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略 / 黄石公

中略译文

2025-09-01 13:16 三略

三皇不需要任何言论,教化便流布四海,所以天下的人不知道该归功于谁。五帝效法天地运行,增设言教,制定政令,天下因此太平。君臣之间,互相推让功劳。四海之内,教化顺利实现,黎民百姓却不知其中的原因。所以,使用臣属不需依靠礼法和奖赏,就能做到君臣和美无间。三王用道德治理民众,使民众心悦诚服。三王制定法规,以防衰败,天下诸侯按时朝觐,天子的法度实行不废。虽然有了军备,但并没有战争的祸患。君主不怀疑臣属,臣属也不怀疑君主。国家稳定,君位巩固。大臣适时功成身退,君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而无猜疑。五霸用权术统御士,以信任结交士,靠奖赏使用士。失去信任,士就会疏远了。缺少奖赏,士便不会用命了。

《军势》上说:出兵作战,重在将帅有专断指挥之权。军队的进退如果都受君主控制,是很难打胜仗的。

《军势》上说:对智者、勇者、贪者、愚者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喜欢实现自己的志向,贪财的人追求利禄,愚鲁的人不惜性命。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人的微妙权术。《军势》上说: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样会惑乱人心。不要用仁厚的人管理财务,因为他会曲从于下属的要求而浪费钱财。《军势》上说:军中要禁绝巫祝,不准他们为将士们预测吉凶。《军势》上说:使用侠义之士不能靠钱财。所以,义士是不会替不仁不义的人去卖命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替昏聩的君主出谋划策的。

君主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大臣就会背叛;君主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就会丧失权力。大臣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无法辅佐君主;大臣也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国家就会衰弱。但是大臣威势过了头则会害了自己。

所以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观察世道的盛衰,衡量人事的得失,然后制定典章制度。所以诸侯辖二军,方伯辖三军,天子辖六军。世道乱了,叛逆便产生了。天子的德泽枯竭了,诸侯之间的结盟立誓、互相攻伐也就出现了。诸侯之间,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办法战胜对手,于是便争相延揽英雄豪杰,与之同好同恶,然后再运用权术。所以,不运筹谋划,是没有办法决嫌定疑的;不诡诈出奇,是没有办法破奸平寇的;不秘密谋划,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圣人能够体察天之道,贤人能够取法地之理,智者能够以古为师。所以,《三略》一书,是为衰微的时代而作的。《上略》设置礼赏,辨识奸雄,揭示成败之理。《中略》区分德行,明察权变。《下略》陈述道德,考察安危,说明残害贤人的罪过。所以,君主深通《上略》,就可以任用贤士、制服敌人了。君主深通《中略》,便可以驾御将帅,统领兵众了。君主深通《下略》,就可以明辨兴衰的根源,熟知治国的纲纪了。人臣深通《中略》,就可以成就功业,保全身家。

高飞的鸟儿死完了,良弓就该收起来了。敌对的国家灭亡了,谋臣就该消灭了。所谓的消灭,并不是消灭他们的肉体,而是要削弱他们的威势,剥夺他们的权力。在朝廷上给他封赏,给他人臣中最高的爵位,以此来表彰他的功劳。封给他中原肥沃的土地,以使他的家中富有。赏给他美女珍玩,使他心情愉悦。军队一旦编成,是无法仓促解散的。兵权一经授予,是无法马上收回的。战争结束,将帅班师,对于君主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以封爵为名削弱他的实力,要以封土为名剥夺他的兵权。这就是霸者统御将帅的方略。因此,霸者的行为,是驳杂而不纯的。保全国家,收罗英雄,就是《中略》所论的权变。历代做君主的,对此都是秘而不宣的。

注释

帝者:指传说中的五帝,说法不一。

王:指三王,即夏、商、周三代的创始人夏禹、商汤、周武王(一说将周文王、周武王并为一王)。

霸:指春秋五霸,说法不一。

《军势》:古代兵书,已失传。

辩士:能言善辩的人。

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方伯,商、周时一方诸侯之长。

驳:杂。

势:威力。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亦称《黄石公记》、《黄石公三略》。相传其源出于姜太公姜尚,经黄石公推演并授给张良,故旧题黄石公撰;《隋书·经籍志》称“下邳神人撰”,均不可考。约为秦汉之间的作品。所谓《三略》,意为上、中、下三卷韬略,共3800余字。今存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武经七书》本等。《三略》是一部从政治与军事关系上论述战胜攻取的兵书。“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在政治上,它强调以“道”、“德”、“仁”、“义”、“礼”治国,要求明君得人心,选贤才,“赏禄有功,通志于众”。在军事上,它认为从事战争要从保民的目的出发,“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忧”,“救天下之祸”,“以义 除不义”。它还认为:“将者,国之命也。”要求将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以身先人”,重赏将士,严明号令,确保机密,等等。尤为可贵的是,《三略》对将帅、士兵和民众的各自作用作了中肯的论述,指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庶民者,国之本”,“以弱胜强者,民也”。《三略》上中两卷是对前人兵法《军谶》、《军势》的征引与发挥,下卷则是作者自己的论述。该书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对后世影响颇大。

猜你喜欢

  • ●书后

    呜乎此吾师石斋黄先生所为函书既成刻而予小子叔伦敬受而识其末者也先生施教大涤实始壬申十年而小子肃纳履而进积之也夫慎之也夫葢自是杖履所至朝熹夕阴山轝水榜叔伦靡不从遂靡不得执经而问焉因叹斯道绝续之系先生甚大..

  • ●黄石斋先生正命麟书卷六

    ◆麟书记略石斋麟书记略是书也师所自名本称逸诗皆就俘以后作也序云可以不存矣而犹存之谓之逸诗又云石斋死后世当传之以当逸事此刻麟书者后学所笺而诵之名也夫子正命以来学人为诔而莫克似及读自挽之章则石霞剑壁衣食 ..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卷五

    ◆诗赠宛在堂集经阁序诗汀司李至得何羲兆书有谢九日同沈鹤生年兄及诸兄登逃雨岩率尔有作十日再同诸友登黄龙逃雨岩诸洞凿山不绝讲舍落成集邺山同游赋别甲申九月廿一日偕蒋黄二阁老林素庵周芮公二吏部及诸兄同游清源南..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四

    ◆诗解网出■〈冫只〉河庵途次偶拈赵芥须再迁海上因附家信林箎卿便道省家再附家信偶尔有作和杨机部三宿岩作三宿巗别赋似杨机部和陈太史韵送质公范大司马环召入都寄蓬玄张大司空寄赵景之太史哭张西铭何芝岳相国挽章六..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集录卷三

    ◆诗廓落诗青岩庚辰五月二十三日辞墓就逮时缇骑尚在南昌中夜出门诸友环顾不及为别匍匐至水口挥手谢同人惘然有作适驿道别某某并诸同学南昌江中别某某及侄止子巳别诸子依依不去欲同渊侄北上毅然麾之并示诸共学以六月乙..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卷二

    ◆诗还山道余杭有作呈诸友至山中巳三五日诸友杯酌不闲披荆掇刺无遑笔墨间作数诗点致而巳殊又不能敲推卧子梅生既下小舟又黯然思别屈指岁暮料理松楸迅于飞鸟而羲兆木土二兄迫作纪事援笔囱囱不独情事不畅而景物形致落落..

  • ●黄石斋先生大涤函书卷一

    ◆记大涤书院记大涤书院后记大涤书院三记游阳明洞记吼山记○大涤书院记壬申秋月余以逐客南旋实携杖屦启辟斯山何兄羲兆左经右鉏纲纪其事曾不数年茨暨聿立苞麓既平环流既清四方高躅之彦时亦往来兴咏其间余方攀柏艺松栖..

  • ●黄石斋先生行世书目

    诸书约积千卷或刻自闽南或藏板大涤皆属巳着兹拟收各集汇为大全三易洞玑易象正诗晷正 【 嗣发】春秋表正 【 嗣发】缁衣集传儒行集传洪范明义月令明义孝经手书 【 真迹百本流布体类不同】司经局进 呈诸书行业咏业焚草..

  • ●刻政姓氏

    瑞图 叔伦同勒陈子龙卧子 云间陆自岩鲁蟾 毘陵赵玉成彦琢 松陵吴嘉祯源长 浦口赵之璧叔宝 漳江曹 序射侯曹 广远思 俱语水倪元瓒献汝倪会鼎子新 俱始宁吕章成裁之 句余曹振龙木上 永兴余 浱霖田余 刚鲛巽李文胤邺嗣 ..

  • ●辑大涤函书例

    凡十一条一漳海巨书烂然经史天下习之至诗文博应藁帙不存世遂罕所统汇珠玑散沥未萃光华壬申后大涤讲求窃信一代开天声律实覃经史浑仪幽筭高足旋通原道弘篇大山曷秘一是书托始壬申志初返也呌阍获谴八疏大还夫是有启辟涤..

  • 群書治要三略

    夫主將之法,務在於攬英雄之心。(攬,結也。)賞祿有功,通志於眾。(凡為人主,患在驕志,盈不通下,故誡也。)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者也;(人,謂賢人也。伊尹赴而湯隆,寗戚到..

    19 三略 2025-09-01
  • 下略译文

    能够拯救天下倾危的,就能得到天下的安宁;能够解除天下忧患的,就能够享受天下的快乐;能够解救国家灾祸的,就能够得到天下的幸福。所以,恩泽遍及于百姓,贤人就会归附他;恩泽遍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归附他。贤人归..

    17 三略 2025-09-01
  • 上略译文

    统率将领的办法,是务必要争取英雄的归心。把禄位赏赐给有功的人,使众人理解自己的志向。所以,与众人追求的目标相同,这个目标没有不实现的;与众人憎恨的敌人相同,这个敌人没有不完蛋的。国治家安,是由于得到了..

    17 三略 2025-09-01
  • 下略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

    17 三略 2025-09-01
  • 中略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群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

    20 三略 2025-09-01
  • 上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

    19 三略 2025-09-01
  • 灵宪译文

    第一论述了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结构。关于天地的生成问题,《灵宪》认为天地万物是从原始的浑沌未分的元气发展来的。元气最初浑沌不分,后来才始分清浊,清气和浊气相互作用,便形成了宇宙。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

    57 灵宪 2025-08-23
  • 大学译文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60 大学 2025-06-11
  • 中庸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

    131 中庸 2025-06-11
  • 安礼章第六

    安而履之之谓礼。张注安者,定也。礼者,人之大体也。此章之内,所明承上接下,以显尊卑之道理。王氏曰第一则 宽人之恶者,化人之恶者也怨在不舍小过。解读抓住别人的小过错不放,会招致怨恨。王氏曰贤良人之过,君..

    73 素书译注 2025-04-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