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诸子学略说 / 章太炎

读管子书后

2025-05-30 14:45 诸子学略说

世之言管子者以《内业》、《白心》为本柢,以《大匡》、《乘马》为法制,此皆肤末之言也。而道西法者,又谓其出于墨氏。夫节用非乐,其道大觳,其风俗与泰西若冰炭,于教术合矣,于政法则背而相驰尔。呜呼!管子之言,兴时化者,莫善于《侈靡》,斯可谓知天地之际会,而为《轻重》诸篇之本,亦泰西商务所自出矣。向使地球凝结以来,迁延旁薄以至沛育新期,一循其榛榛狉狉之俗,而无愈久愈侈、愈久愈靡者,则黄金弃于矿,珠玉弃于渊,虎豹之皮、 貂之裘弃于山林,是真所谓俈尧之时,昆吾之美在下,虽闭关绝市,裹商人之足焉可也,又安得夫操奇计赢,以成轻重之势者哉!惟夫天地之运,愈久而愈文明,则亦不得不愈久而愈侈靡。而所谓侈靡者,其称固未有定也。成周之世,食大牢而奏韶濩,自茹毛饮血之世视之,而侈靡又已甚矣。今西人之宴,有一飧而糜数万佛狼者,英商享合肥相国,至用六千镑可证。自成周之世视之,而侈靡又已甚矣。必举成周之俗以訾今人,则亦将举茹毛饮血以訾成周,而递訾之至于无穷,则有偶袋兽而伍龙鳄者,而茹毛饮血,复有訾其侈靡者矣。然则天下无所谓侈靡也,适其时之所尚,而无匮其地力人力之所生,则是已。古者于山之见荣茂草乔松之为煤者,未尝求于良工精材,虽求之而未尝致,非夫效汉阴丈人之假修浑沌氏之术也。其用未侈靡,则呰窳偷生而已足。然而人非一哦啄恩矣,一蛾啄恩者,开辟时第一生物。智慧愈开,侈靡愈甚,则原质之弃于地,与养气、淡气、绿气之弃于球外者,不得不审御机数以求之。是故侈靡者,工艺之所自出也。

夫既有工艺矣,则一方或有余,而一方或不足,而求之者则固相等,于是商贾操之以征贵贱,则其势不得不生轻重。轻重者,亦势之无可遁者也。譬之行星与日之有离心、毗心也。西班牙人尝欲析富家之财以均贫者,而卒至于扰乱。(用《佐治刍言》说。)人之有轻重,且不能平,况于国乎!故始也以贸易为一商之轻重,而终也至以为一国之轻重。管子尝言合小以攻大者,敌国之形;以负海攻负海者,中国之形。呜呼!至于重势既成,则以贸易攻人而有余,亦无待于兵刃矣。惟夫菁茅石璧,非天下所贵,而藉天子之威灵以重之,使其值至于腾踊,此则君权之世所有,而非民权之世所有尔!虽然,物无不以缓急为轻重,则其道亦与侈靡等。故曰:侈靡者,轻重之本,而泰西商务之所自出也。自非旷览乎大圜之始终,与三十九期之变迁者,不足以知此。故其篇首则论古时与今时同,而其人不同;篇末则言中国之草木有移于不通之野者,以见运之合满。运即三十九期之期。呜呼!是其智有过于大禹化益者也。夫一处生物,古今不同,时时有新生之物,亦时时有绝灭之物,故松栗榆树,以其中所得古刀,验其萌芽早晚,而意大利扯拉草子之形,圆于英吉利所生者。(以上约举《地学浅识》语。)此以知今之与古,中国之与不通之野,其草木固有异也。草木既枯为皮脱,又久则为僵石,而天地期运,于是一终。管子谓之运,佛家谓之劫,西人谓之期。是故以草木言,则《易》言天造,必云草昧;言天地变化,必云草木蕃;以所化僵石言,则《易》言艮为石,而云万物所以成终而成始。由是以验其刀,而知其愈久愈文明,亦愈久愈侈靡也。

呜呼!中西之事,管子见之矣。其篇末又曰:妇人为政,铁之重反旅金。(重者,谓其值重也。旅犹进旅退旅之旅,谓相等也,谓铁之值与金等重,甚言之也。尹《注》失之。)呜呼!维多利亚之霸欧洲,而权力及于中国,与一切械器轨道之必藉于炼钢精铁者,管子见之矣。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诸子学略说》一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猜你喜欢

  • 第五章 结论——国学之进步

    中国学术,除文学不能有绝对的完成外,其余的到了清代,已渐渐告成,告一结束。清末诸儒,若曾国藩、张之洞辈都以为一切学问,已被前人说尽,到了清代,可说是登峰造极,后人只好追随其后,决不再能超过了。我以为,..

    2 国学讲义 2025-08-30
  • 第四章 国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

    什么是文学?据我看来,有文字著于竹帛叫作文,论彼的法式叫作文学。文学可分有韵无韵二种:有韵的今人称为诗,无韵的称为文。古人却和这种不同。《文心雕龙》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有韵者文也,无韵者笔也。范晔..

    3 国学讲义 2025-08-30
  • 第三章 国学之派别——哲学之派别

    哲学一名词,已为一般人所通用,其实不甚精当。哲训作知,哲学是求知的学问,未免太浅狭了。不过习惯相承,也难一时改换,并且也很难得一比此更精当的。南北朝号哲学为玄学,但当时玄儒史文四者并称,玄学别儒而独立..

    2 国学讲义 2025-08-30
  • 第二章 国学之派别——经学之派别

    讲国学而不明派别,将有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之感。但国学中也有无须讲派别的,如历史学之类;也有不够讲派别的,则为零碎的学问。现在只把古今学者呶呶争辩不已的,分三类讨论:一、经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三、..

    2 国学讲义 2025-08-30
  • 第一章 概论

    我在东京曾讲演过一次国学,在北京也讲演过一次,今天是第三次了。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心去读去看。即如历史,本是不能讲的;古人已说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现在更有二十四史,不止十七史..

    2 国学讲义 2025-08-30
  • 嶺外三州語

    1915年收錄在《章氏叢書》,附在《新方言》後。廣東惠、嘉應二州,東得潮之大阜、豐順,其民自晉末踰嶺,宅于海濱。言語敦古,與土箸不相能,廣州人謂之客家,隘者且議其非漢種。余嘗問其邦人,雅訓舊音往往而在,即..

    7 新方言 2025-08-28
  • 後序二

    黃侃夫别國之語其䋣,而化聲之情多變。變不可以致一,故陶鈞以定之;䋣不足以合契,故形名以察之。然則正名之職掌在外史,聽音之事屬諸神瞽,蓋先民之所劭乎!自子雲既沒,方言失紀。在昔遺語,莫能或通。兼文學日窳..

    8 新方言 2025-08-28
  • 後序一

    劉師培五方水土,有剛柔燥溼之異宜。地埶不同,故其語言區别。《管子》、《淮南》既宣之矣。竊疑草昧初闢,文字未䋣,一字僅標以一義,一物僅表以一名。然方言既襍,殊語日滋,或義同而言異,或言一而音殊。乃各本方..

    7 新方言 2025-08-28
  • 音表第十一

    韵目《新方言》十一音表韵目右二十三部古韵凡目。橫迆則爲旁轉,縱貫則爲對轉。惟冬部與侵部同對轉。緝、盇近於侵、談,月近灰、諄,質近脂、真,然皆非其入聲,有時亦得相轉。此四部爲奇觚韵。今世方音流轉,亦依是..

    8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動物第十

    《爾雅》: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今浙西或謂蟲爲蟲豸。《方言》:蟬,其大者謂之蟧。今直隸謂蝉爲即蟧,山東、淮南北謂之蠽蟧,浙江謂之蚻蟧,或曰知蟧。蟧或讀如嬈。《説文》:禹,蟲也。《玉篇》:蠁,禹蟲也。..

    9 新方言 2025-08-28
  • 釋植物第九

    《説文》:耑,物初生之題也。今揚州謂艸木初生微芽爲耑子,讀如顓。《説文》:茇,艸根也。北末切。今浙江謂艸木根爲茇頭,音轉如匍,猶鬻之音轉爲鋪矣。《説文》:茻,衆艸也。經典相承作莽,因以形狀艸多。《楚辭..

    9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地第八

    《七發》:踰岸出追。李善曰:追,古堆字。今直隸呼堆如追。《説文》:㽘,一曰:陌也。古郎切。或借庚字爲之。《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塞夷庚。杜解:夷庚,吳、晉往來之要道。亦借康字爲之。《..

    9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天第七

    《爾雅》:螮蝀謂之雩。螮蝀,虹也。郭璞曰:江東呼雩音芋。《廣韵》虹亦入四絳古巷切下,今直隸、山東及淮南北正作是音。其别名雩者,虹、雩亦一聲之轉耳。今自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江皆呼虹如㖃,音在虹、雩之間。虹..

    7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器第六

    《虞書》:懋遷有無化居。今人謂什器曰傢伙。尋《説文》:家,居也。《釋名》:火,化也。此皆以聲爲訓。家與居同音,火與化同音,則傢伙即居化,是化居二字倒易耳。或稱什器爲貨者,亦同此義。《説文》:帑,金、幣..

    7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宮第五

    《公羊》隱二年傳:婦人謂嫁曰歸。嫁則有家,引伸謂家爲歸。《春秋》齊、魯有歸父,鄭、蔡有歸生,楚有仲歸,皆字子家。廣信謂家裏爲歸裏。《説文》:𩅸,屋水流也。《左傳》:三進及澑。《釋文》:澑,屋𩅸也。夏屋..

    7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形體第四

    《説文》:顙,額也。蘇朗切。西安謂頭曰顙,開口呼之如沙。此以小名代大名也。《説文》:囟,頭會匘蓋也。息進切。今淮南、吳、越皆謂小兒匘蓋爲囟門。《説文》:𩑒顱,首骨也。𩑒音徒谷切。今山西謂額曰𩑒顱,𩑒音..

    7 新方言 2025-08-28
  • 釋親屬第三

    《廣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謂父爲爸。古無輕脣,魚、模轉麻,故父爲爸。或謂之爹。惠、潮、嘉應之客籍謂父爲叜,音如宿。或書作叔,非也,世無以叔呼父者。公稱今多移於王父。曹州無賴相呼爲老㸙..

    5 新方言 2025-08-28
  • 釋言第二

    《方言》:一,蜀也。《廣雅》:蜀,弌也。《管子形埶》曰:抱蜀不言。謂抱一也。蜀音市玉切,音小變則如束。〈《後漢書鐂焉傳》:焉遣叜兵五千助之。注:漢代謂蜀爲叜。是漢時蜀本音叜。今時北方皆讀束,一音之轉。..

    5 新方言 2025-08-28
  • 釋詞第一

    《説文》:𠀀,反丂也。讀若呵。今讀如阿,轉入麻部。凡發聲言阿者,即𠀀字也。樂府《烏生》云:阿母生烏子。發聲指親屬者始此,今語猶然。若呂子明稱阿𫎇,孟公休稱阿九,小字言阿,今惟江南有之。其以自謂,《宋書..

    7 新方言 2025-08-28
  • 第十一章 秦汉大一统与先秦诸子的结局

    看以上各章,可以知道春秋战国的确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最灿烂的时代。当时思想界五光十色,各放异彩。但是一到秦汉时代,忽然暗淡下去了。于是乎有人说,古代学术的灭绝,全坏在秦始皇的一把..

    15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 2025-08-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