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宋诗说略

2025-07-05 15:49 驼庵传诗录

古人说文以载道、诗言志,故学道者看不起学文者(程伊川以为学文者为玩物丧志),学诗者又谓学道者为假道学二者势同水火,这是错误。若道之出发点为思想,若诗之出发点为情感,则此二者正如鸟之两翅不可偏废。天下岂有有思想而无情感的人或有情感而无思想的人?二者相轻是我执,我执太深。人既有思想与情感,其无论表现于道或表现于文,皆相济而不相害。

学道者贵在思多情少,即以理智压倒情感,此似与诗异。然而不然。《论语》开首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曰说曰乐,岂非情感?《论语雍也》又曰: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述而》则又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此曰乐,非情感而何?佛经多以如是我闻开首,结尾则多有欢喜奉行四字,不管听者为人或非人,不管道行深浅,听者无不喜欢,无不奉行。信是理智,是意志,非纯粹情感。然信必同于欢喜,欢喜则为情感。可见道不能离情感。

理,即哲学(人生),本于经验感觉。如此说理满可以;若其说理为传统的、教训的、批评的,则不可。要紧的是发现而不是说明。老杜《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不是说理,而其所写在于哀鸣思战斗的人生哲学。人在社会上生活,是战士,然人生哲学不是教训、批评。至表现,则必须借景与情。如此可知唐人说理与宋人不同;且有的宋人说理并不深,并不真,只是传统的。

诗人达到最高境界是哲人,哲人达到最高境界是诗人,即因哲学与诗情最高境界是一。好诗有很严肃的哲理,如魏武、渊明,譬如朝露、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等,宋人作诗一味讲道理,道理可讲,惟所讲不可浮浅;若庄严深刻,诗尽可讲道理,讲哲理,诗情与哲理通。

常人皆以为唐人诗是自然,是情感,宋人诗是不自然,是思想。若果然,则何重彼而轻此?唐人情浓而感觉锐敏。说唐人诗首推李、杜,而人不甚明白李白乃纨绔子弟,云来雾去;老杜则任感情冲动,简直不知如何去生活,其情感不论如何真实,感觉不论如何锐敏,总是单翅。

唐人重感,宋人重观,一属于情,一属于理智。宋人重观察,观察是理智的。简斋有句: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春雨》)

陆机《文赋》有言曰: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托言,寄托言辞;短韵,短篇言辞;穷迹,简单之事;孤兴,孤单站立;寂寞,言写得细小;无友,言写得不够广泛深刻。陈与义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真是这种寂寞而无友的诗句。晚唐诗人贾岛之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亦是如此。贾岛很喜欢自己这两句诗,说这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像这样的诗即是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如果短韵、穷迹,写得真是细致、深刻也行,而这都是细小、狭隘、简单、枯干,不值得一写的,只是二三流的诗人才好如此!

此诗即从观来,是理智。若其:

谈馀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夏日集葆真池上》)

此则更是理智者矣,似不能与前蛛丝二句并论,盖蛛丝二句似感。而余以为蛛丝二句,仍为观而非感。必若老杜: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倦夜》)

此四句,始为感。暗飞萤自照,似观而实是感;蛛丝闪夕霁句太清楚,凡清楚的皆出于观。暗飞句则是一种憧憬,近于梦,此必定是感,似醉,是模糊,而不是不清楚。

老杜诗有点浑得,而力量真厚、真重、真大,压得住。后人不成,则真浑得矣。正如老妪为独子病许愿,是迷信,而人不敢非笑之,且不得不表同情,即其心之厚、重、大,有以感人。老杜之诚即如此,诚于中而形于外。吾人尽管比老杜聪明,但无其伟大。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句厚、重、大,不浑得。

宋人作诗必此诗,唐人则有一种梦似的诗。宋人诗有轮廓,以内是诗,以外非诗。唐人诗则系变化于鬼神,非轮廓所可限制。可见诗内非不容纳思想。

宋初西昆体,有《西昆酬唱集》,内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说者谓西昆完全继承晚唐作风。晚唐诗感觉锐敏而带有疲倦情调,与西洋唯美派、颓废派(decadent)颇相似。诗有思(思想)、觉(感觉)、情(情感)(此三点,俟后详言)。晚唐只是感觉发达,而西昆所继承并非此点。感觉是个人的,而同时也是共同的,不能太特别,又不能太通俗。有感觉即使不能成为伟大作家,至少可以成功。宋人并非个个麻木,惟西昆感觉不是自己的,而是晚唐的,只此一点,便失去了诗人创造的资格。

传统力量甚大,然凡成功的作家皆是打破传统而创立自己面目者。退之学工部,然尚有自己的玩意儿在。韩致尧学义山,虽小,但不可抹煞。不过西昆体亦尚有可得意之一点,即修辞上的功夫。于是宋以后诗人几无人能跳出文学修辞范围。后人诗思想、感情都是前人的,然尚能像诗,即因其文学修辞尚有功夫。

西昆体修辞上最显著一点即使事用典。(用典最宜于应酬文字。)此固然自晚唐来,而晚唐用故实乃用为譬喻工具,所写则仍为自己感觉。至宋初西昆体而不然,只是一种巧合,没有意义,虽亦可算作譬喻,然绝非象征,只是外表上相似,玩字。故西昆诗用典只是文字障,及至好容易把皮啃下,到馅也没什么。(余作诗用典有二原因:一即才短,二即偷懒。)西昆体并没有什么新建设,不读它诗无损。

仁宗初年盖宋最太平时期,当时有二作家,即苏舜钦子美、梅尧臣圣俞。欧阳修甚推崇此二人,盖因欧感到西昆之腐烂。梅、苏二人开始不作西昆之诗,此为生,然可惜非生气(朝气),而为生硬。同时,苏、梅生硬之风气亦如西昆之使事然,成为宋诗传统特色。宋诗之生硬盖矫枉过正。苏、梅二人开宋诗先河,在诗史上不可忽略,然研究宋诗可不必读。

此为宋诗萌芽时期。

至宋诗发育期,则有欧阳修。欧在宋文学史上为一重镇,其古文改骈为散,颇似唐之退之,名复古,实革新。欧阳修文章学韩退之,但又非退之。桐城派以为韩属阳刚,欧属阴柔,是也。欧散文树立下宋散文基础,连小型笔记《归田录》皆写得很好。后之写笔记者盖皆受其影响,比韩退之在唐更甚。此并非其诗文成就更大,乃因其官大。

欧文不似韩而好,诗学韩,似而不好,其缺点乃以文为诗。此自退之、工部已然,至欧更显,尤其在古诗。故宋人律、绝尚有佳作,古诗则佳者颇少,即因其为诗的散文,有韵的散文。此在宋亦成为风气。欧氏作有《庐山高》,自以为非李太白不能为也人自负能增加生活勇气,然亦须反省可是太白诗真不像欧。

欧后有王安石。苏东坡见其词谓为野狐精。实际观之,诗、文、词、字皆野狐精,然足以代表其个性。虽缺乏共同性,不过真了不起。俗语曰:反常为贵。(而又曰:反常为妖。)一人在某行做事多年,不带习气,这人必有特殊处(点道之见)。美人无脂粉气,高僧无蔬笋气(或曰酸稻气),这样反常是矛盾的调和,生活艺术的成功。

元遗山《论诗三十首》(其廿二)有云: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至苏、黄,宋诗是完成了,而并非成熟,与晚唐之诗不同。

凡是对后来发生影响的诗人,是功首亦罪之魁。神是人格最完美的,人是有短处、劣点的,惟其长处、美处足以遮盖之耳。然此又不易学,创始者是功首也是罪魁,法久弊生。

宋之苏、黄似唐之李、杜而又绝不同。苏什么都会,而人评之曰:凡事俱不肯着力。问君无乃求之欤,答我不然聊尔耳。(苏轼《送颜复兼寄王巩》)人之发展无止境,而人之才力有限制。余以为苏东坡未尝不用力,而是到彼即尽,没办法。

东坡有《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嗔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苏写酒芒角出,陶公写酒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二十首》其十六)。陶诗十个字调和,音节好;看其感觉,酒与其肠胃并无抵触,与其精神融合为一。苏诗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空肠得酒,不舒服;芒角出、槎牙,抵触,作怪,不调和。平生以下四句是有韵的散文,太浮浅。苏此诗思想、感觉、感情皆不深刻,只是奇,可算得奇外无奇更出奇。而奇绝站不住,然是宋诗,非唐诗。新奇最不可靠,是宋诗特点,亦其特短。此诗感觉不锐敏,情感不深刻,是思想,然非近代所谓思想。诗中思想绝非判断是非善恶的。苏东坡思想盖不能触到人生之核心。苏公是才人,诗成于机趣,非酝酿。

苏之成为诗人因其在宋诗中是较有感觉的。欧阳修在词中很能表现其感觉,而作诗便不成。陈简斋、陆放翁在宋诗人中尚非木头脑袋,有感觉、感情。苏诗中感觉尚有,而无感情,然在其词中有感情可见用某一工具表现,有自然不自然之分。大晏、欧阳修、苏东坡词皆好,如诗之盛唐,而诗何以不成?

苏之雨中荷叶终不湿句出自其《别子由三首兼别迟》(迟:子由之子),诗共三首。其第二首:

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情如鹄。

没味儿,感觉真不高。第三首:

两翁归隐非难事,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何以盐车压千里。(千里,千里马)

这是说明,是传统的、教训的、批评的,很浅薄,在诗中不能成立。要说到沧海横流却是谁,学诗单注意及此便坏了。

想象盖本于实际生活事物,而又不为实际生活事物所限,故近于幻想而又与之不同。老杜: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数句是想象而非幻想,想象非实际生活而本于实际生活。死于句下是既无想象又无幻想。宋诗幻想不发达,有想象然又为理智所限,妨碍诗之发展。

东坡好为翻案文章,盖即因理智发达,如其武王非圣人也(《武王论》),然亦只是理智而非思想。思想是平日酝酿含蓄后经一番滤净、渗透功夫,东坡只是灵机一动,如其《登州海市》(七言古)引退之诗岂非正直能感通(《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苏写登州海市,海市冬日不易有,而东坡于冬日一祷告,便有海市出现: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于是联想到韩诗: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前曰异事惊倒百岁翁,此又曰岂知造物哀龙钟,此比韩近人情味,亦翻案。又:

天门夜上宾出日,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送杨杰》)

万里红波半天赤句没想象,而老杜秋草遍山长好。由此可知,文学注意表现更在描写之上。作诗时更要抓住诗之音乐美。苏之万里句,既无威风又无神韵。再如其魂飞汤火命如鸡(《狱中寄子由》),真幼稚。老杜则虽拙而不稚。

宋诗无幻想,想象力亦不够,故七古好者少,反之倒是七绝真有好诗。如东坡《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有想象。秋景皆谓为衰飒、凄凉,而苏所写是清新的,亦如秋草遍山长,字句外有想象。至其《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直煞;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句,有想象;惠崇春江绝不能画河豚,而曰正是河豚欲上时,好,有想象。

黄山谷有《题阳关图》:

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

想见阳关更西路,北风低草见牛羊。

着力,真是想疯了心。找遍苏集无此一首。然山谷乃second-hand之诗人,第二手,间接得来,拿人家的北朝民歌《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整旧如新。凡山谷出色处皆用人之诗,整旧如新。

诗有诗学,文有文法。有文然后有法,而文不必依法作。读诗非读玄。

诗之工莫过于宋,宋诗之工莫过于江西派,山谷、后山、简斋。人谓山谷诗如老吏断狱,严酷寡恩。不是说断得不对,而是过于严酷。在作品中我们要看出它的人情味。而黄山谷诗中很少能看出人情味,其诗但表现技巧,而内容浅薄。江西派之大师,自山谷而下十九有此病,即技巧好而没有意思(内容),缺少人情味。功夫用到家反而减少诗之美。《诗经小雅采薇》之杨柳依依岂经锤炼而来?且依依等字乃当时白话,千载后生气勃勃,即有人情味。

宋人对诗用功最深,而诗之衰亦自宋始。

凡一种学说成为一种学说时,已即其衰落时期。上古无所谓诗学反多好诗,既成为诗学则真诗渐少,伪诗渐多。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反言;老子说大道废然后有仁义(《道德经》十八章)顺言。大道不衰,何来仁义?凡成一种学问即一种口号有了口号就不成。掊斗折衡,而民不争(《庄子胠箧》)。

凡一种名义皆可作伪。所谓伪诗,字面似诗,皆合格律,而内容空虚。后人之陈旧不出前人范围,盖俗所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不讲货,但注意字号,此诗之所以衰。故佛说具眼学人,学人须具眼,始能别真伪。大诗人应如工厂,自己织造,或不精致而实在自己出的。伪诗人如小贩,乃自大工厂趸来,或装潢很美丽,然非自造。诗应为自己内心真正感生出来,虽与古人合亦无关。不然虽不同亦非真诗。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1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2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6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杂谭诗之创作

    一、世法与诗法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

    7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境

    一、神秘与玄妙中国文学神秘性不发达。中国文学发源于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有一分工作得一分收获。神秘偏于热带,如印度、希腊。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而带神秘色彩之作品并不一定为鬼神灵异妖怪。如中国..

    57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人说话只是明白还不成,还要说得有劲。旧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eraspov),彼尝自说:我有整三年,每天没有吃饱过,一年寒冬为房东所逐,宿于贫民窟(loss-house),以撰稿为生。N氏晚年聋而多病,死后,朵思退夫斯..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6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欣赏·记录·理想

    中国诗人对大自然是最能欣赏的。无论三百篇之杨柳依依(《小雅采薇》)或楚辞之嫋嫋兮秋风(屈原《九歌湘夫人》)等,皆是对大自然之欣赏。今所说在于对人生之欣赏,如李义山。义山虽能对人生欣赏,而范围太小,只限..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