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昌孝经 / 佚名

育子章第一

2025-08-15 14:17 文昌孝经
【原文】

真君①曰:乾②为大父,坤③为大母。含宏覆载④,胞与⑤万有。群类成遂⑥,各得其所。赋形⑦为物,禀理为人。超物最灵,脱离蠢劫。戴高履厚⑧,俯仰自若。相安不觉,失其真性⑨。父兮母兮,育我者宏。两大生成,一小天地。世人不悟,全不知孝。吾今明阐,以省大众。

【注释】

①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此指文昌帝君,为道教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又称文曲星。本是星名,即古代对南斗六星的总称,最早称为“文昌”。

②乾:《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天。

③坤:《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地。

④覆载:指天地养育及包容万物。《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⑤胞与:“民胞物与”的略称。指以民为同胞,以物为朋友。后以“胞与”指泛爱一切人和物。宋代张载《西铭》:“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⑥遂:顺利成长。《韩非子·难二》:“六畜遂,五谷殖。”

⑦赋形: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体。

⑧戴高履厚:头顶天,脚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间。

⑨真性:人体生命的自然本性。

【译文】

真君说:天为大父,地为大母。天地包容养育万物,以万物为同胞朋友。于是万物都得以顺利生长,各得其所。天地赋予形体以成就万物,人秉承性理以成之为人。于是人能够超过万物之上,成为万物之灵,脱离愚笨蠢物。人头顶天,脚立地,俯察于下,仰观于上,得以自然地顺从其本性。人们如果安于现实,不知不觉,就会迷失自己的自然本性。父母生育我的恩情最宏大。天地与父母两大,生成人身一小天地。世人不自省悟,完全不知道行孝。我今天清楚阐明,以警醒大众。

【原文】

乾坤养物,劳而不劳;父母生子,不劳而劳。自字①及妊,自幼迄壮,心力所注,无有休歇。十月未生,在母胎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耽娠②如山,筋疼血滞,寝处不舒,临盆性命,若不自保。父心关恻,母体担虞③。纵令易诞,费尽劳苦。若或迟久,不行分娩,艰难震恐。死中幸生,几舍其母,始获其子。一月暗居,三年乳哺。啼即怀抱,犹恐不调。睡令安寝,戒勿动摇。含食以饲,贴衣以裹。谅④其饥饱,适其寒暑。

【注释】

①字:怀孕;生育。

②耽娠(shēn):耽:忍,受。娠:胎儿在母体中微动,泛指怀孕。

③虞:忧虑,忧患。

④谅:体察;体谅。

【译文】

天地养育万物,似辛劳而又不辛劳;父母生育子女,似不辛劳而又辛劳。自怀孕到生产,自幼年至壮年,父母所倾注的心力,没有休止。胎儿在母腹中没生下来的十月间,母亲呼气,胎儿也呼气;母亲吸气,胎儿也吸气。母亲身怀妊娠之苦,如同身体压着一座山一样,周身筋骨疼痛,血脉凝滞,坐卧都不舒坦。分娩之时,母亲性命都难以自保。父亲关心悲伤,母亲身体担着忧患。即使容易生产,也是受尽各种忧劳苦楚。如果长久在母腹中,不能分娩,母亲就更艰难恐惧。死里逃生,几乎丢掉母亲的性命,方才得到孩子。母亲产后,闭门休养一月,乳哺孩子三年。婴儿啼哭,当即抱在怀里,仍怕有不舒服。睡觉就要使他安稳地睡着,一定不去动摇他。口含食物以喂养他,常解自己的衣服将他包裹着。揣度孩子的饥饱,让其冷热适中。

【原文】

痘疹关煞①,急遽惊悸。吚唔解语,匍匐学行,手不释提,心不释护。子既年长,恐其不寿,多方保持。幸而克祐,筹划有无②,计其婚媾。厥龄方少,诸务未晓。一出一入,处处念之。绸缪咨嗟,谆谆诫命。亲心惆怅,子方燕乐。教之生计,教之成业。母诞维艰,父诲匪易。

【注释】

①痘疹:因患天花出现的疱疹,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天花是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关煞: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灾祸、疾病等。引申指各种困难、难关。也指命中注定的灾难。

②有无:指家计的丰或薄。

【译文】

在孩子出痘疹、犯关煞的时候,父母心中非常惊恐。当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之时,父母手不离左右,心里毫不放松对孩子的照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又恐怕其命不长久,多方设法护持。侥幸能够得到神灵庇佑,又要为其筹划家产衣食,设法婚配。此时孩子年纪尚轻,各种事务尚未明晓。不管是出门还是在家,各个方面,父母无不挂念。情意殷切,长吁短叹,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正因为有父母的忧虑,才有了子女安乐美好的生活。教授子女谋生之计,教授子女如何成就事业。母亲生育子女非常艰难,父亲教诲子女也不容易。

【原文】

虽至英年,恤若孩提。食留子餐,胜如己餐;衣留子衣,胜如己衣。子若有疾,甚于己疾。有可代者,己所甘受。子若远游,行旅风霜,梦寐通之。逾①期不归,睛裂肠断。子有寸善,夸扬乐与;子有小过,回护遮盖,暗自伤心,恐其名败。子惟贤能,父母有赖;子若不肖,父母谁倚?子若妄为,父母身危。作事未事,俱切亲情。

【注释】

①逾:超过,越过。

【译文】

尽管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父母仍然像对待幼童一样对其体贴入微。留作子女吃的饭食,胜过自己的食物;留作子女穿着的衣服,胜过自己的衣服。子女若有疾病,比自己得病还要担忧。如有能够代替子女承受的病痛,自己则甘愿忍受。子女如果远行,旅途风霜劳苦,父母放心不下,常在睡梦中梦到。逾期不归,父母则眼睛望穿,肝肠望断。子女有微小的优点,父母就会赞美宣扬;如果子女有小的过错,父母总会袒护遮掩,并暗自伤心,唯恐其名声败坏。子女只有贤良能干,父母才有依靠;子女如果无德无才,那幺父母还能依靠谁呢?子女如果胡作妄为,就会连累父母,使其处于危险的境地。不管有无做事,都要贴合父母的心意。

【原文】

芽栽茁培,堂基构植。母勤子生,父作子述①,其行其志,不厌其苦。怜子念子,何时放置。形或暂离,心恒无间。贵如帝王,神如天亶②;显如公卿,贱如编户③,愚如齐氓④,皆如是心。穷达愁乐,存殁明幽⑤,皆如是心。混沌初分⑥,亘古及今,普天匝地,绵绵恻怛⑦,父母之心,无不如是。如乾覆物,如坤载物,和蔼流盈,充塞两间。莫大慈悲,无过亲心。

【注释】

①述:传述,传承;遵循前人说法或继续前人事业。《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②天亶(dǎn):《尚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蔡沈集传:“亶,诚实无妄之谓。言聪明出于天性然也。”圣人天性聪明,先知先觉,首出庶物,故能作大君治于天下,又因此能成为万民之父母。

③编户:指中国古代除世家贵族、奴婢以外的编入户籍的平民,也称庶人。编户与不入户籍的王公大臣、官僚地主相比,必须按土地收入交纳一定的赋税。

④氓:古代称民为氓,此指未开化的人。

⑤明幽:人间和阴间。韩愈《赴江陵寄三学士》诗:“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⑥混沌:指宇宙形成前天地未分、浑元一团的状态,古人想象中的天地开辟前的元气状态。

⑦恻怛(dá):恳切。《伤寒节录·达序》:“然心至诚恻怛,有与斯人同忧共患之意。”

【译文】

就像生物萌芽,就必须栽育;要让其茁壮成长,就必须培育;子女长大后,还要为他们建筑庭堂,植立根基。母亲勤劳,不过是希望子女能够顺利成长;父亲有所创造,无非是希望子女能够传承于后。父母养育子女,不厌其苦。父母怜惜挂念子女,没有放下之时。既使身体暂时分离,父母的心也永远不会远离子女。即使是如帝王般尊贵,如圣贤般聪明,如公卿般显赫,又或者如平民般贫贱,如未开化之人般愚钝,其爱子女之心,无不如此。不管是困厄还是显达,不管是愁苦还是喜乐,不管是活着的还是已经去世的,也不管是在人世还是在阴间,父母的心也都如此。天地初开,从古至今,普天遍地,爱子女之心真切连绵,作父母的无不如此。如同上天覆盖万物,如同大地承载万物,温和慈爱流盈,充满天地之间。再大的慈悲,也比不过父母爱子之心。

【原文】

即说偈曰:万般劳瘁有时休,育子辛勤无尽头。字怀耐苦终无厌,训诲循徐不惮求。一叶灵根非易植,穷年爱护几曾优。子俱亲自身栽养,亲老心犹为子筹。

【译文】

于是说偈道:万般劳累都有停止的时候,只有养育子女的辛劳没有尽头。怀孕生育,忍受苦痛,从不厌烦。训导告诫,循序渐进,不怕索求。培养子女智慧聪明不是容易的事情,父母终日爱护从来没有犹豫过。子女都是父母自身养育的,父母人老后心里仍在为子女操心筹划。

【原文】

又说偈曰:真诚一片结成慈,全无半点饰虚时。慈中栽养灵根大,生生不已自无涯。

【译文】

又说偈道:一片真诚结成慈爱心,完全没有半点矫饰虚伪。慈爱中养育子女聪慧成长,生生不已没有尽头。

【原文】

灵慈神咒①:佛菩萨菩提心②,大罗会上陀罗尼③,一切救苦难,无过我亲心。圣主仁君,救济生灵,不忍一匹之不生,无如爱子心,靡所不至诚。推极仁惠者,孰能逾二人。

【注释】

①神咒:即陀罗尼。为神秘的咒语,故名神咒。原文中有多处类似的咒语。

②菩提心: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的心即菩提心。新译为觉,求正觉的心即菩提心。

③陀罗尼:又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的力用。讲演武艺

【译文】

灵慈神咒:佛菩萨的菩提心,大罗会上的陀罗尼,一切救苦救难的菩萨,都不会超越我父母的爱心。圣明仁慈的君主,救济生灵,不忍心一个生物不能生长,这都不如父母的爱子之心,父母的爱子之心,没有不出于至诚之心的。就是推究极为仁慈惠爱的人,谁也不能够超越父母二人的爱心。

【评析】

育子,即生养子女。本章从天地生养万物说起,以阐明万物有赖于天地的滋养,子女有赖于父母的孕育,以此省示世人应当知道感恩尽孝。着重论述了父母生育子女的辛苦,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守护,以及父母对子女各项事情的费心筹划。无论贫富贵贱,父母爱护子女的真切情感都是一样的。世间万般情爱皆无法与父母对子女的至诚亲情相媲美。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猜你喜欢

  • ●碑刻选

    ○碑刻选大唐天水赵氏故山阳范夫人墓志铭并序在杭州碑林,碑高50厘米,宽50厘米,厚12.5厘米,唐神龙年间(705~707年)刻,楷书,20行,行20字,碑左上缺一小角。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在杭州碑林,碑高412厘米,宽270..

  • ●楹联选

    ○楹联选(一)平湖秋月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骆成骧撰 萧 娴书)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石治棠撰 李长路书)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集句)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黄文中..

  • ●歌谣

    ○歌谣唐贞元时杭州民诵房使君虽有饥馑,必遇丰年。大盗既去,我公来臻。南宋建炎后俚语二则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是受招。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著行在发酒醋。南宋行在军中谣张家寨里没来由,使..

  • ●诗词曲

    ○春秋越群臣祝越王句践五年,与大夫文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送之浙江之上,临水阻道,军陈固陵。大夫前为祝词:皇天佑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

  • ●散文

    ○汉、南朝与严子陵书 刘 秀古之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必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之所敢望。与宋元思书 吴 均风烟俱净,天山共..

  • 志文

    图将军祠碑海防记题蓝鹿洲「台湾诗」后图将军祠碑叶先登皇清统一天下越十四禩矣,泉、漳滨海逆丑未靖;定远大将军统骑十万,旌旗南指,未踰载而八闽廓清,实我固山额真图公为之元老壮猷也。公以鸭江名阀,提师清漳。..

    0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人

    吴宪陈第张燮施邦曜张宇(从子子达)蔡春张天威洪应斗蔡以藩林焊张明吴兆燫袁德陈起龙黄道周何楷张若化涂仲吉曹学佺徐孚远林琠方文耀周祖唐陈鼎陆大勋杨佐张国柱包泰兴王显谟李耀宗甘体垣傅永吉蔡祚达庚元侯谢鸿奇欧..

    0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事

    寇乱寇乱(明)嘉靖二十六年,佛郎机番船泊浯屿,巡海道柯乔、知府卢璧、龙溪知县林松发兵攻船,不克(时漳、泉月港贾人辄往贸易,官军还,通贩愈甚。总督闽浙都御史朱纨厉禁,获通贩者九十余人,行柯乔及都司卢镗就..

    0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地

    卫所(明)营寨诸游卫所(明)漳州卫,在郡城。洪武二年设卫,置指挥使司一员,其属为镇抚、为经历、为知事、为千户所者五中、左、右、前、后各统镇抚及百户。原设官军五千员名;成化间,调中所守御龙岩;宏治间,调..

    1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附录《文昌孝经》

    《文昌孝经》——道教的孝道经典《文昌孝经》,据明代少保大学士耶浚仲所着《文帝孝经原序》所说,出现在宋代,作者不详,该经托文昌帝之口,劝人尽孝。无论是从托文昌帝之形式上看,还是从思想内容上看,可判定其属..

    2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孝感章第六

    【原文】帝君曰:吾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吾今行化,阐告大众:不孝之子,百行莫赎;至孝之家,万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殛①,魔煞祸侵;孝子之门,鬼..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教孝章第五

    【原文】真君曰:孝自性具,教为后起。世多不孝,皆因习移。意既罔觉①,智又误用。圣人在上,惟教为急。教之之责,重在师傅,尤当慎择。贤良之师,化恶为善;不贤之师,变善为恶。师而不教,过且有归;教饭王应梦之..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守身章第四

    【原文】真君曰:所谓孝子,欲体亲心,当先立身①。立身之基,贵审其守。无身之始,身于何始?有身之后,身于何育?有挟俱来,不可或昧,当思在我。设处亲身,爱子之身,胜于己身。菩菩乳哺,望其萌芽,冀其成材。寸..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辨孝章第三

    【原文】真君曰:吾今阐教,以示大众。亲存不养,亲殁①不葬,亲祚②不延。无故溺女,无故杀儿。父母客亡,骸骨不收,为大不孝。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方为至孝。生不能养,殁虽尽孝,未足为孝;生既能养,..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体亲章第二

    【原文】真君曰:前章所言,不止育子,直将子心,亲曲体之。凡为人子,当以二亲,体我心者,还体亲心。体我此身,骨禀父生,肉禀母成。一肤一发,或有毁伤,亲心隐痛,子心何安?心为身主,太和①蕴毓,父兮所化,母..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开经启

    【原文】浩浩紫宸天①,郁郁宝华筵②。文明光妙道,正觉③位皇元。振嗣恩素重,救劫孝登先。大洞④完本愿,应验⑤子心坚。【注释】①紫宸(chén)天:道教天界名,为天神上帝所居之所。紫,古人认为的祥瑞之色;宸..

    0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