钩玄,观于会通,不为汉..

    8 古籍举要 2025-08-25
  • qq空间现实说说大全

    1、生活不顺心的时候没必要逢人就诉苦,没几个人愿意听,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没必要告诉所有人,没人会帮你。2、前行的路走起来很累,可只要想想前方还有大美风景在等着你,你就不能轻言放弃。累不怕,怕的放弃自己。3..

    11 好句大全 2025-08-25
  • 时代与思想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意识的进步,“删除时代”的来临已是必然:人们不断地删除修改自己的所作所为,调整前进方向。有人言辞激烈地抨击这一现象,实则大可不必。“删除”本身并无什么错,关键在于如何去做。如今太多太多..

    14 高中作文 2025-08-23
  • 附3 《内经》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关于《内经》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只能讲一些重点内容。《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巨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 很现实的经典语录大全

    1、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2、不怕问到,只怕倒问。3、原则是非,据理力争。4、别失望,机会还是有的。5、直木先伐,甘井先竭。6、同情弱者,善待贫穷。7、战略永远是第一位的,战术永远是第二位的。8、择一日流连..

    50 好句大全 2025-07-18
  • 很现实的一段话

    1、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你没有走过别人的路,就不要对别人指指点点。2、一路有你苦一点也愿意,苦很多就算了。3、爱一个人,倘若没有求的勇气,就像没有翅膀的蝴蝶,不能飞越沧海。4、没有什么比熬夜更重要,猝死..

    31 好句大全 2025-07-10
  • 现实扎心语录短句

    1、回忆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时刻覆过来,让人难以喘息。2、爱情里最悲哀的,莫过于分开之后,你觉得自己爱错了人。3、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4、人生,不过是一场是非之欢。5..

    32 好句大全 2025-07-07
  • 附录旧作:驳袁子才《论语解》

    古文简略,不易得解。后人每以臆见解书,各执一说,几成聚讼,而卒不得一真解。遂使学者转无所宗向,而文义益晦矣。尝读袁子才《论语解》,谓:孔子仅许颜子以三月不违仁,其他如陈文子、令尹子文皆不许也。至于管仲..

    94 趼呓外编 2025-06-18
  • 感慨社会现实的句子

    1、不要瞧不起你手头上所做的每一件琐碎小事,把它们干漂亮了,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不要去焦虑太远的明天,因为焦虑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令现状变得更糟糕。2、为自己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意见活着的人,渺小;..

    44 好句大全 2025-06-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