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沈从文哲思录 / 沈从文

风雅与俗气

2025-05-29 13:37 沈从文哲思录

先生:

你的信从转来,已收到了。谢谢你。你想要明白的消息,我不是个文坛消息家,对不起,没有可告你的。这些事,你最好还是问上海方面的熟人。你想知道左倾批评家某某集子刚出却又传说作了,也得向他们打听。你想知道我对于幽默文章的意见,我这个乡下人懂什么幽默?我同你一样,也看了许多这种刊物的第一篇文章,那文章说明过幽默对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对于他们究竟有多大价值,我或者比你知道的更少。

去年秋天某一天,我家中院子里大槐树下,有一只小小甲虫爬行。为了这小生物在阳光中有一点炫目的金光,便引起同我在院中散步的朋友某某先生注意。他很沉静地看了那甲虫约五分钟,眼睛方离开它。到后我就同这朋友出门去理发,他告给我东城某某理发馆有个技师,手艺真很可观。我服从了他的提议,同过东城去试一试。到了那里,他还让我占先,自己却一直等候下去。你应当知道,我这个朋友平时是个不胡乱浪费时间的人,这一次,可并不埋怨时间花得太多。前些日子,这朋友又来我家拜年,见我桌上有个小小铜炉。这东西色泽、形体皆美丽得很,在应用方面,若把它当作一个烟灰碟子,似乎正十分合用。他爱上了它,我明白。因此有一天,我就尽他捎去,于是搁到他书房里,成为桌上烟具之一了。

从几件小事上看来,皆可证明我那朋友不是个不讲究艺术、不认识美的人。

然而,这个朋友当他同我讨论到文学时,对于一个作品在辞藻上与组织上的价值,却加以轻视。他同许多人一样,某一时节会成为很前进的人物,就是当他不甘落伍时。他说他疑惑文学形式的美能有多少价值。他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重在有思想,有目的,有意义。一个作品,若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不必需何等技巧,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作品。很可惜,关于这一点,他并不详细为我解释,这伟大作品没有组织与文字上的技巧,如何还能伟大的理由,还能使读者承认它为伟大而受感动的理由。他也许故意含糊其辞,对于他立论方便一些。

在政治意见上,我这个朋友很相信统一中国需要实力,他不否认用武力巩固中央的基础,推行当前的政治。若我的观察不错,我相信他还更赞同用一种新的武力,来推翻旧的一切。然而,就正当谈论到这里时,我问他:你同意思想统治,是不是?莫说统治吧。把文学积极地赞美某一种新的道德与制度,否认另一种旧的道德与制度,是不是可能的?文学是不是宜于用来解释一个社会的理想?请你告我一点意见。

我以为他一定说是,可能。谁知,他却红着颈脖说:这是妄人的打算。把文学附庸于一个政治目的下,或一种道德名义下,不会有好文学。用文学说教,根本已失去了文学的意义了。文学作品不能忍受任何拘束,唯其不受政治或道德的拘束。作者只知有他自己的作品,作品只注意如何就可以精纯与完美,方有伟大作品产生!他说明他这分态度时,辞令比我记在这儿的,似乎还动人些。这朋友在辞令上,或审美观念上,原皆可以称为一个风雅人。这时节,明明白白,他不同意把文学粘上商业功利意味了。

且试把朋友前后两种议论加以比较,就可明白,我这个朋友原来矛盾得很。这矛盾,反映他个人对于当前社会的态度。这个人的人生观,原来是:在一切享用上,他不否认美,不拒绝美。至于论及文学时,他的意识却被一个流行观念所控制,把文学看得同其余艺术不一样。以为文学不需要艺术了。不需要艺术,有勇气嘲笑文学上的技巧,能给文学一个新的观念,自然很好。然而,欲把文学在卫道致用方面搁下,与实际问题接近时,一个古旧的观念,在朋友心中又发生了影响。他或许会想到:文学同道德或政治联合起来,一个作品邀求一种用途,或为某种用途产生作品,仿佛太俗气了。一定的,他觉得俗气了。谁不害怕俗气?何况俗气以外还不免有意外危险与麻烦。于是,我那朋友又一变而为艺术至上主义者了。这矛盾,不止为朋友所独有,他不能专美,目前的中国,与他差不多的人太多了。在作家间,这种矛盾尤显然存在。

中国近两年来,产生了约二十种幽默小品文刊物,就反映作家间情感观念种种的矛盾。(这类刊物的流行,正说明这矛盾如何存在于普遍读者群。)这些人,一面对于文章风格体裁的忽视与鄙视,便显得与流行文学观并不背道而驰。这方面幽默一下,那方面幽默一下,且就证实了这也是反抗,这也是否认,落伍不用担心了。另一面,又有意无意主张把注意点与当前实际社会拖开一点,或是给青年人翻印些小品文籍,或做点与这事相差不多的工作,便又显得并不完全与传统观念分道扬镳。(这些人若觉得俗气对于他有好处,当然不逃避这种俗气,若看准确风雅对于他也有方便处,那个方便自然也就不轻易放手!)因此一来,作者既常常是个有志之士,同时也就是个风流潇洒的文人。谁不乐意做个既风雅又前进的文人?许多人对于幽默小品文刊物的流行,或觉得稀奇,或独怀杞忧,其实它的发展,存在,皆很自然,明白这道理,也就不用稀奇不必担心了。

我那朋友,个人长此矛盾下去,养成了他每天读幽默刊物的习惯。除此以外,还欢喜看看木傀儡的小丑戏,看一个小小木人,在小戏台旁木架上,剥剥剥地碰着那颗木头。大致两样东西皆可以使他容易过日子一些。那朋友,我以为不妨尽他那么活下去,到腐烂为止。他自己说,假若他当真厌倦了每天吃喝,厌倦了上床下床,洗脸刷牙齿,有一天也许会自杀的。我不相信这种人会自杀,因为木傀儡戏同幽默文学,在中国还容易见到。

至于充满矛盾那一群神经衰弱,害胃病、痨病、软骨病而装疯的作家们呢?他们是再活上那么一年,发舒发舒性灵,投掷两下匕首,把日子混下去,还是尚可希望变更一个方法,把自己工作同生活,在一份极彻底的新方式中试试看?等等看吧。

我以为,一个民族若不缺少有勇气,能疯狂,彻底顽固,或十分冒失的人,方可希望有伟大作品产生。幽默刊物综合做成的效果,却将使作家与读者,不拘老幼皆学成貌若十分世故,仿佛各人皆很聪明,很从容,对一切恶势力、恶习气抱着袖手旁观的神气。在黑暗中,他们或许也会向所谓敌人抓一把,捏一把,且知道很敏捷地逃避躲开,不至吃亏。但人人都无个性,无热情,无糊涂希望与冒险企图,无气魄与傻劲。照这样混下去,这民族还能混个几年?纵能长此混下去,又有个什么希望可言?从这方面希望有些纪念碑似的作品产生,那是很不合理的。

迷信使人简单,它比世故对于人类似乎还有用些。我们对于鬼神之力的迷信时代算已过去了,然而如果能够把这种迷信,或所谓宗教情绪,转而集中在人事方面,却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努力。作者若真有这种迷信,事实上他那作品也就可以希望成为符咒之一种,使多数人受其催眠,或为之兴奋,对于人的能力,发生信仰,产生变革,得到进步。说简单一点,就是作家只要不怕俗气,敢把他的作品预备为未来光明颂歌之一页,倾心于那个明日,肯为大多数人如何可以活下去打算打算,他的目前工作,即或十分幼稚,不妨事的。(文学作品本许可保留一个人类向前的憧憬:进步的憧憬。目前所受的限制,迫害与嘲笑,皆只是目前的事!)一个青年人,若感情还不曾被幽默或世故所阉割,且不欲居于这种阉割之列,他自会有所迷信,尽那迷信支配自己,且能在迷信中生龙活虎地活下去,写下去。

你来信说,有几个朋友想找我谈谈,如像先前所说那种矛盾的朋友,我有一个觉得很够了。至于那种俗气而迷信的青年人呢,我很愿意各处皆可碰着他们。这是一种精神上武装的国民,我欢喜这种不懂风雅、不怕俗气的朋友。

这些读书人,知识虽异常丰富,常因近代教育制度或社会组织,知识仅仅变成一种『求食』的工具,并不能作为『做人』的张本。

沈从文著,沈从文先生关于“生活哲学”的思考历程的缓缓呈现,是沈从文先生对其始终如一的人生态度的坚定而温柔的刻画。文中选取了31篇能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于人生的富含哲学思考的篇目,汇编成一本《沈从文哲思录》,字里行间是沈老哲学观念下的发人深省的深刻的哲言,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 读书与做人

    青年的修养问题今天讲的题目是青年的修养问题。在表面上看,在这国势垂危的时候,来讲这个迂阔的问题,仿佛不大合适似的;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点也不迂阔。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前途,以及一个民族的前途,其复兴..

    21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思考与生活

    思与辩照我们的看法,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有靠人之思与辩。思与感相对。在西洋很早的时候,希腊哲学家已看清楚思与感之分别,在中国哲学家中,孟子说:..

    29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爱与哲学

    爱与哲学在《共和国》中,柏拉图以灵魂三分之调和,为最好的境界,盖此即是灵魂之最好的境界也。吾人当力求实现此调和,因此即是人生之最高理想也。但吾人之肉体,既即是黑马之实现,则灵魂一日未脱肉体之监狱,黑马..

    30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道德与品行

    人性是善是恶从社会之观点,以说善恶,其善恶是道德的善恶。道德的善恶,只可对于人说。旧说中讨论人性善恶问题者,其所谓善恶,均就道德的善恶说。所谓人性,有各种意义。凡讨论此问题者,于讨论之时,须先说明其所..

    31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人生与哲学

    人生之真相人生之真相是什么?我个人遇见许多人向我问这个问题。这个像煞有介事的大问题,我以为是不成问题。凡我们见一事物而问其真相,必因我们是局外人,不知其中的内幕。报馆访员,常打听政局之真相,一般公众,..

    28 冯友兰哲思录 2025-05-31
  • 甲辰闲话二

    我的疑心病到近来真已无药可以医治了。让我作一个比喻。一只被人打过一次的狐狸,平生仅只被人打过一次,从此对于人自然就不大放心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仿佛很有一点不同气概的人,它总愿意同他远一点。我许多地方都..

    22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一周间给五个人的信摘抄

    甲不要为回忆把自己弄成衰弱东西,一切空洞美好回忆都是有毒的。不要尽看那些旧书,我们已没有义务再去担负那些过去时代、过去人物所留下的趣味同观念了。在我们未老之前,看了过多由于那些先前若干世纪老年人为一个..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感想

    许多朋友因为同我熟了的缘故,总常常要问及我自己最欢喜的是哪一本书。我很生气,说我没有一篇我欢喜的文章,更没有一本我觉得满意的书。我真不愿意有一个同我熟了的人,还花钱来买我的书看。不熟的人要我介绍我自己..

    26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一种态度

    近十多年,在各种刊物上,最常见的是民族精神字样。今年又为精神动员。就常理说,所要准备动员的精神,应当就是先前一时谈及的那个民族精神。可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历史上起大作用,在当前抗战、明..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读书人的赌博

    关于知识阶级,最好少说话。察渊鱼者不祥。是的,老师。不过,这是我两年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的玩意儿,从没对人提起过!现在读书人变了。你意思是他们进步了,还是更加堕落?老师,我从不觉得他们堕落,因此也不希望..

    24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一种新的文学观

    中日战争由北而南后,好些从事写作的朋友,感觉国家应付这个问题的庄严性,和个人为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忱,兴新的工作的渴望,都干脆简单,向各战区里跑去。有的直到战争结束时,还来往于南北战区最前线,或转入沦陷..

    26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谈沉默

    近一时期来,书呆子或半书呆子,都必然有个相同的白日梦,梦到自家会从变中得到一个转机,明知道情形困难,总以为这依然是解决行将到来的明日更大困难应有的勇气与诚意象征。表示这点愿望,或有许多方式。除用笔、用..

    25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从现实学习

    近年来,有人说我不懂现实,追求抽象,勇气虽若热烈,实无边际。在杨、墨并进时代,不免近于无所归依,因之落伍。这个结论不错,平常而自然。极不幸即我所明白的现实,和从温室中培养长大的知识分子所明白的全不一样..

    30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黑魇

    昆明市空袭威胁,因同盟国飞机数量增多后,俨然成为过去一种噩梦,大家已不甚在意。两年前被炸被焚的瓦砾堆上,大多数有壮大美观的建筑矗起。疏散乡下的市民,于是陆续离开了静寂的乡村,重新成为城里人。当进城风气..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驴子故事

    记得一个佛经故事,忘了它的详细出处。那故事说:从前有个商人,用一口袋豆子,调换得一匹驴子。等待双方交易弄妥后,商人觉得占了便宜,极其得意,就告给那个原先驴主,上了大当,因为他豆子原来是一袋坚硬如石的豆..

    3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关于学习

    昭明先生:关于学习问题,你要一点浅俗意见。你说你欢喜文学又太欢喜玩了,就照你说的玩文学方法,看看玩的是什么,也很好。提起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玩票。你说得对,可并不透彻。梅兰芳或谭富英唱戏,大家都承认他..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谈保守

    一提保守,很容易想起英国。多数人都觉得英国以保守著名。社会组织上,个人性格上,给人的印象,都仿佛比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富于保守性。同时且觉得这种守成与照旧成就了英国的强大。正如现代的德、意、苏联,其他国..

    26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中国人的病

    国际上流行一句对中国很不好的批评:中国人极自私。凡属中国人民一分子,皆分担了这句话的侮辱与损害。办外交,做生意,为这句话也增加了不少麻烦,吃了许多亏!否认这句话,需要勇气。因为你个人即或是个不折不扣的..

    25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知识阶级与进步

    若从一般物质上着眼,人类的进步便很显然地陈列于吾人面前。但从理性方面说来,则所谓人类,现在活着的比一千年前活着的人,究竟有何不同处?是不是也一般地有了多少进步?说及时,实在令人觉得极可怀疑。假若我们承..

    23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谈人

    凝眸人间,我们看到人的活动比较深广时,总不知不觉会发生悲悯心。百物万汇,如此不同,朱紫驳杂,光色交错。论复杂,真是不可思议。然而人各有所蔽,又各易为物诱,因之各有是非爱憎。虽贤愚巧钝,智力悟性相去甚远..

    26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