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方言 / 章太炎

釋親屬第三

2025-08-28 16:29 新方言

《廣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謂父爲爸。古無輕脣,魚、模轉麻,故父爲爸。或謂之爹。惠、潮、嘉應之客籍謂父爲叜,音如宿。或書作叔,非也,世無以叔呼父者。公稱今多移於王父。曹州無賴相呼爲老㸙,依曹憲止奢反。

《説文》:媼,母老稱也。從女,𥁕聲。讀若奧。《廣雅》:媼,母也。山西平陽呼祖母曰媼,媼音小變作尼到切。又,《廣雅》:嬭,母也。今多謂祖母爲嬭嬭,或以稱母。

《説文》:蜀人謂母曰姐。今山西汾州謂母爲姐。湖南别謂祖母爲唉姐。

《廣雅》:毑,母也。與姐分言。《玉篇》云:姐古文作毑。曹憲亦同音子我、子倚二反。案:毑從也聲,似不當與姐同字。今淮西、蘄州别謂母爲毑,音如貤,與也聲合。

《方言》:南楚、瀑洭之閒謂婦妣曰母姼,稱婦考曰父姼。郭璞音多,曹憲又音多可反。案:姼《説文》本訓美女,音尺氏切;其爲婦妣、婦考之稱,與爹、㸙、姐、社同字。《廣雅》爹、㸙竝訓父,曹憲音爹爲大可反,《廣韵》兼入麻部音陟邪切。曹憲音㸙爲止奢反。《説文》云:蜀人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尋《淮南説山訓》云:社何愛速死?高誘注:江、淮謂母爲社,雒家謂公爲阿社。然則呼母爲社即與姐同,呼公爲社即與爹、姼同,皆今韵麻部字,其紐微有清濁弇侈,然古人不甚分也。姼從多聲,正與爹同。婦考爲姼,姼即爹、㸙、社也;婦妣爲姼,姼即姐、社也。《廣韵四十禡》陟駕切下有奼字訓美女,即《説文》姼字之訓,又多聲字如哆、奓、䐒,《廣韵》皆在陟駕切下,故知姼可讀陟駕切;〈由郭、曹二音舌頭轉舌上。〉爹切陟邪,姼切陟駕,平去之異耳。今人謂婦考曰丈人,義已無稽;〈丈人本長老之稱。《漢書匈奴傳》且鞮侯單于自謂: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漢天子我丈人行。師古但云:丈人,尊老之稱。且鞮侯未娶漢女,其非婦考明甚。直以己新嗣位,漢武已老,故尊言丈人耳。樂府《婦病行》曰: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此則婦人稱其尊者爲丈人也。亦不涉於婦考。〉謂婦妣曰丈母,名實乖謬。〈丈本丈夫,不應以稱女子。《顔氏家訓風操篇》:中外丈人之婦,猥俗呼爲丈母。稱爲猥俗,其繆可知。〉原其言丈,本是音譌。山西猶稱婦考曰姼人,婦妣曰姼母,音正作陟駕切。蓋里巷殊言,猶存故訓;文士皮傅,一箸紙筆,音義便差。此類實多,無足深怪。

姼既同社,故爲母稱。山西平陽謂叔母曰姼,姼音多駕切;〈多可之轉。〉謂父曰爹,亦同此音。陝西西安呼父亦爾。

幽、侵對轉,舅、妗雙聲,故山東謂舅妻爲妗。〈本火占切,今渠甚切。〉叔、審雙聲,故通語謂叔母爲嬸。此雖鄙言俗字,然音均不相越也。

《詩國風》傳:良人,美室也。漢時後宮有良人。此男子謂婦爲良人也。《士昏禮》:媵衽,良席在東。《孟子離婁》篇: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此女子謂夫爲良及良人也。婦爲良人,故字變作娘,今謂處女爲姑娘。夫爲良及良人,故相承用郎,今謂幼男爲郎。然良又爲尊稱。《少儀》:負良綏。注:良綏,君綏也。《左傳》戎帥稱大良、少良。此皆郎字。〈《廣雅》:郎,君也。即《少儀》之良。〉秦、漢天子侍從稱郎,亦本良人,《呂氏春秋序意》良人請問十二紀,是也。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門、郎屋,〈今湖南亦稱營壘爲良子,以良家子起爲士卒所居也。〉故晉、宋至唐郎爲尊稱。今閩、廣乃以郎爲賤稱,則以聲近獠故,無關本義。郎爲男子尊稱,故娘亦爲女子尊稱,今人稱母爲娘,是也。《廣韵》孃訓爲母,娘訓少女,特承唐人假借臆書之習,其實孃借爲娘。今江寧呼母猶作良音,此爲得語柢矣。孃字《説文》本訓煩𢺕,與𤕦訓亂同義;〈《廣韵》嬢字亦有訓亂一義。〉又訓肥大,與䑋訓肥同義;皆不訓母。古無娘字,故或借孃爲良。今人皆云書孃爲正,斯失之矣。

《爾雅》:男子先生爲兄。《詩》用兄字即今況字。兄、況古音同。段玉裁曰:今人呼兄爲況老,乃古語也。朱駿聲説,杭州呼兄爲阿況,亦曰況老。章炳麟案:徽州黟縣稱兄爲況漢。

《説文》:周人謂兄曰𥊽。古魂切。經典相承用昆爲之。見紐雙聲相轉,今稱兄爲哥。或云:《晉書吐谷渾傳》:鮮卑謂兄爲阿干。干轉爲哥,此實夷語。非也。今紹興猶謂兄爲昆,正與哥聲相轉。詳夫親屬相呼,本於嬰兒初語,其聲不過𠀀、丂二者而已。呼父曰考,語本於丂;呼保母曰阿亦曰可者,字變爲妿,語本於𠀀;呼兄曰哥,語亦本𠀀;〈可、阿、哥皆得聲於𠀀。〉或古語流傳如是也。至鮮卑言阿干,契丹謂皇子爲哥兒,滿洲謂皇子爲阿哥,此如中國呼爸語由父轉,然今四裔亦多謂所生爲爸;夷、貉之子,生而同聲,固莫能相外也。

《釋名》:長婦、少婦或曰先後。《史記封禪書》:見神於先後宛若。今山西大原以南兄弟婦稱先後。

《曲禮》:大夫曰孺人。字轉作嬬。《廣雅》:妻謂之嬬。〈《廣韵》嬬訓妻名,有人朱、相俞二切,人朱爲本音。〉音轉如乃,〈古無日母,故今嬬音轉在泥母。〉今人尊稱婦人曰嬬嬬。〈與嬭異字。〉又,《説文》:嬬,下妻也。廣州謂妾曰嬬,音亦如乃。

《説文》:母,牧也。引伸老嫗皆稱母。字變作娒。《説文》:娒,女師也。讀若母。娒變爲姏。《廣韵》:姏,老女稱。武酣切。紹興謂女師爲老姏。

《漢書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古無輕脣,負音如倍,音轉作婆。《廣韵》:婆,老女稱也。婦、負同聲,婦轉亦爲婆,故今謂妻爲老婆。〈或謂婆本皤之聲轉,則無解於稱妻也。〉

《説文》:㚤,婦官也。漢有鉤弋夫人,弋即㚤字。《春秋》姒氏,《公羊經》皆作弋,則㚤即姒姓之姒。漢亦謂妾爲姬,蓋貴者後宮取備百姓,故弋、姬皆爲妾稱。《漢書文帝紀》:母曰薄姬。如淳曰:姬音怡,衆妾之總稱。㚤轉平聲亦爲怡,今人謂妾曰姬娘,音正如怡。世皆誤作姨;姨爲妻之姊妹,非姬妾字也。

《豳風》:鬻子之閔斯。傳:鬻,稚也。《邶風》:昔育恐育鞠。笺云:育,稚也。《廣雅》:毓,穉也。鬻、育、毓同字。今江、浙或謂兒爲育,育音侈如忸。順天、開封音轉如紐。

《方言》:崽者,子也。郭璞音宰。今通謂子爲崽。成都、安慶駡人則冠以崽字,成都音如哉,安慶音如簪。

《爾雅》:艾、育,養也。育既訓稚,故艾、養亦訓稚,幼艾、少艾皆謂稚也。稚亦曰養,福州稱小子爲養。古言養卒,言竈下養,今亦謂養爲小子矣。〈凡器物語末加兒字、子字者,福州皆加養字。〉

《説文》:婗,嫛婗也。《釋名》:人始生曰嬰兒,或曰嫛婗。山東謂幼女爲婗子,亦以稱婢。兒、婗、孺古皆在泥紐,音轉爲怒。《治要》引《桓子新論》:哀帝時,待詔伍客言漢朝當生勇怒子。帝爲怒子,非所宜言。今揚、越愛憐其兒皆呼爲怒。又轉爲𪋐。《説文》:𪋐,鹿麛也。奴亂切。江南、浙江亦謂小兒爲𪋐。

《埤蒼》:髫,髦也。〈《文選楊仲武誄》注引。〉李善曰:髫與齠古字通,大𦕼切。〈《七命》注。〉案《毛詩》傳云: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故未冠通曰髫。《校官碑》:髫髦克敏。《楊仲武誄》:曾未齔髫。《七命》:玄齠巷歌。是也。今浙江紹興謂十五六歲童子爲齠人,杭州云齠牙,音皆如韶。凡云韶年者,竝齠、髫之借也。〈今小兒翦髮爲鬌名曰髫子,音如鞀。俗書桃子,蓋鬌形亦似桃,以聲爲訓,義亦得兩通也。〉

《説文》:奼,少女也。𡍩下切。今人謂處女爲小奼,讀如姐,以姐爲之。姐爲母稱,非也。

《方言》:臧、甬、侮、獲,奴婢賤稱也。侮、嫚雙聲相轉,〈古侮音如母。〉亦轉如蠻。四川謂婢曰蠻,其气買攜養之童豎曰蠻男。蠻即侮之音轉。山西平陽謂養子曰蠻𥾨怛。𥾨本下没切,今侈如𠯏。〈居乙切。〉《説文》:𥾨,絲下也。繭滓絓頭,引伸爲凡相贅屬之稱。怛,餘音也。蠻亦侮字。

《説文》:俾,一曰:門侍人。案:在男曰俾,猶在女曰婢。浙東或謂僕爲俾頭;或曰俾子,猶在女曰婢子矣。俾音近鼻,因以生義,非也。俾亦使也,《廣雅》𤺊、徒、牧、圉、侍、御、僕、從、扈、養、保、傭、童、役皆訓使。雙聲轉變,俾亦作辯。《書序》:王俾榮伯作賄肅慎之命。馬本俾作辯。《廣雅》:辯,使也。〈凡伻、𢖊等字亦音轉。〉辯通作班。〈《史記五帝本紀》述《堯典》辯于羣神,楊雄《大常箴》、光武《封泰山刻石》皆作班于羣神,是其證也。〉淮南謂役使曰班子,在男曰男班子,在女曰女班子,自餘多言跟班,皆辯字也。班亦𠔯也。《説文》:𠔯,賦事也。布還切。𠔯與僕同從菐,是故僕亦曰𠔯。𠔯、俾聲又相轉,若《説文》云頒一曰鬢也,《孟子》言頒白者,皆借頒爲𩔾,〈《説文》:𩔾,須髮半白也。府移切。〉《地理志》卑水縣,孟康音卑爲班矣。

《晉書樂志》曰:但歌四曲,自漢世無弦節。作伎冣先唱,一人唱,三人和。《賈子匈奴》篇曰:上使樂府幸假之但樂,吹簫鼓鞀,倒挈面者更進。但樂亦即但歌。但歌不被管弦,引伸之能但歌者即謂之但。《淮南説林訓》:使但吹竽。注:但,古不知吹人。以徒歌,故云不知吹。〈王念孫欲改但爲徂,近人又欲依《文子》改但爲倡。改爲伹者固非;《文子》書亦後出,以不解《淮南》但字之義,臆改作倡,不足據也。〉今傳奇有云旦者,起自元曲。其始衹有正生、正旦,即所謂作伎冣先唱者,本是但字;直稱其人爲但,猶云使但吹竽矣。古語流傳,𧥷元猶在,相承至今。其佗淨、丑諸名,元初無有;事既後起,其語亦不根矣。

《説文》:嫪,婟也。郎到切。婟,嫪也。胡誤切。秦有淫人曰嫪毐。今江南運河而東謂淫人爲婟嫪,音如固老。安徽謂其所私亦云。

训诂书。近人章炳麟撰。11卷,前有自序,后有刘光汉(师培)、黄侃二序。全书搜集方俗异语800多条,均按类编排,计《释词》第一、《释言》第二、《释亲属》第三、《释形体》第四、《释宫》第五、《释器》第六、《释天》第七、《释地》第八、《释植物》第九、《释动物》第十,共10类,类各1卷, 第十一卷是《音表》。作者学问博大精深,对古今音尤有深入研究,故能从声音、训诂以通古今之变,能从时地出发,说明词语的错综演变,能够“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求之”(清戴震语);解释一词,广征博引,参伍验证,穷究其源。如《释亲属》第三:“《广雅》‘翁、公、叜、爸、爹、㸙,父也’。今通谓父为爸,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或谓之爹。惠、潮、嘉应之客籍谓父为叜,音如宿;或书作叔,非也,世无以叔呼父者。公称今多移于王父,曹州无赖相为老㸙,依曹宪止奢反。”为我国词源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末附《岭外三州语》一卷,为考释惠州、嘉应州、潮州客家方言中部分词语源流之作。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日本铅印本、宣统元年(1909)文学会社石印本、浙江图书馆校刊《章氏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嶺外三州語

    1915年收錄在《章氏叢書》,附在《新方言》後。廣東惠、嘉應二州,東得潮之大阜、豐順,其民自晉末踰嶺,宅于海濱。言語敦古,與土箸不相能,廣州人謂之客家,隘者且議其非漢種。余嘗問其邦人,雅訓舊音往往而在,即..

    4 新方言 2025-08-28
  • 後序二

    黃侃夫别國之語其䋣,而化聲之情多變。變不可以致一,故陶鈞以定之;䋣不足以合契,故形名以察之。然則正名之職掌在外史,聽音之事屬諸神瞽,蓋先民之所劭乎!自子雲既沒,方言失紀。在昔遺語,莫能或通。兼文學日窳..

    4 新方言 2025-08-28
  • 後序一

    劉師培五方水土,有剛柔燥溼之異宜。地埶不同,故其語言區别。《管子》、《淮南》既宣之矣。竊疑草昧初闢,文字未䋣,一字僅標以一義,一物僅表以一名。然方言既襍,殊語日滋,或義同而言異,或言一而音殊。乃各本方..

    3 新方言 2025-08-28
  • 音表第十一

    韵目《新方言》十一音表韵目右二十三部古韵凡目。橫迆則爲旁轉,縱貫則爲對轉。惟冬部與侵部同對轉。緝、盇近於侵、談,月近灰、諄,質近脂、真,然皆非其入聲,有時亦得相轉。此四部爲奇觚韵。今世方音流轉,亦依是..

    3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動物第十

    《爾雅》: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今浙西或謂蟲爲蟲豸。《方言》:蟬,其大者謂之蟧。今直隸謂蝉爲即蟧,山東、淮南北謂之蠽蟧,浙江謂之蚻蟧,或曰知蟧。蟧或讀如嬈。《説文》:禹,蟲也。《玉篇》:蠁,禹蟲也。..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植物第九

    《説文》:耑,物初生之題也。今揚州謂艸木初生微芽爲耑子,讀如顓。《説文》:茇,艸根也。北末切。今浙江謂艸木根爲茇頭,音轉如匍,猶鬻之音轉爲鋪矣。《説文》:茻,衆艸也。經典相承作莽,因以形狀艸多。《楚辭..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地第八

    《七發》:踰岸出追。李善曰:追,古堆字。今直隸呼堆如追。《説文》:㽘,一曰:陌也。古郎切。或借庚字爲之。《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塞夷庚。杜解:夷庚,吳、晉往來之要道。亦借康字爲之。《..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天第七

    《爾雅》:螮蝀謂之雩。螮蝀,虹也。郭璞曰:江東呼雩音芋。《廣韵》虹亦入四絳古巷切下,今直隸、山東及淮南北正作是音。其别名雩者,虹、雩亦一聲之轉耳。今自江南運河而東至於浙江皆呼虹如㖃,音在虹、雩之間。虹..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器第六

    《虞書》:懋遷有無化居。今人謂什器曰傢伙。尋《説文》:家,居也。《釋名》:火,化也。此皆以聲爲訓。家與居同音,火與化同音,則傢伙即居化,是化居二字倒易耳。或稱什器爲貨者,亦同此義。《説文》:帑,金、幣..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宮第五

    《公羊》隱二年傳:婦人謂嫁曰歸。嫁則有家,引伸謂家爲歸。《春秋》齊、魯有歸父,鄭、蔡有歸生,楚有仲歸,皆字子家。廣信謂家裏爲歸裏。《説文》:𩅸,屋水流也。《左傳》:三進及澑。《釋文》:澑,屋𩅸也。夏屋..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形體第四

    《説文》:顙,額也。蘇朗切。西安謂頭曰顙,開口呼之如沙。此以小名代大名也。《説文》:囟,頭會匘蓋也。息進切。今淮南、吳、越皆謂小兒匘蓋爲囟門。《説文》:𩑒顱,首骨也。𩑒音徒谷切。今山西謂額曰𩑒顱,𩑒音..

    4 新方言 2025-08-28
  • 釋言第二

    《方言》:一,蜀也。《廣雅》:蜀,弌也。《管子形埶》曰:抱蜀不言。謂抱一也。蜀音市玉切,音小變則如束。〈《後漢書鐂焉傳》:焉遣叜兵五千助之。注:漢代謂蜀爲叜。是漢時蜀本音叜。今時北方皆讀束,一音之轉。..

    1 新方言 2025-08-28
  • 釋詞第一

    《説文》:𠀀,反丂也。讀若呵。今讀如阿,轉入麻部。凡發聲言阿者,即𠀀字也。樂府《烏生》云:阿母生烏子。發聲指親屬者始此,今語猶然。若呂子明稱阿𫎇,孟公休稱阿九,小字言阿,今惟江南有之。其以自謂,《宋書..

    2 新方言 2025-08-28
  • 读管子书后

    世之言管子者以《内业》、《白心》为本柢,以《大匡》、《乘马》为法制,此皆肤末之言也。而道西法者,又谓其出于墨氏。夫节用非乐,其道大觳,其风俗与泰西若冰炭,于教术合矣,于政法则背而相驰尔。呜呼!管子之言..

    54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商 鞅

    商鞅之中于谗诽也二千年,而今世为尤甚。其说以为自汉以降,抑夺民权,使人君纵恣者,皆商鞅法家之说为之倡。呜呼!是惑于淫说也甚矣。法者,制度之大名,周之六官,官别其守,而陈其典,以扰 天下,是之谓法。故法..

    50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儒 法

    自管子以形名整齐国,著书八十六篇,而《七略》题之曰道家。然则商鞅贵宪令,不害主权术(见《韩非定法篇》),自此始也。道其本已,法其末已。今之儒者,闻管仲、申、商之术,则震栗色变曰:而言杂伯,恶足与语治。..

    49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后 圣

    自仲尼而后,孰为后圣?曰:水精既绝,制作不绍,浸寻二百年,以踵相接者,惟荀卿足以称是。非侈其传经也,其微言通鬼神,彰明于人事,键牵六经,谟及后世,千年而不能闿明者,曰《正名》、《礼论》。《礼论》未作,..

    91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尊 荀

    使文质兴废,若画丹之与墨,若大山之与深壑,虽骤变可矣,变不斗绝,故与之莎随以道古。荀子之道古,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以是不过三代,不贰后王,法后王矣,何古之足道..

    51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孟子大事考

    一、孟子之书《史记》列传:孟子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赵邠卿《题辞》: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也。此皆以其书为孟子亲作。今案《孟子》书中,称其弟..

    86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 订 孔

    远藤隆吉曰:孔子之出于支那,实支那之祸本也。夫差第韶、武,制为邦者四代,非守旧也。处于人表,至岩高,后生自以瞻望弗及,神葆其言,革一义,若有刑戮,则守旧自此始。故更八十世而无进取者,咎亡于孔氏。祸本成..

    53 诸子学略说 2025-05-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