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昌孝经 / 佚名

辨孝章第三

2025-08-15 14:28 文昌孝经
【原文】

真君曰:吾今阐教,以示大众。亲存不养,亲殁①不葬,亲祚②不延。无故溺女,无故杀儿。父母客亡,骸骨不收,为大不孝。养亲口体,未足为孝;养亲心志,方为至孝。生不能养,殁虽尽孝,未足为孝;生既能养,殁亦尽孝,方为至孝。生我之母,我固当孝;后母庶母③,我亦当孝。母或过黜,母或载④嫁,生我劳苦,亦不可负。生而孤苦,恩育父母,且不可忘,何况生我。同母兄弟,我固当爱;前母⑤兄弟,我亦当爱。同气⑥姊妹,我固当和,连枝妯娌⑦,我亦当和。我生之子,我固当恃;前室⑧遗子,我亦当恃。众善家修,无不孝推。如是尽孝,始克为孝。始知百行,惟孝为源。

【注释】

①殁(mò):寿终;死亡。

②祚(zuò):福。

③庶母:父之妾称为庶母。

④载:再;重。

⑤前母:继室所生的子女对父亲前妻的称呼。

⑥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⑦妯娌(zhóu lǐ):兄弟们的妻子的合称。

⑧前室:前妻。

【译文】

真君说:我今天阐明教法,以告知众人。父母在世时,不对其赡养;父母去世后,不将其安葬,父母的福泽就不会延长。无故溺死女婴,无故杀死儿子。父母客死他乡,不去收埋骸骨,这些都是最大的不孝。只是奉养父母的衣食,还不算是孝敬;只有能够体恤父母的心思,促成父母的志愿,才算是最大的孝敬。父母在世时,不能尽到赡养的责任,待去世后虽然尽孝,但不足以算是孝敬;既能在父母在世时,尽到赡养的责任,又能在父母去世后尽孝,这才算是“至孝”。我的生母,我固然应当尽孝;后母庶母,我也应该尽孝道。我的母亲或许因过失而被父亲休掉,或者改嫁,但母亲生育我的劳苦,也是不可以背弃的。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爱养育我的养父母,都不可忘记,何况是亲生父母。同母兄弟,我固然应当友爱;前母所生兄弟,我也应当友爱。亲生姐妹,我固然应当和敬,对于妯娌,我也应当和敬。我的亲生子女,我固然保爱;前妻所生的子女,我也应当保爱。一切善行,家人一起身体力行,无不是由此孝心推及而来。按照这个样子来尽孝,才能够真正为孝。于是开始知道百般品行,孝才是源头。

【原文】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子孙,不敦①宗族,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和姻娅②,不睦乡党③,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师友,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爱人民,不恤物命,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④,不敬神祗,于孝有亏。我孝父母,不敬圣贤,不远邪佞⑤,于孝有亏。我孝父母,财色妄贪,不顾性命,知过不改,见善不为,于孝有亏。淫毒妇女,破人名节,于孝有亏。力全名节,于孝更大。奉行⑥诸善,不孝吾亲,终为小善;奉行诸善,能孝我亲,是为至善。孝之为道,本乎自然,无俟勉强。不学而能,随行而达。读书明理,因心率爱,因心率敬,于孝自全。愚氓愚俗,不雕不琢,无乖⑦无戾,孝理自在。苟具灵根⑧,知爱率爱,知敬率敬,于孝可推。孝庭子容,孝阃妇仪⑨。孝男端方⑩,孝女静贞。孝男温恭,孝女顺柔。孝子诚悫,孝妇明洁。孝子开先,孝孙承后。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顺;孝治一国,一国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通于上下,无分贵贱。

【注释】

①敦:敦睦,互相友好和睦。

②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③乡党:泛指乡里、家乡。

④三光:指日、月、星。

⑤邪佞:奸邪小人。

⑥奉行:履行。

⑦乖:违背;不和谐;不协调。

⑧灵根:灵性之根。

⑨阃(kǔn):官里的道路,借指行孝的途径。妇仪:妇女的容德规范。

⑩端方:正直;端庄。静贞:娴静贞洁。温恭:温和恭敬。《尚书·舜典》:“溶哲文明,温恭允塞。”悫(què):诚实。明洁:清白;高洁。升:即升平。太平的意思。

【译文】

我孝敬父母,不敬爱叔伯,不敬爱祖先,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爱子孙,不敦睦宗族,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和爱姻亲,不与乡邻和睦,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效忠君上,对师友不讲信用,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爱人民百姓,不怜恤万物的生命,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礼敬天地,不礼敬日月星辰三光,不礼敬天地神明,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敬奉圣贤,不远离恶人,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非分地贪求财色,不顾性命,知道过错而不悔改,见有善行可为而不去做,有损孝德。奸淫毒害妇女,破坏人家的名声和节操,有损孝德。极力成全别人的名节,这算是大的孝行。虽能奉行各种善行,但不孝敬父母,终究只是小善;奉行各种善行,而又能够孝敬父母,这才称得上是“至善”。为孝之道,本于人心自然本性,没有一点勉强。不通过学习就能实行,随着自己的良心去做,所作所为自然就合乎孝道。读书明白了道理,用良心统率爱,用良心统率敬,自然就能够使孝圆满。愚夫俗子,不经过雕琢,没有不和暴戾之气,自然合乎孝道。假使他们具有了灵明的根性,知道用爱心来统率爱,知道用敬心来统率敬,这样,孝行就可以推行于外了。想知道在父母之前的孝敬,看儿子的容颜,就可以知道;想知道闺中女子的孝行,看妇女的容德威仪,就可以知道。孝子的行为端重大方,孝女文静贞洁。孝子温良恭敬,孝女顺从柔和。孝子行事诚恳,孝妇持身清洁。孝子率先行孝,就必定会有孝孙继承孝行。通过尽孝来修身,一身的品行就可以立正;通过尽孝来治家,全家就会和顺;通过尽孝来治国,国家就会充满仁爱;通过尽孝来治理天下,天下就会升平;通过尽孝来事奉天地,天地就会太平。孝道可以通达于天地,不分贵贱,都要尽孝。

【原文】

偈曰:世上伤恩总为财,诚比诸务尤为急。相通相让兄和弟,父母心欢家道吉。财生民命如哺儿,禄奉君享如养亲。本之慈孝为源流①,国阜人安万物熙②。

【注释】

①源流:事物的本末。

②阜:丰富;富有。熙:兴盛。

【译文】

偈说:世上恩情的伤害总是由于金钱的缘故,这比其他各种事务尤为关键。兄弟之间应该相互通融,相互谦让,父母心里欢喜而家境也会吉祥。用钱财养育人民的生命就如哺乳幼儿,做高官事奉国君就如同赡养双亲一般。总之以慈爱孝道为源流,就会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万物万事光明兴盛。

【原文】

又说偈曰:子赖亲安享①,不思尽孝易。若或罹②困苦,方知尽孝难。难易虽不同,承顺③是一般。

【注释】

①安享:安然享用。

②罹:遭受困难或不幸。

③承顺:敬奉恭顺。

【译文】

又说偈道:子女因为依赖父母而得以安享,而不想着尽孝是否容易。只有遭受了困苦,才会知道尽孝的困难,难和易虽然不相同,但敬奉恭顺父母却并没有不同。

【原文】

又说偈曰:今为辨孝者,辨自夫妇始。孝子赖贤助,相厥内以治。后惟尽其孝,君得成其绪。妇惟尽其孝,夫得成其家。同气因之协,安亲无他意。自古贤淑妻,动即为夫规。上克①承姑顺,下克抚媳慈。从来嫉悍妇②,动即为所惑。承姑必不顺,抚媳必不慈。惟尽为妻道,方可为人媳;惟尽为媳职,方可为人姑。身有为媳时,亦有为姑日。我用身为法,后人无不格。嫔妃与媵妾③,致孝以安命。妇德成夫行,化从阃④中式。所系重且大,淑训⑤安可越。

【注释】

①克:能够。

②悍妇:泼妇;凶悍之妻。

③媵(yìnɡ)妾:陪嫁之侍妾。

④阃(kǔn):门槛,内室,借指妇女的道德规范。

⑤淑训:指对女子的教育。

【译文】

又说偈道:今天我分辨什幺是孝,是从夫妇关系开始着手的。孝子有赖贤惠妻子的帮助,互相帮助就能够使家庭得到治理。做皇后的唯有尽孝,做皇帝的才能继承好先皇传下的事业。做妻子的唯有尽孝,丈夫才能把家治理好。夫妻因为孝才能同气相协,安养双亲也并无别的心思。自古以来贤惠善良的妻子,其行动能成为丈夫规范。对上能够顺承婆婆的欢心,对下能够安抚慈爱媳妇。而自古以来嫉妒心强、生性泼悍的媳妇,其丈夫的行动就会被她所迷惑,不能够顺承婆婆的心意,对媳妇亦不能安抚慈爱。唯有尽力按照做妻子的规范行事,才可以做人家的媳妇;唯有尽力履行做媳妇的职责,方才可以做人家的婆婆。既有做媳妇的时候,也有做婆婆的时候。只要自己能够以身作则,自己的后人才有行为的标准。作嫔妃的和作侍妾的,只有行孝才能安身立命。妻子的德行能够促成丈夫的品行,一切都是从内室行为标准而来。牵涉关系重大,怎幺可以轻越做女人的训条。

【原文】

又说偈曰:辨之以其心,毋使有不安。辨之以其行,毋使有或偏。辨之以其时,毋使有或迁。辨之以其伦,毋使有或间。大小各自尽,内外罔所愆①。诚伪在微茫,省惕当所先。

【注释】

①愆(qiān):罪过,过失。

【译文】

又说偈道:从心来辨别孝,千万不能使其心有所不安分。从行为辨别孝,千万不能使行为有所偏颇。从时间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其孝行有所改变。从伦常之理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其孝行错乱。男女老少各自尽孝,家里家外都无过失。真诚和虚伪只在微茫之间,在行动之前应当反省警惕。

【原文】

又说偈曰:亲怀为己怀,至性实绵绵,即是佛菩萨,即是大罗仙。

【译文】

又说偈道:以双亲的情怀为自己的情怀,最真诚的本性实在是绵绵不绝,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成道的大罗仙。五欲娱乐

【原文】

纯孝阐微咒:万般切己应为事,俱从一孝参观到。胸中认得真分晓,孝上行来总是道。

【译文】

纯孝阐微咒:万种关系自己的应当做的事,全都可以由孝来观察到。只要认清了它真正的道理,本于孝道而行动,就一定会合乎道。

【评析】

辨孝,辨析孝与不孝。本章罗列孝与不孝的各种行为,以辨明何为行孝,如何尽孝。百行孝为先,以孝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与亲朋师友的相处之道,都可以由孝道推演而来。如果孝道盛行,就能够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文昌孝经》是道家从自身的自然宇宙观出发,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载体的可贵,父母生育子女受尽辛苦,养育子女耗尽心血,子女应该体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还可以获得上天赐福科举成功,乃至证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扬孝道的典籍。

猜你喜欢

  • ●碑刻选

    ○碑刻选大唐天水赵氏故山阳范夫人墓志铭并序在杭州碑林,碑高50厘米,宽50厘米,厚12.5厘米,唐神龙年间(705~707年)刻,楷书,20行,行20字,碑左上缺一小角。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在杭州碑林,碑高412厘米,宽270..

  • ●楹联选

    ○楹联选(一)平湖秋月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骆成骧撰 萧 娴书)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石治棠撰 李长路书)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集句)鱼戏平湖穿远岫雁鸣秋月写长天(黄文中..

  • ●歌谣

    ○歌谣唐贞元时杭州民诵房使君虽有饥馑,必遇丰年。大盗既去,我公来臻。南宋建炎后俚语二则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是受招。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著行在发酒醋。南宋行在军中谣张家寨里没来由,使..

  • ●诗词曲

    ○春秋越群臣祝越王句践五年,与大夫文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送之浙江之上,临水阻道,军陈固陵。大夫前为祝词:皇天佑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

  • ●散文

    ○汉、南朝与严子陵书 刘 秀古之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痏,必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之所敢望。与宋元思书 吴 均风烟俱净,天山共..

  • 志文

    图将军祠碑海防记题蓝鹿洲「台湾诗」后图将军祠碑叶先登皇清统一天下越十四禩矣,泉、漳滨海逆丑未靖;定远大将军统骑十万,旌旗南指,未踰载而八闽廓清,实我固山额真图公为之元老壮猷也。公以鸭江名阀,提师清漳。..

    1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人

    吴宪陈第张燮施邦曜张宇(从子子达)蔡春张天威洪应斗蔡以藩林焊张明吴兆燫袁德陈起龙黄道周何楷张若化涂仲吉曹学佺徐孚远林琠方文耀周祖唐陈鼎陆大勋杨佐张国柱包泰兴王显谟李耀宗甘体垣傅永吉蔡祚达庚元侯谢鸿奇欧..

    1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事

    寇乱寇乱(明)嘉靖二十六年,佛郎机番船泊浯屿,巡海道柯乔、知府卢璧、龙溪知县林松发兵攻船,不克(时漳、泉月港贾人辄往贸易,官军还,通贩愈甚。总督闽浙都御史朱纨厉禁,获通贩者九十余人,行柯乔及都司卢镗就..

    1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志地

    卫所(明)营寨诸游卫所(明)漳州卫,在郡城。洪武二年设卫,置指挥使司一员,其属为镇抚、为经历、为知事、为千户所者五中、左、右、前、后各统镇抚及百户。原设官军五千员名;成化间,调中所守御龙岩;宏治间,调..

    1 漳州府志选录 2025-08-15
  • 附录《文昌孝经》

    《文昌孝经》——道教的孝道经典《文昌孝经》,据明代少保大学士耶浚仲所着《文帝孝经原序》所说,出现在宋代,作者不详,该经托文昌帝之口,劝人尽孝。无论是从托文昌帝之形式上看,还是从思想内容上看,可判定其属..

    3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孝感章第六

    【原文】帝君曰:吾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吾今行化,阐告大众:不孝之子,百行莫赎;至孝之家,万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殛①,魔煞祸侵;孝子之门,鬼..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教孝章第五

    【原文】真君曰:孝自性具,教为后起。世多不孝,皆因习移。意既罔觉①,智又误用。圣人在上,惟教为急。教之之责,重在师傅,尤当慎择。贤良之师,化恶为善;不贤之师,变善为恶。师而不教,过且有归;教饭王应梦之..

    2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守身章第四

    【原文】真君曰:所谓孝子,欲体亲心,当先立身①。立身之基,贵审其守。无身之始,身于何始?有身之后,身于何育?有挟俱来,不可或昧,当思在我。设处亲身,爱子之身,胜于己身。菩菩乳哺,望其萌芽,冀其成材。寸..

    2 文昌孝经 2025-08-15
  • 体亲章第二

    【原文】真君曰:前章所言,不止育子,直将子心,亲曲体之。凡为人子,当以二亲,体我心者,还体亲心。体我此身,骨禀父生,肉禀母成。一肤一发,或有毁伤,亲心隐痛,子心何安?心为身主,太和①蕴毓,父兮所化,母..

    2 文昌孝经 2025-08-15
  • 育子章第一

    【原文】真君①曰:乾②为大父,坤③为大母。含宏覆载④,胞与⑤万有。群类成遂⑥,各得其所。赋形⑦为物,禀理为人。超物最灵,脱离蠢劫。戴高履厚⑧,俯仰自若。相安不觉,失其真性⑨。父兮母兮,育我者宏。两大生..

    2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开经启

    【原文】浩浩紫宸天①,郁郁宝华筵②。文明光妙道,正觉③位皇元。振嗣恩素重,救劫孝登先。大洞④完本愿,应验⑤子心坚。【注释】①紫宸(chén)天:道教天界名,为天神上帝所居之所。紫,古人认为的祥瑞之色;宸..

    1 文昌孝经 2025-08-15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