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避寇集 / 马一浮

己卯 一九三九年

2025-09-06 12:19 避寇集

巴中咏古

秦楚英豪尽一丘,巴賨人散水长流。刚风不碍剩轩入,嘉月时闻解佩游。祇为有情怜杜宇,翻因多雾却蚩尤。江东微管知谁属,猛士如云下九州。

凌云寺

偶来石火光中住,闲踏毗卢顶上行。定后佳兵春雨迹,花前古帝杜鹃声。九峰力捍双江合,万木深环一塔明。不见桃花见流水,几人树下悟无生。

乌尤寺即古离堆方借僧寮营书院

昔闻神力战卢敖,身入安流置石牢。不使鱼龙惊匕鬯,未妨楼观截波涛。天回地转成三世,鳌坼鲸奔等一毛。剩有孤峰容宴坐,长怜江水日滔滔。

渝 灾

行客惊心问水滨,楼台见处已迷津。前歌后舞须臾事,万户千门一聚尘。云影暗随青鸟灭,江声諠似毒龙瞋。三春回首三巴远,鹤唳猿啼最恼人!

谢江翊云惠斗茶集即次其韵

隔林钟磬压兵哗,险韵诗成正雨花。客至每询江令宅,僧来先吃赵州茶。不因好事传新句,争解名山并作家。留得《西昆酬唱》在,华阳今日是京华。

翊云见答再和二律仍次前韵

一谔谁能息众哗,喜闻斗韵比拈花。清思濯锦江边水,酽味蒙山顶上茶。岂必东林皆入社,未妨双井自名家。百篇斗酒知无尽,已胜扬帆采石华。

不碍阶除鸟雀哗,幽居静对一庭花。长谣莫避言惊俗,薄酒犹堪力胜茶。后舞前歌巴子国,荒村独树老夫家。他年诗谱存风雅,荆楚何心纪岁华。

再和翊云韵 二首

人境都忘寂与哗,眼中万事本狂花。一生能着几量屐,坐客惟消永日茶。忧喜平怀元共域,冤亲觌面是同家。传闻英、日协定将成。 春秋进退存三世,蠢彼诸夷说制华!

骤雨惊雷一夜哗,崇兰犹护胆瓶花。何休杜预惟谈饼,罗汉观音并点茶。闽茶味特佳,今久不尝矣。 百草拈来俱是药,好山到处便为家。江淹才思知谁敌,何必区区漱井华。

再题斗茶集简翊云 二首

寻山载酒客毋哗,开卷搜奇眼未花。二水波澜通海气,三峨云雾育岩茶。春兰秋菊将同调,李耳韩非并一家。独悟四声推沈约,不劳博物问张华。

魔语今同佛语哗,昙花开后更无花。不逢国手轻除劫,却喜诗翁善斗茶。主客新图尊杜老,《江湖》雕本忆陈家。宋临安陈道人起善刻书,曾刻《江湖小集》。来书颇病嘉定印工之劣,而君假馆亦为陈氏,故云。 流传好事舒愁抱,恰胜峨眉睹日华。峨眉绝顶宝光,近人辨为日华。

述近事用茶字韵

阳春不敌郢人哗,幻眼旋开顷刻花。扶老犹须邛竹杖,论才如品武夷茶。月仪辞令能通好,张伯伦之模棱似之。 僮约科条教看家。近卫之很戾似之。 温伯无言匡鼎至,伊谁道力胜纷华。

闻警夜起望月用茶字韵

夜半频闻里巷哗,开门推案落镫花。相逢尽道依蛮窟,不寐非关嗜苦茶。拔宅计虚怜智士,御风术好误兵家。老夫观物心无碍,独坐空阶望月华。

感事用茶字韵 四首

盈庭众口自生哗,时论如栽石上花。尚恃櫌锄供器仗,更输缯帛榷盐茶。庙谋定许还三辅,豪右空闻徙万家。最是艰难齐楚并,褰裳犹自惜菁华。

江外争传敌骑哗,每逢佳节罢看花。断送一生惟有酒,消除百病可无茶?鹍鹏击水逾千里,杨柳分春作两家。莫倚朱颜能久驻,谁怜明月照铅华!

火帝云师一味哗,雹花落地似檐花。重庆屡灾。 邓林他日看遗杖,虏势似渐绌。 海市今年罢鬻茶。美、日商约废止。 宫里尹邢犹避面,英、法、苏谈判未洽。 穴中鸟鼠本通家。传闻德、意、日将进为同盟。 只愁满腹车轮转,不定援华或攘华!

席上行师且勿哗,流萤静夜度深花。近多夜袭。 远游竞跨王乔鹤,列强扩充军备,以空军互争雄长。 肥遁将搜陆羽茶。敌谋破坏我生产区。 《诅楚》迎巫皆寱语,国际盟约、外交辞令作如是观。 《过秦》箸论足名家。外报评论多与辞,抗战刊物多自诩。 苍生未必清谈误,只是蹄迒已乱华。

遣兴用茶字韵 三首

老翁无力止儿哗,一任江头捉柳花。南郭情忘惟隐几,北窗梦醒与添茶。渔樵问对成何事?儒墨桁杨岂异家!莫谓支离难共语,劝君黾勉爱春华。

凡楚存亡众莫哗,汉唐事业等空花。清阴不改惟看竹,上药难求且种茶。草长莺飞春日梦,水边林下道人家。诸方浩浩商量有,未解周行转法华。

睡厌饥蚊绕鬓哗,书憎秃笔惯开花。欲消美疢嗟无药,得润枯肠幸有茶。感寓诗成因和韵,买山计拙漫移家。人间万事云生岫,莫问南华与杂华!

寄怀老友谢无量

寻剑求珠百未真,陶尧铸舜一窗尘。十年观树谁名道?千里同风或有人。乱后亲朋多海峤,梦中鸾凤尚峨岷。遥知大药初成候,傥许遗书问谷神。

次韵答无量见怀

清都恒梦化人居,八表神鸾尚滞予。怒触山摧皆幻业,垂芒夜见是真书。诗亡周礼犹存鲁,禹后南音或在歈。白象青牛俱不驭,弥天处处得逢渠。

喜香宋翁书至并得读近作多篇次茶字韵即以奉简

床下时闻蚁斗哗,山前初植小园花。待迎乐令重挥尘,未许王蒙径设茶。鹙子早承双树记,鸱夷终泛五湖家。论诗已入如来地,百梵何曾抵一华!

尔雅台

静树深如海,晴天碧四垂。一江流浩瀚,千圣接孤危。聚沫观无始,因风阅众吹。虫鱼知已细,何物有成亏!

水 母

沫水边多有之,儿童取置盆盎中,见之感而托讽。逐浪随波不可寻,冥行怜尔是无心。沙边鸥鹭知何限?戴得双眸入水深。

荔枝楼示来学诸子

弹指门开到不疑,百城烟水莫嫌迟。明窗好与安排定,要使南人识荔枝。

渔樵相和歌

邵尧夫有《渔樵问对》,极论天人之理,目以渔樵,明贤者在下也。颇病时人见不及远,故尊渔樵不贵多闻。寄之是篇设为行歌相答之词,前语似嘲,后语似讽,有近于俚,然志隐而音谐,庶几沧浪之遗响。吾闻蜀多隐君子,安得此渔樵之人而与之言哉!

莫向他人行处行,渔唱。 捞鰕漉蚬当平生。樵答。 北山虎豹南山雾,渔唱。 河水千年几度清!樵答。

峨眉登轩皇台

昔予入天台,行歌思吕梁。及登黄山颠,浩然揖轩皇。一朝辞禹甸,萧条望八荒。百粤苦奔窜,所历皆剑铓。逾年徙巴蜀,未觉道路长。嘉州倦游履,遂造仙灵乡。三山信巍峨,众丘肃低昂。授箓知已遥,尚想群真翔。药苗孕岩窦,中有云雾藏。林卧招蒲公,涧鸣来楚狂。绝壁见宫阙,虚籁交笙簧。俯瞰星宿海,吞吐日月光。普贤眇何世?应迹称愿王。示现无边身,聋俗竟谁匡!道衰佛不圣,兰若空彷徨。夜寒烧舍利,世谛嗟难量。九老尔安逝,但遇松杉香。山僧习呼援,得食走跄跄。豪士遍六合,一相云何臧!念彼陶唐人,于今弃冠裳。万木一雨润,千载郁以苍。幸逃匠石睨,堪与斯民忘。山深不自名,好事焉能详!物諠理则寂,运徂胡可常?翳消眼自豁,钜岳真豪芒。群迷羿彀游,昕夕云路骧。眴栗岂足计?感此回刚肠。积惨暂可排,吾欲终括囊。谷处杂鼬径,戾天追鸟行。未应沟壑委,孰使弧矢张?避世匪在山,井邑何穰穰。乍释百里雾,远见江流黄。蔡蒙既旅平,无事忧蛮羌。禹功奠梁益,余黎尚耕桑。善国系人谋,禋祀重明堂。古帝勤望秩,时议高壶浆。山祇嶫无声,行客愁未央。傫傫将安归,悠悠绝梯航。弃置且勿道,当暑如履霜。甘留绥岭桃,力贡织贝筐。野分井鬼曜,或有芝房祥。流沙览西极,叱石方成羊。

九老洞即事用茶字韵

避人常恨入山哗,行爱看云坐爱花。禁足刚逢三日雨,忘言相对一瓯茶。腾猿得食犹争树,飞鸟遗音莫徙家。不羡蒲公收鼎药,却因松子忆金华。

夜 警 时假寓乌尤寺

江城黯淡月明中,山寺萧条夜夜风。尚许林间成露坐,不知天际有飞鸿。猎人箭尽犹寻梦,梵志岩居未解空。一段孤怀谁领得?老渔收钓听秋虫。

或传无量顺化因作此诗后乃知其妄

居夷怀宝悟今非,叹凤嗟麟百事违。三界人天俱有尽,一江风月可无归。诗成倚醉乾坤小,弈罢推枰国土微。玄赏不逢高韵绝,空山何意驻残晖。

见无量与敬仲书知其无恙前有人谓其已逝者讹也喜而作此并前诗寄之

梦觉千龄短,情忘九鼎轻。风波成易动,日月自贞明。海国看云卧,江天逐鸟行。衰年忧契阔,何以慰平生!

青衣江道中

翠竹青林不改时,尚余草木对流离。家山此日多红叶,一入西风倍远思。同舟客述峨边马边诸夷事并言铜河水险恶 沫水一名青衣江,俗谓之铜河。 顷年巨浸坏庐舍至多因念天下之水孰

非铜河人之未离乎夷狄者孰非峨边马边感而作此 二首

山民鸟处水栖苴,上畏鹰鹯下畏蛇。饶汝蛮夷矜圣智,千年城郭变流沙。

龙蛇虎兕杂人居,利爪腥涎尽毒予。踊入虚空谁可避?祥麟威凤在襟裾。

寓 言 三首

相逢何必问疏亲,歌哭邻家迹易陈。世事纷纭谁料得,异乡偏有助哀人。

呼蛇容易遣蛇难,谁解将心与汝安?寒暑到来无处避,出门长是草漫漫。

上国冠裳弃九夷,方音累译不通辞。山翁稍解钩辀语,收拾禽言入小诗。

喜无量书至并见和诸诗再酬一律

不因薄俗累刚肠,满目青山即故乡。沙上人行如鸟聚,水中云影与鱼忘。铢衣拂石看成劫,香海浮杯定可航。一树寒岩愁独倚,来鸿星畔数苍苍。

用前奉寄韵复成二律

飞动情知共一真,仰观霄汉等毛尘。箭穿白石疑成虎,窗唤弥猴喜似人。水性何缘判泾渭,禹功随地导嶓岷。端居料得深宁力,咳唾天生句有神。

每怪今非笑昨非,同坑一窟镇相违。玄言背俗惟高卧,野老忘情得醉归。海若不争荷露泫,醯鸡长守麦尘微。人间万事分明有,独对寒江望落晖。

寄怀香宋先生并约明春来山讲学

陨石名灾未绝书,鹢飞见处即殷墟。避兵已负登高约,载酒长怀有道居。海内诗篇尊硕果,岁寒心事托双鱼。定知冰雪初融候,梅柳将春拥后车。

山居与客言近事

高台临绝壁,下有万里船。舟师竞邪许,朝暮冲寒烟。盈目皆劳人,予亦愁屡迁。危邦履虎尾,穷谷逃腥涎。飞鸟林际翔,毛羽不复鲜。云端见金翅,心怵非鸣弦。夷俗好攻战,孰分雀与蝉!但知国土贵,坐令骨肉捐。斯人亦鸟群,所戴岂异天!强梁一以仆,金革失其坚。蹄迒交旷野,何以安井田?百年信须臾,何事求神仙?众情昧尧桀,物理齐夔蚿。墨者急世用,老氏任自然。二途俱不涉,宴卧秋山巅。

遣 怀

三年避地息心兵,暂对寒岩一日晴。留得虚空容万象,不因闲事长无明。霜天草树藏根密,佛国琉璃入掌平。劫后人间忧喜尽,飘风堕瓦未堪惊。

书 厄

郑君诫子言,遗憾在写书。区区求传人,何异委路隅!惠施辩者雄,其书盈五车。一字不可得,乃抵蚊虻愚。吾生非我有,更何有于书。收之似留惑,此惑与生俱。书亡惑亦尽,今乃入无余。非关智令尔,遭命事则殊。妖寇往见逼,薄海无完闾。载书行鸟道,三岁荒山趋。崎岖转百粤,艰苦戾蜀都。昔矜禹穴秘,今宝鼠壤蔬。所拾百一存,未至灵骨枯。居然出煨烬,仅免杂薪刍。皇皇圣者言,愚夫视若无。抱器竟谁语,不得比荷殳。自古有五厄,秦胡亦安诛!何年偃佳兵,匪独盛文儒。尚觊邦国活,当令岩穴苏。能仁愍弱丧,示彼衣中珠。剖散更不顾,老至长嗟吁。但知有社稷,由也非吾徒!

写 怀

南岳昔高视,一语天下愕。三世佛已吞,众生何处着?谈宗良浩浩,失旨劳穿凿。忘言但默成,玄解安可索!真儒俗所弃,胡为自羁缚?未释同伦悲,岂假瞑眩药。久矣遗世谛,无复恋丘壑。谁言聚人天?所得惟寂漠。法以从缘空,惑为然疑作。早知禹鼎铸,宁忧鲁酒薄。众魔瞋未已,诸天尔奚乐?尘尘入三昧,云起吾焉托!

寄题仇北崖祥云庵

北崖得雁荡一峰曰祥云,将卓庵隐居,书来乞题,并图其山形,奇诡可喜,为作此以贻之。

谢客寻山不到家,千山空自踏云霞。罗汉西来觅山住,遂传好事驱龙蛇。雁山久泄天地蕴,尚留邱壑贻樵隐。祥云五阙喜搜奇,披图忽觉灵居近。一庵卓地临中阙,坐见双丸时出没。南峰插海北依辰,东是天根西月窟。虚空无尽出身云,普贤身是云中君。识心流注太古瀑,吞吐元气长氤氲。瀑流不住齐生灭,云起无心现分别。过梦来云悟等观,弥勒深扃弹指彻。忆昔曾窥肘后方,山居养性君能详。但寻种药孙思邈,不羡还丹魏伯阳。绿葵紫蓼看盈亩,相逢何必论空有!湖水应怜劫后灰,辙还已类丧家狗。峨眉雪冷巫峡高,岷江瓯海不通潮。书来且喜家山在,云外蒲团早见招。

希 声

乾坤不终毁,斯文恒在玆。聋俗昧希声,贱之固其宜。有生岂免厄,或以昌吾诗。干戈羁旅中,舍是将焉之!忧端尽来际,时人安得知。寥寥弦外音,眇眇无言思。真心寄玄默,欲语难为辞。吾言直土梗,何以宣灵奇。目击道已存,遇雨亡群疑。达者忽有会,旦暮当与期。

乌尤山下有小溪曰麻濠书院借地就溪边构屋数椽因得暂憩以濠上草堂名之遂以成咏 五首

即物能忘我,逢人莫问鱼。且须求地僻,何敢论幽居!避世心犹在,移山事久虚。他年寻故宅,松竹是周余。

石路春泥滑,沙滩细草匀。溪山行处有,云月自为邻。已悟生如幻,长疑旅寡亲。把茆聊盖顶,拱手谢时人。

率野无安土,津梁亦已劳。魔宫犹震撼,佛力岂崇高!劫后双筇杖,花前一缊袍。尚余开径望,何事厌蓬蒿?

无复谈空有,从人判醉醒。但吟《枯树赋》,休比子云亭。韦绝朝闻道,鹑居夜见星。浮生劳拟议,山鸟日过庭。

世以儒为戏,吾甘俗似僧。松楸知已远,伏腊坐相仍。巢隐容身可,归飞羡鸟能。未忧风雨至,桑下且移镫。

凌云寺石佛像

梵相知从不动生,奔流度刃总无惊。观心但指门前水,说法时闻柳外莺。岁久风波忘起灭,江宽云日变阴晴。尘中苦爱丘陵险,反掌难期宝地平。

卧 佛

尚寐无吪信汝贤,相逢莫许问生缘。醍醐杂毒俱名字,弥勒威音孰后先?三昧何须论抖擞,涅槃今始息随眠。津梁已倦诸尘在,却见迁流是不迁。

旧历除夕简无量次见答韵

尺书怀袖薜萝中,野祭黄冠毕岁功。一语忘机知屦适,三年学幻得心空。南溟鲲徙云垂翼,朔旦鸡号雨间风。亥始天门吹律听,鹿裘带索会相逢。

马一浮,浙江绍兴人。名浮,幼名福田, 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曾任中央文 史馆副馆长,浙江文史馆馆长,晚年为浙江大学教授。著有 《泰和会语》、《宜山会语》、《避寇集》、《复性书院讲录》、《尔 雅台答问》、《老子道德经注》等。本书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于1937-1941年期间所作。当时因抗日战争爆发,马一浮先生由桐庐经赣、桂辗转避地至四川,故自编为“避寇集"

猜你喜欢

  • 辛巳 一九四一年

    童子李芳远乞书为弘一法师寿即以代简敬问法师安隐 二首世寿迅如朝露,腊高不涉春秋。宝掌千年犹驻,赵州百岁能留。遍界何曾相隔,时寒珍重调柔。深入慈心三昧,红莲化尽戈矛。赠童子李芳远芳远承事音公,宿根不浅,..

    1 避寇集 2025-09-06
  • 庚辰 一九四〇年

    杂 感 三首不住孤峰顶,将寻下泽游。有生皆念乱,无地可埋忧。春草忘言绿,沧江尽日流。残年知物理,任运更何求。莫问西来意,唯消一字禅。掌擎千世界,眼烁四王天。弄影猿窥月,驰心鹿趁泉。拈提俱不到,觌面隔山川..

    0 避寇集 2025-09-06
  • 戊寅 一九三八年

    古樟行西昌古县多古樟,大者十抱称树王。自非散木一何寿,行人不睨同枯杨。老夫观树心常寂,尽日江楼坐深碧。密叶不因霜雪改,孤根几阅人代易。此邦景物唯余树,万事推移不如故。疲氓喘息尚相寻,飞鸟啁啾无一悟。卑..

    1 避寇集 2025-09-06
  •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将避兵桐庐留别杭州诸友 丁丑九月礼闻处灾变,大者亡邑国。奈何去坟墓,在士亦可式。妖寇今见侵,天地为改色。遂令陶唐人,坐饱虎狼食。伊谁生厉阶,讵独异含识。竭彼衣养资,殉此机械力。铿翟竟何裨,蒙羿递相贼。..

    2 避寇集 2025-09-06
  • 避寇集序

    王子渊曰:诗人感而后思,思而后积,积而后满,满而后作。夫澄鉴具则物来同,冥悟超则神发智,是以非吹而极天下之动,大齐以勰函类之和。诗者,人心之精、天德之符也。仲尼蔽之以思无邪。无邪者,正也。志之所之,无..

    2 避寇集 2025-09-06
  • 蠲戏斋诗编年集

    蠲戏斋诗自序诗以道志,志之所至者,感也。自感为体,感人为用。故曰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言乎其感,有史有玄。得失之迹为史,感之所由兴也;情性之本为玄,感之所由正也。史者,事之着;玄者,理之微..

    93 蠲戏斋诗编年集 2025-07-05
  • 马一浮词集

    芳杜词剩(一卷)丁巳 一九一七年莺啼序陈子韶见访与同游湖上为诵所制词明日以书来商其声律草此答之干城未消幻雾,见山河自转。梦中事,迷乱空华,古来多少征战。剩南国、阳春易尽,长怜日月殊昏旦。有词人痟首,风..

    56 马一浮词集 2025-07-05
  • 一九六一年访内蒙日记

    7月29日早到车站,絜青及钧立来送。八时五分开车。京、牡(丹江)快车,专为我们挂一节卧车,我与圣陶同厢。京郊庄稼相当好。过丰台有旱像。过天津一路庄稼当好。入东北境,亦好,吉林似乎还旱。7月30日早八时抵哈尔..

    45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一九五〇年日记

    1月1日元旦,午前到铁狮子胡同访曹禺,同赴后海北河沿24号朱启平约饭。晚在北京饭店开庆贺新年大会,有跳舞,音乐等。写《美国人的苦闷》。1月2日早电北碚。理发。十一时到长之处,有季羡林,克家,同饭。下午四时后..

    80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一九 吕大钧、大临

    宋学正统,二程称洛学,张载称关学。当时关学之盛,不下于洛学。后来宋室南渡,关学中绝,洛学则杨时一派,四传而得朱熹,遂臻大盛。吕大钧字和叔,其先汲郡人,祖始迁蓝田。大钧乃关学之翘楚。载倡学关中,一时寂寥..

    47 宋明理学概述 2025-06-03
  • 卷二 宜山会语

    说忠信笃敬前在泰和得与诸君共讲论者数月,不谓流离转徙,今日尚得到此边地重复相聚,心里觉得是悲喜交集。所悲者,吾国家民族被夷狄侵陵到此地步,吾侪身受痛苦,心怵危亡,当思匹夫有责,将何以振此垂绝之绪,成此..

    56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一 泰和会语

    引端今因避难来泰和,得与浙江大学诸君相聚一堂,此为最难得之缘会。竺校长与全校诸君不以某为迂谬,设此国学讲座,使之参预讲论。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之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

    57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端题识

    昔伊川先生每告学者:汝信取理,莫取我语。见人记其言语,则曰:某在,焉用此?盖理是人人所同具,信理则无待于言,凡言皆剩也;言为未信者说,徒取言而不会理,是执指为月,不唯失月,抑且失指。先儒随机施设,不得..

    51 泰和宜山会语 2025-06-01
  • 卷六 观象卮言

    序说天下之道统于六艺而已,六艺之教终于《易》而已。学《易》之要观象而已,观象之要求之十翼而已。孔子晚而系《易》,十翼之文幸未失坠,其辞甚约而其旨甚明。商瞿、子夏之徒初不闻别为之传,今传子夏《易传》是晚..

    47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五 洪范约义

    序说六经总为德教,而《尚书》道政事皆原本于德。尧、舜、禹、汤、文、武所以同人心而出治道者,修德尽性而已矣。离德教则政事无所施,故曰为政以德。此其义具于《洪范》。自来说《尚书》以《洪范》最为难明,汉董生..

    44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四 诗教绪论

    序说在《论语》《孝经大义》中已略为举示六艺体要,学者依此涂径求之于圣贤言语,理会得一分,即自心义理显现得一分。此不是训诂考据边事,亦不是于先儒旧说之外用私意窥测,务求新义,以资谈助。切不可守此知解,便..

    45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二 题识

    尝谓讲说与著述殊科。著述行文贵谨严缜密,芟落繁芜,自成体要,斯可行远垂后。讲语则用以启发未悟,变动无方,有时引申触类。或嫌词费,有时意存警策,语似离筌,称臆而谈,不为典要,但期词达理举,无意于文。善会..

    97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卷一 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

    天下之道,常变而已矣。唯知常而后能应变,语变乃所以显常。《易恒》之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夫雷风动荡是变也,立不易方是恒也。事殊曰变,理一曰常。处变之时,不失其常道,斯乃酬酢万变而无为,动静以..

    44 复性书院讲录 2025-06-01
  • 一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孔子怀着不愉快的心情离开卫国。这一次的方向是往东南走。走到卫、宋交界一个叫仪的地方(在现在的河南兰考县境),管边界的小官吏说:过往的名人,我没有不能拜见的。意思是要见见孔子。孔子的弟子便引他见了孔子。..

    60 孔子的故事 2025-05-21
  • 一九六六年

    一月一日 星期六下午潘达人来晚饭。二日 星期日上午吴伯之来。舜华来午饭。下午宋云彬、柴青峰、孙助廉来同晚饭。三日 星期一校《列传》弟四十九卷毕。四日 星期二病后须长寸矣,今日始理发。五日 星期三今日晴暖。..

    93 陈乃乾日记 2025-05-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