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吐唾血及下血方三首
2025-05-31 11:15
读医
病源此由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而汗不发,致使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有瘀积,故吐血。(出第八卷中)
仲景伤寒论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方。
青柏叶(三两) 干姜(二两切) 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别绞取新出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绵滤之温分再服,马通是马屎汁也。(一方有阿胶无艾)又吐血下血黄土汤主之方
釜灶下黄焦土(半升绵裹) 甘草(三两炙) 干地黄(三两) 白术(三两) 附子(三两炮破) 阿胶(三两炙) 黄芩(三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芜荑猪肉桃李雀肉等物。(并出第十六卷中)
古今录验蒲黄汤,疗伤寒温病天行疫毒,及酒客热伤中吐血不止,面黄干呕心烦方。
蒲黄 桑寄生 桔梗(一作栝蒌) 犀角(屑) 甘草(各二两炙) 葛根(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徐徐服之。忌海藻菘菜猪肉。(出第三卷中)
《外台秘要》,方书。四十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一-二伤寒;卷三-六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齿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瘿瘤、痈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阴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恶、金疮、恶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妇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儿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书中引录各书均注明出处,颇具文献价值。本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现存宋刻本(残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