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尚书正义 / 孔颖达

卷十九 君牙第二十七

2025-06-07 13:40 尚书正义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穆王,康王孙,昭王子。○穆王,名满。君牙,或作君雅。作《君牙》。君牙,臣名。

君牙命以其名,遂以名篇。

王若曰:“呜呼!君牙,顺其事而叹,称其名而命之。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言汝父祖,世厚忠贞,服事勤劳王家,其有成功,见纪录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画,胡卦反。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惟我小子,继守先王遗业,亦惟父祖之臣,能佐助我治四方。言己无所能。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言祖业之大,己才之弱,故心怀危惧。虎尾畏噬,春冰畏陷,危惧之甚。○蹈,徒报反。噬,市制反。陷,陷没之陷。

[疏]“穆王”至“君牙”○正义曰:穆王命其臣名君牙者为周大司徒之卿,以策书命之。史录其策书,作《君牙》。○传“言汝”至“太常”○正义曰:《周礼·司勋》云:“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郑玄云:“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死则于烝先王祭之。”是有功者书于王之太常,以表显之也。《周礼·司常》云:“日月为常。”王建太常,是王之旌旗昼日月名之曰太常也。

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今命汝为我辅翼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膂音旅。缵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继汝先祖故所服,忠勤无辱累祖考之道,大布五常之教,用和民令有法则。○累,劣伪反。令,力呈反。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夏月暑雨,天之常道,小人惟曰怨叹咨嗟。言心无中也。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冬大寒,亦天之常道,民犹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天不可怨,民犹怨嗟,治民其惟难哉!当思虑其难以谋其易,民乃安。○易,以豉反。

[疏]“今命”至“乃宁”○正义曰:王言我以危惧之故,今命汝为大司徒,汝当作我股肱心膂。言将任之如已身也。继汝先世旧所服行,亦如父祖忠勤,无为不忠,辱累汝祖考。当须大布五常之教,用和天下兆氏,令有法则。凡欲率下,当先正身,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能中正,惟取汝之中正,汝当正身心以率之。夏月大暑大雨,天之常也,小民惟曰怨恨而咨嗟。冬月大寒,亦天之常也,小民亦惟曰怨恨而咨嗟。天不可怨,民尚怨之,治民欲使无怨,其惟难哉!思虑其难,以谋其易,为治不违道,不逆民,民乃安矣。○传“今命”至“委任”○正义曰:“股”,足也。“肱”,臂也。“膂”,背也。汝为我辅翼,当如我之身,故举四支以喻为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如身也。传以“膂”为体,以见四者皆体,非独“膂”为体也。《礼记·缁衣》云:“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此举四体,今以臣为心者,君臣合体,则亦同心。《诗》云:“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是臣亦为君心也。○传“冬大”至“怨嗟”○正义曰:传以“祁”为大,故云“冬大寒”。寒言大,则夏暑雨是大雨,于此言“祁”以见之。上言“暑雨”,此不言“寒雪”者,于上言“雨”以见之,互相备也。

呜呼!丕显哉,文王谟!叹文王所谋大显明。丕承哉,武王烈!言武王业美,大可承奉。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文武之谋业,大明可承奉,开助我后嗣,皆以正道无邪缺。○缺,若穴反。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汝惟当敬明汝五教,用奉顺于先王之道。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言当答扬文武光明之命,君臣各追配于前令名之人。

[疏]“呜呼”至“前人”○正义曰:王又叹言:“呜呼!大是显明哉,文王之谋也!大可承奉哉,武王之业也!文王之谋、武王之业,开道佑助我在后之人,皆以正道无邪缺。”言先王之道易可遵也。“汝惟敬明汝之五教,用奉顺于先王之道。汝当答扬文武光明之命,追配于前世令名之人”。令其顺先王之道,同古之大贤也。○传“言武”至“承奉”○正义曰:文王未克殷,始谋造周,故美其谋。武王以杀纣功成业就,故美其业。谋则明白可遵,业则功成可奉,故谋言“显”,烈言“承”。《诗·周颂·武》篇曰,“于皇武王,无竞维烈”,亦美武王业之大也。○传“文武”至“邪缺”○正义曰:文始谋之,武卒成之。文谋大明,武业可奉。言先王以此成功开道佑助我之后人,使我得安其事而奉行之。以正道见其无邪,罔缺失见其周备,故传言“无邪缺”。

王若曰:“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汝惟当奉用先正之臣所行故事、旧典、文籍是法,民之治乱在此而已,用之则民治,废之则民乱。○治,直吏反,下注同。率乃祖考之攸行,昭乃辟之有乂。”言当循汝父祖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辟,必亦反。

[疏]“王若”至“有乂”○正义曰:王顺而呼之曰:“君牙,汝为大司徒,惟当奉用先世正官之法,诸臣所行故事旧典,于是法则之,民之治乱在此而已。汝必奉而用之,循汝祖考之所行,明汝君之有治功。”“汝君”,王自谓也。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篇用姚方兴所献本)为底本,甄录南北朝以来各家旧有疏注,尤其是刘焯、刘炫的旧疏,“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加以综合发挥而成。初稿撰成后,几经讨论修改,马嘉运驳正其失,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增损其辞,直到高宗永徽四年,始定稿刊行,定名为《尚书正义》。从此,《尚书》各种异文版本以及各家学说不再流行。由于该书抛弃和排斥马融、郑玄、王肃等注本,而肯定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使人们对《尚书》真正版本的面目认识模糊,而且常常使自身的解说陷入矛盾之中,不能自圆。然而,此书保留了汉以来经学界研究《尚书》的一些成果,特别是使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得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一大功绩。有《十三经注疏》本。

猜你喜欢

  • 第二十七 黄庭堅

    江西詩派始于北宋之黄庭堅、陳師道,大張于吕居仁,蔓延于南渡而後百五十年間,而論定于宋亡以後七年,方回《瀛奎律髓》書成之日。此二百年中,國内論文論詩之士,或主張是,若反對是,壁壘森嚴,各不相下,研究此期..

  • 卷五 尚书

    古文尚书孔安国传 禹贡一 禹贡二 禹贡三 洪范一 洪范二 尚书家之流别一 尚书家之流别二 尚书与殷虚甲骨清儒疑古文《尚书》为晋梅颐作,然按《汉书谷永传》永上封事引经曰:亦惟先正克左右。师古注:《周书君牙》之辞..

    14 古籍举要 2025-08-25
  • 吴郡志卷第二十七

    人物八颜孚,字端中,长民幼子。崇宁问,有声大学,士行甚美,每试必居前列。时入目为颜夫子,争愿识其面。与兄采,相继高科。孚擢第,未几早卒。*郑景平,字希尹,居带城桥。刚正不挠,所莅官,有廉介称。尝为大理..

    12 吴郡志[标点本] 2025-08-20
  • 畿輔通志卷十九

    山河間府萬春山 獻縣東十里桃林花放爛如鋪錦〈府志〉雲臺山 獻縣東南十五里白草山 獻縣北十八里三山皆髙陵一望數十里建成山 在獻縣漢以此名縣髙祖封曹參為建成侯又封呂澤為建成侯又公沙穆嘗居建成山依林阻為室〈畿輔..

    15 雍正畿辅通志 2025-08-19
  • 卷十九 三洞经教部·经十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第二十八神仙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已,道来归已!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胆色正..

    13 云笈七签 2025-08-13
  • 卷十九 遐览

    或曰:“鄙人面墙,拘系儒教,独知有五经三史百氏之言,及浮华之诗赋,无益之短文,尽思守此,既有年矣。既生值多难之运,乱靡有定,干戈戚扬,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苦意极思,攻微索隐,竟不能禄在其中,免此垄亩;..

    15 抱朴子 2025-08-12
  • 颐卦第二十七

    怡情养性颐卦寓意颐神养志、怡情养性。【题解】民以食为天。在《易经》里,以嘴动口咬,咀嚼食物为意象的卦名,就有需、噬嗑和颐三卦。噬嗑作为口中有物之象,其咬硬物的喻指是严审重案。而震下艮上的颐,与乾下坎上..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原文】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

    67 金刚经 2025-07-01
  •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二十七

    密沙门 守其等奉 勑挍勘弗凾 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五此卷十九幅第六行此四果位对治(之下)三结余位不尒(乃至九行)及欲漏(四十字)国宋二本并错重写丹本中作四法余位不尒谓预流果对治见瀑流轭见取戒禁取及後二身系一来果..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卷第二十七

    五台山清凉国师澄观疏钞 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论 闽鼓山私淑比丘道霈纂要贤首品第十二(之一)○释此一品。四门分别。初来意。【疏】夫行不虚设。必有其德。既解行圆妙。必胜德难思。收前行愿。成信德用。故次来也。又前..

    55 华严经疏论纂要 2025-06-28
  • 冠导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七

    尊者世亲造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扶桑雒阳比丘旭雅编辑分别智品第七之二如是已辩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於中先辩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何谓十八。颂曰。十八不共法谓佛十力等论曰。佛十..

  •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程昱曰:丞相待关某甚厚..

    47 三国演义 2025-06-21
  • 卷十九 诏策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扆,而响盈四表,其唯诏策乎!昔轩辕唐虞,同称为“命”。命之为义,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诰誓。誓以训戎,诰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锡胤。《易》之《姤》象∶“后以施命诰四方。..

    61 文心雕龙 2025-06-20
  • 周书·秦誓

    秦穆公伐郑,晋襄公帅师败诸崤,还归,作《秦誓》。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惟古之谋..

    69 尚书 2025-06-10
  • 周书·费誓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阱,无..

    98 尚书 2025-06-10
  • 周书·文侯之命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

    74 尚书 2025-06-10
  • 周书·吕刑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

    83 尚书 2025-06-10
  • 周书·冏命

    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

    77 尚书 2025-06-10
  • 周书·君牙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83 尚书 2025-06-10
  • 周书·毕命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

    67 尚书 2025-06-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