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弥兰王问经 / 佚名

第六品

2025-06-30 12:05 弥兰王问经

第一 身不可爱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於出家者,身是可爱耶?」

长老言:「大王!於出家者,身是不可爱。」

「尊者!然者,何故出家者爱好,爱护〔其身〕耶?」

「大王!卿临於何时何处之战时,有以箭、刀而打耶?」

「尊者!然,有。」

「大王!其疮涂膏,涂油,以柔软之绷带而缠耶?」

「尊者!然。涂膏,涂油,以柔软之绷带而缠。」

「大王!涂膏,涂油,以柔软之绷带而缠者,疮对卿是可爱耶?」

「尊者!疮对予非可爱。然,为肉之治癒,涂膏,涂油,以柔软之绷带而缠。」

「大王!如是,於出家者,身是不可爱。出家者不执着〔於身〕,为助成梵行而保护其身。大王!依世尊言:『身者恰如疮。』是故,出家者不执着〔於身〕,而恰如保护其疮之身。依世尊如是说:

〔身〕被湿润肤   有九门大疮

不净而恶臭   由到处流出」

「宜也,尊者那先!」

[P.102] 第二 时机到来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佛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耶?」

长老言:「大王!世尊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

「尊者那先!然者,何故对弟子,顺次制定学处耶?」

长老言:「大王!於此地上,有知一切医药之医师耶?」

「尊者!然,有。」

「大王!彼医师於时机至时,令病者服用医药耶?时机不至时,令服用耶?」

「尊者!时机至时,令服用。」

「大王!如是,世尊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对弟子於非时不制定学处,时机至时,对弟子之生涯,制定不犯之学处。」

「宜也,尊者那先!」

第三 三十二大人相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佛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金色,皮肤如黄金,〔身周围〕有一寻之光耶?」

长老言:「大王!然。世尊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金色,皮肤如黄金,〔身周围〕有一寻之光。」

「尊者!彼〔佛〕之父母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金色,皮肤如黄金,〔身周围〕有一寻之光耶?」

「大王!不然。」

[P.103] 「尊者!如是,如何而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金色,皮肤如黄金,佛〔身周围〕有生一寻光之耶?子或相等於母,或类似於母;子或相等於父,或类似於父。」

长老言:「大王!有百叶之莲华耶?」

「尊者!然,有。」

「彼生於何处耶?」

「莲华生於泥中,育於水中。」

「大王!彼或於色,或於香,或於味而等於泥耶?」

「尊者!不然。」

「又,或於色,或於香,或於味而等於水耶?」

「尊者!不然。」

「大王!如是,父母不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不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非金色,皮肤不等於黄金,〔身周围〕无有一寻之光,而世尊具足三十二大人相,依八十随形好而饰,金色,皮肤如黄金,〔身周围〕有一寻之光。」

「宜也,尊者那先!」

第四 佛是梵行者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佛是梵行者耶?」

长老言:「大王!然。世尊是梵行者。」

「尊者那先!然者,佛是梵天之弟子耶?」

长老言:「大王!於卿有优越之象耶?」

「尊者!然,有。」

「大王!其象曾有出过鹤之鸣声耶?」

[P.104] 「尊者!然,有出过。」

「大王!然者,彼象是鹤鸟之弟子耶?」

「尊者!不然。」

「大王!如是,世尊是梵行者,然非是梵天之弟子。大王!梵天是有觉者耶?或是无觉者耶?」

「尊者!是有觉者。」

「大王!然者,梵天是世尊之弟子。」

「宜也,尊者那先!」

第五 佛受具足戒耶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具足戒是善美耶?或无具足戒是善美耶?」

长老言:「大王!具足戒是善美。」

「尊者!佛有具足戒耶?」

长老言:「大王!世尊受具足戒。」

「诸贤,五百臾那人听我言。此那先如是言:『大王!世尊受具足戒。』尊者那先!若沙门瞿昙受具足戒,谁是阿闍梨耶?谁是和尚耶?沙门瞿昙依几何之僧伽而受具足戒耶?」

「大王!世尊无阿闍梨,无和尚。世尊於菩提树下,独立、无师而〔得〕一切知智同时受具足戒。」

「尊者那先!若沙门瞿昙无阿闍梨,无和尚,依此予知『沙门瞿昙不受具足戒』。依如何之理由,无阿闍梨,无和尚〔而受具足戒〕耶?」

如是言时,阿罗汉而达无碍解之尊者那先对弥兰王言:「大王!卿曾有过空腹耶?」

「尊者!然。〔尔时〕我食饮食。」

「大王!卿食饮食,谁是阿闍梨耶?谁是和尚耶?」

「尊者!无。」

[P.105] 「大王!卿不食饮食耶?」

「尊者!予非不食饮食。尊者!然,予食饮食,无阿闍梨,〔无和尚〕。於无始无终之轮回中,依修练,予食饮食。」

「大王!卿正知。大王!如是,世尊因修十波罗蜜,於菩提树下独立、无师而〔得〕一切知智同时受具足戒。大王!譬如於无始无终之轮回中,依修练,无饮食之指导者。如是,大王!世尊因修十波罗蜜,於菩提树下而受具足戒。此等希有未曾有法现於世。即生盲得眼,聋者闻声,躄者随心所欲以身步行,哑者得舌,伛偻者笔直,饥饿者得食物,渴者得饮物,愤怒者得慈心,〔於〕饿鬼界〔者〕消散,毒如甘露,难产之妇人得予安产,误方向前进之船只向海岸前进,恶臭变为妙香,无间大地狱之火消灭,大海之塩变为甜美,山岳咆哮,大河之河水止流,降天栴檀香抹、雨天曼陀罗华,天雨满开之华,诸梵天拍手赞叹。大王!世尊因修全三十波罗蜜,如金 [P.106] 色之频婆果,如各式各样之宝石,於菩提树下独立、无师而受具足戒。〔此等〕希有未曾有之法现。即因如来具足戒之威神力,须弥山王如车轮回转而咆哮。空中住立之天神随眷属於空中欣喜,以天花欢呼『善哉』。栴檀天子止圆车於空中,恰如乳块注流於空中,散华与宝石而欢呼『善哉』。住立於空中之星辰、天神集会於空中,甚为喜悦,欢呼『善哉』。如是,如来具足戒之威神力广大徧知。」

「请譬喻之。」

「大王!譬如卿乘於象肩,他之或者乘於卿肩耶?」

「尊者那先!不然,尊者!予乘於象肩之时,若他或者乘於予肩,彼首应斩。」

「大王!如是,世尊非依他者授与具足戒。若他者授具足戒於世尊,彼头应落。大王!卿如是言:『依几何之僧伽而授具足戒耶?』」

「尊者那先!予言。」

「大王!世尊非依僧伽而授具足戒。此依波罗蜜僧伽,依善僧伽,依果僧伽。大王!依世尊如是说:

四向四果住   此之僧伽者

端庄而正直   具足慧戒定

大王!受具足戒者依此僧伽而授具足戒。」

「希有哉,尊者那先!未曾有哉,尊者那先!问是多彩於无类之解答。」

[P.107] 「大王!世尊於菩提树下〔得〕一切知〔智〕同时受具足戒。然,恰如世尊对弟子生涯制定不可犯之学处,具足戒非依他者而授於世尊。」

「宜也,尊者那先!」

第六 〔两涕泣者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有父母之死而涕泣者,又有爱着於法而涕泣者。对此等两涕泣者之中何者有药耶?何者无药耶?」

长老言:「大王!一方於有依贪瞋痴而所热之热恼。一方有以喜悦〔之心〕闻法〔所得〕最上之清凉。大王!一切清凉者是药,一切热恼者非是药。」

「宜也,尊者那先!」

第七 味觉知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离贪者与未离贪者有如何之别耶?」

长老言:「大王!一是耽着,一是不耽着。」

「尊者!如何是耽着,不耽着者。」

「大王!一是有所欲求,一是无所欲求。」

「尊者!予如是见:『离贪者与不离贪者,彼等皆喜好或嚼食、或噉食之美善者,任何人亦不好恶者。』」

[P.108] 长老言:「大王!离贪者〔唯〕觉知其味而食其物,觉知对味之贪而不〔食〕。大王!不离贪者觉知对味之贪而食食物,不觉知对味之贪者不食食物。」

「宜也,尊者那先!」

第八 慧所住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慧是住於何处耶?」

长老言:「大王!何处亦不住。」

「尊者那先!然者,慧是无耶?」

长老言:「大王!风是住於何处耶?」

「尊者!何处亦不住。」

「大王!然者,风是无耶?」

「宜也,尊者那先!」

第九 轮回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卿言『轮回』,其轮回者何耶?」

长老言:「大王!於此处生者於此处死,於此处死者於往生他处,於彼处生者於彼处死,於彼等死者於往生他处。大王!如是为轮回。」

「请譬喻之。」

「天王!譬如有人食熟庵婆之後,植庵婆之核子,〔其後〕生长成大之庵婆树,〔最後〕结成果实。依此,此人食熟庵婆,植庵婆之核子,生成大树,结成果实。如是,不能知树之终点。大王!如是,於此处生者於此处死,於此处死者於往生他 [P.109] 处,於彼处生者於彼处死,於彼处死者於往生他处。大王!如是为轮回。」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 久远所作忆念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依何忆念过去久远以前之事耶?」

长老言:「大王!是依念。」

「尊者那先!依心而忆念,无非依念耶?」

长老言:「大王!卿有所作之後,认为有不忆念〔之〕耶?」

「尊者!然。」

「大王!尔时,卿无心耶?」

「尊者那先!不然。尔时,无念。」

「宜也,尊者那先!」

第十一 念之问

王言:「尊者那先!一切之念是由自证而生耶?或由外部助成耶?」

长老言:「大王!念者亦由自证而生,亦由外部而助成。」

「尊者那先!如是,一切之念是由自证而生,无由外部而助成。」

「大王!若无由外部而助成之念存,则学习者於或技艺,或所业,或学术应作者亦无何物,阿闍梨为无用。大王!有由外部助成之念,故有於或技艺,或所业,或学术之应作,阿闍梨是有必要。」

「宜也,尊者那先!」

南传佛教巴利语系著名经典。作者不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该经叙述了公元前2世纪入侵印度的希腊系国王弥兰陀与印度佛教僧侣那先之间的一次论辩。弥兰陀王站在希腊思想的立场上运用双刀论式诘难那先比丘,那先运用印度思想批驳弥兰陀王的诘难,并借此论述了佛教教义。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灵魂问题,佛教主张无我,希腊精神相信灵魂,该经维护了佛教精神,否认内在自我的存在,反对将气息与灵魂视为一体,对希腊思想进行了批判。该经记录了印度思想与希腊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反映了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对研究佛教史民族关系史、及人类思维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该经文字流畅简洁,在巴利佛教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序 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说 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释文》:趣,本又作趋。]吉凶者,贞胜者也。天..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说文》:尊,高称也。《说文》:卑,赂也,执事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广韵》:陈同阵,军伍行列也。]贵贱位矣。动静有常,[《玉篇》:常,恒也。]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未济卦第六十四

    新的起点未济卦预示着新的起点。【题解】任何伟大事业胜利之后,都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从来就没有大功告成而一无可为的时候。用易家先师的话说,那就是既济虽济,济犹未济,济之再济,此即未济。从卦象看,未济恰好是..

    20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既济卦第六十三

    济事即成事既济卦寓意要察机识变,用人修德,取得胜利。【题解】古易家认为,小过善补就能成功过渡彼岸,所以紧接小过卦之后的,是象征事物圆满成功的既济卦。既是完成、已经的意思。济也就是如何渡过象征困难和障碍..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小过卦第六十二

    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小过卦寓意可小事不可大事,不宜上宜下。【题解】常言道,小过不改,终成大错。但易家的小过卦却是一吉卦,其中有何深意呢?从卦辞、《彖传》、《象传》的阐析看,小过可获大吉之义,其实是肯定..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中孚卦第六十一

    修德守信中孚卦寓意着诚信忠实。【题解】号召人们勤俭节约的人,首先自己要诚心实意地带头勤俭节约。易家在主张节制、节约的节卦之后,紧接着就是中孚卦,以强调修德守信的重要性。从卦序易理看,正是适当诚信的节制..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节卦第六十

    适当节制节卦告诉我们要节制节约。【题解】易家的《序卦传》深刻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终分离涣散,涣散的局面终归需要加以节制,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接着涣卦之后是节卦。节制就是易经节卦所说的要义。节..

    18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涣卦本意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题解】人一高兴愉悦就会显得精神焕发。虽然涣卦的涣是水旁而不是火旁,但从卦意看,涣卦的涣散接兑卦的善说而来,..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兑卦第五十八

    上善若水兑为水,象征着少女脾气和顺,性情如水。【题解】在易家眼中,兑正是纯卦八口之家里,年龄最幼的少女,她脾气和顺,性情如水,活泼天真,悦容喜色,尊父敬母,应对裕如,故很得全家人喜爱。从中国后世儒家所..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巽卦第五十七

    果断行事,成就大业巽为风,象征柔顺。【题解】凡旅游者都喜欢旅途一帆风顺,而风与顺均通巽。在八纯卦家族里,巽是长女,以顺逊阴柔为品性,喜伏喜齐喜人,如风如鸡如木,而上下卦均为巽卦的六十四卦随风巽,则最为..

    21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旅卦第五十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象征着旅行。【题解】旅是空间的转换,心态的放宽,生命的迁移,是动物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进行的时空运动。把旅列为易学范畴,在《序卦传》中用极其丰盛壮大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居所,所以丰..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丰卦第五十五

    抓紧天下光明的时机,明断是非,赶紧做事丰卦象征丰收,是大好的时节。【题解】丰之义,美而满,腴而肥、多而足,人见人爱。丰卦的卦象是离下震上,喻义是雷电交加,大雨丰沛,万物繁茂的丰盛景象。但是,丰茂过甚也..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归妹卦第五十四

    夫妇之道归妹卦象征着男婚女嫁。【题解】中国商朝的英明君王帝乙,为了弥合商周两家濒临破裂的政治关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事件帝乙归妹,它开创了商周良好关系的新时期,..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渐卦第五十三

    循序渐进,不偏不躁渐卦教导人们要循序渐进。【题解】量变与质变规律,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易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变与质变规律的现代哲学概念,却早已经知道量变的道理,这就是渐变。渐变就是量变,就是逐..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