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窗幽记译注 / 陈继儒

卷五 素

2025-04-18 14:44 小窗幽记译注

美景不拒绝人 人却冷淡美景

袁石公云[1]:长安风雪夜,古庙冷铺中,乞儿丐僧齁齁如雷吼[2]。而白髭老贵人拥锦下帷,求一合眼不得。鸣呼!松间明月,槛外青山,未尝拒人,而人人自拒者,何哉?集素第五。

今译

袁中郎说:长安的风雪之夜,古庙的寒冷地铺上,讨饭的乞丐与僧侣在睡梦中鼾声大作;而年迈的白胡子贵人虽然盖着华丽的棉被,却彻夜难眠。哎!松林间的明月、门外的青翠群山,从来没有拒绝过人,人们却偏偏要将这些美景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所以把有关素的文章集为第五卷。

注释

[1]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

[2]齁(hōu)齁:熟睡时的鼻息声。

真乐 真趣 真赏 真得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为鄙夫;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吟咏有真得,不解脱终为套语。

今译

田园生活中有真正的乐趣,

但如果不潇洒闲适,也终究会忙碌不堪;

诵读诗书时也会有真意趣,

但如果不深深体会,也还是个浅陋凡夫;

山水游赏时有美丽的景致,

但如果不心领神会,最终也是泛泛而游;

吟诗作赋时有真正的心得,

但如果不跳出窠臼,最终也是俗套之语。

独坐神情爽 高眠魂梦清

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1],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今译

独坐茅屋,不停地烹茶品茶,七碗之后,气爽神清;斜倚竹床,书卷随手放一边,一觉醒来,心闲梦稳。

注释

[1]七碗:唐代诗人卢仝酷爱品茶,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但看美景 莫谈是非

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今译

只管去欣赏花儿的绽放和凋落,

不要去议论别人的正确与错误。

捐俗念 洗尘心

白云在天,明月在地,焚香煮茗,阅偈翻经,俗念都捐,尘心顿洗。

今译

白云漂浮在青天之上,明月照耀着苍茫大地;

焚一炉香煮一壶清茶,翻读佛教的智慧经典,

世俗的俗念全都消除,红尘的俗心都被洗涤。

断除执着念 即是自在人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1]

今译

胸中只要摆脱了一个恋字,

就会觉得十分爽净,十分自在;

人生痛苦的根源,

便是这颗心放不下执着,总是拖泥带水。

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却不能够果断割舍。

注释

[1]本则摘自明吕坤《呻吟语》。

心乱万事乱 心清万象闲

性不堪虚,天渊亦受鸢鱼之扰;心能会境,风尘还结烟霞之娱。

今译

本心本性如果不能忍受清闲虚静,

即使在高高九天或者在深深渊底,

也会受到鹰飞与鱼游的不停干扰;

心灵如果能够体会到自然的意境,

即使在风烟万丈尘飞土扬的俗世,

也同样能够拥有欣赏烟霞的乐趣。

身外有身 窍中有窍

身外有身,捉麈尾矢口闲谈,真如画饼;窍中有窍,向蒲团回心究竟,方是力田。

今译

世人身体之外还有一身体,

手中虽执着拂尘一意闲谈,

也会像画饼充饥一样无用;

如果心窍中还有其他心窍,

并向参禅的蒲团追问内心,

这才是认真在本心下功夫。

夜深静坐 乐在其中

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洗足收衣[1],正是宴安时节[2]。

今译

云朵弥漫在山谷,月华朗照在长空。

洗净脚上的泥土,收拾好禅衣,

正是打坐入定的好时节。

注释

[1]洗足收衣:《金刚经》: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2]宴安:宴坐安静。宴,宴坐,佛教中指修行者静坐,即《金刚经》中敷座而坐之意。

饥生阳火 饱伤神气

饥生阳火炼阴精,食饱伤神气不生。

今译

饥饿能使人生阳气之火,并且锻炼出体内的精气,

吃得过饱就会损伤精神,使得体内元气不能上升。

心静调息 无欲则刚

心苟无事,则息自调;念苟无欲,则中自守。[1]

今译

心里如果没有烦恼的事,气息便能平顺自然调和;

念头里若没有许多欲望,就能坚守原则保持中正。

注释

[1]本则摘自明冯时可《雨航杂录》。

白云赠客 明月照人

鄙吝一销,白云亦可赠客;渣滓尽化,明月自来照人。

今译

心中鄙俗的念头一旦消除,

白云也可以拿来赠送客人;

胸中的杂念如果完全化去,

明月自然就会亲近照耀你。

山居八德

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产,不闻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士籍。[1]

今译

在山野居住要胜过在城市生活,要有这八种德行:

不必拘泥于礼节,不必见陌生的客人,

不必将酒肉杂列,不须与人争夺田产,

不用听世态冷热,不用争论是非曲直,

不会被催促文稿,不用谈论士人出身。

注释

[1]本则摘自明陈继儒《岩栖幽事》。

日常诸事 皆有别趣

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

今译

在灯下欣赏花朵,在帘内欣赏明月,

在雨后欣赏美景,在醉后弄墨写诗,

在梦里听到书声,都别有一番趣味。

风尘不到 幽兴偏长

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

今译

编制茅草做成屋子,搭砌石头成为台阶,

不会有世俗的风尘到达这里;

倚着梧桐吟咏诗歌,烹煮清茶侃侃而谈,

这里面幽静的意趣分外悠长。

世味浓则忙 世味淡则闲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今译

如果你对入世的兴趣很浓,

即使不用刻意去寻找忙碌,

忙碌自然就会前来缠上你;

如果你对入世的兴味很淡,

即使不用刻意去忙里偷闲,

清闲也自然会前来送给你。

流年不复记 终岁无所营

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今译

不需要去牵挂时光的流逝,

只知道春来时花开,秋来了花落,

不需要成年累月苦苦钻营,

只知道日出时劳作,日落时休息。

人当自卜 吉凶在我

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问卜。[1]

今译

行为合乎道义,不用占卜自然就是大吉大利;

行为有违道义,纵然占卜得到的也是不吉利。

人应当自卜吉凶,而不是问神求卜。

注释

[1]本则摘自明范立本《明心宝鉴》。

片时清畅享片时 不必更起姑待心

片时清畅,即享片时;半景幽雅,即娱半景;不必更起姑待之心。

今译

若能得到片刻的清爽舒畅,

就好好享受这片刻的清闲;

若能看到一点点幽景雅致,

就细细欣赏这一点点风景;

不必再生起等候他时之心。

闲居之趣 快活有五

闲居之趣,快活有五。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耕读,五也。

今译

闲居的趣味,有五种快活处。

一是不与人交往应酬,免除了迎往送来的礼节;

二是可以成天看书弹琴;

三是作息时间可以随意,不受拘束;

四是不必听闻种种世态炎凉;

五是能教育孩子耕田读书。

人生这一世 何必苦钻营

人生自古七十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阴晴与烦恼。到了中秋月倍明,到了清明花更好。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漫把金樽倒。世上财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身转劳,落得自家头白早。请君细看眼前人,年年一分埋青草。草里多多少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1]

今译

人生自古能活到七十的人很少,

除去前面的年幼与后面的衰老。

中间的美好时光其实非常有限,

何况还有非常多的波折与烦恼。

到了中秋节月亮就会特别明丽,

到了清明时繁花就开得更娇好。

在花前月下要尽情地放声高歌,

更要把金樽盛满美酒畅我怀抱。

人世上的钱财太多让人赚不尽,

朝廷里的官位太多让人做不完。

可官位越高钱财越多人越劳碌,

使得自己头发白了过早地衰老。

请您一定要仔细看看眼前的人,

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成了老朽。

你看荒草掩着多少新坟与旧墓,

这些坟一年中一半都无人祭扫。

注释

[1]本则语意本明唐寅《一世歌》。

饮酒不可认真 认真则神混乱

饮酒不可认真,认真则大醉,大醉则神魂昏乱。在《书》为沉湎[1],在《诗》为童羖[2],在《礼》为豢豕[3],在《史》为狂药[4]。何如但取半酣,与风月为侣?

今译

饮酒不要太过认真,认真就会大醉,大醉就会神魂混乱不清。《尚书》说这叫沉溺;《诗经》说听信人醉后胡言乱语就像寻找没角的公羊一样糊涂;《礼记》规定了酒礼,不得因酒招祸;在史书中说酒是令人发狂的药。为什么不只饮个半醉、与风月作伴呢?

注释

[1]在《书》为沉湎:《尚书泰誓》:沉湎冒色,敢行暴虐。

[2]在《诗》为童羖(gǔ):《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由醉之言,俾出童羖。童羖,无角的公羊,指不存在的东西。

[3]在《礼》为豢豕(hun shǐ):《礼记乐记》: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避酒祸也。

[4]在《史》为狂药:《晋书裴楷传》记载石崇与孙继舒饮酒,孙酒后傲慢,石想要罢免他的官职,裴楷便对石崇说: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

月夜焚香 古琴三弄

月夜焚香,古桐三弄[1],便觉万虑都忘,妄想尽绝。试看香是何味?烟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余是何音?恬然乐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处,是何境?

今译

月夜焚香,弹奏古琴,

便觉得万种思虑、千般痴想都已忘记断绝。

试看看香是什么味道?烟是什么颜色?

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如水一样的白光是来自哪里?

抚琴之时手指之下回荡的又是什么声音?

恬然乐之而又能悠然忘却的又是什么情趣?

那神奇美妙难以体会和言传的,又到底是什么境界?

注释

[1]古桐:指桐木制作的古琴。三弄:古琴技法,以同样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

茶是隐者 酒是侠士

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茶类隐,酒类侠。酒固道广,茶亦德素。[1]

今译

要说能使人热血沸腾的,茶比不上酒;

要说能激发幽雅韵致的,酒比不过茶。

茶好像不食烟火的隐士,酒好像豪情万丈的侠客。

酒固然有很多种的功用,茶也自有它朴素的德性。

注释

[1]本则摘自明陈继儒《茶董序》。

花开花落春不管 水暖水寒鱼自知

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今译

花开还是花落,春天不会理睬,

不顺心的事也不必对人言说;

水暖还是水寒,鱼儿自己知道,

会心之处就留给自己欣赏吧。

处处皆真境 万物皆真机

何地非真境?何物非真机?芳园半亩,便是旧金谷[1];流水一湾,便是小桃园。林中野鸟数声,便是一部清鼓吹[2];溪上闲云几片,便是一幅真画图。

今译

什么地方不是仙境?什么东西没有真意?

半亩芳园,便是旧日的金谷园;

一湾流水,便是小小的桃花源。

林中野鸟几声鸣叫,就是一部清雅的乐曲;

溪上飘来几片闲云,便是一副真趣的图画。

注释

[1]金谷:即金谷园,西晋石崇在洛阳的园林。

[2]鼓吹:乐曲声。

移榻亲夜月 挂琴吟天风

窗前独榻频移,为亲夜月;壁上一琴常挂,时拂天风。

今译

频繁移动着窗前的坐榻,为的是想和月亮更亲近;

墙上的古琴一直悬挂着,时时被天风拂动着琴弦。

一心无累 四季良辰

黄花红树,春不如秋;白雪青松,冬亦胜夏。春夏园林,秋冬山谷,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今译

要论黄花的明媚和红树的艳美,春天不如秋天;

要论白雪的皎洁与青松的蓊郁,冬天胜过夏天。

春夏看园林,秋冬看山谷,内心如果无所牵挂,

一年四季便都美好时辰。

乐境要能享 苦境反觉甘

当乐境而不能享者,毕竟是薄福之人;当苦境而反觉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今译

身处快乐之境却不能享受快乐的,

终究是可怜的薄福之人。

身处困苦之境却反而觉得甘甜的,

方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士。

是非俱谢 物我两忘

耳根似飚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今译

耳根听到的是是非非,

就像阵风刮过山谷激起的回响,

过去后便不再有痕迹,

这样的话是是非非就全都消失;

心境感应着万事万物,

就像池水浸润月光空明的景象,

空灵澄澈却并不执着,

这样的话池水明月才物我两忘。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 说疵伪第十

    物有纯,必有疵;有真,必有伪。知其纯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伪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与伪,而不至为疵、伪所欺,斯纯与真者出焉矣。凡物皆然,于瓷尤甚。故特辟一门,以作照夜之灯、然犀之镜也(1)。【注释】(..

    18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杂具第九

    宋制印合(1),以粉定为最精,式样极扁,内容印泥处甚平淡也。若哥窑,若泥均(2),亦佳。哥窑印合,胎釉视常器较薄。泥均有浑圆者,有六角者,蓝晕浓点,亦殊足珍。印合之式,曰馒头,曰战鼓,口磨盘,曰荸荠,曰平面..

    1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杯盘第八

    宋制杯式多撇口,故大杯亦名,即取撇口之义也。又名压手杯,亦作押手杯。压、押,一声之转,义亦相通,谓其口较巨,便于手托也。【译文】宋代制杯的样式多为撇口,所以大杯也称作,即取撇口的意思。又叫压手杯,也作..

    22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瓶罐第七

    古人制器载酒,用以飨神(1)。牺尊、象尊(2),导源至远,此尊之权舆也。尊一变而为瓶,用以插花、清供,殆缘后起。腹口相若者谓之尊,口小腹大者谓之瓶。其后市人任意相呼,瓶与尊遂混而为一矣。袁宏道撰《瓶史》(3)..

    1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款识第六

    瓷皿有款(1),肇始于宋。宋瓷有内府二字者,书法与大观钱相类(2),间有政和年制字样者。至均窑底内有一、二、三、四、五、六等数目字,或谓红朱色者用单数,青蓝色者用双数,于花盆则然,余器则不尽然也。又,均窑器..

    14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花绘第五

    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苏东坡诗定州花瓷琢红玉,仁宗召见学士王珪(1),设紫花坐墩是已。今则宋定流传,递衍尚夥。若耀窑、磁窑,均宋器之仿定者也。花多作盘螭、飞凤、牡丹、萱草等形,其精者几与玉琢细器无异,..

    16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彩色第四

    以浅深数种之青色交绘成文,谓之青花。本色地而绘以五色花者,谓之五彩。绘三色花者,谓之三彩。彩地而傅以彩花者,谓之夹彩。先施圈阑,内绘花文,外填色釉或锦文者,谓之开光。黑白等地而绘绿、黄、紫三色花者,谓..

    1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胎釉第三

    欲识瓷之美恶,必先辨胎。胎有数种:有瓷胎、有浆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铁胎(1)。瓷胎者,辗石为粉,研之使细,以成胚胎者也。凡普通之瓷器均属之。浆胎者,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浆,以成胚胎。凡极轻而..

    11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说窑第二

    柴汝官哥定一语,为瓷学家之恒言,皆宋窑名也。兹编断自宋始,则五窑不可以不详(1),其余有名各窑,亦当递述也。说之如下:【注释】(1)五窑:宋代名窑,即柴、汝、官、哥、定诸窑。【译文】柴汝官哥定一语是瓷学家的..

    17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概说第一

    吾华美术,以制瓷为第一。何者?书画、织绣、竹木、雕刻之属,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极意匠之能事。独至于瓷,虽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浅,釉胎之粗细,则兼借天时与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艺,欧美目吾华皆若..

    13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书成自题六十韵

    饮流漫稿此日知何日,孤怀百感纡。有涯生待遣(1),何物性能娱?漉酒怀难写(2),看花眼倦盱。书淫辞顾怪(3),画癖谢倪迂(4)。树树闻,山山听鹧鸪。误人燕市筑(5),为客楚庭竽(6)。自障元规扇(7),谁敲处仲壶(8)。世情..

    15 饮流斋说瓷译注 2025-08-31
  • 装潢志

    圣人立言教化(1),后人抄卷雕板(2),广布海宇,家户颁习(3),以至万世不泯。上士才人(4),竭精灵于书画(5),仅赖楮素以传(6)。而楮质素丝之力有限,其经传接非人,以至兵火丧乱,霉烂蠹蚀,豪夺计赚(7),种种恶劫,..

    55 装潢志译注 2025-08-31
  • 阳羡茗壶系

    壶于茶具,用处一耳(2),而瑞草名泉(3),性情攸寄(4),实仙子之洞天福地(5),梵王之香海莲邦(6)。审厥尚焉(7),非曰好事已也。故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此已远过古人(8)。【注释】(1)阳羡:即今天江苏宜兴..

    12 阳羡茗壶系译注 2025-08-30
  • 茶话

    采茶欲精,藏茶欲燥,烹茶欲洁。茶见日而味夺,墨见日而色灰。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山谷《煎茶赋》云:汹乎如润松之以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可谓得煎茶三昧。山谷云:相茶瓢与..

    10 茶话 2025-08-27
  • 三十七、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原文]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译文]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

    2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六、老叟妇妪 游戏藏[钅句]

    [原文]岁前,又为藏[弓区]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弓区]。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弓区],分二曹以校胜负。分辛氏《三秦记》以为[钅句]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

    18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五、祭祀灶神 宰杀黄羊

    [原文]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缶尊],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

    26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四、击鼓戴胡 傩舞逐疫

    [原文]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按:《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晋阳秋》:王平子在..

    29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三、[卤咸]菹菁葵 醒酒所宜

    [原文]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乾之,并为[卤咸]菹。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钅义]色。今南人作咸菹,以糯米熬[扌寿]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热。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钅义]股,醒酒所..

    27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 三十二、荆有黍[月霍] 北有麻羹

    [原文]十月朔日,黍[日霍],俗谓之秦岁首。示详黍[日霍]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伟》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日霍]。是也。[译文]十月初一日,吃黍子羹。向来说这一天..

    31 荆楚岁时记译注 2025-08-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