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狂语方三首
2025-06-02 10:35
读医
《病源》夫病热盛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非其素时所能也。病反能者,皆阴阳气争而外并于阳,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阳盛故妄言骂詈,不避亲疏,大热遍身,狂言而妄见妄闻也。(出第九卷中)
《千金》水道散 疗天行病烦热如火,狂言妄语欲走方。
白芷(一两) 甘遂(二两熬)
上二味,捣筛,以水服方寸匕。须臾令病患饮冷水,腹满则吐之,小盒饭赤也。一名濯腹汤,此方疗大急者。(出第十卷中,文仲、《范汪》同)又五苓散 主天行热病,但狂言烦躁不安,精采言语与人不相主当方。
猪苓(二分) 白术(三分) 泽泻(五分) 茯苓(三分) 桂心(二分)
上五味,捣筛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忌大醋、生葱、桃、李、雀肉等。(张仲景论、《深师》同,出第九卷中)
《古今录验》疗天行壮热,狂言谬语五六日者方。
鸡子(三枚) 芒硝(方寸匕) 井花水(一杯)
上三味,合搅,尽服之。心烦,下则愈。(出第三卷中)
《外台秘要》,方书。四十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一-二伤寒;卷三-六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七-二十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卷二十一-二十二眼、耳、鼻、齿诸病;卷二十三、二十四瘿瘤、痈疽等;卷二十五-二十七痢、痔、外阴诸病;卷二十八-三十中恶、金疮、恶疾等;卷三十一-三十二采药、丸散、面部诸病;卷三十三-三十四妇人病;卷三十五-三十六小儿病;卷三十七-三十八乳石;卷三十九-四十明堂灸法。全书共1104门,均先论后方,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书中引录各书均注明出处,颇具文献价值。本书收罗宏富,内容广博。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1069年,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现存宋刻本(残卷)、明刻本、康熙影宋刻本、抄本及日本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