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常识 / 胡适

第七章 别墨

2025-04-19 13:24 中国哲学常识

墨辩与别墨

墨学的传授,如今已不能详细考究(参看孙诒让《墨子间诂》附录《墨学传授考》)。《韩非子显学篇》说:

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

《庄子天下篇》说:

相里勤子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谲,崔云决也。訾,通呲。《说文》:呲,苟也。苛与诃同。摛即奇。《说文》:奇,不耦也。《释文》:仵,同也。应,《说文》云,当也。又雠,应也。相应即相争辩)。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古书说墨家传授派别的,只有这两段。两处所说,互相印证。今列表如下:

最重要的是《天下篇》所说,墨家的两派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细看这几句话,可见今本《墨子》里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是这些别墨作的。有人说这六篇即是《天下篇》所说的墨经;别墨既俱诵《墨经》,可见墨经作于别墨之前,大概是墨子自著的了。我以为这一段文字不当如此解说。

《墨经》不是上文所举的六篇,乃是墨教的经典如《兼爱》《非攻》之类。后来有些墨者虽都诵《墨经》,虽都奉墨教,却大有倍谲不同之处。这些倍谲不同之处,都由于墨家的后人,于宗教的墨学之外,另分出一派科学的墨学。这一派科学的墨家所研究讨论的,有坚白同异觭偶不仵等等问题。这一派的墨学与宗教的墨学自然倍谲不同了,于是他们自己相称为别墨(别墨犹言新墨。柏拉图之后有新柏拉图学派。近世有新康德派,有新海智尔派)。别墨即是那一派科学的墨学。他们所讨论的坚白之辩(坚属于形,白属于色。两种同为物德,但一属视官,一属触官,当时辩这种分别甚明),同异之辩(名学一切推论,全靠同异两事。故当时讨论这问题甚详),和觭偶不仵之辞(《释文》说:仵,同也。《集韵》:仵偶也。《玉篇》:仵,偶敌也。《汉书律历志》注:伍,耦也。是伍仵两字古相通用。中国文字没有单数和众数的区别,故说话推论,都有不便之处。墨家很注意这个问题,《小取篇》说: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也。此乃一是而一非也。这是说觭偶不仵最明白的例),如今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很有许多关于这些问题的学说。所以我以为这六篇是这些别墨的书(《天下篇》仅举两派,不及相夫氏,或者相无氏之墨仍是宗教的墨学。别墨之名,只限于相里氏及南方的墨者如邓陵氏之流)。晋人有个鲁胜,曾替《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作注,名为《墨辩注》。我如今用他的名词,统称这六篇为《墨辩》,以别于墨教的墨经(我对于别墨墨经墨辩三个问题的主张,一年以来,已变了几次。此为最近研究所得,颇可更正此书油印本及墨家哲学讲演录所说的错误)。

至于这六篇绝非墨子所作的理由,约有四端:

(一)文体不同。这六篇的文体、句法、字法,没有一项和《墨子》书的《兼爱》《非攻》《天志》诸篇相像的。

(二)理想不同。墨子的议论,往往有极鄙浅可笑的。例如《明鬼》一篇,虽用三表法,其实全无论理。这六篇便大不同了。六篇之中,全没有一句浅陋迷信的话,全是科学家和名学家的议论。这可见这六篇书,绝不是墨子时代所能做得出的。

(三)墨者之称。《小取》篇两称墨者。

(四)此六篇与惠施公孙龙的关系。这六篇中讨论的问题,全是惠施、公孙龙时代的哲学家争论最烈的问题,如坚白之辩,同异之论之类。还有《庄子天下篇》所举惠施和公孙龙等人的议论,几乎没有一条不在这六篇之中讨论过的(例如南方无穷而有穷,火不热,目不见,飞鸟之影,未尝动也,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类,皆是也)。又如今世所传《公孙龙子》一书的《坚白》《通变》《名实》三篇,不但材料都在《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之中,并且有许多字句文章都和这四篇相同。于此可见《墨辩》诸篇若不是惠施、公孙龙作的,一定是他们同时的人作的。所以孙诒让说这几篇的坚白同异之辩,则与公孙龙书及《庄子天下篇》所述惠施之言相出入。又说:据《庄子》所言,则似战国时墨家别传之学,不尽墨子之本指。

这六篇《墨辩》乃是中国古代名学最重要的书。古代本没有什么名家,无论哪一家的哲学,都是一种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这一家的名学(逻辑)。所以老子要无名,孔子要正名,墨子说言有三表,杨子说实无名,名无实,公孙龙有《名实论》,荀子有《正名篇》,庄子有《齐物论》,伊文子有《刑名》之论:这都是各家的名学。因为家家都有名学,所以没有什么名家。不过墨家的后进如公孙龙之流,在这一方面,研究的比别家稍为高深一些罢了。不料到了汉代,学者如司马谈、刘向、刘歆、班固之流,只晓得周秦诸子的一点皮毛糟粕,却不明诸子的哲学方法。于是凡有他们不能懂的学说,都称为名家。却不知道他们叫作名家的人,在当日都是墨家的别派。正如亚里士多德是希腊时代最注重名学的人,但是我们难道可以叫他做名家吗?(《汉书艺文志》九流之别是极不通的。说详吾所作《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太平洋第一卷七号。)

如今且说这六篇《墨辩》的性质。

第一,《经上》《经说上》。《经上篇》全是界说,文体和近世几何学书里的界说相像。原文排作两行,都要旁行读去。例如故,所得而后成也。止,以久也。体,分于兼也。必,不已也。须如下读法:

(1)故,所得而后成也。  (50)止,以久也。

(2)体,分于兼也。    (51)必,不已也。

《经说上》篇乃是《经上》的详细解释。《经上》全是很短的界说,不容易明白,所以必须有详细的说明,或举例设譬使人易晓,《经说上》却不是两行的,也不是旁行的。自篇首到篇中户枢免瑟一句(《间诂》十,页十七至二十二下),都是《经上篇》上行的解释。自止,无久之不止(页二十二下)到篇末,是《经上篇》下行的解说。所以上文举例故,所得而后成也的解说在十七页,止,以久也的解说却在二十二页上。若以两行写之,可得下式。

第二,《经下》《经说下》。《经下》篇全是许多定理文体极像几何学书里的定理。也分作两行,旁行读。《经说下》是《经下》的详细说明,读法如《经说上》。自篇首(页三十一下)到应有深浅大常中(适校当作大小不中页四十六止),说明《经下》上行的各条。此以下,说明下行各条。

第三,《大取》。《大取篇》最难读,里面有许多错简,又有许多脱误。但是其中却也有许多极重要的学说。学者可选读那些可读的,其余的不可读的,只好暂阙疑了。

第四,《小取》。《小取篇》最为完全可读。这一篇和前五篇不同,并不是一句一条的界说,乃是一篇有条理有格局的文章。全篇分九节。

(一)至不求诸人,总论辩。

(二)至吾岂谓也者异也,论辩之七法。

(三)至第一个则不可偏观也,论辟、侔、援、推四法之谬误。

(四)至非也共四十八字,衍二十二字。总论立辞之难,总起下文。

(五)论物或是而然。

(六)论或是而不然。

(七)论或不是而然。原文作此乃是而然,似有误。

(八)论一周而一不周。

(九)论一是而一非。

墨学结论

我们已讲了墨学的两派:一是宗教的墨学,一是科学哲学的墨学。如今且讲墨学的灭亡和所以灭亡的原因。

当韩非之时,墨学还很盛。所以《韩非子显学篇》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死于秦始皇十四年,当西历前二三三年。到司马迁做《史记》时,不过一百五十年,那时墨学早已消灭,所以《史记》中竟没有墨子的列传。《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到墨子的一生,只有二十四个字。那轰轰烈烈,与儒家中分天下的墨家,何以消灭得这样神速呢?这其中的原因,定然很复杂,但我们可以悬揣下列的几个原因:

第一,由于儒家的反对。墨家极力攻击儒家,儒家也极力攻击墨家。孟子竟骂墨子兼爱为无父,为禽兽。汉兴以后,儒家当道,到汉武帝初年竟罢黜百家,独尊孔氏。儒家这样盛行,墨家自然没有兴盛的希望了(参看《荀子》攻击墨家之语,及《孔丛子诘墨篇》)。

第二,由于墨家学说之遭政客猜忌。其实墨学在战国末年,已有衰亡之象。

那时战争最烈,各国政府多不很欢迎兼爱非攻的墨家。《管子》(是战国末年的伪书)《立政》篇说:

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

又《立政九败解》说:

人君唯毋(唯毋二字合成一语辞,有唯字义。说详《读书杂志》。)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人君唯毋听兼爱之说,则视天下之民如其民,视国如吾国(语略同《兼爱上》)。如是,则射御勇力之士不厚禄,覆军杀将之臣不贵爵。

又《韩非子五蠹篇》说:

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兼爱之说,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

这都是指墨家说的。可见那时墨学不但不见容于儒家,并且遭法家政客的疾忌。这也是墨学灭亡的一个大原因。

第三,由于墨家后进的诡辩太微妙了。别墨惠施、公孙龙一般人,有极妙的学说。不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来讲解,却用许多极怪僻的诡辞,互相争胜,终身无穷。那时代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代,各国所需要的乃是军人、政客两种人才,不但不欢迎这种诡辩,并且有人极力反对。如《韩非子五蠹篇》说:

且世之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

又《吕氏春秋》说,公孙龙与孔穿论臧三耳(本作藏三牙。今据《孔丛子》正),明日,孔穿对平原君说:

谓臧三耳甚难而实非也。谓臧两耳甚易而实是也。不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将从难而非者乎?

又《韩非子问辩篇》说: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乱世之听言也,以难知为察,以博文为辩。是以坚白无厚之辞章,而宪令之法息。

这都是说别墨与公孙龙一般人的论辩,太微妙了,不能应用。墨学的始祖墨翟立说的根本在于实际的应用,如今别家也用功用为标准,来攻击墨学的后辈,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这不但可见墨学灭亡的一大原因,又可见狭义的功用主义的流弊了。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猜你喜欢

  • 未来世界中国有“戏”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16 高中作文 2025-10-28
  • 听!车声里的中国变化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18 高中作文 2025-10-27
  • 第七章 重庆

    天气叫醒服务拜访中国农户好路冗长的宴席不洁之身董家又见风水奇谈铭文周日,4月8日,天气还算好,只不过是阴天,只在中午出了一点太阳。在商行凉爽的庭院里,温度为65华氏度。在中国,四川以其阴天和多雨的气候闻名..

    25 穿越扬子江峡谷 2025-10-18
  • 第七章 美国的英格兰式自由

    韦伯斯特曾大声疾呼:『自由与团结,永远重要,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韦伯斯特这激昂的呼声背后似乎蕴涵着严肃的道理,甚至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因为倘若你为了自由而丟弃了团结并拒绝在目的上相互适应(不同..

  • 第七章 真诚

    从这种传统的正直和在商业活动中养成的守时以及一丝不苟的交易行为中,我们就可领会到英国人的真诚和信誉。这个民族的真实力量仰仗于他们的真诚。真诚出自本能,这又标志着一个组织的优势。日耳曼的各个部落都有一种..

    18 英国人的特性 2025-10-16
  • 第七章 忠义的宗教

    引言争战的各社会,《社会学要旨》(Principles of Sociology)的著者(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说,必须要有一种爱国心,将他们社会的得胜,当作最高行为的结果;他们必须要有忠义,由那里流出向上的..

    19 日本与日本人 2025-10-16
  • 第七章 物质的终极成份注46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讨论一个与古代形而上学疑问什么是物质一样的问题。我认为,在其涉及哲学的范围内,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已经能有一个原则上就像一个答案所能期盼的那样完整的答案;也就是说,我们能把这个问题分成..

  • 中国骄傲

    我很幸运,生在这炙热的土地,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我很幸福,绮丽之景尽收眼底,鬼斧神工间造就神秀华夏;我很自由,广阔蓝天任我翱翔,幽蓝深邃圆梦中国航天。文化传承,在继承中谋发展;绿水青山,在保护中展望..

    19 高中作文 2025-10-14
  • 我心中的中国印记

    面前摆放的是一个精美的凤冠。没有在玻璃架中展出,它只是静静躺在我的面前,任凭它散发出承载时代变迁的厚重。我不敢用手去碰它,生怕碰坏了这玲珑的艺术品。它称得上是中国的印记吗?我在心中不安的揣度,汗水浸湿..

    26 高中作文 2025-10-03
  • 中国名人名言有哪些

    1、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孟郊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3、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4、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张孜5、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曾国藩6、三十不豪,四十不..

    40 好句大全 2025-09-24
  • 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本期节目和社长一同走进锦绣中国。这里是九州,纵有千古,这里是华夏,横有八荒,这里是炎黄,才气自华,这里是神州,钟灵毓秀,这里是中国,万寿无疆。泱泱中华,..

    23 高中作文 2025-09-23
  • 霸气中国名人名言大全经典

    1、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2、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晏殊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5、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李白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

    21 好句大全 2025-09-21
  • 《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序

    同学皮高品君,手编《中国十进分类法》一书,书成,要我做一篇序文,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一件事,也是我很愿意为他介绍的。兹将皮君对于编纂此书的本末,略述于下:编纂这部书他是费了很长的时间的,他从民国十五年,在..

    21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调查报告

    中华图书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袁同礼先生台鉴:敬启者:祖荣受本会执行委员会之命,调查国内图书馆及图书馆教育状况,无胜荣幸!综计此次调查,有图书馆三十所,分布于十余城中,返还费时一月。曾在三处对图书馆同志..

    2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图书馆应采书本式抑卡片式

    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利器,为教育家所公认。所谓利器者,非谓馆舍美丽,藏书宏富,亦非谓所藏之书,价值宝贵;或为世界孤本,或为名人遗著;而实在社会人民,能否利用所藏之书籍。易言之,即其馆书籍,能否活动于社会..

    18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提倡改良中国图书馆之管见

    欲谋我国教育之发达,无论现时或将来,图书馆所占的位置,是最关重要的,且是无疑议的。所以置身图书界者,应当以如何使图书馆事业得充分的发达为不可逃避之义务。论到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现在虽然未曾到发达的时候,..

    24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全国图书馆调查表

    今之谈教育者,莫不曰广设学校。然竭全国之能力,谋国民教育之效果,恐于毕业学校数年后,学业即限于止境,甚或消失无存。故不得不于学校教育外,急筹补偏救弊之法。此诚教育家极重大之问题也。学校外之教育机关甚多..

    21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中国书目十类法》原序

    跻数仞之堂奥,必循阶级而升;浮万里之海洋,必赖舟楫而达。拥百城之图书,必有简明目录以供检阅。图书无目录,犹登堂奥不循阶级,浮海洋不乘舟楫,无是理也。考目录之学,始于《汉书艺文志》,唐宋间代有作者。迄清..

    27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战后世界与战后中国

    对于战后的世界我们当然有种种的希望,但热心不可过度,以免将来事与愿违,失望而不能自拔。长期大战所自然产生的心理疲乏,使人对将来容易发生许多的幻想,有意无意间常将自己不切实际的希望或他人另有作用的宣传认..

    39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海战常识与太平洋大战

    陆地上的战争、包括机械化的战争在内,即或是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纯文之士,也可想象其大概,若肯作一番抽象的研究,对它大致也可明了。海战对于多数人则是一个难解的现象,对于一个没有在大海上航行经验的人,几乎可..

    25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