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夕迎紫姑 以卜农事
[原文]
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按:刘敬叔《异苑》云:紫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女石],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咒云: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捉之觉重,是神来也。平昌孟氏尝以此日迎之,遂穿层而去。自尔,著以败衣,盖为此也。
《洞览》云:帝喾女将死,云:生平好乐,至正月可以见迎。又其事也。
俗云:溷厕之间必须静而后致紫姑。《杂五行书》:厕神名后帝。《异苑》云:陶侃如厕,见人自云后帝,著单衣、平上帻,谓侃曰:三年莫说,贵不可言。将后帝之灵,凭此姑而言乎!
[译文]
(正月十五日)那天晚上,迎接紫姑神,来占卜即将到来的蚕事好坏,还占问其他事的吉凶。
按语南朝刘敬叔著的《异苑》说:紫姑本来是一户人家的小老婆,因被大老婆嫉妒,于正月十五日气愤致死,所以人们(在正月十五日)做成紫姑的形象来迎接她。祝告说:子胥(说是紫姑的丈夫)不在家,曹夫人(说是大妇曹氏)已回娘家了,紫姑你可以出来。在厕所或猪圈边迎接,如果手中紫姑的形象重些了,那就是厕神来了。平昌县一个姓孟的人曾经在正月十五日这一天迎到紫姑,紫姑穿过屋子走了。从那以后,在紫姑形象上就披了件旧的衣巾,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洞览》说:高辛氏的女儿临死的时候,说过:我一生爱好音乐,到正月可以用音乐来迎接我。这又是另一桩关于迎接紫姑的传说。
习俗传说:厕所和猪圈里必须安静,才能招致紫姑。《杂五行书》说:厕神的名字叫后帝。《异苑》讲:陶侃有一天夜晚上厕所,看见一个人自称是后帝,穿一件单衣,戴平头巾,对陶侃说:三年之内不说,将来贵不可言。(以后陶侃真的做了大官)莫不是后帝的神灵附托紫姑说了这话的吧!
南朝梁宗懔撰。《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三》、《四部备要 ·史部》及《旧小说 ·甲集》等均有收录。今存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译注出版。宗懔字元懔,江陵 (今属湖北)人。先仕萧梁,后入北周,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有集20卷。《荆楚岁时记》为其代表作。它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凡37条。在每一条目之下,“正文”简述节令时俗,“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龙去脉,引用经典俗传达68部计80多处。体例以时为序 (即从元旦至除夕)。就其反映的内容来分,大致可以概括为七大类:(1)事件与人物。(2) 农事、生产。(3) 防病、治病及卫生。(4)祭祀祖神。(5)爱情、婚姻和家庭。(6)文娱、体育及旅游活动。(7)迎新去恶。文字清新、流畅,有些记述还引用了不少诗人骚客的名言精语,诵读起来文学性甚浓。该书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它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以及古代的医药和文体活动等社会情况,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