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制之商榷 / 李宗吾

自序二

2025-08-26 18:28 考试制之商榷

民國五年我即充當省視學,至今已十年了,見各校弊端百出,細考其原因,由於學制太壞,學生肄業受種種縛束,讀書不自由,達於極點,因主張一切解放:(一)在校學生,私塾學生,自修學生,同等待遇。(二)學校內部如學年學科班次等項,由各校自由斟酌辦理,不必用表冊來限制他,惟實行考試制,把考試標準,明白規定出來,使各級學校,依著標準肄習,並一面為種種的設備,使力不能人校的學生,有自修的機會,有問難的地方。考試時不問曾否入校,不問肄業年限,只要程度及格,就一律給予畢業證書。我的主張如此,民國十三年,我請在富順試辦,十四年呈請全省試辦,因為呈文太簡略了,懷疑的人很多,推行起來,很感困難,因特著《考試制之商榷》一篇,於本年八月內,登載成都《國民公報》上,登了二十餘日,方才完畢,因為是零零碎碎的,不便閱覽,特刊為單行本,送請閱者賜教。

數日前川省奉到教育部通令,舉行考試,這是很可忻幸的事。我刊行這本冊子的意思,一則替教育部說明考試的理由,使大家了然,免得施行時發生障礙,二則我還有進一步的希望,想多約些同志,一致主張,把這現行的學制,徹底改革了,使一般學子享受讀書自由的幸福。我把這篇文作成的時候,請教於教育廳秘書劉云階先生,彼此意見,不謀而合,他勸我刊為單行本,以便傳播。我因為要出外查學,他就代我校勘發布,私心甚為感謝。他對於這個問題,還有些文字發表,諸君如有意見,請即致函劉君磋商,我們把辦法決定了,就著手做去,實行把這表冊制的學校解放了。

我這篇文字是倉卒作成的,中間的罅隙很多,諸君如有見到的地方,請即嚴加批評,並請在報紙上發表,以供眾人研究。從前改設學堂的時候,是由少數人把外國章程抄襲來,勒令全國實行,未經過眾人討論批評,所以實行起來,會發生流弊。我們想改革學制,是應該引為前車之鑑。我請諸君指摘,是出於誠意的話,不是客氣話。

民國十五年九月二十日四川第一區省視學李世楷序於成都。

在书中,李宗吾系统地阐发了他的教育主张。 李宗吾认为,旧学制的弊端,集中论之可称之为"铁床主义"的教育,这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极端戕贼个性,钟点一到,先生即来授课,也不管学生对其所讲的内容是否感兴趣;铃声一响,即收书走人,也不管学生对其所授的内容是否业已了解。 程度差的学生,听完之后茫然不解,下次便无法接上先生的思路;优秀的学生,事先已于所授课也有所理解,则听之索然无味。 如此牺牲学生的精力与时间,去换取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实与"监狱"无异。 李宗吾还谈及古代的科举,他认为科举弊病虽多,但"那个时代却有一个极好的精神",只要立志读书,就有书可读。 而且在科举时代,穷人可以一面谋生活,一面自己用功,国家行使考试时,对此等人,与书院肄业的人同样待遇,并没有歧视之心。

猜你喜欢

  • 自序一

    從前四川只有一個省立中學校,一個省立師範學校。民國三年春,添設三個省立中學校,三個省立師範。省立第二中學校,設在江油中壩(去年移設綿陽。改立省立綿陽中學),我奉委充任校長,前往開辦。民國五年春,調任省..

    2 考试制之商榷 2025-08-26
  • 花间集评注自序

    昔在南雍,从长洲吴霜崖先生游,侧闻倚声绪论。顾性既梼昧,习焉仍若面墙。渡海以还,兹事遂废。洎来沪上,得彊村翁《宋词三百首》,爱其抡次谨严,昭示正轨,偶为笺释,取便讲授。适旧友唐君圭璋新为是书作注,搜集..

    50 花间集评注 2025-07-06
  • 自序品第一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49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2025-07-01
  • ●自序

    (上缺)见取其灭亡之祸矣,无或爽也。臣也某公、某卿,吾所素习也;廉既见其荣及后人矣,贪亦见其灾逮夫身矣,无少忒也。某政也善,则民聚;不善,则民散。某法也良,则国安;不良,则国危。莫不操若符券,应如影响..

    54 续补明纪编年 2025-05-27
  • 新版自序

    今年春天,大中国图书公司薛颂留先生与我商量,希望我把我的《中国通史》,再作增订;增订后决意重新排版,加人名地名及书名号,并力求印刷及纸张的改进。我对他这种求进步革新的想法,有点儿感到意外,因此欣然答应..

    40 中国通史 2025-05-26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

    90 史记 2025-05-25
  • 自序——明本书宗趣

    一 本书宗趣本书之写作,一方是为中国及西方之文化理想之融通建立一理论基础,一方是提出一文化哲学之系统,再一方是对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之文化观,予以一彻底的否定,以保人文世界之长存而不坠。本书之..

  • 自序——写作缘起

    吾写作本书,始于三十六年尚在南京中大任教时。十之六七,成于太湖滨之江南大学。论宗教一章,成于江西信江鹅湖书院。最后二章第一章及自序,于四十一年成于香港。计地历四处,时经五载。稿成后,除应友人之约,曾分..

  • 自序

    《中國史學通論》,原名《中國史學概論》,蓋叙述中國各種史體發展之大概,而略論其利弊者也,故謂之通論亦可。此書本爲國立北京大學史學系講稿,編於民國八九年間,既爲急就之章,故無精深之見,雖皆自出心裁,不染..

    98 中国史学通论 2025-04-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