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序二
黃侃
夫别國之語其䋣,而化聲之情多變。變不可以致一,故陶鈞以定之;䋣不足以合契,故形名以察之。然則正名之職掌在外史,聽音之事屬諸神瞽,蓋先民之所劭乎!自子雲既沒,方言失紀。在昔遺語,莫能或通。兼文學日窳,代趣淺露,雖載籍所傳,常文所偫,百物之本名,羣言之達詁,尚猶迷失根株,取捨𦮃正。冀其㩅繹異言,傅之古訓,滋益難矣。其閒頗有蕝集故書,依儗楊氏;或襍采䚻諺,取足通俗;咸凌亂失次,嘖而不亞,未足以撢聲音之奥,窺訓詁之原。惟餘杭章先生生千載之季,直諸夏之微,息肩東夷,弘此絕業。博諏代語,曲明聲類,令古文隱誼,悉得符譣。於茲閭巷猥佌、文士不道之言,本之皆合於《説文》、《爾雅》。已陳之語,絕而復蘇;難諭之詞,視而可識。將以同古今之臭味,濟文辭之衰變,正書名之謬誤,成天下之亹亹。雖日不暇給,慮有遺賸;剏始之業,規摹已閎。所謂知化窮冥,無得而稱者也。方今中國雖衰,學術未泯,宜有好古審音之士,紹隆斯績。黨令殊語皆明,聲氣無閡;鄉曲相鄙之見,由之以息;文言一致之真,庶幾可覩。芳澤所被,於是遠矣。侃也愚昧,嘗用𧩮聞獻諸有道。蓋以大海蕩蕩,不擇細流;不賢識小,所以參左筆削。篇袠既定,承命敘錄。略陳所懷,仰贊微恉云爾。弟子蘄州黄侃序。
训诂书。近人章炳麟撰。11卷,前有自序,后有刘光汉(师培)、黄侃二序。全书搜集方俗异语800多条,均按类编排,计《释词》第一、《释言》第二、《释亲属》第三、《释形体》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天》第七、《释地》第八、《释植物》第九、《释动物》第十,共10类,类各1卷, 第十一卷是《音表》。作者学问博大精深,对古今音尤有深入研究,故能从声音、训诂以通古今之变,能从时地出发,说明词语的错综演变,能够“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求之”(清戴震语);解释一词,广征博引,参伍验证,穷究其源。如《释亲属》第三:“《广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谓父为爸,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或谓之爹。惠、潮、嘉应之客籍谓父为叜,音如宿;或书作叔,非也,世无以叔呼父者。公称今多移于王父,曹州无赖相为老㸙,依曹宪止奢反。”为我国词源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末附《岭外三州语》一卷,为考释惠州、嘉应州、潮州客家方言中部分词语源流之作。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日本铅印本、宣统元年(1909)文学会社石印本、浙江图书馆校刊《章氏丛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