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地第八
《七發》:踰岸出追。李善曰:追,古堆字。今直隸呼堆如追。
《説文》:㽘,一曰:陌也。古郎切。或借庚字爲之。《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塞夷庚。杜解:夷庚,吳、晉往來之要道。亦借康字爲之。《爾雅》:五達謂之康。是也。今人謂田上陌曰田㽘,音古杏切,以埂字爲之。又,行海者以更計程,此即庚字。在水計庚,猶在陸計傳矣。浙西又謂豪豬、貍、鼬穿道爲亢,音古郎切。《釋名》云: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艸野而過也。
《爾雅》:六達謂之莊。郭璞引《左傳》曰:得慶氏之木百車於莊。今人以爲通名,田家邨落謂之莊,山居園圃亦謂之莊。
《説文》:穴,土室也。胡𣲺切。惠、潮、嘉應之客籍謂小洞爲穴;凡牙音南方多發爲輕脣,穴音如弗。
《説文》:空,竅也。堀,兔堀也。引伸凡空竅曰堀,字亦作窟。今人謂地有空竅爲窟籠,籠者,收聲也。或曰:窟籠合音爲空。
《説文》:窞,坎中小坎也。《易》曰:入于坎窞。徒感切。江南、浙江皆謂地中小坎爲窞,讀平聲。
《曲禮》注:嫌名謂禹與宇,丠與區。《匡謬正俗》曰:《晉宮閤銘》所載某舍若干區者列爲丠字,則知區、丠音不别矣。且今江、淮田野之人猶謂區爲丠,亦古之遺音也。顔説既爾,今驗南方土田契籍及方俗語言皆謂一區田爲一丠田。
《漢書賈山傳》曰:蓬顆蔽𠣥。晉灼曰:東北人名土塊爲蓬顆。今浙東謂塵爲蓬塵。蓬與墣、坋、𡌦皆一聲之轉。蓬又作埲。《廣韵》:塕埲,塵起。蒲蠓切。浙江謂塵垢狼藉爲埲,音如俸。
《爾雅》:山脊,岡。今蘄州猶謂山脊爲岡,讀去聲。廬州亦謂山脊曰岡,讀如字。
《爾雅》:過辨,回川。注曰:旋流。音轉字變作渦。《江賦》:盤渦谷轉。今人亦謂旋流爲渦,讀如阿。正當作過。渦乃水名,《説文》作濄,今安徽猶有渦陽縣矣,非旋流也。
《方言》:泡,盛也。《西山經》:其源渾渾泡泡。注:水濆涌之聲也。山西寧武謂山水暴至轉石破崖者爲泡泡水,從《廣韵》匹交切。
《説文》:瀳,水至也。在甸切。江西廣信謂水沸涌爲瀳,讀若薦。
《説文》:潐,盡也。子肖切。經典相承以醮爲之。王念孫説,高郵謂水盡爲潐。
训诂书。近人章炳麟撰。11卷,前有自序,后有刘光汉(师培)、黄侃二序。全书搜集方俗异语800多条,均按类编排,计《释词》第一、《释言》第二、《释亲属》第三、《释形体》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天》第七、《释地》第八、《释植物》第九、《释动物》第十,共10类,类各1卷, 第十一卷是《音表》。作者学问博大精深,对古今音尤有深入研究,故能从声音、训诂以通古今之变,能从时地出发,说明词语的错综演变,能够“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求之”(清戴震语);解释一词,广征博引,参伍验证,穷究其源。如《释亲属》第三:“《广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谓父为爸,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或谓之爹。惠、潮、嘉应之客籍谓父为叜,音如宿;或书作叔,非也,世无以叔呼父者。公称今多移于王父,曹州无赖相为老㸙,依曹宪止奢反。”为我国词源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末附《岭外三州语》一卷,为考释惠州、嘉应州、潮州客家方言中部分词语源流之作。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日本铅印本、宣统元年(1909)文学会社石印本、浙江图书馆校刊《章氏丛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