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酒宜冷冻饮料论
2025-06-04 10:42
读医
醇酒之性,大热大毒,清香美味,既适于口,行气和血,亦宜于体,由是饮者不自觉其过于多也,不思肺属金,性畏火,其体脆,其位高,为气之主,肾之母,木之夫。酒下咽膈,肺先受之。若是醇者,理宜冷冻饮料,过于肺入于胃,然后渐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一益也;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二益也;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不可恣饮,三益也。古人终日百拜,不过三爵,既无酒病,亦免酒祸。今余稽之于礼经则曰∶饮齐视冬时。饮齐,酒也。视,犹比也。冬时,寒也。参之《内经》,则曰热因寒用。厥旨深矣!今则不然,罔顾受伤,只图取快。盖热饮有三乐存焉,膈滞通快,喉舌辛美,盖行可多。不知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金体必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痍,或鼻查,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发散而去之。
若其久也。为病深矣,为消,为渴,为内疸,为肺痿,为内痔,为鼓胀,为失明,或喘哮,为劳嗽,为癫痫,亦为难明之病,倘非具眼,未易处治,可不谨乎?或曰∶人言一盏冷酒,须二盏血乃得行,酒不可冷冻饮料明矣。余曰∶此齐东之语耳!今参之于经,证之以理,发之为规戒,子以为迂耶?
《格致余论》,元代朱震亨撰。成书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为朱氏的医论集,其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俱载于此书,集中反映了朱氏的学术观点,阐述了相火与人身的关系,提出保护阴血为摄生之本,列色欲、茹淡、饮食诸论,强调饮食起居的重要性。在杂病论治方面,朱氏于书中也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