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陶庵梦忆译注 / 张岱

附录二

2025-06-15 15:28 陶庵梦忆译注

自为墓志铭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常自评之,有七不可解:向以韦布而上拟公侯,今以世家而下同乞丐,如此则贵贱紊矣,不可解一;产不及中人,而欲齐驱金谷,世颇多捷径,而独株守於陵,如此则贫富舛矣,不可解二;以书生而践戎马之场,以将军而翻文章之府,如此则文武错矣,不可解三;上陪玉皇大帝而不谄,下陪悲田院乞儿而不骄,如此则尊卑溷矣,不可解四;弱则唾面而肯自干,强则单骑而能赴敌,如此则宽猛背矣,不可解五;夺利争名,甘居人后,观场游戏,肯让人先,如此则缓急谬矣,不可解六;博弈摴蒱,则不知胜负,啜茶尝水,则能辨渑淄,如此则智愚杂矣,不可解七。

有此七不可解,自且不解,安望人解?故称之以富贵人可,称之以贫贱人亦可;称之以智慧人可,称之以愚蠢人亦可;称之以强项人可,称之以柔弱人亦可;称之以卞急人可,称之以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初字宗子,人称石公,即字石公。好著书,其所成者,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嬛文集》《明易》《大易用》《史阙》《四书遇》《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傒囊十集》《西湖梦寻》《一卷冰雪文》行世。

生于万历丁酉八月二十五日卯时,鲁国相大涤翁之树子也,母曰陶宜人。幼多痰疾,养于外大母马太夫人者十年。外太祖云谷公宦两广,藏生牛黄丸,盈数簏,自余囡地以至十有六岁,食尽之而厥疾始廖。

六岁时,大父雨若翁携余至武林,遇眉公先生跨一角鹿,为钱唐游客,对大父曰:闻文孙善属对,吾面试之。指屏上《李白骑鲸图》曰: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余应曰:眉公跨鹿,钱唐县里打秋风。眉公大笑,起跃曰: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欲进余以千秋之业,岂料余之一事无成也哉!

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恐一旦溘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因思古人如王无功、陶靖节、徐文长皆自作墓铭,余亦效颦为之。甫构思,觉人与文俱不佳,辍笔者再。虽然,第言吾之癖错,则亦可传也已。

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友人李研斋题其圹曰:呜呼!有明著述鸿儒陶庵张长公之圹。伯鸾高士,冢近要离,余故有取于项里也。明年,年跻七十,死与葬,其日月尚不知也,故不书。铭曰:

穷石崇,斗金谷。盲卞和,献荆玉。老廉颇,战涿鹿。赝龙门,开史局。馋东坡,饿孤竹。五羖大夫,焉能自鬻?空学陶潜,枉希梅福。必也寻三外野人,方晓我之衷曲。

(张岱)

《陶庵梦忆》序

陶庵老人,著作等身,其自信者,尤在《石匮》一书。兹编载方言巷咏、嘻笑琐屑之事,然略经点染,便成至文。读者如历山川,如睹风俗,如瞻宫阙宗庙之丽,殆与《采薇》《麦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诙谐者欤?

老人少工帖括,不欲以诸生名。大江以南,凡黄冠、剑客、缁衣、伶工,毕聚其庐。且遭时太平,海内晏安。老人家龙阜,有园亭池沼之胜,木奴秫粳,岁入缗以千计。以故斗鸡、臂鹰、六博、蹴鞠、弹琴、劈阮诸技,老人亦靡不为。

今已矣。三十年来,杜门谢客,客亦渐渐辞老人去。间策杖入市,市人有不识其姓氏者,老人辄自喜,遂更名曰蝶庵,又曰石公。其所著《石匮书》埋之琅嬛山中。所见《梦忆》一卷,为序而藏之。

(佚名 《砚云甲编》本)

《陶庵梦忆》跋

陶庵老人,不著姓氏,卷中曰岱,曰宗老,曰张氏,曰绍兴。考《浙江通志》,张岱,字宗子,山阴人。明末避乱剡溪山,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秾华,自谓梦境。著书十余种,率以梦名,而《石匮书》纪前代事尤备。

此帙为舅兄学林胡氏藏本,奇情奇文,引人入胜,如在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惜其余各种不概见也,然恐老人狡狯,所云《石匮书》埋之琅嬛山中,非伊家茂先,孰过琅嬛福地而问之?瓯山金忠淳识。

《省志》止称其家世通显,未详祖父何人。今观《舌华录》载张氏兄弟不饮酒一则,有张状元诸孙之语,以证老人所谓太仆公及先文恭者,盖其曾祖天复,嘉靖进士,官太仆卿;祖元汴,隆庆状元,谥文恭;父汝霖,万历进士。卷中言先父相鲁先王,以其曾任山东副考,或与藩邸有旧耳。因阅《舌华》,参考志传,备载其家世如此。淳又识。

(金忠淳 《砚云甲编》本)

《陶庵梦忆》识语

《陶庵梦忆》序见瓯山金氏本,刻入《砚云甲编》,书仅一卷,十失六七。此本余从王竹坡、姚春漪得之,辗转抄袭,多有脱讹,置筐中且十年矣。

岁辛亥,游岭南,暇时翻阅,粗为点定,或评数语于后,意之所至,无容心也。客过寓见者,请公同好,遂以付梓。而是书不著姓氏,卷中曰张氏,曰岱,曰宗老,据金氏考《浙江通志》,张岱,字宗子,山阴氏族,晚境著书,率以梦名,惟《石匮书》埋之琅嬛山中,世未尽见。

恭阅《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谷应泰因张岱《石匮藏书》排纂编次,为《纪事本末》八十篇,虽非正裁,别调孤行,是《石匮书》竟以不传陶庵。

陶庵自云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勿失,兹幸名列御书,幽光不泯,天之所以予陶庵者固甚厚矣,《梦忆》出诸游戏,而俗情文言,笔下风发,亦今亦古,自名一家,洵非奇才不能。余厘为八卷,即以金氏本原序弁诸首。时乾隆甲寅秋七月,仁和王文诰纯生甫识。

(王文诰)

《陶庵梦忆》跋

右《陶庵梦忆》八卷,明张岱撰。按,岱字宗子,山阴人。考邵廷采《思复堂集明遗民传》:称其尝辑明一代遗事为《石匮藏书》。谷应泰作《纪事本末》,以五百金购请,慨然予之。又称《明季稗史》,罕见全书,惟谈迁《编年》、张岱《列传》具有本末。应泰并采之以成纪事,则《明史纪事本末》固多得自宗子《石匮藏书》暨《列传》也。阮文达《国朝文苑传稿》略同。

是编刻于秀水金忠淳《研云甲编》,殆非足本,序不知何人所作,略具生平,而亦作一卷,岂即忠淳笔欤?乾隆甲寅,仁和王文诰谓从王竹坡、姚春漪得传钞足本,实八卷,刻焉。顾每条俱缀纯生氏曰云云。纯生殆文诰字也。又每卷直题文诰编,恐无此体。兹概从芟薙,特重刻焉。

昔孟元老撰《梦华录》,吴自牧撰《梦粱录》,均于地老天荒,沧桑而后,不胜身世之感,兹编实与之同。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恣,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

考《明诗综》沈邃伯《敬礼南都奉先殿纪事诗》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栖。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云云。《静志居诗话》长陵每自称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然奉先庙制,高后南向,诸妃尽东列,西序惟妃一人,盖高后从未怀妊,岂惟长陵,即懿文太子,亦非后生也。世疑此事不实,诵沈诗,斯明征矣云云。兹编钟山一条,即纪其事,殆可补史乘之缺。

又王贻上《分甘余话》柳敬亭善说平话,流寓江南;一二名卿遗老左袒良玉者,赋诗张之,且为传传。余曾识于金陵,试其枝,与市井之辈无异云云。而是编柳敬亭说书一条,称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亦见其持论之平也。

咸丰壬子展重阳日,南海伍崇曜谨跋。

(伍崇曜 《粤雅堂丛书》)

《陶庵梦忆》序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叫我写一篇序,因为我从前是越人。

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祖父因事系杭州府狱,我跟着宋姨太太住在花牌楼,每隔两三天去看他一回,就在那里初次见到《梦忆》。是《砚云甲编》本,其中还有《长物志》及《槎上老舌》,也是我那时所喜欢的书。张宗子的著作似乎很多,但《梦忆》以外,我只见过《於越三不朽图赞》《琅嬛文集》《西湖梦寻》三种。他所选的《一卷冰雪文》,曾在大路的旧书店中见过,因索价太昂未曾买得。我觉得《梦忆》最好,虽然文集里也有些好文章,如《梦忆》的纪泰山,几乎就是《岱志》的节本;其写人物的几篇,也与《五异人传》有许多相像。《三不朽》是他的遗民气的具体的表现,有些画像如姚长子等未免有点儿可疑,但别的大人物恐怕多有所本,我看王谑庵像觉得这是不可捏造的,因为它很有点儿个性。

《梦忆》大抵都是很有趣味的。对于现在,大家总有点儿不满足,而且此身在情景之中,总是有点儿迷惘似的,没有玩味的余暇。所以人多有逃现世之倾向,觉得只有梦想或是回忆是最甜美的世界。讲乌托邦的是在做着满愿的昼梦,老年人记起少时的生活也觉得愉快,不,即是昨夜的事情也要比今日有趣:这并不一定由于什么保守,实在是因为这些过去才经得起我们慢慢地抚摩赏玩,就是要加减一两笔也不要紧。遗民的感叹也即属于此类,不过它还要深切些,与白发宫人说天宝遗事还有点儿不同,或者好比是寡妇的追怀罢。

《梦忆》是这一流文字之佳者,而所追怀者又是明朝的事,更令我觉得有意思。我并不是因为民族***思想的影响,特别对于明朝有什么情分,老实说,只是不相信清朝人有那一条辫发拖在背后会有什么风雅,正如缠足的女人我不相信会是美人。

《梦忆》所记的多是江南风物,绍兴事也居其一部分,而这又是与我所知道的是多么不同的一个绍兴。会稽虽然说是禹域,到底还是一个偏隅小郡,终不免是小家子相的。讲到名胜地方原也不少,如大禹的陵,平水,蔡中郎的柯亭,王右军的戒珠寺、兰亭等,此外就是平常的一山一河,也都还可随便游玩,得少佳趣,倘若你有适当的游法。但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说到这一层,我记起《梦忆》的一二则,对于绍兴实在不胜今昔之感。

明朝人即使别无足取,他们的狂至少总是值得佩服的,这一种狂到现今就一点儿都不存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的,绍兴的风水变了的缘故罢,本地所出的人才几乎限于师爷与钱店官这两种,专以苛细精干见长,那种豪放的气象已全然消灭,那种走遍天下找寻《水浒传》脚色的气魄已没有人能够了解,更不必说去实行了。他们的确已不是明朝的败家子,却变成了乡下的土财主,这不知到底是祸是福!城郭如故人民非,我看了《梦忆》之后不禁想起仙人丁令威的这句诗来。

张宗子的文章是颇有趣味的,这也是使我喜欢《梦忆》的一个缘由。我时常这样想,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这与其说是文学***的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虽然在文学发达的程途上复兴与***是同一样的进展。在理学与古文没有全盛的时候,抒情的散文也已得到相当的长发,不过在学士大夫眼中自然也不很看得起。我们读明清有些名士派的文章,觉得与现代文的情趣几乎一致,思想上固然难免有若干距离,但如明人所表示的对于礼法的反动则又很有现代的气息了。

张宗子是大家子弟,《明遗民传》称其衣冠揖让,绰有旧人风轨,不是要讨人家欢喜的山人,他的洒脱的文章大抵出于性情的流露,读去不会令人生厌。《梦忆》可以说是他文集的选本,除了那些故意用的怪文句,我觉得有几篇真写得不坏,倘若我自己能够写得出一两篇,那就十分满足了,但这是欲羡不来,学不来的。

平伯将重刊《陶庵梦忆》,这是我所很赞成的:这回却并不是因为我从前是越人的缘故,只因《梦忆》是我所喜欢的一部书罢了。

(周作人)

笔记。明张岱撰。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於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出身仕宦家庭,明亡后,避居山中,布衣蔬食,从事著述。现存著作有《琅嬛文集》、《石匮书后集》及《西湖梦寻》等。《陶庵梦忆》记述昔日的生活琐事,对茶楼酒肆、歌馆舞榭、说书演戏、放灯迎神、养鸟斗鸡、山水风景、文物古迹、工艺书画等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均有反映。内有传说、故事《柳敬亭说书》、《日月湖》、《濮仲谦雕刻》、《沈梅冈》、《斗鸡社》、《阿育王寺舍利》等。旧有《砚云甲编》本、道光本、《粤雅堂丛书》本等多种,今有马兴荣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 附录卷下

    钦定四库全书嘉佑集附録卷下宋 沈斐 辑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幷口号阙 名盖闻太上立德贯今古以长存至人无心视死生为一致固当谈笑於祸福之际雍容於变化之间日夜相代乎前忧乐不入其舍是何礼存送往语有致哀子产之哭子皮吾无..

    3 嘉祐集[四库本] 2025-09-12
  • 附录卷上

    钦定四库全书嘉佑集附録卷上宋 沈斐 辑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於家信於乡里闻於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佑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着书二十二篇献诸..

    3 嘉祐集[四库本] 2025-09-12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19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1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11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10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1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1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52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11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附录三 我的朋友唐鲁孙

    夏元瑜与鲁孙先生原是笔友,后来相见,成了知友。由于年龄、见解、知识、乡土的关系又进而为挚友。我们全是暮年闲居,没事做,于是动了笔杆。没想到一划拉就是一篇,往邮箱里一扔,过不了多少天,报上就登出来。日子..

    14 唐鲁孙谈吃 2025-08-30
  • 附录二 馋人说馋

    逯耀东前些时,去了一趟北京。在那里住了十天。像过去在内地行走一样,既不探幽揽胜,也不学术挂钩,两肩担一口,纯粹探访些真正人民的吃食。所以,在北京穿大街过胡同,确实吃了不少。但我非燕人,过去也没在北京待..

    18 唐鲁孙谈吃 2025-08-30
  • 附录一 忆唐鲁孙先生

    高阳民国以来,谈掌故的巨擘,当推徐氏凌霄、一士昆仲,但专记燕京的遗闻轶事、风土人情者则必以震钧的《天咫偶闻》为之冠。震钧是满洲人,姓瓜尔佳氏,字在廷,号涉江道人,生于清末,殁于民初。以他的其他著作,如..

    15 唐鲁孙谈吃 2025-08-30
  • 附录 北京历史探故

    Ⅰ明朝人们对于不同朝代中北京的规模及地理位置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那些具有历史意识的中国人对此项研究做了诸多的记载。第一,历代官方历史中总有一部分对其地理状况的记载,包括其大小,城墙的建造及一些宫门、城..

    30 大城北京 2025-08-23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27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