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门四学士词 / 龙榆生

晁氏琴趣外篇卷之四

2025-07-03 15:23 苏门四学士词

鉅野 晁補之無咎

臨江仙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别。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忽驚鵲起落梧桐。緑荷多少恨,〔一〕 回首背西風。  莫歎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此身應似去來鴻。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二〕

【校記】

〔一〕《雅詞》作緑荷應恨。

〔二〕《雅詞》作江湖歸夢,依約櫓聲中。

二同前。

常記河陽花縣裏,恰如飯顆山逢。春城何處滿絲桐。綸巾并羽扇,君有古人風。  重向梁王臺畔見,黄花緑酒誰同。新詩别後寄南鴻。回頭思照碧,人在白雲中。

浣溪沙廣陵被召,留别。

帳飲都門春浪驚,東飛身與白鷗輕,淮山一點眼初明。  誰使夢回蘭芷國,卻將春去鳳凰城,檣烏風轉不勝情。

憶少年别歷下。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迹。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顔色。

江神子廣陵送王左丞赴闕。

舊山鉛槧倦栖遲。叩宸闈,向淮圻。五馬行春,初喜後車隨。太守風流容客醉,花壓帽,酒淋衣。  隋宫烟外草萋萋。菊花時,動旌旗。起舞留公,且住慰相思。王粲詩成何處寄,人北去,雁南飛。

虞美人廣陵留别。

江南載酒平生事,游宦如萍寄。蓬山歸路傍銀臺,還是揚州一夢卻驚回。  年年后土春來早,不負金尊倒。明年珠履賞春時,應寄瓊花一朵慰相思。

金盞倒垂蓮依韻和次膺,寄楊仲謀觀察。

諸阮英游,盡千鍾飲量,百丈詞源。對舞春風,螺髻小雙蓮。念兩處登高臨遠,又傷芳物新年。此淚不待桓伊危柱哀絃。  身閒未應無事,趁栽梅徑裏,插柳池邊。野鶴飄颻,幽興在青田。也莫話書生豪氣,更銘功業燕然。畢竟得意何如月下花前。

二次韻,同寄霸師〔一〕 楊仲謀安撫。

休説將軍,解彎弓掠地,崑嶺河源。綵筆題詩,緑水映紅蓮。算總是風流餘事,會須行樂□□。況有一部隨軒脆管繁絃。  多情舊遊尚憶,寄秋風萬里,鴻雁天邊。未學元龍豪氣笑求田。也莫爲庭槐興歎,便傷摇落淒然。後會一笑猶堪醉倒花前。

【校記】

〔一〕霸師二字疑有一誤。

西平樂廣陵送王資政正仲赴闕。

鳳詔傳來絳闕,當宁思賢輔。淮海甘棠惠化霖雨,商巖吉夢熊虎。周郊舊卜,千秋盛際,催促胡天歸去。動離緖。空眷戀,難暫住。  新植雙亭臨水,風月佳名未覩。準擬金尊時舉。況樂府風流,一部妍歌妙舞,縈雲回雪親教與。恨難訴,争欲攀轅借住。功成繡衮,重與江山作主。

御街行待命護國院,不得入國門,寄内。

年年不放春閒了,今歲銜盃少。來時柳上淺金黄,歸路玉綿吹帽。惜春長似,五陵狂俊,不道朱顔老。  斜煙薄雨青林杳,猶有鶯聲到。西園紅豔緑盤龍,辜負一年春好。錦城樂事,不關愁眼,何似還家早。

生查子同前,感舊。

宫裏妒蛾眉,十載辭君去。翠袖怯天寒,修竹無人處。  今日近君家,望極香車騖。一水是紅牆,有恨無由語。

青玉案同前。

十年不向都門道,信匹馬,羞重到。玉府驂鸞猶年少。宫花頭上,御爐烟底,常日朝回早。  霞觴翻手羣仙笑,恨塵土人間易春老。白髮愁占彤庭杳。紅牆天阻,碧濠烟鎖,細雨迷芳草。

水龍吟始去齊,路逢次膺叔,感别敍舊。

去年暑雨鉤盤,夜闌睡起同征轡。今年芳草,齊河古岸,扁舟同艤。萍梗孤蹤,夢魂浮世,别離常是。念當時緑鬢,狂歌痛飲,今憔悴,東風裏。  此去濟南,爲説道愁腸,不醒猶醉。多情北渚,兩行烟柳,一湖春水。還唱新聲,後人重到,應悲桃李。待歸時攬取,庭前皓月,也應堪寄。

南歌子譙園作。

霜細猶欺柳,風柔已弄梅。東園搥鼓賞新醅,唤取舞周歌沈〔一〕 探春回。  妙舞堪千盞,長歌可百盃。笑人將恨上春臺,勸我十分一舉兩眉開。

【校記】

〔一〕周、沈是歌舞人,毛本改作舞裙歌扇,非。

醉落魄用韻,和李季良泊山口。

高鴻遠鶩,溪山一帶人烟簇。知君船近漁磯宿。輕素横溪,天淡挂寒玉。  誰家紅袖闌干曲,南陵風軟波平緑。幽吟無伴芳尊獨。清瘦休文,一夜傷單縠。

萬年歡次韻,和季良。

憶昔論心,盡青雲少年,燕趙豪俊。二十南游,曾上會稽千仞。捐玦〔一〕 江中往歲,有騷人蘭蓀遺韻。嗟管鮑當日貧交,半成翻手難信。  君如未遇元禮,肯抽身盛時,尋我幽隱。此事談何容易,驥才方騁。綵舫紅妝圍定,笑西風黄花班鬢。君欲問投老生涯,醉鄉歧路偏近。

【校記】

〔一〕捐玦原作捐袂,毛本作振袂。此用《楚辭九歌》:捐余玦兮江中,據改。

臨江仙信州作。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个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虞美人羊山餞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黄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别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

安公子和次膺叔。

少日狂遊好,閬苑花間同低帽。不恨千金輕散盡,恨花殘鶯老。命小轡翩翩,隨處金樽倒。從市人拍手攔街笑。鎮瓊樓歸臥,麗日三竿未覺。  迷路桃源了,亂山沈水何由到。撥斷朱絃成底事,痛知音人悄。似近日曾教青鳥傳佳耗,學鳳簫,擬入烟蘿道。問劉郎何計,解使紅顔卻少。

緑頭鴨韓師朴相公會上,觀佳妓輕盈彈琵琶。

新秋近,晉公别館開筵。喜清時銜盃樂聖,未饒緑野堂邊。繡屏深,麗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鵾絃。花暖間關,冰凝幽咽,寶釵摇動墜金鈿。未彈了昭君遺怨,四坐已淒然。西風裏,香街駐馬,嬉笑微傳。  算從來司空慣,斷腸初對雲鬟。夜將闌,井梧下葉,砌蛩收響悄林蟬。賴得多愁,潯陽司馬,當時不在綺筵前。競歎賞,檀槽倚困,沈醉倒觥船。芳春調,紅英翠萼,重變新妍。

水龍吟寄留守無愧丈。

滿湖高柳摇風,坐看驟雨來湖面。跳珠濺玉,圓荷翻倒,輕鷗驚散。堂上涼生,檻前暑退,羅裙〔一〕 凌亂。想東山謝守,綸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  應記狂吟司馬,去年時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淚,新年鬢换。常恐歸時,眼中物是,日邊人遠。望隋河一帶,傷心霧靄,遣離魂斷。

【校記】

〔一〕裙原作裾,毛本同。此用《唐詩》:荷葉羅裙一樣裁,據改。

惜奴嬌

歌闋瓊筵,暗失金貂侣。説衷腸,丁寧囑付。棹舉帆開,黯行色,秋將暮。欲去,待卻回,高城已暮。  漁火煙村,但觸目,傷離緖。此情向阿誰分訴。那裏思量,争知我,思量苦。最苦,睡不著,西風夜雨。

臨江仙

身外閒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一〕 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惟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校記】

〔一〕賦原作赴,毛本同,依《花菴》改。

自古齊山重九勝,登臨夢想依依。偶來恰值菊花時。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昨夜一江風色好,平明秋浦帆飛。可憐如赴使君期。且當詶令節,不用歎斜暉。

滿庭芳

鄉物牽情,家山回首,浩然歸興難收。報恩心事,投老拚悠悠。卻笑當年牛下,輕自許、激烈寒謳。成何事,夷猶桂楫,蘭芷詠芳洲。  人生萍梗迹,誰非樂土,何處吾州。算不須臨歧,戃恍遲留。要看香爐瀑布,丹楓亂、江色凝秋。真堪與瀟湘暮雨,圖上畫扁舟。

定風波

跨鶴揚州一夢回,東風拂面上平臺。閬苑花前狂覆酒,拍手,東風騎鳳卻教來。  謫好伯陽丹井畔,官滿,平臺還見片帆開。上界雖然官府好,總道,散仙無事好追陪。

千秋歲

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結。風雨隔,塵埃絶。霞觴翻手破,閬苑花前别。鵬翼斂,人間泛梗無由歇。  豈憶山中酒,還共溪邊月。愁悶火,時間滅。何妨心似水,莫遣頭如雪。春近也,江南雁識歸時節。

葉舟容易,行盡江南地。南雁斷,無書至。憐君羈旅處,見我飄蓬際。如夢寐,當年閬苑曾相對。  休説深心事,但付狂歌醉。那更話,孤帆起。水精溪遶户,雲母山相砌。君莫去,只堪伴我溪山裏。

鷓鴣天

欲上南湖綵舫嬉,還思北渚與嵐漪。圓荷蓋水垂楊暗, 鴛鴦總下時。  持此意,遣誰知,清波還照鬢間絲。西樓重唱池塘好,應有紅妝斂翠眉。

清平樂

炎天畏景,午漏那堪永。何苦相仍愁簿領,短壑清溪牽興。  瑶臺月下曾逢,何由卻覩冰容。一笑爲驅煩暑,故人元是清風。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猜你喜欢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九

    崇禎四年八月○崇禎四年八月辛未八月壬寅朔帝升殿遣御史戴相廵按廣西以四川參政張魯唯為湖廣按察司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疏奏財賦為守邦之本今日耗財之路多端朘民之術太盡求所為上下交濟公私兼益者不過冶鑄煮塩兩者為生..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八

    崇禎四年七月○崇禎四年七月四年辛未七月癸酉朔孟秋帝親享太廟河南廵按李日宣疏報雎州越獄流賊渠魁周七李守志孔福皆在逸中推其根由實積書閻可法張奇耀等受餌以致昏庸署篆通判曹佳士縱其械繫罪不可寬至知州魏國柱雖係..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

    崇禎四年五月○崇禎四年五月四年辛未五月甲戌朔禮科給事中鍾炌以聖躬步禱過於勞瘁請於正陽門至昭享門中間設幕二處以待皇上暫憩進茶從容再行既至昭享門亦宜於左櫺星門外幕次休息凝神然後致禱禮成仍憩幕次奏請乘輿帝從..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五

    崇禎四年四月○崇禎四年四月四年辛未四月甲辰朔孟夏帝親享太廟刑科給事中吳執御上言臣前疏請嚴邊防擇守令二事皇上以為不待天戒申飭固已然臣目擊耳聞實見邊防未嚴守令未擇即如遵永至今兵踞而民不敢入川蜀之兵蠢蠢橫逞..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四

    崇禎四年三月○崇禎四年三月三年辛未三月乙亥朔三邊總督楊鶴疏奏保安失陷非得大兵協勦勢難殄滅臣於二月初二日整搠就道移鎮延安督兵進勦而靖邊道李若梓榆林道張福臻等大兵俱集數戰數捷神一元己被擒斬令官兵占據西山絕..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二

    崇禎四年正月○崇禎四年正月四年辛未正月乙亥朔帝不御殿百官集闕下稱賀遣官祭天壽山諸陵及景皇帝陵丙子廵視南城試御史龔守忠上言邊備已修宜閉關以釋外憂專圖秦晉之寇帝謂閉關非計勦賊條畫亦未見精詳丁丑鎮守通州總兵..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一

    崇禎三年十二月○崇禎三年十二月三年庚午十二月乙巳朔嘉定伯周奎援例乞給贍地七百頃併隨從尉軍三十名帝諭向緣東事倥偬履畝增賦豁寢無日久軫朕懷乃邇來邊患靡寧軍興益急戶部諮奏再三請於每畝除見加九釐外仍再徵銀三釐..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

    崇禎三年十一月○崇禎三年十一月三年庚午十一月丙子朔予故吏部尚書周嘉謨祭九壇造墳安葬妻蕭氏祭一壇祔葬廕其孫方慶入監讀書山東堂邑縣舉人張宿奏陳其父原任工部尚書張鳳翔城守有功以率属無狀被逮繫獄請以身代不允貴..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四

    天啟七年十二月○天啟七年十二月天啟七年十二月甲午朔帝不御殿修理南京奉先殿工完奉安神主命參贊守備官行禮瑞王以河東水陸阻隔食塩驛費煩重求改支川省?課從之山海太監劉應坤疏報修完山海邊墻營堡因請敘在事勤勞諸臣..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归先生文集卷之四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书二●书二上徐阁老书上瞿侍郎书上万侍郎书上王都御史书上高阁老书上赵阁老书○上徐阁老书四月十四日进士归某谨再拜献书少师相公阁下某幸生明公之乡相望不过百里自少巳知向仰而无由淂一接其..

    66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黄学士文集序

    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文集総四十三●其初稾三●则未第时作监察御史临川危素𫠦编次续稾四十●则皆豋苐后作门人王生宋生所编次也先生之文章刮劘澡雪如眀珠白璧藉之缫绮读之者但见其光莹而含蓄华缛而粹温令人爱玩叹息..

    68 金华黄先生文集 2025-09-13
  • ●雪堂诗集卷之四

    武林沈守正无回甫着序◆序送孙司升留都司马序杨太守三载奏绩赠言黄岩周侯考绩序黄岩令周侯入觐序临川曾侯入觐序元敬胡先生六十寿序台守杨公寿序德寿篇钱母沈孺人五十寿序吴母程太孺人七十寿序表嫂刘孺人六十寿序周母..

    53 雪堂集 2025-09-13
  • 隣水縣志卷之四

    職官志題名牧令爲親民之官,伊古來某也仁,某也暴,某也潔,某也貪,雖事過境遷,婦孺皆能述之。特暴者、貪者,向無後任及士民直書其惡之例,故於循良另列一門。其餘尋常供職,則第紀其科名籍貫於廣文廳尉,俱倣此意..

    39 道光邻水县志 2025-08-15
  • 庄子解卷二十二·外篇

    知北游此篇衍自然之旨。其云观天者,即《天运》篇六极五常而非有故之谓也。言道者,必有本根以为持守;而观浑天之体,浑沦一气,即天即物,即物即道,则物自为根而非有根,物自为道而非有道。非有根者,道之所自运;..

    82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一·外篇

    田子方此篇以忘言为宗,其要则《齐物论》照之以天者是也。忘言者,非可以有言而忘之也。道大而言小,道长而言短,道圆而言方,道流行而言止于所言,一言不可以摄万言,万言不可以定一言,古言不可以为今言,此言不可..

    9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外篇

    山木引《人间世》之旨,而杂引以明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

    9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九·外篇

    达生此篇于诸《外篇》中尤为深至,其于《内篇》《养生主》《大宗师》之说,独得其要归。盖人之生也,所勤勤于有事者,立德也,立教也,立功也,立名也。治至于尧,教至于孔,而庄子犹以为尘垢秕穅而无益于生。使然,..

    9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八·外篇

    至乐庄子曰:奚暇至于悦生而恶死,言无暇也,非以生不可悦,死不可恶为宗,尤非以悦死恶生为宗;哀乐不入其中,彼固有所存者在也。老子曰: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有者,有身之见;无者,忘己以忘..

    9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七·外篇

    秋水此篇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推言天地万物初无定质,无定情,扩其识量而会通之,则皆无可据,而不足以撄吾心之宁矣。盖物论之兴,始于小大之殊观;小者不知大,大者不知小;不知小,则亦大其所大而不知大..

    8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六·外篇

    缮性此篇与《刻意》之旨略同。其言恬知交养,为有合于庄子之指,而语多杂乱,前后不相侔。且其要归不以轩冕为志,而叹有道之人不与而隐处,则庄子虽非无其情,而固不屑言此以自隘。盖不得志于时者之所假托也。文亦滑..

    80 庄子解 2025-08-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