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沈从文哲思录 / 沈从文

驴子故事

2025-05-29 13:11 沈从文哲思录

记得一个佛经故事,忘了它的详细出处。那故事说:

从前有个商人,用一口袋豆子,调换得一匹驴子。等待双方交易弄妥后,商人觉得占了便宜,极其得意,就告给那个原先驴主,上了大当,因为他豆子原来是一袋坚硬如石的豆子。但那驴主听了这种坦白的陈述后,却十分从容,满不在乎,也老老实实告给那个商人:豆子虽是不中吃的豆子,自己还不蚀本,因为那匹驴子,是世界上最劣、最坏的驴子。(两人说时皆用的是五言韵语。)商人听说,换来的毛驴任何方法皆不能调伏驯善,就用种种语言试来恐吓毛驴。(他用的仍然是五言韵语。)他提到钻脚钻股皮鞭抽背重压泥土太阳晾晒,以及一大堆荒谬绝伦的话语,恐吓那粗毛畜生。那畜生平时既极倔强,自然毫不在意。并且它还居然也用人类的语言,说出种种抵抗折磨的方法,表示它也自有主张,且对于强权压迫,极有把握,绝不妥协。

遇到这种畜生,照例做主人的便无办法,除非把它杀掉。但杀掉又似乎并不能算作顶好的办法。但故事上却说,商人在无办法之中,忽然记起了两句格言来了,就一变先前一时主人对畜生那种态度,只软声柔气地,向小毛驴说着下面意思的话语:

好朋友,你脸真白,雪也没有你那么白!你耳朵大,照相书上说是有福气的耳朵。你皮袄子青得很,太漂亮了。你为什么声音那么洪亮,你学唱歌包准出名!你那么体面,我正想为你讨个好太太;你放心,我替你选的太太一定是最标致的!

那毛驴先前不是极强硬吗?一分钟前还说我一步不走,谁也无法把我哄走,但主人柔软的言语,已弄软了它的心,想起未来的幸福,便快乐了。毛驴乃说:我本来能够身驮八百斤,日行三百里,现在我就可以试试。它说时,显得又爽快又诚实,为了证明它说的话有凭有据,它当真即刻就驮了它新主人上了回家的大路。它的态度的改变,照人类平常的说法,则当名为转变。据故事说,这毛驴后来当真就如此转变了的。

故事到了这里,自然也就完事。

这毛驴转变以后做了多少有益于主人的事,故事不提及,人自然不知道的。

我并不因为这个故事离奇,方想起这个故事。只是因为这个故事上面所说的驴子,总觉得它像某种人。故事虽说的只是一匹驴子,似乎在人类中也常常可以发现。现在的人并无身驮八百斤,日行三百里的能力,然而也一定有那种平时好像极其倔强、具备乖劣毛驴神气,在任什么皆不做的精神下打发日子。到了后来,终于就被人用未来幸福与眼前利益哄去服务的。因此,想起那匹驴子软化以前的神情,总使我觉得有点惆怅。人类的事大不必言,只单说那匹驴子假若能倔强到底,人类的历史也许就不至于那么很平凡地写下去了。

具体的猥琐与抽象的庄严,它的分歧虽极明显,实同源于求生,各自想从生活中证实存在意义。

沈从文著,沈从文先生关于“生活哲学”的思考历程的缓缓呈现,是沈从文先生对其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的坚定而温柔的刻画。文中选取了31篇能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于人生的富含哲学思考的篇目,汇编成一本《沈从文哲思录》,字里行间是沈老哲学观念下的发人深省的深刻的哲言,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短语

    1、我痛恨所有骗我的人,因为我曾无条件的相信过。2、你始终隐藏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个连我自己都触不及的角落。3、做什么都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我顾及别人,那谁来顾及我。4、回头看来,我这一路上走走停停,总是在..

    9 好句大全 2025-07-09
  • 白话百喻经故事

    当代大文豪鲁迅,曾於一九一四年九月,捐资银六十元给南京金陵刻处印送『百喻经』。这部经是以寓言方式,宣扬佛教教理的一部故事体的读物,可见其在文学上有很大的价值。※卷首语※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的..

    18 百喻经 2025-07-01
  • 汉武故事全文

    汉景皇帝王皇后內太子宮,得幸,有娠,夢日入其怀。帝又夢高祖謂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為武帝。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於猗蘭殿。年四岁,立為膠東王。数岁,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

    30 汉武故事 2025-06-18
  • 校點說明

    《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其作者,前人有汉班固、晉葛洪、南齊王儉諸說。然皆无確鑿證據。今人刘文忠綜合前說,又據書中反映的社會現象,推論當為建安前後人,較為合理。此書記載汉武帝從出生到死葬茂陵的..

    30 汉武故事 2025-06-18
  • 三个猴儿的故事

    在下闲居无俚的时候,每欢喜将平昔耳闻目见稀奇古怪的事情,在脑筋里如电影一般地轮回演映。事情越是奇怪,演映的次数便越多。时常遇着演映好笑的事,不知不觉地就独自纵声大笑起来。家人不知就里,突然闻得大笑之声..

    24 江湖异闻录 2025-06-17
  • 我的危机故事

    天黑了,因为才刚刚是傍晚,所以人并非是伸手不见五指。我玩了一下午的手机,终于恋恋不舍的放下手机,去上厕所。不知为何,在去厕所的路上,我的心突然跳的很快,像是危险来临前那样不安。我假装镇定,安慰自己没事..

    27 初中作文 2025-06-16
  • 粮食的故事

    吃罢晚饭,我到县人民政府去找郝吉标。访问郝吉标的事是今天才决定的。听寇县长说,郝吉标是这里的一个老革命,一九三三年的乡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在老区游击斗争最困难的时候,他协助游击队做过很多事。现在就在县政..

    26 党费 2025-06-14
  • 无 题

    人是为明天活着的,因为记忆中有朝阳晓露;假若过去的早晨都似地狱那么黑暗丑恶,盼明天干吗呢?是的,记忆中也有痛苦危险,可是希望会把过去的恐怖裹上一层糖衣,像看着一出悲剧似的,苦中有些甜美。无论怎说吧,过..

    37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故事

    听说外国人的称中国作支那,是因为大秦的威力的远播。Chin拼起来是秦字的声音。而拉丁字的地名等末尾,老要加一个A字,所以秦字就一转而作了支那。这考据得的确不的确,暂且不去管它。但因为想到了秦字,所以想将秦..

    34 薇蕨集 2025-06-12
  • 读书与做人

    青年的修养问题今天讲的题目是青年的修养问题。在表面上看,在这国势垂危的时候,来讲这个迂阔的问题,仿佛不大合适似的;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点也不迂阔。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前途,以及一个民族的前途,其复兴..

    21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思考与生活

    思与辩照我们的看法,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有靠人之思与辩。思与感相对。在西洋很早的时候,希腊哲学家已看清楚思与感之分别,在中国哲学家中,孟子说:..

    29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爱与哲学

    爱与哲学在《共和国》中,柏拉图以灵魂三分之调和,为最好的境界,盖此即是灵魂之最好的境界也。吾人当力求实现此调和,因此即是人生之最高理想也。但吾人之肉体,既即是黑马之实现,则灵魂一日未脱肉体之监狱,黑马..

    30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道德与品行

    人性是善是恶从社会之观点,以说善恶,其善恶是道德的善恶。道德的善恶,只可对于人说。旧说中讨论人性善恶问题者,其所谓善恶,均就道德的善恶说。所谓人性,有各种意义。凡讨论此问题者,于讨论之时,须先说明其所..

    31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人生与哲学

    人生之真相人生之真相是什么?我个人遇见许多人向我问这个问题。这个像煞有介事的大问题,我以为是不成问题。凡我们见一事物而问其真相,必因我们是局外人,不知其中的内幕。报馆访员,常打听政局之真相,一般公众,..

    28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甲辰闲话二

    我的疑心病到近来真已无药可以医治了。让我作一个比喻。一只被人打过一次的狐狸,平生仅只被人打过一次,从此对于人自然就不大放心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仿佛很有一点不同气概的人,它总愿意同他远一点。我许多地方都..

    22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一周间给五个人的信摘抄

    甲不要为回忆把自己弄成衰弱东西,一切空洞美好回忆都是有毒的。不要尽看那些旧书,我们已没有义务再去担负那些过去时代、过去人物所留下的趣味同观念了。在我们未老之前,看了过多由于那些先前若干世纪老年人为一个..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感想

    许多朋友因为同我熟了的缘故,总常常要问及我自己最欢喜的是哪一本书。我很生气,说我没有一篇我欢喜的文章,更没有一本我觉得满意的书。我真不愿意有一个同我熟了的人,还花钱来买我的书看。不熟的人要我介绍我自己..

    26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一种态度

    近十多年,在各种刊物上,最常见的是民族精神字样。今年又为精神动员。就常理说,所要准备动员的精神,应当就是先前一时谈及的那个民族精神。可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历史上起大作用,在当前抗战、明..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风雅与俗气

    先生:你的信从转来,已收到了。谢谢你。你想要明白的消息,我不是个文坛消息家,对不起,没有可告你的。这些事,你最好还是问上海方面的熟人。你想知道左倾批评家某某集子刚出却又传说作了,也得向他们打听。你想知..

    21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读书人的赌博

    关于知识阶级,最好少说话。察渊鱼者不祥。是的,老师。不过,这是我两年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的玩意儿,从没对人提起过!现在读书人变了。你意思是他们进步了,还是更加堕落?老师,我从不觉得他们堕落,因此也不希望..

    24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